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儿子曹叡读音精辟69条

曹丕的儿子曹睿死后谁继承皇位

1、曹睿短命原因

(1)、曹丕在去世前一年,曾在扬州阅兵,打算在这一年亲自带兵再攻东吴,然而还没等到出手,就在这一年感染了风寒,不得不返回洛阳,结果回到洛阳之后,就因为病情加重而在次年去世,后世有学者认为,曹丕当时应该不止得了风寒,还引发肺结核,这才导致病情无法挽回,但中年时的曹丕,身体确实大不如前,这和曹丕本人也不重视生活方式有关,曹丕登基后生活作风极差,从而掏空了身体,明显的就是酗酒。

(2)、甄氏不得宠原因众说纷纭,但若曹叡真不是曹丕的儿子,以曹丕的身份和性格她早就失宠了,根本等不到之后。

(3)、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有这个曹丕生活作风这么差的爹做榜样,作为儿子的曹睿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尽管曹睿在政治能力并不差,但生活作风和他爹曹丕一个尿性,根据史书记载,曹睿的后宫人数高达上万人,几乎和西晋司马炎一个等级。可见在纵欲无度方面,曹睿做得不比曹丕好多少,而两代人的短命,也导致了曹魏中后期政局无法稳定,给了司马懿上位的机会。

(4)、曹芳于青龙三年(235年)被封为齐王,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5)、由于我和子文(曹彰),子建,都是老爹的小老婆卞氏所生,爹的大老婆丁氏总是刁难我们,爹似乎不太在意这点,在他眼里,红人是大哥曹昂。

(6)、曹叡于是专门为她在后宫修筑了宫殿,又下诏褒扬她的才能,特别地宠爱。等到曹叡病重,饮她的泉水却不见效果,一怒之下将她杀掉。

(7)、曹魏皇权旁落,而宗室在这个过程中只能束手待毙,无疑给了司马懿以深刻的教训。就是说,作为皇帝来说,必须要信任自己的兄弟子侄,也就是宗室,要让他们在各地掌握军政大权,夹辅王室。这样,即便朝廷中枢被外姓大成所控制,宗室藩王也仍然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拨乱反正,让皇权回到司马氏手中。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也正是因为宗室在各地手握军政大权,朝廷中枢的外姓大臣不敢架空皇权。

(8)、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9)、甄氏有洛神之貌却在后期一直不得宠,曹丕在成年后开始宠幸郭女王,失宠的甄氏终于公元221年被赐死。

(10)、司马懿死后,魏国的军政大权落入他的长子司马师手中。魏齐王曹芳当了十二年傀儡,连个帝号都没有。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再次下手,废黜魏齐王,另立魏文帝的孙子、十四岁的曹髦继位,同样没有帝号。据《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记载,曹髦幼年时封为郯县高贵乡公,继位后仍称高贵乡公。这就叫名不正言不顺,当个摆设而已。司马师将中书令李丰、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太常夏侯玄、仆射刘贤、黄门监苏铄等拥魏派势力统统处死,夷三族。

(11)、至于为何是曹芳而不是曹询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2)、总之,我是个啥都能来事的十项全能(乾隆你坐下)。

(13)、面对如此状况,可见曹丕登基后的工作量应该不会太少,尤其是很多皇帝都是在出差外地的时候,感染了啥病之后就一病不起的,曹丕登基后仍然到处乱跑,这无疑加大自己染病的可能性。另外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就是过度劳累而亡,典型要是明朝中期的弘治,即便生活作风没啥问题,但依旧被强大的工作压力给拖垮,落得一个不到四十而亡的结局。

(14)、虽然我很桑心,但老爹却因此而开始正眼看我了。给了我各种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也没让他失望,什么都玩得很好。

(15)、同时曹丕在位期间还积极避免曹魏会被同族之一影响从朝政发展,把大多数的曹氏宗族分配到外地,并没有给予他们实权,虽然曹睿登基之后,朝堂和地方上还有曹真和曹休等大佬,但整体来说能够在朝堂上说的上话的曹氏宗族并不多,这也是为了避免曹魏会陷入到西汉初期的六国乱战所做的部署。

