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在外流浪的故事精辟142条

晋文公在外流浪多少年

1、晋文公流浪了国家

(1)、公元前645年的春天,秦穆公与晋惠公亲帅军队在韩原合战。

(2)、公元前497年,晋国陷入大分裂,六卿中的中行氏与范氏两大家族与其余四大家族矛盾激化,终于爆发内战。晋国的内战很快演变为中原的大战,试图摆脱晋国控制的齐国、郑国、卫国等联手支持叛乱的中行氏、范氏武装集团。在这场国际大战中,赵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晋国政府军以一已之力挫败叛军与齐、郑、卫等诸国联军,捍卫了军事大国的荣誉并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3)、秦穆公为了笼络重耳,一出手就是5个美女,然后又送重耳回国。得知晋国大臣想烧死重耳后,不但帮重耳杀死了那两个逆贼,还送了三千卫士给他,其实就是专业保镖。看,这丈人对女婿够阔绰吧!结语:重耳在外流浪19年,前后到过8个国家,除了母亲故乡狄国,齐、宋、楚、秦这个大国的国君皆有大国风范,厚遇重耳,当然这几位国君除了楚成王,其他三个都是五霸之一。

(4)、晋献公去世了,举国哀悼,妃子骊姬披麻戴孝,护着儿子奚齐跪在晋献公的灵柩前放声哭嚎。

(5)、反过来说,如果留住晋惠公的人头,晋国将因此对秦国感恩戴德,承认秦国的霸权。在没有能力吞并晋国的前提下,维持一个亲秦的晋国政权才是秦国能争取到的大利益。

(6)、齐姜听完很生气,你身为大国公子,是因为身受困顿才来齐国避难的,你手下的那些都是难得的人才,他们的前途都在你的脚下,你这不是坑他们吗?你不想实现抱负,只贪图美色和享受,我都替你害羞。可不管齐姜怎么说,重耳就是三个字,我不走。

(7)、公主就与赵衰,狐偃咎犯商量,把重耳灌醉后,载车拉走。走了很远,重耳才酒醒发觉!重耳大怒,拿起戈就要杀他舅舅咎犯,咎犯说:如果杀了臣能成就公子的大事,是狐偃的愿望!重耳说:将来成不了大事,我就吃舅舅你的肉!咎犯哈哈笑道:就算不能成大事,舅舅的肉又腥又臊有什么好吃的?

(8)、即便重耳有千万般地不舍在齐国的安逸生活,但事已至此,他只能无奈接受了。

(9)、赵武的儿子赵成,相对比较平淡,到了孙子赵鞅时,赵氏第三次当中军元帅。

(10)、当重耳刚来齐国的时候,一切似乎如他所愿:齐桓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将身份尊贵的宗室女儿嫁与他为妻,还慷慨地赏赐重耳二十乘马车。

(11)、攘外必先安内。手握兵权,擅行废立的太子d成了晋惠公的首要打击目标。为了瓦解太子d的势力,惠公对两位d魁里克与邳郑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

(12)、同时由于是和狄人作战,所以晋军就比其他各诸侯国先摆脱了车战的模式,而大量采用步兵。

(13)、因为惠公先做的晋国国君,所以咱们先说说晋惠公。

(14)、“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王维《宿郑州》)。脚下的道路蜿蜒伸向东方的地平线,隐没在晦暗的彤云之中。寒风吹乱了他的银发,密雨沾湿了他的心境。这一年,重耳55岁。

(15)、如果有这么一件事情,它让你苦心孤诣地为之奋斗了一纪,可12年的光阴耗去,你却发现自己兜兜转转又被命运打回到原点。那你会作何感想呢?

(16)、农民斜眼瞟了一眼叫饭花子似的重耳,伸手从地上抓起一捧土扔进他们的饭碗:吃吧,免费的!

(17)、“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18)、临行前,重耳还“幽默”了一把,他对在翟国新娶的夫人季隗说:“夫人呐,此去征途漫漫,让你苦等我于心不忍,这样吧,你就等我25年,那到时如果我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

(19)、为了防止自己也被其他庶系夺位,晋武公和晋献公父子对本家子弟挥动屠刀,将老姬家砍得七零八落。公室势力被消灭干净后,晋国是不是就安生了呢?呵呵,怎么会呢!

