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资料及其他作品精辟115条

巴金的资料有哪些

1、巴金的资料有哪些20字

(1)、当时很多有文化眼光的领导的支持是文学馆得以建成的重要保障:

(2)、1982年5月,筹建中的文学馆总算有了落脚之处。巴金在给罗荪的信上说:“乔木同志也有信来。房子问题解决,文学馆可以开办了。”(28)亲自致信巴金,是为巴金释忧,大家都知道巴金在为此事挂心。筹委会成立一年后,1982年10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于北京万寿寺西院正式挂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往祝贺,亲自为它挂牌,前往祝贺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成立的还有:周扬、贺敬之、华楠、王政柱、刘导生、张大中、刘白羽、艾青、曹禺等。(29)这个临时馆址是在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等各方面协调下才解决的,然而,它并非理想的保存资料的地方。有人曾描述当时的状况:“万寿寺西院是明清时代的遗物,曾为慈禧的驻跸之地,园林式的多重院落,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五千,而使用面积又递减一半。房屋是砖木结构,刚经历了一场焚去三座大殿的大火,断壁残垣,枯树荒草,令人触目惊心。院内有几处用房尚被占住,麻烦层出不穷。文学馆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在各方面的支援下挺身去应付面临的重重困难和考验了。”(30)

(3)、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4)、巴金与邵洵美的另外一桩书缘,是邵洵美创办的第一出版社为巴金出版了《巴金自传》。这是“自传丛书”的一本,邵洵美听了胡适鼓动,认为“中国缺乏传记文学”,便起意出版“自传丛书”,这套书实际出版了沈从文、张资平、庐隐、巴金和许钦文的五种,邵洵美为《巴金自传》写出版介绍是这样:

(5)、《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6)、听闻鲁迅去世的噩耗,身处陕北的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都表示了沉痛哀悼。在《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中,延安方面这样表示:

(7)、p.s. 我自己读《子夜》时觉得挺无聊的,与其作为中文系的必读书目,不如作为经管系的必读。但无可否认的是,茅盾擅长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情节发展与时代变化融为一体。《子夜》中的人物,只可能与时代顺流而下,不可能有自觉命运的权利。但幼年读《林家铺子》,十分喜欢。鲁郭茅巴老曹都是《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上的专章作家,相比起来,我实在更喜欢沈从文。可以点击下方查看公众号沈从文相关篇目。

(8)、第四个版本,是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的由冯雪峰当年用铅笔列出的一份治丧委员会名单,其中共有9个人。他们分别是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和萧参。

(9)、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名优之死》,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等歌词,还有文学剧本《月光曲》等,戏曲剧本《白蛇传》等。

(10)、出版社和时间空白,预留使用时填写,这是巴金在1980年代初写给出版社的通用信函。巴金一生不曾领过国家的工资,靠稿费生活,这份短简自断“财路”,等于把自己的生活保障都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尽管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这足以证明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他心中的分量。

(11)、1936年10月19日凌晨,7岁的周海婴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一动不动,日本医生正在做后的抢救。他和母亲许广平相拥而泣,默默祈祷奇迹发生,可鲁迅还是离去了。

(12)、《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先生描写四川都江堰安澜桥的一篇散文,被收入北京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

(13)、由此可知,巴金与孙道临谈《寒夜》的时间是1984年12月19日。

(14)、周立民指着墙上的一幅黄永玉木刻作品说,这是他整理巴老东西时发现的,木刻夹在巴老的书中,问黄永玉时他自己也很惊讶,“巴老到底哪里得到的,是个谜。据黄永玉先生猜测,是萧乾先生送给巴老的。每幅画背后都有故事。”

(15)、《随想录》日文版(五卷本)由筑摩书房出版后,在日本也掀起了很大反响。巴金后来读了水上勉的随笔《蟋蟀罐》和开高健的小说《玉碎》,“感到日本作家对老舍的悲剧比我们更痛惜”。同时,围绕对“文革”悲剧的看法,日本知识界也发生了严重的撕裂。1984年4月,巴金后一次访日,下榻东京京王饭店。一天,一位老朋友S先生特意从横滨来看望他。

