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谐音的歇后语五年级下册
1、
(1)、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2)、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3)、(56)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4)、(30)黏窝窝掺黄莲--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5)、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6)、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7)、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8)、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9)、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10)、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有权穿这袄?)
(11)、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12)、(25)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13)、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14)、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15)、外甥打灯笼 净是输(书)
(16)、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7)、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18)、“‘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19)、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20)、(1)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2、
(1)、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2)、(10)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3)、(48)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4)、(81)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5)、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6)、(3)( )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 ),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7)、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谜底是:( )
(8)、(1)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山上还有山。”我们可以根据部件“山、山”上下相连,组成“出”。
(9)、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0)、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1)、(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12)、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3)、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谜底是:( )
(14)、“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
(15)、当文字继续发展时,象形和指事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更多意思,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16)、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17)、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18)、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19)、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的东西。
(20)、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原始的造字方法。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直接的造字方法。但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3、
(1)、枇杷:常绿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小,白色。果实淡黄色或橙黄色,外皮上有细毛。生长在较温暖的地区,果实可以吃,叶子和核可入药。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2)、32)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3)、和尚的房子----------庙。(妙)。
(4)、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5)、这件事可是绣花姑娘的手艺——千(针)真万确。
(6)、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7)、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8)、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9)、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10)、(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 )、( )、( )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11)、(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12)、王老师推出了五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必考的专项练习
(13)、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14)、(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5)、(4)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6)、 上弦的月亮——( )
(17)、这里的谐音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字。
(18)、 观察闯关题,发现歇后语的某些秘密。
(19)、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20)、(23)麻布袋草布袋--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4、
(1)、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2)、(10)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3)、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4)、(17)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5)、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6)、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7)、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8)、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9)、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谜底是:( )
(10)、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
(11)、(147)药店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12)、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13)、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14)、☞700多份1至6年级作文教案+课件+范文!
(15)、(9)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16)、宣布答案:①妙(庙)妙(庙)妙(庙);②一言(盐)难尽(进);③动(冻)了心;④自我吹嘘(须)。
(17)、(5)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此板块中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两个内容让学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19)、(73)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20)、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5、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从这刻谐音小故事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地主_________的性格。
(3)、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4)、(15)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5)、 完成学习单,深入体验谐音歇后语。
(6)、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整理汇总!
(7)、闭门造车——自作聪明(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赁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8)、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谜底是:( )
(9)、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0)、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11)、(46)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12)、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这网上不少专业近视小炉匠)
(13)、鲁还先生7岁入私垫时以“豫山”为学名,因与“雨伞”发音相近,同学们常客取笑他。于是他请求祖父为他改名,改为“豫才”。
(14)、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15)、猜字谜常用的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16)、 唐代大诗人李贺才华横溢,童年即能词章,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前辈李益齐名。等到他要考进士的时候,与李贺争名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他应进父讳不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致使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参加考试。仕途失意的李贺,年仅27岁便郁郁而终。
(17)、(35)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有谐音的歇后语五年级下册【文案9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