(20)、晋惠公坐稳了君位,意味着命运对远在戎狄的重耳关闭了回归的大门。

2、晋文公在外流浪的故事

(1)、因为内政上的倒行逆施和外交上的背信弃义,晋惠公旗下人心涣散。在战斗进行到危急的时刻,大夫庆郑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瞧着秦国把晋惠公给虏了去。

(2)、晋文公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上位之后选贤任能,奖励农商,轻徭薄赋。赵衰就是晋文公发现的人才,流亡开始赵衰就一直陪伴侍奉其左右。晋文公继位之后,也是信任他,赵衰这个人也的有才华,虽然比管仲要差点,但是也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3)、晋惠公夷吾即位的五年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刚刚在召陵之盟上压服了野心勃勃的楚成王,遏阻了楚国北进中原的争霸之势。可摁下葫芦又浮起了瓢,秦国此时对晋国政局的介入让齐桓公担忧:秦穆公会成为继楚成王之后,第二个挑战齐国霸权的诸侯。

(4)、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在韩厥的帮助下,重新恢复爵位与田产,赵氏冤案被平反。在战国时代,赵国与韩国关系一直很好,原因可以推到韩厥与赵武。

(5)、未来,辉煌的大幕徐徐拉开,晋文公和晋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春秋霸业即将奏响序曲。

(6)、重耳气愤,不过,赵衰却说:“土,代表土地,百姓的意思是您将获得土地,这是好兆头啊!”重耳忍了下来。

(7)、对于秦穆公的好意,重耳自是感激不尽,可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这五个姑娘之中,有一个是自己的前侄媳妇。

(8)、城濮之战是晋国与楚国打的一场仗,这场仗也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典故。当初重耳在流亡的时候曾经在到楚国避难,当时楚国的君主热情的招待了他。宴会进入到后的时候,楚国国君问重耳,今日的收留之恩他想怎么报道。

(9)、于是,这群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开始了他们的流浪生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去,就让他们离开了祖国整整十九年之久,而几乎游遍了整个天下。

(10)、第二年春天,重耳在秦军的护送下跨过黄河,晋国人听说重耳回国,根本不做任何抵抗,欢天喜地迎接重耳入城登基即位。可怜晋怀公瞬间成了孤家寡人,只好重走叔叔的“长征路”。不过他的命没叔叔好,半路上就被人干掉了。

(11)、在又一次决定奔赴齐国之前,狐偃和重耳也在反思自己曾经的选择,而他们现在的想法跟当年比较起来,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狐偃说:

(12)、古人云,怀与安,实败名。留恋妾妇、安于享乐,又怎能建立功名,垂于不朽?重耳深陷在姜氏夫人的温柔乡里不思进取,让舅父狐偃和近臣赵衰着急。深明大义的夫人劝重耳要振作:

(13)、当重耳再次醒来时,他已经躺在马车上,早就出了齐国国都。

(14)、果然,骊姬长袖善舞,红唇轻启之间,申生背上了毒害君父的罪名。仁爱的申生在百口难辩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亡,而是以自杀自证清白。

(15)、《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四部,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路!

(16)、这就涉及到晋国当时的现实状况。晋献公除了扩展地盘外,还做了一件对晋国影响深远的事——屠戮公室势力。

(17)、里克在连杀两位国君后,派大臣狐毛(狐偃的兄长)到翟国迎接重耳回国即位。没想到重耳连连摆手:俺一个违抗父命逃亡的人,父亲死了都不能尽孝,哪有资格当国君,你们另请贤德吧。

(18)、这些年,这些地方,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事儿,他们吃过苦、挨过饿、受尽了冷落、白眼和侮辱,甚至还被人跨国追杀——晋献公的继承人,居然继续了晋献公的变态政策,誓要将重耳斩草除根为止。

(19)、那么你可能会问:既然重耳想当国君,当初里克发出邀请他为何拒不接受?

