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和歇后语有哪些精辟85条

谚语和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1、俗语谚语歇后语有什么区别

(1)、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2)、牛大了有剥牛的方子,指一个人再不讲理再难缠也有治他的法子。

(3)、正在这里,下打朱那户人家前来道谢说:“还好有你家的狗替我家看更,吠走了贼仔,要不,昨夜我家就给偷惨了。”

(4)、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5)、戳事拨火的狼牙棒,骂一个人专爱拨弄是非,就是个搅屎棍,到哪儿哪儿臭。

(6)、宁可在人前失礼,不能叫冷气攻心。意思是说,哪怕是在大庭广众放屁于礼有失,也是不能憋着屁不放活受罪,简而言之,就是活人不能叫屁胀死。

(7)、一个儿女一条心,十个儿女十条心,这是说父母的心思全在儿女身上,儿女越多,父母越操心受累。

(8)、陕北谚语多为两句以上对称句式,字数相等,内容相似或相对,音韵和谐、质朴自然,也有单句类谚语,常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9)、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简短精辟易用。

(10)、以上所举,仅仅是我能想起来的一部分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而已。这些话句句离不开日常生产生活,其中有些话是人们对人生的朴素的认识和理解,闪烁着生活的智慧,包含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值得一提的是,民勤人在说话时善用各种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比喻、对比、对仗、夸张、比拟、比兴等,都运用的得心应手,这就使得语言风格生动活泼而风趣幽默。而且我敢肯定,这样的俚俗趣语还有很多,可惜我见闻有限,搜集得不够全面,对有些惯用语的理解也许不够准确,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进行补充和批评指正。

(11)、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12)、打倒的老婆揉倒的面。这句话是旧时代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见证。

(13)、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14)、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形容立春后下雪融化的快。)

(15)、谚语表示什么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脱口而出一些谚语,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我们熟知的谚语,这是很有讲究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谚语表示什么意思。

(16)、袖筒里的火,袖筒里灭,意思是自家的麻烦自家解决,不往外声张。

(17)、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8)、 第2-5名  “旧影寻踪老照片”系列书签一套 

(19)、外孙子是狗,吃了就走。过去的老观念,认为女儿嫁了人家就是别人家的人,外孙子当然也是外人,永远也喂不熟养不亲。不过现在了就不一样了,家孙子外孙子都是一样的宝贝疙瘩。

(20)、狗主人醒来后觉得梦得蹊跷,他相信梦里黄狗说的话是真的,就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狗都讲信用,何况人呢!天亮后,他算算黄狗已把债还了一半,就用碱草绳子串了十贯钱,圈在狗的脖子上,让狗再去下打朱守夜。黄狗到了那户人家,进了厅堂,甩甩脖子,把那十贯钱甩在地上,就回来了。至此,狗再也不去下打朱守夜了。

2、谚语和歇后语有哪些

(1)、► 老榆林四合院,悲欢离合中,人情故事里~~

(2)、头一个丢,二一个收,第三个留下围朋友。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做活生譬如说做针线活儿手工活儿,不是一次性就能做好的,手熟了才能生巧;二是要把好的东西送给朋友。

(3)、成语跟歇后语、专有名词的不同,分辨起来比较容易。成语跟谚语、普通词组不容易分辨。

(4)、三月三把瓜埯ǎn(埯,挖小坑点种瓜豆。)。

(5)、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6)、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家里送饭坡里吃。

(7)、陕北之北的榆林地区文化厚重,语言丰富,譬如,今天的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榆林地区仍保存古汉语入声调值,说明古汉语在榆林地区影响之深远。本文所论榆林地区谚语和歇后语在民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值得研讨。

(8)、歇后语不押韵。谚语有押韵的,也有不押韵的。歇后语的句式比较独特,很难做到两两押韵。而谚语中则有许多两两押韵的句子。

(9)、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0)、入伏热,一棵豆子打一捏;入伏冷,一棵豆子打一捧。

(11)、驴怕卧跤,人怕一豁。是说人一旦丧失做人的底线,就无所不为了。

(12)、娘娘善了,小鬼都来摸奶头呢,是说人太过善良遭人欺负。

(13)、两只脚入到一只靴筒里了,比喻事情太多局面太复杂或者手头拮据钱不够用,一时无法应付。

(14)、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不无感慨地写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

(15)、别人吃炒面,你跟的背皮袋呢,是说别人捞好处,你落不是,代人受过,替人背骂名。

(16)、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人之口。

(17)、推磨的不会推,拨磨的会拨,是说本来两个当事人之间也没什么大的矛盾,结果被某个局外人一挑拨,倒有了矛盾了。

(18)、《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9)、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20)、州里误了,县里也误了(也说针里误了,线里也误了),指两头子耽误了。

3、谚语和歇后语的意思

(1)、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比喻焦急、忙乱,而又没办法)

(2)、蚂蚁衔的个榆钱儿,耍的个要命的牌子,指做事自不量力。

(3)、歇后语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的为比喻语,后一部分像谜底的为解说语

(4)、顶上一头浆子(浆糊),指人糊涂,不明事理或蛮不讲理。

(5)、当天晚上,狗主人做了个怪梦,梦见黄狗跪在床前苦苦哀求说:“阿爸,我前世是你的儿子,别杀我啊!你前世欠了他家20贯钱,我当时穷赤(贫困)无力偿还,发誓来世当牛做马也要偿还。今世我虽做狗也得讲信用,得为他家守更两年,把我前世债还清了,自然就回来了。如果我没把债还清,我下世还得当狗,阿爸,我做狗都讲信用,你还做人呢……”

(6)、揪面不说话,横揪二百揪面不骂人,清的吃不成。

(7)、Alightheartliveslong.

