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比喻和象征的区别ppt
(1)、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两种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象征要求本体和象征体不一定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也不一定有相似之处,只要有某种相关之处,能使人产生联想,产生类似的思想感情即可。如斧头镰刀是工人农民的劳动工具,人们看到它们就会联想到工农,所以用斧头镰刀象征工农。又如人们看到鸽子就会联想到和平景象,所以用鸽子象征和平。
(2)、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属于修辞的范畴;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属于文艺创作手法的范畴。
(3)、象征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国破,家忘,夫死,独守,表达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5)、2.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
(6)、 象征表现在篇章和段落中,而比喻表现在句子里。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而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7)、D.“记阴阴、绿遍江南”写红叶也曾经有过绿荫如盖的盛况,今昔对比,意味深长。
(8)、结合具体词句,谈谈这首词中张炎借“红叶”寄托了哪些思想感情。
(9)、惠特克教授:没错。其实“象征”这个手法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象征:如果有一个人,他要运用象征手法,那么他先想到了一个抽象观念(理性观念),然后将它感性化变成了一个审美意象——这里的意象不是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仅仅指一个具体的形象——读到这个象征的人,他的想象与思维被审美意象激发了,因此在理解审美意象的基础上理解了这个抽象观念,也就是说,来到了超感性(建立在理解感性之上)的理性世界。
(10)、布阿卜狄尔:如果尝试总结一下,可不可以说,典型说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是一个不断限制的过程;显隐说就是从在场到不在场,从显现到隐蔽,是一个不断超越限制的过程?
(11)、惠特克教授:那我再问你,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有具体指向的吗?
(12)、布阿卜狄尔:但是我总觉得,有很多作品它们不仅限于描写事物的普遍性特征……应该还有更宏大的主题吧?
(13)、比喻和象征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象征是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某种社会现象本质特征的,它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相近或相关的关系,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和体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使人们对所表现的人的品质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产和更鲜明的印象和更强烈的感受。
(14)、⑦上了北大经济系的“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
(15)、而象征是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写作构思方面的技巧,它是一种写作手法。
(16)、(1)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17)、 因为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象征中的本体和象征体也有其相似、相近或相关之处,所以比喻和象征往往混淆,不容易分辨。要想更好地分辨哪是比喻,哪是象征,必须首先要弄清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8)、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19)、布阿卜狄尔:用和本体有相似点的喻体对本体进行描写或说明。
(20)、布阿卜狄尔:但是教授,幻想应该也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没见过水,或者没见过手表,他也无法想象出水做的手表。
2、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这首诗写于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时。中国人民经磨历劫,志气不摧,奋发向前。
(2)、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3)、⑩这时,朱先生已辞世多年了。走在那一幢幢灰色小楼之间,我不知道哪幢楼是朱先生的故居,也没找到传说中朱先生坐过的石头,只见小路清静、安逸,偶尔有路人匆匆走过。我在这里,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一身肃穆,不苟言笑”的朱先生,微笑着把红色的花朵递送过去,接花的人,惊讶过后,一脸笑容。这个曾经出现过如此美妙场景的地方,现在,仍有美的气息弥漫在我的周遭,让我沉浸。
(4)、①这是海子的诗句。其实天空有云。云也只游荡在天空里。天空是云的居所。
(5)、象征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二是这个形象中要寄托某种情理。通俗地讲,就是把某种情感或道理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即托意于象。
(6)、遇过闪电霹雷,逢过雨打风吹,遭过冰冻雪压,受过雾障雪摧。
(7)、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空中的云”比作“池塘的浮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与天空的关系:天空是云的居所,“浮萍”写出云的自由飘荡(1分);将“人”比作“池塘中的微生物”,将“荣华山”比作“池塘里的一朵水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卑微、荣华山的美丽灵动和天空的辽阔(1分);结构上与后一段“云是浮萍,我们是微生物。”首尾呼应(1分)。
(8)、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9)、C.芙蓉和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这与屈原的《离骚》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D.“岭树”句仰观重岭密林,“江流”句俯察江水曲折,这里写作者近处所见,真切细致。
(10)、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11)、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12)、布阿卜狄尔:难道雕塑与建筑就没有语言吗?它们所具有的元素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无声而已。它们也是在通过一种语言告诉观赏者自己所蕴含的无限的“不在场的事物”,不是吗?