(20)、按照太子d之前的设想,秦国在韩原击败晋国之后,应该杀了晋惠公,然后请回公子重耳主持晋国大局。但是理智而务实的政治家秦穆公让他们失望了。

3、晋文公流浪,跟班有哪五人

(1)、机会来时,你得有实力抓得住。晋文公等了六十年,他一上位就可以将内乱不断的晋国变成强大的霸主,刘邦以一平民身份摆平了所有的对手,公孙弘在养猪之时,朱买臣在卖薪樵之时都不忘记读书,补充自己的实力。

(2)、比如卫国国君卫文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听说重耳到了卫国地界,却只是装不知道。

(3)、 几年后,重耳在秦的支持和帮助下,回到晋国做国君,史称晋文公。晋楚争霸,楚国发兵进攻晋的小弟宋国,宋国求救于晋国。文公便召开众将商量,看如何救宋。想向楚说情又怕楚不肯,和楚相战自己又不愿意,也又怕齐、秦不赞成,终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答应宋让宋拚命抵抗疲楚,也和齐、秦联系,并送些礼物给齐、秦,让齐、秦与楚交涉。而晋出兵把楚的小弟曹、卫灭掉,将曹、卫的土地分给宋,以补宋人的损失。

(4)、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待之,以宗女五人妻之。一次就给他了五个妻子,还有马十二乘(十二辆车四十八匹马)实在够大方,够阔绰,重耳爱齐国这个公主(这就是题目所说的温柔乡),毋去心。谋士赵衰、咎犯就在桑树下谋划如何让重耳走,公主的丫头恰巧在桑树上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回去就告诉了主人。公主深明大义,不但没声张此事,怕丫头泄密反把丫头杀了,劝重耳快走!

(5)、就连当初偷走钱粮的随从,也跑回来,称他也追随过晋文公,理当封赏。

(6)、骊姬死了,弟弟登基了,重耳再也没了威胁,他静等着弟弟发来邀请函迎接他回国。这一等就是八年,终于信史来了,重耳的老相识勃鞮,这家伙再次对重耳挥剑就砍!

(7)、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间,他遭遇过其他诸侯国国君(或大臣)的无礼,也受到过礼遇,下面简单盘点下他受过的礼遇。

(8)、接下来第四个出场的人更惨,他在四十岁之前不但没有工作,而且一直生活的社会底层,以砍柴为生。

(9)、就在他来到齐国的第二年(公元前643年),春秋首霸齐桓公黯然离世。他死后,齐国迅速陷入诸子夺嫡的乱局,往日的霸业也随之黯淡了光芒。

(10)、晋文公重耳,是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55年,发生了天大的事,他再也无法在晋国呆下去了,只能外逃。原来他的后母骊姬仗着晋献公宠幸,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成为太子。她先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接着又在晋献公面前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晋献公被蒙蔽,派人分别到蒲城和屈城,去追杀重耳和夷吾。为了保命,重耳和夷吾均逃出晋国。

(11)、因此,即便齐国并未收到邀请,这个不速之客也必须要介入晋国的政权更迭。齐桓公不能放任这个国家全面倒向秦国,进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12)、晋国由于晋惠公和晋怀公前后两任国君乱政,政治颇为混乱,百姓也不得安宁。

(13)、齐桓公:射中我的不是一支箭,而是奥斯卡小金人

(14)、十九年的流亡于各诸侯国之间,受尽了冷眼与蔑视,但也获得了一些大国雄主的赏识。恰恰是这样荣辱交加的经历,为晋文公后来的争霸之路,树立起一个个明确的标记。

(15)、首先,齐桓公治下的齐国和楚成王治下的楚国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两国的战略目标都是建立霸权,主导中原政治。除非对他们实现这一目标有所帮助,否则两大国不会敞开怀抱,收容重耳这样一个落魄的流亡公子,是为“望大难走”。

(16)、当然,他收获的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晋国不但如约交割了将河西八城,而且晋惠公的太子子圉还留在秦国作了人质。

(17)、因为晋国自诞生以来,公室就内乱不断、经常自相残杀,晋献公就想了个很变态的办法,把同辈的公室子弟全给杀了,只剩他一个光杆司令,这样晋国就稳定了。所以,晋献公杀自己的儿子,表面上是为骊姬所惑,其实只是在延续自己的变态政策罢了,杀光旁支,只留独苗,那么晋国就永远不会内乱了!