(8)、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

(9)、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些都是“歇后语”,近些年,部分歇后语归入了成语范畴,例如:“狗拿耗子”也是成语了。

(10)、能叫眼窝里淌油,不叫嘴上受穷。是说有些人常常胡吃海塞,以至于引发身体上的病患而受委屈,也管不住自己的嘴。

(11)、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2)、心里卧的黑狗呢,指人糊涂,心里不亮堂,不开窍。 

(13)、一个词里的字可以用别的替换,大部分应当看做普通词。例如:“密切合作”这个词,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样的词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原意。象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大部分都是普通词组。

(14)、桃三年,杏四年,想吃果子十八年。过去的林果业技术远不如现在的高,现在从果树栽种到挂果,也就三五年的时间。

(15)、民勤人说话,有个特点,就是语言简练而且风趣幽默。他们或是总结生产生活经验,或是讲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或是对人对事对物进行评价,或是调侃,或是讽刺,或是笑骂,好多话似乎都是随口一说,听上去也觉得土得掉渣,但是细细咂摸却很有味道。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部分民勤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分享给大家。因为分类整理有些麻烦,所以就想到哪句说哪句,其中有些句子略做解释,有些意思明了的,则直录。虽有些杂乱无章,但我觉得仍不失民勤地方本色。

(16)、► 榆林吃货八级试题火热出炉快来测你属于哪个等级?

(17)、见不得草花子(叫花子)端定碗,指见不得别人好,看别人能吃碗安生饭,他就眼红,就气不忿。

(18)、专有名词和成语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但是专有名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北京大学”只是一个学校的名称。成语是要表示一些引申意义的,例如:“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9)、白日里游四方,黑夜点灯补裤裆。批评那些做事没有计划没有安排的人。

(20)、歇后语与谚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对来说,它在表现内容上,远远低于谚语的表现力。相反,谚语的表现内容则十分广泛。它涉及农业生产、天文地理、做人原则、生活哲理等方面。

4、谚语和歇后语大全

(1)、眼睛里起了勺勺子,意思是看见别人得了什么好处就眼红,然后想法子去分一杯羹,分不到就去败坏他,反正我得不到的好处,你也别想得到。

(2)、许多谚语揭示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总结了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广泛的知识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等。

(3)、老猴爬旗杆——不行罗(比喻多有本领的人,上了年纪也力不从心了)

(4)、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5)、所谓“歇后语”,即前句讲完以后,后句要歇一歇,甚至后句不讲出来,人们也能意会其意思。而谚语则不一样。谚语是一次性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存在歇一歇的停顿或猜想。

(6)、日子过去了,事情就过去了。是安慰人遇到事情不要发怵,再麻烦的事情再大的困难也总会解决的。

(7)、有一天早上,顶打朱主人家夜里被贼偷了,就叉腰站在门前骂到:“别人饲狗看更,咱饲的死狗巴夜里来贼了,连吠也不吠一声!”

(8)、俗语,即民间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语言,俗语内容涵盖范围较广,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地域限制,比如一个地方的俗语到另外一个地方,很有可能不被理解。

(9)、牛不吃水,还硬往角茬里装呢,指强迫人家做事情。

(10)、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11)、蔫头不记,心里头来事,说一个人表面上很老实,其实一肚子坏心眼儿。

(12)、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13)、能给个好心,不能给个好脸,是说对待小孩子,要把对他们的好放在心里,而在脸面上一定要显得严厉,才利于小孩子的成长。

(14)、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15)、《辞海》歇后语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前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16)、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17)、谚语,熟语的一种。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8)、炕沿高不到席子上,说两个人半斤八两,彼此差不离。

(19)、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则有口语的气息。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20)、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打春就是立春。)

5、歇后语和谚语的定义

(1)、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2)、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3)、歇后语常常描述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歇后语用得好,幽默风趣。但是使用歇后语时不注意语言场合也会容易伤害他人。谚语主要描述生活中的经验,言简意赅,风格上轻松、自然。

(4)、碗底里澄金子,教训小孩子吃饭要吃干净,不要剩饭。

(5)、一说到成语,有些人就爱纠结什么是什么不是!现在的成语没有明显界限,有一些词是介于成语与谚语、或普通词组之间,这类词组,也都算作成语。例如:“一文不值”,它可以改为“不值一文”、或”一钱不值“等,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也算作成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谚语和歇后语有哪些精辟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