(16)、作为著名的诗人,诗歌领域的天才,海子的诗歌被人广泛传颂,可谓是经久不衰,青春永驻。

(17)、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真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现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18)、第一次是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第二次是在南京的菜园地,作者当时挣脱出了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大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第三次是在海上,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19)、《鸟的天堂》是现代作家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的课文。选做课文时有所删减。

(20)、随着鲁迅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周家吊唁的人越来越多,到中午前已经跪满了屋里屋外,现场气氛充满了悲凉。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曾在数月前发表的一篇随笔《死》中进行了这样遗嘱式的表述:

2、巴金的资料及其他作品

(1)、(31) 罗荪1983年2月27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76页。

(2)、“许多作家一辈子都收不到一封读者来信,但巴金故居却收藏了不同历史时期许许多多读者的来信。”

(3)、严家炎是认可茅盾的人,他在其著作《中国小说流派史》中从思潮流派角度充分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精深地概括了“社会分析派”具有“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的创作风貌,肯定了新文学发展中的这一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

(4)、巴:所以主要是控诉生活在那个社会,满肚子的痛苦,满肚子的牢骚。

(5)、而在这方面,巴金朴素而真诚的文字自有其价值。

(6)、他的《子夜》及现实主义创作,只是茅盾文学成就的高峰,而读者通常接受并了解的,有时仅仅是这一部代表作品,并不足以代表一个作家的创作全貌。事实上,茅盾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作家的经典意义远不止于此,长篇小说之外,茅盾还有多种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有些作品,从文笔的精粹、艺术的成就甚至思想的深刻来讲,并不逊色于他的那些长篇小说;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他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无论是抒情叙事的,还是议论文和杂文,都显示了茅盾内秀、敏锐的独有个性。

(7)、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为广泛的笔名;

(8)、文洁若:“我觉得,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

(9)、1936年10月19日凌晨5点多,长期被病痛折磨的鲁迅在上海的家中过世,享年只有55岁。作为他的生前好友,日本商人内山完造第一时间赶去安抚许广平和周海婴,还全权代为料理后事。

(10)、每次处理这些工作的时候,巴金得直面“噩梦”、得反刍“噩梦”。一想象就可以理解,这是痛苦的“苦刑”。巴金初构思的阶段应该早就知道,既然要叙写噩梦,那么这种反复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翻开如此充满苦痛的《随想录》的读者如何阅读呢?因为往返于过去和现在、把过去的苦痛和现在的苦痛混合在一起而一并承受在身的作者之存在,也就是说,隐身在文本背后而顽强抵抗忘却的作者之存在究竟是不可视的,所以读者不容易觉察到它。无视这样隐蔽微妙的叙述主体的存在,仅仅掠取可视性事实的企图,我认为,至少对于《随想录》的丰满阅读没有益处,也无意义。

(11)、再说,在文本和读者阅读的关系方面,《随想录》颇有特色。恰如周立民先生所指出那样,《随想录》具有特异的“现实感”的两重结构:一为“被语言化的文字传达的现实感”,一为“话者即叙述主体的姿态本身以及他的叙述传达的现实感”。阅读聚焦点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读后印象:如果读者把自己的眼光射向前者“被语言化的文字传达的现实感”上面,那么他会强化、再生产并“感受”各自有关“文革”的个人化记忆;如果读者注目于后者“话者即叙述主体的姿态本身以及他的叙述传达的现实感”,那么他会被迫“理解”跳越时空的间隔而随时重现在眼前的噩梦=“文革”。

(12)、八十年代,巴金出版了《随想录》,在报纸上公开提倡建立“文革博物馆”。当他再度踏上日本土地时,无论在箱根、热海,还是广岛、长崎,他常常会想起那些受难而屈辱离世的作家朋友,杨朔、老舍等,也会想起夫人萧珊。

(13)、图片:郭新洋、李铭珅、主办方供图,部分源自网络

(14)、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

(15)、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迎合、攀附任何人。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可能,世上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16)、《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另一篇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文章展现雄伟壮丽而又十分奇妙的海上日出景象,给人奋发向上。