(18)、当时,智家的大夫叫智伯瑶,他想吞并其它各家,一统晋国。智伯瑶便找借口提出各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交给公家,其它三家大夫都知道这是智伯瑶借助晋候的名义来侵占土地,但是魏氏、韩氏不愿得罪智伯瑶就答应了,而赵襄子却不愿交出土地。

(19)、就这样,斗大的馒头掉在了夷吾头上,他在秦国人的支持下,被护送回晋国登基即位,是为晋惠公。

(20)、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大战,晋国惨败,晋惠公夷吾被俘。

4、晋文公为什么流浪

(1)、当晋国的国君都换了好几个,重耳还在外面流浪。在过了六十耳顺之年,重耳终于在他人生倒计时的几年间坐上晋国国君之位。

(2)、“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以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着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吾不适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齐侯长矣,而欲亲晋。管仲殁矣,多谗在侧。谋而无正,衷而思始。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餍迩逐远,远人入服,不为邮矣。会其季年可也,兹可以亲。”——《国语·晋语四》

(3)、堂堂国君,竟然偷看贵宾洗澡,这种下作的行径让重耳愤怒不已,可见曹共公拿他当送上门来的“新物种”,没有丝毫的尊重。

(4)、于是晋惠公只得再次举起屠刀,清洗了邳郑和太子申生留在军中的众位大夫。

(5)、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晋惠公违背自己的诺言不割让土地、不卖粮食给秦国,还是晋文公率军攻打不礼遇他的卫、曹、郑,以及对楚军主动退九十里以报恩,他们何尝不是站在自己国家利益出发来做的决策呢?这恐怕是两兄弟的“相同点”了。

(6)、为了表示自己并非为了某种目的追随重耳,所以他在渡过黄河后便告别众人,回乡侍母去了。

(7)、当时气得重耳就要举起鞭子抽打农夫。幸好狐偃拦阻,并称这是吉兆,说明复国有望,这样才算止住了这场风波。

(8)、而晋文公一直有贤臣良将的辅佐,即位前,身边这些有国相能力的人一直追随他、影响他、全力辅佐他,即位后更是大胆启用姬姓和异姓人才,所以他的品行、眼光和气魄都在向有“称霸诸侯”气质的一国之君靠拢。

(9)、但晋惠公不仅拒绝援助秦国,更要落井下石,趁着秦国艰难之际出兵攻秦。这种卑鄙的行径直接引发了秦、晋两国的大规模战争。

(10)、说实话,重耳当时的情况太糟糕了。一方面他年纪大了,还有一方面就是晋献公到处追杀他。谁跟随他,无疑就是和晋献公唱反调。说得严重一点,那就是叛国,是要丢性命的。

(11)、管仲之所以能成为管仲,因为有重用他的齐桓公。现在齐桓公都死了,重耳又怎么可能成为下一个管仲呢?

(12)、重耳逃亡的第一战就是翟国,那里是他母亲的祖国,紧邻晋国,跟随他一起逃亡的就有他的舅舅狐偃。

(13)、曲沃是故太子申生经营多年的老巢,那个假扮亡灵的巫师多半是申生的故吏。

(14)、重耳因骊姬之乱奔母国狄,时年重耳已四十三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15)、晋惠公夷吾同秦穆公达成的政治交易中约定,一旦秦国助夷吾登基,晋国将割让河西八城与秦国,并承认秦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假如这个协议真的履行,秦国将通过接收河西八城,控制蒲津渡与桃林塞,彻底打开东进中原、问鼎洛邑的通道。同时秦、晋两个地区性大国的联盟也将对齐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严峻挑战。

(16)、这还不是惨的,惨的是他丢了工作,因为犯事了。

(17)、奚齐、卓子奶声奶气:爹,那个怪叔叔到底为啥要杀我们?

