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吃人原文
1、狂人日记吃人原文是哪篇
(1)、“我”的研究成果文中的“我”,是一个疯子,但更是狂人。
(2)、"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3)、张冀:论鲁迅之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讽意义
(4)、孩子在小说情节中的设置,还传递着狂人吃人与被吃的体验。这种体验作为亲历者和叙事者的感性认知,使得小说的理性主题获得了形象化的力量。这是《狂人日记》作为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狂人日记》中“礼教吃人”这一结论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延续千年文化传统的概括与总结。其历史容量和文化深度是巨大的,如何将这样一个理性结论形象化是写作的大难题。“礼教吃人”考古发掘的情节设置、狂人形象的塑造、日记体叙事视角的选择、含蓄蕴藉的语言等都是鲁迅先生解决这一难题的手段。《狂人日记》关于孩子的叙事也承担着理性主题形象化的任务。孙郁认为,《狂人日记》中“流动着童年经验的痛楚”。狂人的叙述“纠缠着儿时记忆”,“那些奇怪的幻觉有儿童式的色彩,好似儿童画里的变形与夸张。”(2)的确如此,鲁迅先生对这些被吃的孩子更多的还是同情和感同身受。鲁迅先生在《》(1926)谈到他幼年时听到郭巨埋儿这样“以不情为伦纪”的故事时的恐惧。(5)小说中,狂人回忆起小时候听大哥讲“易子而食”时,也“心跳了好半天”;想起被吃掉的妹妹,还留有她“可爱可怜的样子”的印象。这应该是所有受过类似教育的孩子都有过的体验。狂人与孩子作为被吃者的感同身受的恐惧使“礼教吃人”这一原本符号化的概念获得了文学的转译——一个社会学的结论获得了形象化的感性认知。有研究者认为,“作为文章的‘狂人日记’的日记作者,当然不会是一位鲜活的人物,而是一个文章中常见的抒情人、议论者”,即狂人在小说中缺少作为故事人物的形象性、丰满性。(6)笔者对此不无腹诽。鲁迅先生在小说发表不久即承认过,“《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7)周作人在多年后也称,“这(指《狂人日记》——引者注)是打倒礼教的一篇宣传文字,文艺与学术问题都是次要的事。”(8)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狂人日记》和同时期的问题小说一样,宣传大于形象。在新文学发轫期,白话文学几乎没有什么传统可以继承和借鉴。要把中国漫长的历史在现代视野中加以反思、总结,以文学的形象化表达出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狂人日记》在6000字左右的篇幅里,以狂人这一“迫害狂”的形象揭露了被“仁义道德”所掩盖的“礼教吃人”的真相。这正是鲁迅先生的文学天赋与其深湛思想的结合才产生的伟大作品。狂人,不是一个“作家的传声筒”,而是一个敏锐的感性和清明的理性融合的文学形象。有研究者就做了这样的判断:“作者在此埋伏着一条思想发展的线索,通过狂人的‘醒’的加深与‘怕’的减弱,精微地写出了一个启蒙和觉醒的过程。……他(狂人——引者注)既非普通的疯子,也不是被诬的战士,而是一个一步一步觉醒过来的‘真的人’。”(9)狂人被认为是“真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看清楚了人生真相的理性深度,而且对这人生真相的认知还来自于他从童年一直到成人的生命感性体验。童年经验的再一次被勾起,使得狂人对“礼教吃人”的认知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状态,这就是现代的、活在当下的“真的人”。
(5)、《狂人日记》是多数中学课本里收录的小说,大多也都认为他是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许多学生想起这篇文章,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批判了封建礼教。”如果试图再多分析几句时,学生们会拉着你划重点:“老师你看,这里写了,‘这历史……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此时学生自信地笑了,“主题句我都给你画出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吃人就是仁义道德。《狂人日记》的主角是狂人,他讲了仁义道德吃人,那吃人肯定就是指封建礼教咯。”然后就合上了课本。要是再多问一句,“为什么相信狂人的话?”有些学生可能就要犯嘀咕了。
(6)、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和他说:“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7)、王吉鹏:整体视角、贯通研究与系统梳理——评吴金梅《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
(8)、孩子原本应该是纯洁无瑕的,但他们的精神已经被礼教所侵蚀:“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叫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在狂人眼里,孩子与那些被压迫者一样,不仅是被吃者,也是吃人者。鲁迅先生发掘出孩子这一受害者,目的是揭露“礼教吃人”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入生活的日常。吃人而及于孩子,也显示出“礼教吃人”的残酷性。由此,鲁迅先生把孩子也设置为礼教之网中的吃人者与被吃者的双重角色,这是他观察的深刻,也是他忧愤的深广。狂人对童年吃人与被吃的体验的重新唤起,是觉醒的狂人将童年的体验上升到成人的理性层面,从个体角度揭示出“礼教吃人”如何贯穿社会成员的一生。礼教教化之网恰似那“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从幼儿到成人,从吃人者到被吃者,无人能够挣脱。这样,“礼教吃人”就不是一个偶然的、极端的事件,而是普遍存在于礼教社会的全过程。封建中国“礼教吃人”、理学杀人,这些观念在戴震等前辈学者那里虽不乏揭示,但像《狂人日记》这样,毫不留情地剥去礼教面纱,揭出“礼教吃人”的深广度的,却是空谷足音。