(17)、作品《家》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

(18)、在奥野的印象中,沈从文的作品描绘了湘西苗寨等边远地区的民俗,有种特异的成色,而巴金对沈近况的转述,颇令奥野吃惊,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兴趣。巴金还给他介绍了北京城的“豹变”,“北京城里的电车没了,变得安静。天安门前面也变了,变得整饬而宏阔”。说着说着,奥野发现,巴金已不胜日本啤酒的酒力,脸上泛起了红晕,“而作为四川成都人,他应该没那么嗜酒”。

(19)、眼睁睁看着国风慢慢弥漫出一阵说不出来的邪气,男不男、女不女、孩子没有孩子样,让人着实担忧。担忧归担忧,我们好在不用吃巴金十年“牛棚”的苦,好在我们还能继续文章,好在我们还能尽情歌唱。只是很多歌唱声淹没在茫茫网络里,无人问津罢了。

(20)、中国作家协会积极地承担文学馆的规划和筹建工作。

3、关于巴金的资料简介(简3条)

(1)、海子诗人,既然是比较文笔,那诗人也是很犀利的,总得拿出来一个名额吧。

(2)、巴金的设想能成功落地,跟在北京的老友罗荪积极奔走、大力推进分不开。那段时间,在他们通信中“文学馆”是主题词:

(3)、(23) 郑荣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正式成立,前往祝贺,巴金赠巨款和大量藏书》,《人民日报》1982年10月17日第1版。

(4)、为什么出现如此偏向呢?我认为,这是因为过去《随想录》的阅读过于看重文本中事实的再现度如何、过于看重“被语言化的文字传达的现实感”如何,结果被这种观念牢牢约束着的缘故。

(5)、追求真实,在《随想录》中一遍遍地虔诚而痛苦地忏悔,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

(6)、许广平对鲁迅照顾得好,由于丈夫经常会熬夜进行创作,她索性也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而且,还主动承担起了秘书的角色,从事查找资料、校对初稿和保管手稿的工作。

(7)、《四世同堂》英译全稿的发现和《饥荒》的回译(赵武平)

(8)、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同时承认历史叙述的故事性(文学性)与故事、文学的历史性,就可以取消历史学和文学之间的非对等关系、两者会被统一起来。这种观点似乎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我觉得如此观点还是有点可疑的。

(9)、近年来,民国时期的各种文献被数码化,以数据库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公开于世,不仅是专家学者,一般读者也很容易可以看到过去比较珍贵的版本。这个变化确实有力地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实际上,这个变化迫使以往的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大幅度变更其研究方法和形式以及基本框架,甚至会导致过去研究的全盘否定,确是一场颠覆性的变化。像我这样一直鸟瞰属于不同的年代、地域和群体的复数的作家和文本,企图从中看出某种“意义”的国外研究者面临如此巨大的变化,感慨颇深;让我从新获得有关文学史的大量信息、从新构筑文学史框架,是艰难的,说日暮途穷、几乎绝望也不为过。

(10)、鲁迅长期以来与国民d当局硬杠,治丧委员会担心丧事会受阻,终议定由“救国会”这个民间组织出面办理。大家在事先一致同意,尽量不掺杂政治色彩,尽量避免青年人出现过激行为。

(11)、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2)、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茅盾的小说收入到《透视现实》这一章节中。对于茅盾的评价,时刻以革命传统和阶级立场为标准。对于《蚀》这部作品的评价:“《蚀》中体现了变革现实的要求和个人主义灵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蚀》三部曲的问题在于感到了幻灭的悲哀和消沉的心情”。②从这可以看出王瑶否定文学作品中的消极颓废情绪,要求文学作品要鼓舞人民的革命乐观意识,激发群众不畏艰难追求革命的胜利。

(13)、巴金这个现实的存在如何接受并信奉无政府主义这个思想,如何参与以无政府主义为指导原理的实际社会运动,这些“事实”的研究方面确实还留着有不少空白点要继续考察并填补。但是,如果这个研究的后目标仅仅止于事实的再现的话,那么恰如前面已经谈到那样,这并不是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因为文学研究要想象并思考在所有“事实”完全被可视化的状态中依然存留着的“问题”。

