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精辟80条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

1、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及翻译

(1)、(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后走。

(2)、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6)、如果我们认为孔子的论语只有一种或几种解释,那它很定会被历史所淹没。之所以两千多年后提起他还是如雷贯耳,只能说明我们至今为止还承载着它的智慧。

(7)、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8)、(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直译)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意译)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0)、人格培养要求由教育者从内在的真诚开始,身教与言教并重。当一个孩子在人格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其价值远远超过他专业的才能。

(1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12)、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15)、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7)、译文: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20)、译文: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议论了,已经完成了的事就不要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

2、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

(1)、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年高而欣喜,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6)、(原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7)、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8)、人才教育仅仅是使人成为一个专业工具或者器皿。一旦碰到其他方面的挑战,就有可能束手无策,到处碰壁。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0)、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12)、译文:用政法来诱导,使用刑法来整顿,百姓虽然会免受刑法,但是没有廉耻之心。用仁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服正。

(13)、译文: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正和这相反。

(1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5)、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16)、(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17)、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8)、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3、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摘抄

(1)、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譬喻别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人道的办法了。

(2)、译文: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4)、“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5)、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6)、孔子说:"直到每年中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7)、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8)、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 孔子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评论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议论拿出来争论了了,过去了 就不要再追咎。”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10)、《论语》中我熟悉的一句话是:“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孔子认为,一个有志向有修为的人应该全方位地学习,而不仅局限于某一方面。

(11)、以约失之者鲜矣(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14)、《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15)、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是后凋谢的。”

(1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 :孔子说:“机敏又喜欢学习,向比自己学问少的人请教时,不会觉得没有面子可以称为文人了。

(18)、译文:统治者(管理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上学习,喜欢学习不如快乐学习。”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4、论语经典语录36句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们而不会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却不团结人们。”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7)、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9)、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12)、(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直译)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意译)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品行差的人多行不义经常忧愁。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14)、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5)、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默学到心里,学习时,不会感到厌烦;教人学习时,不会感到疲倦,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对他的缺点我有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1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19)、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20)、译文:大的方面的德行不能逾越界限,小的德行可以适当放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精辟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