(16)、汉武帝在建立年轻的继承人时,担心继承人的母亲会像汉初的吕皇后那样统治政府,造成问题。因此,他杀死了他的母亲,立他的儿子为皇帝,并组织了助理大臣来帮助他。汉武帝担心的初衷是“强母寡子”。“在困难时期聚敛财富不容易招来吵闹的士兵和土匪的口水,也容易激起公众的愤怒,危及家庭成员的安全。好用食物来缓解亲戚和邻居的痛苦,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这样家庭才能安全。”

(17)、其实,对有夫之妇的情有独钟,一直是我们曹家的优良传统。老爹是,子建是,我也是。

(18)、两者之间的早逝,大问题是没有足够时间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虽然幼主登基素来都是家天下王朝的危害,曹丕虽然早逝,但曹睿登基已经跟在曹丕身边也是耳濡目染不少政治手段,应付司马懿等人自然不在话下。但曹睿早逝后就没这个条件,曹芳登基仅有8岁,完全是上小学的年纪,就这年纪去应对曹魏朝堂,被颠覆是早晚的事,后周的柴宗训就是典型例子。

(19)、因为曹操的后宫中有很多人都曾经为他人妻妾,因此曹操有“好人妻”之名,虽然这句话本身是一种笑言,但是实际上却相差不离。

(20)、黄初六年(225年)改封为邯郸王。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去世,谥号怀。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温嗣曹邕后。

2、曹丕的儿子曹叡读音

(1)、曹协,生卒年不详,三国魏文帝曹丕之子,母为李贵人。早逝。死后追封为经公,谥号殇。后改封为赞王,谥号为哀。

(2)、至此,拥魏派的三次反抗均告失败,大势已去。高贵乡公曹髦逐渐长大,对左右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资治通鉴·魏纪九》)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亲自发动了后一次反抗。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七日深夜,曹髦命令殿中宿卫士兵和侍从官童拿起武器,在他亲自带领下冲向相国府讨伐司马昭。途中遇到司马昭的亲信、中护军贾充带领的一队禁军,双方交火。跟随贾充的太子舍人成济,看到高贵乡公亲自在指挥,急问贾充怎么办?贾充怒斥道:“司马公养着你们,还问什么?”成济上前一剑刺死了高贵乡公曹髦。

(3)、因此,曹操庙号太祖,曹丕庙号高祖,曹叡庙号烈祖,被称为“魏氏三祖”。

(4)、虽然三国演义中对曹丕的负面描写很多,但实际上曹丕在真实历史上的能为并不差,放在同类的二代皇帝中也算中上的水平。曹丕和曹操一样,都是经历乱世的人,所以对于东汉晚期的王朝乱象心知肚明。

(5)、甄氏之死的原因众说纷纭,可是其根本只有一个,从曹丕篡位之后没有将其立为皇后就可知,他觉得甄氏作为二婚,是不配成为魏国开国皇后的。

(6)、次年,李胜到荆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更在他面前装出重病的样子,因此令曹爽对他更为松懈;但于此同时,司马懿却与儿子司马师(当时为中护军)、司马昭以及太尉蒋济等人暗中准备发动政变。

(7)、司马昭为了遮人耳目,另立曹操的孙子陈留王曹奂为少帝,这一次给了一个帝号,称魏元帝,实际上也是被他抓在手里当傀儡。魏元帝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之礼”(《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这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高荣誉。

(8)、我会尽量活久一点,争取等到我其他儿子长大后再从长计议。

(9)、虽然曹操仍在的时候,通过唯才是举的方式,招揽了不少的寒士人才进入朝堂,但并未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上摆脱世家子弟的干扰,像杨彪、司马防等世家大族出来的人,仍然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就连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也是出自颍川的荀家,可见曹操在当政的时候,依旧要看世家的脸色,只不过主导的力量要比汉灵帝强一些罢了。

(10)、青龙三年,曹叡病重,寿春某农民之妻自称是天神所派,应居住在皇宫中,为帝家祛灾辟邪,纳福增寿。她取水给犯病的人喝,饮者多能。

(11)、三国时代的司马懿也是如此,论政治才能他未必比得上荀彧、贾诩等,但他在这些人死后,却活到曹丕孙子的时代,当时他的威望已经无人能及,当权臣是早晚的事。

(12)、因此,曹操的铜雀台里蓄养了无数美人,其中有很多美人,都是因为战争,而失去父母亲人,或者被曹操从敌人手中虏获的女子。

(13)、但关于曹叡的身世问题,历史上一直都有争议,历来怀疑的依据不外乎以下几点:

(14)、我对着子建微微笑着。真是我的可爱弟弟啊,单纯得如珠穆朗玛峰顶的雪。

(15)、所以,更操劳的曹操都能活66岁,两个相比起来更轻松的却都只活了不到40岁,他们的差距主要还是在于后面两位太过于沉迷女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开国皇帝虽然算不得高寿,但是却比那些享乐的皇帝更长寿的根本原因。

(16)、曹芳继位之时,才年仅9岁,于是朝政被辅政大臣曹爽、司马懿所把持,终二强相争,经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大权在握,终导致曹魏被司马氏所取代。

(17)、六年(225年),改封馆陶县。明帝即位后,曹霖格外受到宠爱,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东海王。嘉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51年2月5日)去世,谥曰“定”。

(18)、曹丕当然毕竟是一怒之下处死了甄宓的,临死前,他对甄宓的悔意愈浓,认为自己当年做的太分了,所以对曹叡尤为同情。出于弥补心理,于是立甄宓和他所生的儿子曹叡为继承人。

(19)、曹丕之后是曹睿,曹睿作为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使司马懿,曹真等人互相牵制,将权力牢牢把握,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能人,是诸葛亮北伐多次却无功而返。

(20)、卞太后自然是知道曹操当年遗命的,就问曹丕:“你何时将这些女人都带到宫中来了?”

3、曹丕和曹睿活了多少岁

(1)、之后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训为中领军及武卫将军,曹爽集团于是完全掌握宫中禁军。从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运作,权倾朝野,而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则被架空。

(2)、想想也是,在封建时期,儿子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 ,子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没有儿子的曹叡哪怕再不恋美色,为了国祚的传承,也必须努力耕耘才对。

(3)、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4)、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5)、甄宓不仅聪明,而且善良。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很多人家为了糊口活命将珍藏多年的珠宝首饰拿出来变卖,当时甄家存有大量的粮食,成绩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宓劝诫母亲:“在乱世,买这些珠宝并不是什么好事,恐怕会招来忌恨、引祸上身。而且如今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中的粮食捐出来赈济灾民。”因此甄家开仓放粮,救济了很多灾民。

(6)、他可能怕我日后反悔,到封地后不久,就把两个女儿送来当我的小老婆,然后整天钻研医术,后来还成了一名骨科大夫,比我还活得久。

(7)、那一刻,曾经在阿甄眼里出现的凄凉,又出现在子建眼里。回头,他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洛神赋》。

(8)、我提高了他的待遇,又送了一些礼物给他,血,终究是浓于水的。

(9)、其实,曹叡并非没有生儿育女的能力,早年,曹叡也曾有3个儿子,不过都没有成长起来便夭折,公主也至少有两位。

(10)、仔细一问,原来都是曾经武帝留在铜雀台的美人,当年曹操临终前,还吩咐要让后人好好照料这些女子,让他们愿意改嫁的都嫁人去吧。

(11)、尽管有以上几点依据,但小编仍然认为金先生的说法并不靠谱,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根本没有传的那么玄乎,远未达到未解之谜的地步。

(12)、春秋时期的第一艳妇,当数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骊姬、息妫之美貌,更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称“一代妖姬”。史书上说“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她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传夏姬懂“采补术”。嫁给陈国夏御叔后,不足九月,便产一子,即夏征舒。御叔虽存疑惑,但早已被夏姬的美艳弄得神魂颠倒,无暇去深究。后夏御叔正值壮年而亡,有人说可能死于夏姬的“采补术”。夏姬一直到四十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以其罕有的独特魅力为国君士大夫倾倒。  守寡后的夏姬先是让大夫公孙宁、仪行父魂不守舍,后又将国君陈灵公卷入其间难以自拔。史载,每当夏姬之子夏征舒上朝后,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三人便轮流与夏姬幽会。夏姬还把自己的内衣分赠三人,而陈灵公仨竟敢穿着夏姬的赠衣上朝,公开谈论与夏姬的风流事。一次,陈灵公仨在夏家饮酒作乐,席间竟相互争论起夏征舒到底是他们仨谁的孩子。夏征舒受辱不过,怒杀陈灵公。公孙宁和仪行父逃至楚国,诉说夏征舒弑君。楚庄王偏听一面之词,便兴兵伐陈,杀死夏征舒,掠得夏姬。  当时,楚庄王曾为夏姬的美艳绝伦而怦然心动,欲纳入后宫,为申公巫臣谏阻只好放弃。将军子反见夏姬美艳,欲霸为己有,亦为巫臣所劝阻。楚庄王便把夏姬赐予连尹襄老,不久,襄老战死沙场。襄老的儿子甘愿背上与庶母乱伦的骂名,很快就拜倒在夏姬裙下。其实,那申公巫臣早已对夏姬垂涎三尺,终设计夺得夏姬叛逃至晋国,所付出的则是抄家灭族的代价。