(14)、资料显示说巴金是1966年夏天被关进了“牛棚”,至于为什么关进了“牛棚”,这里也不便跟大家多说,在巴金那个年代,估计也不止巴金一个文人被关进了“牛棚”,而是很多文人一起;我们读到巴金这段语录时候,也感受到了巴金在那个年代,是吃了不少苦,特别是被关进“牛棚”十年。

(15)、(12) 巴金1981年1月9日致姜德明信,《与巴金闲谈》第180页。

(16)、翌年(1962)和1963年,巴金也曾两度访问日本,都是在“文革”前。十年浩劫中,“在牛棚里,除了‘改造’二字外什么也不敢想”。在消沉的日子,他只想“等到自己的改造有了成绩,回到上海作家协会传达室当一个看门人”。但日子久了,思想活动了些,在干校的那些漫长的不眠的寒夜里,他却常常回想起同日本朋友欢聚的日子:

(17)、我年轻时,也想学日语,1934年化名黎德瑞到日本留学,先在横滨住在一个日本朋友的家里,后来到东京。在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问东京前夕,我被带到警察署审讯坐牢,从此对日语失去了兴趣,也不想在日本待下去了。本来计划学习一年半,但只住了十个月就回国了,日语也没学成……

(18)、时间又是一个巧合。巴金晚年的写作高峰,始于1978年,止于1998年,整整二十年。在《随想录》之后,90年代初,思和、我两人联袂主编的“火凤凰文库”,出版巴金的《再思录》,实际上是《随想录》的延续。后一篇《怀念曹禺》,与《随想录》《再思录》的作品,形成一个衔接。

(19)、沈从文的文笔是的,给人心底温暖的。他的独特的湘西乡土文学也是一大亮点,土地,乡亲,大爱。

(20)、蓝棣之则呈现了相反的观点。他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中说《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是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的。这种配合现实政治斗争、指向性很强的描写,根本谈不上反映现实的真实性,是笨重而使人生畏、可读性较差、缺乏艺术魅力的“高级社会文件”。缺乏主体性体验,缺乏时空的超越意识,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作为恒久启示,缺乏对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识的透视。

4、巴金的资料有哪些?

(1)、罗荪回信,谈到他在北京为此事奔走的初步成果:

(2)、忘掉我,然后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3)、同志的名字也是列在治丧委员会里面的,但当时除了一家报纸外,其它报纸都不敢披露。

(4)、巴:吴楚帆演的也不错,这个演员演的也挺好。他又高又大,他也演觉新。

(5)、比较这四个版本的治丧委员会名单,大的争议就在于毛主席究竟有没有入列其中。对此,不同的人出现了不同的解释,至今都没有形成定论。

(6)、巴金的话,令奥野感到欣慰。接着,他又问到另一个老相识沈从文。巴金答道:

(7)、作品久被翻译成各国文字,1949年之后再无长篇小说面世。妻子萧珊,1944年5月结婚。1983年3月起,巴金连续五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职直到去世为止。

(8)、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9)、1936年初,面对共产国际“托派”对于和民族统一战线的诋毁,已经处在病榻之上的鲁迅依然提笔论战。在回信中,他针锋相对地进行反驳:

(10)、第三个版本,出自上海《大晚报》在1936年10月20日刊登的“讣告”,其中列出8个人。他们分别是马相伯、宋庆龄、蔡元培、内山完造、沈钧儒、茅盾、史沫特莱和萧参。

(11)、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毛主席便不断阅读鲁迅的作品,从此以后始终都不曾间断。他不止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自居,对鲁迅的作品和风骨都推崇备至,只是一直未曾得见而引为憾事。