(9)、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10)、一方面,“被吃人者”们担心着被“吃人者”们吃,另一方面,他们又心安理得地转化成了“吃人者”本身:
(11)、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2)、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13)、封建礼教吃人恐怕是如今为大众所认可而广为流传的说法了,其实封建礼教“吃人”的含义来源于周作人,周作人曾经解释说:鲁迅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书,获知吃人史实,并归结为“礼教吃人”。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那么,撇开这层政治上的目的来说,我们是从哪里看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呢?
(14)、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15)、我说"老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16)、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17)、(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
(18)、“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19)、鲁迅先生是生活在旧社会的封建家庭里的,所以他说自己也在无意之中,吃了人。
(20)、陌生人终以“错”来判定狂人的任何话语,其恶狠狠的态度让狂人吓了一跳,“直跳起来,全身出了一大片汗。”
2、《狂人日记》血馒头
(1)、鲁迅先生通过描写这样的环境,希望通过刻画一个可怕的“吃人”世界来使世人警醒,不要再麻木下去。
(2)、事件1: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大哥“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
(3)、1918年5月,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4)、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为严重的则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思想麻木,没有丝毫生气。这样的时代是黑暗的。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文化运动开始了,这场运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解放了一些人麻木的思想,狂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才会写下“精神分外爽快”、“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他成为了有着先进思想的进步分子,这与之前有着云泥之别。
(5)、"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6)、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7)、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d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8)、整篇小说给读者带来具冲击力的阅读体验,便是“吃人”。“吃人”这一行为令主人公“狂人”恐惧,也强烈震撼着读者。
(9)、徐仲佳,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海南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张静,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资料情报搜集与整理研究。
(10)、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11)、虽然狂人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患有被害狂倾向。但是我们查阅历史,狂人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历史上确实有过很多“吃人”事件。比如狂人所说“易牙蒸子”,其典故见于《管子·小称》,文曰:“夫易牙者,以调和事公。公曰:‘惟蒸婴儿未尝。’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管理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我就是蒸婴儿的肉没有吃过。”易牙为了满足桓公的欲望,将自己的三岁儿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虽然狂人记错了人物年代,但这个事件却是真实的。
(12)、(7)鲁迅.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
(13)、事件3:记得我四五岁时候,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
(14)、而“观看”也是值得分析的手段。在在狂人的世界里,他总认为周围的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是不是狂人的臆想呢?从狂人大哥那句“疯子有什么好看”来看,即使狂人有过度敏感之处,看与被看是的确存在的。福柯指出,我们通过观看他者来使得自己成为主体,去“理解”他者,而被观看方在这个过程中被他者化了,成为了客体。这样一来主体对于客体是处于统治者的地位。