(13)、从此,我更加放弃了继承人念头,江山如画,不如美人如花。

(14)、曹叡从小聪明懂事,能文能武,深得曹操喜欢。虽然后来受生母的影响,他一度“失宠”,但曹叡为人,又不,逐渐让曹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15)、这就不禁令人十分疑惑。既然曹丕还有其他的选择,他又十分厌恶曹叡,那为什么他终还是选择将皇位传给曹叡呢?

(16)、曹叡用心制诗度曲。他征召文士置于崇文观,鼓励其文学创作。曹叡能诗文,善乐府,与其祖父曹操、父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曹叡把对文学之士的重视与管理由以前松散的重用和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政策来固定下来,并且成立了固定的机构。

(17)、司马懿说子建活着迟早会是祸害,阿甄生下的儿子曹睿是我大的儿子,所以,他很有可能会继承皇位,子健必然会向曹睿靠拢。

(18)、就比如魏文帝曹丕,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才终确定,由曹叡来继承他的基业,成为曹魏政权的皇帝。这既可以说是曹丕的深思熟虑,但又可以说是曹丕的万般无奈。

(19)、相比于甄宓,曹丕显然是更加宠爱郭皇后,如果郭皇后能诞下子嗣,那继承皇位的就将会是郭皇后的儿子。只不过尴尬的是,郭皇后一直都没有子嗣,曹丕的这一想法只能落空。

(20)、曹丕是魏国的开国君王,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藩,曹丕大喜,没有同时联合蜀汉攻吴国。错过了一次统一全国的时机。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曹丕反目。曹丕大怒才起兵伐吴国,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付曹睿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

4、曹丕的儿子曹睿养的是男宠吗

(1)、意思是猪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吃剩下的,可见 有多么龌龊,想必到时候也会因此而死。

(2)、司马氏“篡魏建晋”,涉及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和一个孙子(司马炎)祖孙三代四位人物。

(3)、曹丕病逝时只有39岁,尽管他儿子众多,但其中夭折的不少,而且除了22岁的曹叡外,其他的年龄都不大。曹丕看好的儿子曹礼不但年龄小,而且身体也不好,长年是病秧子。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曹丕无奈之下,只好让曹叡来继位了。

(4)、曹丕、曹睿两代人的短命,导致曹魏注定活不长

(5)、虽然这两首诗一则是出自后人YY,一首更是小说中改变的情景,然而真实历史上,曹操的确修筑了这么一座铜雀台。

(6)、之后是曹丕,他接受汉献帝的禅位,成为了真正的皇帝。

(7)、魏明帝的这两个“儿子”来历不明,“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估计是他同辈兄弟的儿子,挂在他名下。魏明帝临终前将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立为太子,同一天继位(没有确定帝号),有些书上称他魏齐王。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奉诏辅政。司马懿以太尉兼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权倾朝野。大将军曹爽虽是皇帝本家,手中却没有多少实权,对司马懿不服、不满,奏请魏齐王曹芳升迁司马懿为太傅,明升暗降,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司马懿怨愤不已,称病不出,在暗中窥测时机,准备反扑。

(8)、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太尉司马懿率师从辽东回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待司马懿匆匆赶到,马上被引入内宫。

(9)、如果曹丕能多活个一二十年,或者是曹叡能多活个一二十年,也许曹魏基业就不会被司马家族所窃取。的确,曹叡是曹丕的皇位继承人,但谁又能想到,曹叡在36岁的时候,就因为纵欲过度去世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曹丕的儿子曹叡读音精辟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