(12)、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13)、在有关方面的照顾下,邵洵美为出版社译书,出版社每月预支定额的稿费,维持生活,那时做翻译工作,邵洵美苦恼的就是找资料书。他曾公开抱怨过:“翻译这部诗剧,还有一个极大的困难,这也同时是翻译一切外国古典文学所存在的困难。那便是参考材料问题。我国各处图书馆所保存的关于外国古典文学的书籍,大部分不过是供给学校教材的应用;私人的收藏,又是各人凭着各人的爱好,零零碎碎,没有系统。”(《〈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译者序》,《洵美文存》第415页)邵洵美写信向巴金借书,这说明,他确实急需,否则不会向来往并不密切、且身份和地位已经有很大差异的巴金求助。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两人还是有相当的来往,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这也与巴金的一个“缺点”有关,他常常是做了的事情也不说,也从不会去炫耀或宣扬什么,哪怕他帮助了别人。

(14)、巴金初踏上日本的土地,是1934年冬天。具体时间,有作家本人回忆和《巴金年谱》等诸多版本,莫衷一是。据日本学者山口守在论文《巴金在横滨》中的考证,巴金是在当年11月3日,从上海港乘浅间丸出发,7日抵达横滨。通过友人吴郎西的牵线,暂住在武田博位于横滨市中区本牧的家中。武田在横滨高等商业学校教中文,知书达理,仰慕中国文化,有不少中国朋友。时年届而立的巴金,虽然已是文坛新锐,但在三十年代中期,中日关系波谲云诡的情势下,不得不使用化名“黎德瑞”,公开的职业是上海的“书店员”。巴金在武田家住到次年2月下旬,后搬到东京神田。巴金回国后,还与武田一家保持通信,后武田还来上海会过巴金。但直到1986年辞世,他始终不知道文化生活出版社的“黎德瑞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说家巴金。

(15)、原来,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依靠应该称作“文学性”的固有性质。我认为,这个“文学性”与不可视的、也不能可视化的以下三方面因素密不可分:第文本的语言结构及其编码;第叙述主体与文本缔结的关系;第读者的阅读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谁都会承认这些要素确实属于文学作品,但是也得承认这些都未被语言化、缺乏明确的界说。

(16)、“创办一所‘现代文学资料馆’,您感兴趣吗?”(10)这是巴金1980年11月15日给姜德明信中的一句话。随后的几封信中,他们都在谈论此事,巴金表示:“我愿意为它的创办出点力,而且相信肯出力的人一定不少。您觉得怎样?”(11)“我建议中国作协负起责任来建立这个馆。您看怎样?”(12)渐渐地,设想已进入操作层面的计划:“文学资料馆的事还需要大力鼓吹,我给罗荪写信也提到了。我建议中国作协负起责任来,钱和资料大家捐献吧。”(13)

(17)、学者、巴金研究家周立民认为:“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头上,巴金是带着愁绪和对日本知识分子的失望离开日本的。”但十个月的逗留,并非一无所获,留下了短篇小说集《神·鬼·人》及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以致武田的名义发表的两封《给日本友人的信》。而小说集中的《人》,原先的题目就是《东京狱中一日记》,可见事件对巴金的刺激之深。

(18)、海子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人,无论身前身后,都是红得发紫的天才。

(19)、巴金藏名家书画展展出巴金生前精心保存的沈尹默、茅盾、冰心、张乐平、黄永玉、黄苗子等友人赠予的近20幅珍贵的书画作品。

(20)、▶ 到城市上空的“花园”,给心灵做一场SPA

5、巴金的相关资料简介

(1)、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等。

(2)、(8) 巴金:《再说现代文学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439页。

(3)、如果使读者全面地接触茅盾的创作,会发现茅盾笔下存有的一个多向度的文学世界,《蚀》三部曲里塑造的鲜活传神的都市女性形象,现代文学史上难有作家可出其右;具有古典文学余韵的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则彰显着茅盾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深厚功力;30年代茅盾与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有大量的杂文创作,尖锐犀利的针砭时弊、对于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更是把杂文的战斗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为难得的是茅盾创作之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论家,理论与创作齐头并进。这些在学界看来基本的知识,但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却是他们鲜有接触和了解的,这也造成了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茅盾的价值,对于茅盾存有一些偏颇的评价和看法。

(4)、(14) 臧克家:《建个文学馆,好!》,《人民日报》1981年3月26日第8版。

(5)、在《繁星》中,巴金两次提及母亲,可见“母亲”这个词语在他心中的分量是多么沉重,母子情深,哪是生生死死可以隔绝的感情?巴金也是个目光很敏锐的作家,天上的繁星,他也能拿来充实自己的写作,不做生活的留心者,怎么能创作出贴近生活呢?