(18)、这些政坛上隐秘的暗流涌动,晋惠公夷吾可能并不清楚,误以为“安内”已经完成的他开始琢磨着“攘外”了。

(19)、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记·三十世家·晋世家》

(20)、晋惠公夷吾虽然捷足先登,但他上台之后所面临的挑战一点儿不比在野的重耳更小:

5、晋文公流浪路线图

(1)、《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一部,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登基!

(2)、“今晋侯不量齐德之丰否,不度诸侯之势,释其闭修,而轻于行道,失其心矣。”

(3)、“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4)、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候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髙梁而还归。

(5)、公孙弘出生于菑川国薛县,也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他一开始也像刘邦一样就是一个小吏,刘邦是亭长,他是狱吏,论职位比刘邦混的还惨。

(6)、晋文公逃亡长达十九年之久,后才登上君主之位,他的称王之路也是相当的有传奇色彩。晋文公在外流亡的19年,给了他很好的机会来观察各国的发展,这为他以后执政实施政策打下的坚实的基础,晋文公上位之后很多的政策都是从其他的国家学来的。

(7)、曲沃武公时晋国仅一军,晋文公时扩为三军,晋景公时扩至六军(六军是天子的规矩),早已是僭越了。

(8)、接下去他的流亡生活更惨了,穷到向村民讨要食物,受到曹共公无礼。

(9)、回想起来的路上经过卫国,卫文公都懒得正眼瞧一瞧这个落难公子。重耳一行人饥寒交迫,只得在黄河东岸的五鹿向乡野农夫乞食。

(10)、郑文公却说:“诸侯国流亡的公子那么多,难道要我一个个都以国君之礼去接待吗?”

(11)、申生的死吓坏了重耳和夷吾,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骊姬的毒牙将咬向他们!哥俩不想坐以待毙,于是鞋底抹油跑了。

(12)、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入沉疴。在秦国为质的晋国太子子圉准备悄悄逃离秦国,回国接掌大位。当子圉把这个想法告诉夫人的时候,夫人回答说:

(13)、任何时代四十岁一事无成的人肯定都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四十岁之前一事无成,四十岁之后却能逆袭的古人,他们为什么能成功?

(14)、他老婆跟他离婚了。朱买臣挽留老婆时说我已经四十多了,离发达的时间快了,你再等等。

(15)、重耳妻子一听,又喜又忧。喜的是,重耳的亲信也想帮助重耳寻找新的出路;忧的是,小婢女发现了这一秘密,意味着这个秘密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王室。

(16)、经过卫国时,卫文公很瞧不起重耳,饥肠辘辘的重耳只得继续赶路。他向当地的百姓讨一口饭,结果,他们在饭食上撒一把土给重耳吃。

(17)、重耳回答:“日后两国刀戈相遇时,晋国退避三舍。如果您还不满意,那再开战。”楚国大夫成得臣一听就不满意,难道就不会投降吗?这小子毫无诚意啊!就请求楚成王杀掉重耳以绝后患。楚成王却认为重耳身负天命,贸然除掉他,将大祸临头。于是,就把重耳送到了秦国。8 第八站 秦国重耳本就是秦穆公的二舅子,秦穆公正为晋怀公私自逃回晋国恼火不已,便把重耳从楚国接了过来。秦穆公想到夷吾父子就气不打一处来,终于下定决心要拥立重耳为晋君。

(18)、公元前209年,此时的刘邦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被拥立为沛公,为什么拥立为沛公呢?因为大家都不敢坐这位置。《刘邦能当上沛公不是他能力太强,而是秦末这种奇怪现象》有详细解释,这里就不展开了。

(19)、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流泪操戈的时候,他的人生已经走过了艰难。

(20)、根据《左传》、《国语》和《史记》的相关记载,作为重耳的竞争对手,公子夷吾不但从未请求过齐桓公助他登基,甚至他以往都没有与齐国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正面接触。