(15)、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是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作为中国新文学开山之作,诞生伊始,就引起了热切关注,在此后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中,对于它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从未间断,甚至形成所谓的“狂人学史”。
(16)、“我”能够翻开历史,在每一页的“仁道义德”中,从字里行间中,看出其实历史的满本除了“吃人”还是“吃人”。
(17)、由这一创作动机出发,我们会对小说第13节有更全面的认识。鲁迅先生的确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有“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存在。但这一希望在鲁迅对中国社会深沉的思考面前变得十分沉重。“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这一设问本身便是对这希望的否定。只是,这希望在将来,鲁迅先生无法证明其无,便不能完全抹杀它。何况,鲁迅先生的入世精神也不会完全无视这一希望有实现的可能。说到“救救孩子”,则无论在当下,还是在将来,鲁迅先生显然不会如钱玄同和后来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乐观和自信。鲁迅先生的“确信”中有他对中国漫长王权专制的积重及其对国民性深刻塑造的体察。他清楚地认识到,一次新文化运动是不可能清扫数千年伴随着王权专制对社会成员的塑造。因此,他只能以省略号来表达这一希望的或然性。另外,省略号的背后,是否也有鲁迅先生对韧性战斗的希望?笔者认为,这应该是肯定的。即使所有的孩子都吃过人,“救救孩子”还是启蒙的重要工作。
(18)、⑵候补:清代官制,通过科举或捐纳等途径取得官衔,但还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
(19)、我以为,除了上述两个含义外,这里的“吃人”应该还有第三层含义,即“自身吃人”,被封建礼教毒害下的中国人已经是痛苦不堪,却转而去吃更弱小者,充当了“吃人”的第三者!
(20)、全书到处都有“吃人”二字。狂人翻开历史,发现全是“仁义道德”四字,字缝中则是写满了“吃人”。仁义道德代指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就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
3、狂人日记经典的一段
(1)、你们要是不改,你们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再多,也会被真正的人消灭的。
(2)、狂人对孩子精神被吃的细致观察显示出他对“礼教吃人”广度与深度的深入发掘。除了“易子而食”“易牙烹子”这样少数极端行为之外,“礼教吃人”更经常地表现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文化塑造。礼教教化是一种教育行为。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教育就是一种将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专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精神血肉的符号暴力,借以维护统治秩序:“教育工作,总具有保持秩序,即再生产各集团或阶级之间权力关系结构的功能。因为不管通过灌输还是排除,它都有助于把对主文化合法性的承认强加给被统治集团或阶级的成员,并且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内化约束和检查。只有当这些约束和检查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检查的形式时,它们才能如此出色地为统治集团或阶级的物质或符号利益服务。”(4)礼教教化所起到的就是压迫制度的再生产作用。由于大一统王权专制的专断性更强,礼教教化只传递符合王权专制需要的价值观——三纲五常。其他的价值观,除非能够满足维护王权专制的需要,否则不可能获得教育的合法性。作为一种符号暴力,礼教教化以“仁义道德”等符号掩盖着王权专制的压迫实质,并上升至天理的高度,使得这种压迫制度具有不容怀疑的幻象。它严密地遮盖着吃人者与被吃者的界限,遮盖着“礼教吃人”的秘密,构成了一个由各种“好名称”和“好花样”所装点着的“无物之阵”注:在《这样的战士》一文中,鲁迅先生勾勒了这个无物之阵的外衣:“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参看《鲁迅全集》第2卷,第214页。,这种“仁义道德”造成的幻象与王权专制制度结合起来,更深地将三纲五常等礼教教义内化入社会成员的习性中。这样,被教化过的社会成员就会自觉地甚至是无意识地维护三纲五常。《狂人日记》的深刻之处,便是撕破了礼教所粉饰的王权专制的假面,揭露出其赤裸裸吃人的压迫实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大一统王权专制在中国持续了2000多年,这使得礼教教化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那些王权专制的被吃者——“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对狂人的仇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礼教制度中的被吃者坚定地甚至是无意识地维护和实践着礼教的规范,说明礼教教化在中国社会的教育效果达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这一情节也揭示“礼教吃人”手段的隐蔽性:它以被吃者的一致同意作为前提。
(3)、狂人也是如此,怕自己被母亲吃,实际上就是怕自己也有这种愚昧的思想。而自己在无意间吃了妹妹的肉,则是愚昧精神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小说开头,狂人的病好了,前往某地去做某个职位的候补,是不是代表了狂人也被同化了呢?