(6)、别无选择,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修缮。罗荪向巴金汇报:“文学馆的事已作了布置,下周将去访乔木同志,拟一面修缮,一面着手收集资料,并住进人员,订出进度规划,积极进行。”(31)随后,罗荪又向巴金详细叙述由张光年支持的中国作协d组会关于现代文学馆面临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部队占用的房子正在有期限的撤出,商请清华大学建筑系设计初步方案,“拟订了修建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修缮三两个院落,第二步清除火烧场,修建第五个院子,第三步修建第六个院子”还有专门修建一个文物资料存放处……”(32)

(7)、时间真快,巴金《随想录》的第一篇《谈》写于1978年12月1日,1986年《随想录》5卷本完成,合集出版今年整整30年。对于我,这个时间,巧合得颇有些不可思议。我与陈思和两人合著的《巴金论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这是我们出版的第一本书,时间正好也是三十年。

(8)、我仿佛又在东京秋田(雨雀)家同中岛健藏先生一起喝着清酒,同木下顺二先生在箱根喝茅台,我感到了温暖和安慰,终于沉沉地睡去了。

(9)、如今的年轻人,恐怕无法想象当年思想、文化起步的艰难。1978年,随着访问日本归来,中日友好关系开始进入好时期。与之相配合,日本电影周于10月在全国开始。《追捕》与《望乡》,一时轰动,高仓健、栗原小卷等日本影星,顿时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不过,《望乡》却引发激烈争论。多年来,中国文艺一直倡导塑造“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甚至避讳在作品中正面描写爱情,电影《望乡》却是以现实主义风格描写二战期间日本妓女的生活,这就难怪在北京、上海等地公映后,招致诸多指责、非议,甚至有人呼吁停止上映。

(10)、罗荪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文艺报》主编,是巴金与中国作协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巴金关于文学馆设想为切实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在文学馆的提出、筹建和规划中,他起到关键作用。除了他之外,巴金的那些老友们在那时候和以后的岁月中也都为文学馆贡献了力量,他们中有代为呼吁的,有捐赠资料的,还有为文学馆募集资金的。在这些人中间有茅盾、夏衍、冰心、李健吾、唐弢、萧乾、汝龙、辛笛……这是一份很长很长的名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下,巴金的设想越来越接近目标。

(11)、《半生缘》、《甜蜜蜜》等经典电影,都出自张爱玲的小说。

(12)、对于正在推进中的中国现代化事业,巴金认为精神的现代化更不容忽视:“点着火柴烧毁历史资料的人今天还是有的;以为买进了新的机器就买进了一切的人也是有的。但是更多的人相信我们需要加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识。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文学,认识中国人民的心灵美。我们有一个丰富的矿藏,为什么不建设起来好好地开采呢?”(9)这等于说文学馆从设想中就不仅仅是史料保藏的“仓库”,它是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和文学史联系在一起。

(13)、本d与苏维埃政府及苏区人民,为中华民族失去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运动之亲爱战友而同声哀悼,谨以挚诚电唁。

(14)、巴金终选择放弃了《一双美丽的眼睛》的写作,当然不排除身体健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的事实,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专心写《随想录》这部大书。由此可知,《随想录》在巴金心中的分量之重。

(15)、巴:主要演员都不错。有许多人,抗战时期在重庆住过的,都还觉得亲切,写那个时候的生活。

(16)、巴:我也很高兴,上一次说起,我就觉得很好的,难得你有时间。

(17)、巴金先生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是孤独的,我有朋友,我有无数的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18)、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19)、孩子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得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20)、图:巴金保存的一帧现代文学馆(万寿寺)正门照片