(1)、刘邦的事迹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过。秦始皇公元前256年出生在赵地,刘邦公元前259年出生在沛郡。当秦始皇六合中原的时候,刘邦还在张耳旗下当门客,后来张耳成了通缉犯,刘邦只能回老家了。

(2)、重耳继位后,对于曾追随他的人,不论贵贱,都按功行赏。大者封爵赏邑,小者升官赏财。

(3)、   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既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更是我们共同追求美好生活、幸福生活、文明生活的关键小节和基本要求。让我们携起手来,绿色祭扫、低碳祭扫、文明祭扫,共克时艰、共护家园、共享文明。

(4)、重耳说:人生的安乐莫过于此,我是死也不会走的。公主说:你贵为一国公子,困顿才投靠齐国,跟你的这些士子以你为命,你不思酬报他们,反而有这些小儿女情调,我都为你感到害臊,你这样不思进取,何时才能成大事?

(5)、由于和戎狄接壤,长年打是亲骂是爱,因此有大量戎狄臣服于晋国,晋国可以随意使用他们的力量。

(6)、“战败于韩”的预言已经成真,“昌乃在兄”的谶语接下来能否兑现呢?

(7)、如果命运跟你开了一次玩笑,你真的能强忍着咽下满腹心酸,在嘴角挤出淡然一笑,那你算是条男子汉。但如果他再跟你开一次玩笑呢?

(8)、这五年来,重耳见到过齐桓公风光的时刻,也见到他的五个儿子明争暗斗、互相攻伐的黑暗时刻。

(9)、两相比较,现在齐国的生活可算是衣食无忧了。

(10)、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重耳妻子可不想让自己的丈夫就此错失良机。她暗中找人除掉了这名婢女。

(11)、十九年后,晋文公在岳父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平定叛乱,励精图治,终成为春秋五霸,奠定晋国霸业百年之久。

(12)、活了五十多年的重耳,哪里受过这种气,悲愤交加之下他病倒了。看着奄奄一息的重耳,介子推一咬牙,拔刀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炖了一碗肉汤。

(13)、虽然年事已高,但这大半生坎坷的经历,让晋文公变得更加稳重、老辣。

(14)、没想到,重耳直接拒绝了,他说:“当初,我违背父亲的命令,私自逃往他国,以至于父亲去世时都没能见他后一面,我这是大不孝啊!还有什么脸面回去做国君呢?还是找其他公子吧!”

(15)、可不到一个月,里克又把悼子给杀了,并不忘带上骊姬。

(16)、对秦国——晋文公在对卫、曹、郑的战争中,始终与秦国是盟友关系,即使在“烛之武退秦师”后,他还拒绝属下的建议攻打私自罢兵、并留兵郑国的秦国,就是考虑到当年穆公的恩情。

(17)、晋国的晋惠公即位后又开始对重耳进行追杀,这个时候重耳就要开始逃命。他和他的老婆的对话蛮有意思。

(18)、重耳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亲自登门去请介子推出来做官。然而他却扑了个空,原来介子推带着他的母亲,隐入绵山之中了。

(19)、或许齐国霸业的突然中衰真的让重耳心灰意冷,或许他不愿再度踏上流亡的旅途,而甘心将错就错地埋骨于异乡的青冢之下。四方之志?至少在齐国的5年里,重耳的属僚们很少再听到他提起这样的话题了。

(20)、离开齐国之后,重耳一行人取道卫国,来到了曹国。荒淫昏聩的曹共公接待这位落难公子甚是轻薄,但曹国贤臣僖负羁却对重耳青睐有加:

(1)、又是几经周折,重耳来到了秦国。这次是受秦穆公的邀请而来,秦穆公打算发兵护送重耳回国继位。虽然在齐国那么没出息,可重耳骨子里的豪气犹存,看到多年心愿即将实现,虽说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走路居然也有了风声。秦穆公又给了一个喜讯,我打算把宗族的姑娘嫁给你,五个一起嫁。

(2)、不过,礼贤下士的重耳,竟然让很多有才干的人,都义无反顾地追随在他身边。其中,尤以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和介子推为得力。

(3)、赵衰赶紧劝道:“想你这一路走来,被一些小国轻视,何况大国呢?如今楚国以公侯之礼待你,这是上天要你复兴啊!怎能不接受呢?”