(4)、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5)、可笑的是,“吃人”与“仁义道德”本就是两个毫无关联甚至互相矛盾的词语,却在封建统治者们的身上和谐的统一起来,似乎这本就是一体。否则,何以开创贞观盛世、爱民如子的唐太宗李世民为求得皇位,而杀兄逼父?“仁德”的汉王刘邦数次抛妻弃子、“分羹乃父”,诛灭功臣?翻开历史,我们分明看到统治者们用鲜血及累累白骨织就成了一件刺绣着满是“仁德”“爱民”字体的华衣,披在身上,还不忘向世人炫耀他衣服的美丽哩!
(6)、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知道,在将来是不会允许吃人的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7)、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我”,确实是一个疯子,患了被迫害狂。
(8)、近些年,我越来越感到一种无力感,也越来越感觉到书法的不重要,总听旁边的人讲:“有高原,无高峰。”诸如此类的话。我也实在是迷茫的要死。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博士招生考试面试那天,一位老师问了我一个有趣的问题,他问我:“你觉得形式与内容哪一个更重要?”我现在想来也不知当时是如何琢磨的,当即便说:“内容重要,内容是体现一个人思想的直接表现。”如此等等。我的老天爷呀,太要命了,如果让我再回答一次,我一定说:“都不重要,开心重要。”
(9)、 “吃人”,这不是人间的行径,但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旧制度,旧思想对人们的伤害,无异于在精神上把人生吞活剥,变成一个机械的,僵硬的,麻木的,没有情感,没有思维的傀儡。“吃人的人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即使我被吃了,可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从这些带着血腥气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什么?那是旧时代对人的毒害,即使“我”发现了那个“吃人”社会的真面目,却也未必没有和它同流合污过,在别人被“吃掉”的时候选择了麻木的“我”,终也会被黑暗中那张血盆大口吃得渣子都不剩。疯子不疯,狂人不狂,这只是一个醒觉了的人,在那个社会中,“我”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说的是疯话,做的是疯事。实质上呢,给我们读者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人,在一个病态畸形的社会中,受到的残酷迫害。疯了的不是主人公,疯了的,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
(10)、狂人因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而被大家敌视,甚至被小孩儿敌视。这个古久先生的薄子指的就是我国封建主义的长久统治。生活在这样的统治之下,很多人都早已麻木,即使你告诉他们真相,他们也会认为你是异类。
(11)、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12)、有些时候,你总是与那些格格不入的人格格不入,你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在他眼里你还不如一根香蕉来得实在,反而你说的越多,越像一只狗。我用尽全身的力气摇头摆尾,后换来的是骨头?还是怜悯?还是我真的渴望他能明白我?Saber说得好:“有时候我想解释,但我觉得去你妈的。”
(1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着清政府的垮台,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终结。但是辛亥革命只是改变了社会的制度,远没有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思想也只是在少数人群中传播,对于绝大多数劳苦大众,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也是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
(14)、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15)、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16)、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17)、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世界,也不喜欢今天写的这张字,太做作,太离谱,太形式大于内容。没办法,我总想做点什么来证明我还活着,来证明我的咆哮从未停止。如果你非要问我现在喜欢什么?我现在喜欢抽烟、喝酒、与朋友吹牛逼聊天,这些都完成了,之后的所有生命力,都喜欢书法。方家一笑,方家一笑,你若不是方家,就不必笑了。
(18)、 ——《新唐书·文艺列传》
(19)、鲁迅先生的“吃人”,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吃人,而是借此讽刺那个社会,意思和“杀人不见血”,差不多,就是说那个社会很黑暗。
(20)、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深受刺激,认为即使医好了人的身体,强健了体魄,依旧无法使得国家富强,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本质还是“吃人者”!于是转而弃医从文,从此走向了一条以笔为文以期唤醒国人思想的道路,可见中国人的思想愚昧麻木到了何等地步!而鲁迅也是期盼能通过文字来唤醒他们的良知!