(1)、巴金原打算在日本呆一年半左右,并掌握日语。但后来发生的一个插曲,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件事也成了他对日本的阴影。直到1980年春,他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时,还对担任随团译员的李喜儒说:

(2)、文学研究作为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有机部分之一=学术研究,为要在现代社会中占到一席之地,努力尽量使自己方法论精密化。这种“精密的研究”,恰如所谓新批评new criticism那样,往往无视作者的意图,抹杀作者的存在,或者把读者的情感性反应诸如感动、认同、拒绝和嫌弃等都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甚至如形式主义批评那样,居然把意义从文本剥离开来,统统舍去文本中的不可视性神秘要素,也就是说,在以“可视化”为前提的极为有限的方法论上实现了“研究的精密化”。如此“精密的研究”,在当今的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相当的程度上与“事实资料的发掘和丰富化”亦即“实证研究”同义。

(3)、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

(4)、(17) 唐弢:《回忆是为了前瞻》,《人民日报》1981年4月10日第8版。

(5)、在纷繁芜杂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寻找一些非功利的、纯粹的、审美的东西,充实自己的心灵,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6)、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国是否还在讲“鲁郭茅巴老曹”,但是过去确实有过这样的叫法。这是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六位“文豪”并列起来加以表扬的“排行榜”。说到“文豪”这个称号,在日本的话,似乎可以说夏目漱石、森鸥外或芥川龙之介这些作家受之无愧:无人不知其名、大家都熟悉形象、学校的课本也采用其作品、甚至其肖像会被用于钱币或邮票,但是其作品不一定拥有大量的认真读者……“文豪”大概是这样一个“伟人”吧。不用说,一个文学家的评价应该取决于他的作品,而文学家自己也应该抱有如此观念,对此深信不疑。虽然没人知道他有什么作品,也没人仔细读过他的作品,但是知名度颇高……对于文学家来说,这无疑是悲剧性的事体。

(7)、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8)、一代才女张爱玲,她涉及面比较广,有小说、散文,有电影剧本,也有专业的文学论著。

(9)、关于英若诚执导的《家》。1982年8月,英若诚应邀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学,校方希望他为该系排练一出中国戏,于是他带领戏剧系的学生排演了巴金原著、曹禺编剧的《家》。1982年10月,英若诚执导的《家》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海伦剧院表演艺术中心演出,“看过这次演出的人觉得,这些演员虽然绝大多数是欧裔的人,但行动举止却很有中国气派”。1984年,央视二套播映了由上译厂译制的英若诚执导的《家》。曹雷回忆,“尽管美国的演员穿着中国的长衫马褂,乍看有点滑稽,但是,他们把握人物很细致到位”。

(10)、后,覆盖着“民族魂”的鲁迅棺木缓缓下葬,所有人轻轻铲土将其埋葬。据叶圣陶在《相濡以沫》一文中这样回忆:

(11)、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2)、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13)、关于毛主席究竟有没有加入鲁迅治丧委员会,真相或许已经无从得知。但是,即便没有,也正如周建人回忆中提到的那样,只是时间上不允许。

(14)、鲁迅下葬以后,中国痛失一位爱国旗手,郁达夫痛失一位亲密挚友。在《怀鲁迅》中,他这样阐述“民族魂”的意义所在:

(15)、我认为,这些评价,不管它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在不同程度上正确地触及《随想录》的本质,至少不算彻底的误读。但是,如此理解巴金和《随想录》的阅读态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把文学作品置于现实的支配下、让它隶属于现实的阅读态度,我认为这实在是非文学性态度,如此态度会使文学本来含有的可能性和魅力变为贫瘠的。使用稍微严厉的口气说,如此不允许文学保留不可视性领域、把一切精神活动还原为可视性要素而把如此已经可视化的要素作为肯定或否定的对象的态度,令人想起《随想录》所批评的“文革”时期集中表现出来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话语逻辑。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说,它甚至会跟“文革”当中呈现出来的野蛮、非人性、暴力等同列在一线脉络上,暗地里缔结某种同谋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金的资料及其他作品精辟1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