(4)、重耳见之,悲从心起,于是将介子推抱着的被烧焦的柳树截下一段木头来,做成木屐,放在宫中,常看常思念。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自己今后将要担负的历史责任,踏上逃亡之路的重耳可不像旁观历史的我们这么清楚。逃亡在他的心里留下的,更多是耻辱与愤怒。

(6)、公元前655年,出现了天大的事,他无法再在晋国呆下去,只有出逃。原先它的继母骊姬仗着自己晋献公临幸,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变成皇太子。她先设计方案害死了太子申生,随后又在晋献公眼前污蔑重耳和夷吾二位少爷。晋献公被迷惑,派兵各自到蒲城县和屈城,去袭击重耳和夷吾。为了能自保,重耳和夷吾均逃离晋国。

(7)、晋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晋惠公逝世,太子圉继位为晋怀公。当过质子的晋怀公害怕秦国,更害怕自己的伯伯来抢皇位,就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按期回来,否则全家抄斩。狐偃没有回国,晋怀公就杀了重耳的外公狐突。如此暴政,自然引得晋国内很多高级干部的不满,加之秦穆公浩浩荡荡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晋国人民纷纷倒戈恭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此时重耳已62岁。晋怀公不久在高梁,被晋文公派出的刺客所杀。

(8)、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

(9)、古籍记载的矛盾1)《史记》的记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据《史记》记载,晋献公即位时,重耳21岁,晋献公于公元前676年即位,也即前697年出生。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按照太史公的说法,献公22年(前655年),重耳跑到狄国,那么,那时重耳应该22-1+21=42岁。也许太史公的算法有点小问题。

(10)、土地和人口是构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强敌在外,才能时刻不放弃,不断的提高自己

(11)、至于秦穆公夫人的年龄,我曾在一篇文章深入分析过,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toutiao.com/item/6720965146430145028/

(12)、宴会上,酒过三巡,楚成王问重耳:“你看我楚国如今的气象如何?”

(13)、在前往曲沃的旅途中,有人假扮太子申生的亡灵向狐突喊话:“夷吾无礼。我已经请示过上帝,将把晋国国祚送与秦国,秦人将会世代供奉我。”

(14)、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史记·晋世家》

(15)、智伯瑶便以此为借口,胁迫魏氏和韩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内),危在旦夕。就在此危难紧急之时,赵襄子派出门客张孟谈与韩、魏两家秘密联络,意图说服两家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当时本来就在犹豫,对智伯瑶不满,也知道这样下去自己也要被智伯瑶消灭,因此就同意三家结盟,共同对付智伯瑶。后来,智伯瑶被三家联军杀死,其土地被三家平分,实力强的智伯瑶却因为自己的霸道,反而被赵、魏、韩彻底击败。

(16)、其实,重耳17岁时结交5个朋友很正常,这并不意味着交了朋友就得跑路。到底哪种说法正确?显然,《史记》大部分是参考了《左传》的记载,多了一条记录“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如此,《左传》就可暂时排除在外,只需判断《史记》和《国语》哪种说法更合理即可。

(17)、一开始俘虏晋惠公的时候,秦穆公对这只喂不熟的白眼儿狼确实恨得牙根儿痒痒,扬言要用晋惠公的人头祭祀上帝。

(18)、于是,重耳带着五大臣踏上了东去齐国的旅程。

(19)、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在渡黄河时,介子推看狐偃他们开始争功讨赏,很是瞧不起,便说重耳之所以成为国君,是天命所为。

(20)、在秦国的帮助之下,重耳回国继位,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没有辜负三位妻子,把她们分别接回晋国,三人相处的也很和睦,三段故事终成一段佳话!

(1)、在古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就业压力,但古代四十岁的年龄比现在压力更大,因为古人寿命短,估计人生已经过完三分之二或者更多。

(2)、从这时起,一首隐射晋国未来政局走势的童谣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晋文公在外流浪的故事精辟1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