4、狂人日记原文阅读
(1)、就是臧洪、张巡辈了。考《后汉书·臧洪传》:“洪,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他做郡功曹。后来曹操围张超于雍丘,洪将赴其难,自以众弱,从袁绍请兵,袁绍不听,超城遂陷,张氏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兴兵围洪,城中粮尽,洪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臧洪不过做张超的功曹,张超也不过是臧洪的郡将,就在三纲的道理说起来,也没有该死的名义。便有知己之感,也止可自己慷慨捐躯,以死报知己,就完事了。怎么自己想做义士,想身传图像,名垂后世,却把他人的生命拿来供自己的牺牲,杀死爱妾,以享兵将,把人当成狗屠呢?这样蹂躏人道,蔑视人格的东西,史家反称许他为“壮烈”,同人反亲慕他为“忠义”,真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了。自臧洪留下这个榜样,后来有个张巡,也去摹仿他那篇文章:考《唐书·忠义传》,载“张巡守睢阳城,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请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人!’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许远亦杀奴僮以哺士卒。”(《新书》)臧洪杀妾,兵将都流涕,不能仰视;张巡杀妾,军士都不忍食。可见越是自命忠义的人,那吃人的胆子越大,臧洪、张巡被礼教驱迫,至于忠于一个郡将,保守一座城池,便闹到杀人吃人都不顾,甚至吃人上二三万口。仅仅他们一二人对于郡将,对于君主,在历史故纸堆中博得“忠义”二字,那成千累万无名的人,竟都被人白吃了!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真是惨酷极了。一部历史里面,讲道德、说仁义的人,时机一到,他就直接间接的都会吃起人肉来了。就是现在的人,或者也有没做过吃人的事;但他们想吃人,想咬你几口出气的心,总未必打扫得千干净净!
(2)、于是陌生人立马采取了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福柯讨论过知识与权力的问题,他指出知识就是一种权力,剥夺一个人“说话”的机会就是剥夺其回应的权力。而狂人梦中的陌生人以强硬的方式拒绝了对话,也让“我”无话可说。
(3)、⑼徐锡林:隐指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一九○七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七月六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死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日惨遭杀害,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
(4)、"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5)、(12)王福湘.《狂人日记》序言新论(J).鲁迅研究月刊,2015(11):4-
(6)、⑺"海乙那":英语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种食肉兽,常跟在狮虎等猛兽之后,以它们吃剩的兽类的残尸为食。
(7)、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8)、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
(9)、再回看叙述者所写的前言和正文中的狂人日记,其实叙述者在前言中运用古汉语,与狂人日记所运用的白话文进行对立也正是这个道理。这不仅显示了叙述者对古汉语这套话语系统的认同感,也体现了对白话文的打压,既然白话文所承载的是没有逻辑的疯人疯语,那么叙述者自然要以更有优势的古汉语进行提点和梳理。
(10)、第四段,记述了狂人从社会“吃人”中痛感家族内部的“吃人”心态。
(11)、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12)、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13)、(9)张洁宇.鲁迅那代人的醒和怕——重读《狂人日记》(J).文艺争鸣,2018(7):12-
(14)、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15)、初读这句话.,只是觉得恐怖,以为只是鲁迅先生为了讽刺而编造,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叫做“割股疗亲”,割下自己的肉煎药,给父母治病。《宋史.选举志一》载: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这样的愚忠在古代却大行其道,岂不悲哀?鲁迅先生在另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图》中对两个故事反感,其中一个就是“郭巨埋儿”:郭巨因为家境贫寒,为了赡养母亲,决定将自己三岁的儿子埋掉!这样的故事都能写入“二十四孝”,传赞千年,人民思想的麻木可想而知。鲁迅先生对这件事评价道:
(16)、⑴本篇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作者除在本书(《呐喊》)《自序》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可以参看。
(17)、“或者还有”,这是鲁迅先生对这个民族所抱有的希望,他相信世上还是有那些理智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狂人日记》血馒头精辟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