(13)、两者都写竹。前者象征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后者象征丑恶势力。
(14)、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15)、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而象征是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它是一种写作手法。
(16)、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结合全文,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5分)
(17)、C.《在狱咏蝉》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
(18)、惠特克教授:哈哈哈哈是的!真是活学活用啊!所以,所谓的“低级艺术”并不低级,因为它们也包含了“高级艺术”所具有的抽象特征。那么既然“主——客二分”是如此不切实际,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思想:“人——世界融合”,有点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不过这种融合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先了解,再融合。但二者大的区别在于,“人——世界融合”强调人与身边物不分你我的互相作用,并不只有物是人类所作用的对象,物也可以作用于人。这样的相通相融抹去了“对象”的概念,认为人的一生便是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了解世界(这里就有“主——客二分”的影子),后与世界融为一体,身临其境。
(19)、各位同学,现在明白了“比喻”与“象征”的区别了吗
(20)、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3、海燕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你使我想到——队列前驱的火炬,你使我想到——海中灯塔的光辉!
(2)、1.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这个相似性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象征没有喻体,它有象征意义,象征意义与本
(3)、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牢骚人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4)、完成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多寡不同。比喻是语言运用上的一种技巧,它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往往一句或几句就可以完成。而象征则不然,象征是表现手法上的一种技巧,它需要整段文字或几段文字乃至整篇才能完成。
(5)、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6)、布阿卜狄尔:那么比喻比摹仿更高级一点?因为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的形象,而摹仿的重点不在于整个形象,而在于形象的一部分特征。可不可以说,比喻比摹仿更加抽象?象征又是以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概念,所以又进了一步?
(7)、布阿卜狄尔:呃……事物的特性,像是高大、温暖,可以算吗?
(8)、6)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9)、E.“共来”两句既与首句“大荒”照应,又统摄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传出“寄”字神韵。
(10)、2.本文创作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时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但沙皇的反动统治还比较强大,人民的言论还没有自由,因此作者通过《海燕》这篇文章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文中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而且通篇的象征意只是蕴涵在形象之中,并没有揭示出来。“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及“波涛”象征了“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狂风”、“乌云”、“雷电”象征“丑恶而又虚弱的沙皇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同时,这些象征意随着形象的发展逐步加深。其中海燕的形象渐趋完整,随着情节的发展愈来愈鲜明突出;乌云、狂风则是在作后的垂死挣扎。这样作品就动态地呈现了20世纪初俄国形势的发展趋势,而大海熄灭闪电的情景有力地预示着反动势力的终结局——灭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就由此透露出来。这就是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11)、尖尖的犁铧,圆圆的犁垡。孜孜地耕耘,热汗滴滴飞洒。
(12)、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13)、惠特克教授:是的。典型说实际上是近代哲学及以前的主流思想,后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发展出了显隐说。显隐说认为,艺术在于通过描述在场之事物看到不在场之事物,通过描述有限的具体事物表现宇宙中事物间的无限关联。继续说我们的小茶壶,如果从显隐说的角度出发,茶壶看上去是个紫砂壶,但它的内涵中还有它被制造出来的故事,还有紫砂工艺,或者说中国茶文化,以及与匠人精神、茶文化相关的种种。这个紫砂壶就不仅仅是“茶壶”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显现了,而是一个在场的物件,让我们看到了背后所包含的无数的不在场的事物(既可以是时间上不在场,也可以是物理上不在场),并且这些不在场的事物,可以是特殊的(例如这个茶壶本身的制造过程)而非普遍的、一般的。
(14)、惠特克教授: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问。哥白尼推翻地心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弗洛伊德分析无意识对自我意识的作用,都在告诉我们,人不是世界的主宰,我们甚至不能完全控制我们自己。除此之外,“主——客二分”还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希望人能在用自我意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将具体的感觉转变为抽象的概念。
(15)、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怀玉山脉绵延延展的形态比作奔腾的烈马、沸水,低矮的山冈比作凝结的水花,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新叶村所处的环境特征,更加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感受。
(16)、E.这两首诗虽都有寄托,但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17)、③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中出现了惊讶和纷乱,但老师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还是继续着她的讲解。这时,我看见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以至下课前灯亮了,大家仍然没回过神来。
(18)、 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
(1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20)、布阿卜狄尔:所以审美意义上的“惊异”,也是具有超越性的是吗?它超越了感性与理性的分割,超越了主客关系,超越了在场与不在场,从而让我们与世界融合。
4、比喻和象征的区别和意义
(1)、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一种客体会象征不同的主体。
(2)、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新的板块,来聊聊书的内容本身。
(3)、虞世南的《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4)、五绝三首凌晨三醉/见子建/哑人行(乐府体)
(5)、而象征是以某一具体的喻体来表现一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绝不停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象征是以物来显示意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而是让读者自己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7)、贾凤翔,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省级发表或获奖。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8)、布阿卜狄尔:但是我总觉得,这种“融为一体”的感受在平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好像只有在欣赏艺术品时才偶尔有一点“豁然开朗”的感受。
(9)、绿莹莹的叶子(诗三首)/ 桃李颂(诗四首)
(10)、布阿卜狄尔:噢!那意象是不是就是“人——世界融合”思路下显隐说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读到一个具体意象,但是能够从中读出千千万万的感情,而这些感情是具体真切的,并且能够被每个读者感受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体验到人的情感与外物的融合,以及万物之间的关联了。我觉得许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像是《百年孤独》,都有一些写典型的成分,像是通过一个角色来影射现实中的一个群体,但也有通过一段情节来让读者体会到关于命运与孤独的更高远的无尽内涵,这就体现了“人——世界融合”对“主——客二分”的包容。
(11)、所以挺好的,花一点时间在这种看上去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关联,实际上解释了人类生存与思想之道的东西。
(12)、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第①段的描写进行赏析。(3分)
(13)、第②段的两个画线句(加粗)都是描写母亲的笑,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14)、比喻和象征是高中语文常考手法,也是高中常考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弄清二者区别有助于我们提高答题正确率。接下来,我们将从二者的性质、对象和用法、表达效果、包含关系来进行区分。
(15)、惠特克教授:这里就又有区别啦。象征手法背后实际上是艺术中的典型说。典型说认为,艺术追求的是描述世间万物的普遍性,也就是描述它们“是什么”,描述事物的本质。既然要描述本质,就只能不断抽象,例如通过描述茶壶,我们能够知道茶壶由陶土做成,有一个盖子一个嘴一个把手,大部分茶壶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茶壶这个形象本身。换言之,典型说中的艺术在不断挖掘这个茶壶的过程中抽象出了“茶壶”这一概念是什么。
(16)、惠特克教授:看来你已经自己找到答案了。意象和比喻、象征,是完全不同思维模式的产物。“人——世界融合”更偏向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而意象也多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西方的“主——客二分”式则造就了比喻与象征的更频繁使用。对了,意象还有一个特点——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意象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者的情感状态所决定的,具体,但一点也不个人化,因为我们都能够读懂。其实我们可以说,人类创作艺术的过程,正是试图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过程。我们深知自己是有限的,但依然愿意追逐不可能触摸到的无限。这个听起来很浪漫的企图,其实有另一个名字,叫“崇高”。“崇高”告诉我们的,是大千世界的气魄恢弘;而艺术正在做的,是以无穷的余味对无尽的世界进行探索。这样的企图,便成为了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精辟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