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尔的小说结构不同寻常精辟81条

巴别尔名言

1、巴别尔塔

(1)、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一篇小说,读到末尾,突然被震惊到无言以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然后又返回去重读;读了两三遍后,发现之前以为的废话,其实全是;似乎每一行普通到甚至都没有生僻字的文字,都暗藏着人性和选择的;直到后一刻,真相揭晓;没有福尔摩斯为你解读破译真相的过程,你只能寄望于重读,不断重读;直到恍然大悟。

(2)、她全年住在郊外,每天晚上回到自己的住地时,随身总是带着装有这些书信的手提箱,第二天,天一亮,她又带着它进城去上班。那一年冬天,她下班要回别墅的家时已经是筋疲力尽的了。走到半路,在树林里,她忽然想起装有书信的手提箱忘在电气火车车厢里了。茨维塔耶娃的信就这样乘车走了,一去未归。

(3)、同样莫名消失的还有巴别尔大量未发表的手稿。据他后一任妻子比罗什科娃称,她丈夫是一个无比勤奋的写作狂,克格勃逮捕他时,曾从家中抄走一大批手稿,计有15件卷宗和18个笔记本。可后来档案解密时,她却被告,所有手稿均已被焚毁。擅自焚毁档案的做法在克格勃机构中罕见,更何况那还是一批“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这些手稿的命运出发,对巴别尔的死因进行合理推测的话,可以说,极有可能,导致巴别尔死亡的,恰恰正是他的文字。作为一个天才作家,他的确是为小说而生,也因小说而死。

(4)、需要指出的是,巴别尔在使其描写对象主体化的同时,有意无意之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描写主体的客体化,小说作者本人似乎就躲在这些活动的景物背后,装扮成一个静观的客体,带着他谐谑的双目和灿烂的笑脸。

(5)、110布莱希特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6)、在敖德萨商校毕业后,巴别尔未能如愿进入敖德萨大学,因为他是犹太人,他只能进位于基辅的商业财经学院。在那里,巴别尔开始了他初的小说创作。1916年,巴别尔又离开基辅,去往彼得格勒求学,并寻找发表作品和以文为生的机会。他找到了,并遇到了那个影响他一生的创作甚至是他命运的人,他的文学之父——高尔基。高尔基慧眼识珠,发现这个年轻人身上闪亮的才华,并帮他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但这事却给巴别尔惹来了麻烦,因为那两篇小说中有“淫秽”内容,巴别尔遭到沙俄政府的起诉。好在不久,十月革命爆发,巴别尔侥幸第一次与牢狱之灾擦肩而过。

(7)、(说明)本文由“中学生读写”编辑创作,这里是中学生的学习园地,成年人的心灵港湾,转载请注明出处。

(8)、读过:《月宫》《巨兽》《神谕之夜》《红色笔记本:真实的故事》《穷途,墨路》《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冬日笔记》《密室中的旅行》

(9)、曾有人问龚自珍对《红楼梦》的看法,龚的评价很低,说就是一本禁书而已,显然,他只听说过书名,没真正看过这本书。

(10)、读过:《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11)、不管是不是被“妖魔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克格勃当年在苏联国内是什么名声。

(12)、我已经说过,不善于有见识地表达思想并把胡言乱语视为美德和迫不得已的独出心裁的青年人当中,只有两个人。即阿谢耶夫和茨维塔耶娃,还像个正常人在讲话,并用古典的语言与风格写作。

(13)、读过:《月宫》《巨兽》《神谕之夜》《红色笔记本:真实的故事》《穷途,墨路》《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冬日笔记》《密室中的旅行》

(14)、我觉得,好也谈一谈短篇小说的技巧问题,因为这个体裁在我们这里一直不太受恭维。应该指出,这一体裁在我们这里先前从未有过真正的繁荣,在这一领域,法国人走在了我们前面。说实话,我们真正的短篇小说家只有一位,就是契诃夫。高尔基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其实都是压缩版的长篇小说。托尔斯泰那里也都是压缩版的长篇小说,只有《舞会之后》除外。《舞会之后》是一篇地道的短篇小说。总的说来,我们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差,大都是冲着长篇去写的。

(15)、七天前,一个月色如洗的宁静的夜晚,我们骑兵军那列劳苦功高的军用列车满载士兵,在那个车站上停了下来。全军战士都满怀激情地要把我们的共同事业推向前进,急于奔向别尔季切夫。可是我们发觉我们的专列却偏偏不起动,我们的“加夫里尔号”无意启航,它为什么要在这里中途停泊?其实这次中途停泊对我们的共同事业来说并非小事,因为背袋贩子,这些凶恶的敌人,其中妇女同样占有半壁江山,正在厚颜无耻地对付铁路当局。

(16)、包括二战,打得这么惨烈,虽然二战题材的小说有不少名作,但能被称为巨著的,恐怕也没有,上世纪末,国外文论家比较看好诺曼·梅勒的《死者与裸者》,因为它从主题到写作技术,都有巨著风范,没有硬伤,而且影视化后,反响也不错,可在今天,真正肯读这部小说的人又有多少呢?

(17)、如此一来,巴别尔关于他1920年的随军记者见闻,就留下了三种文本:一个是他作为随军记者为第一骑兵军的报纸《红色骑兵军报》写作的战地报道,一个是他的《骑兵军日记》,一是他的短篇小说集《骑兵军》,《骑兵军》是在他的日记的基础上写成的。

(18)、这篇译成中文只有两千多字的短篇小说,不仅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还给出了戏剧般的紧张冲突,与杀人主题并列的,还有性的描写,还有浪漫的抒情。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经盛赞《骑兵军》,他说:“巴别尔的《骑兵军》。它具有的音乐般的语言风格,与几乎难以形容的残忍的场景描写形成鲜明对比。他的短篇小说《盐》获得了只有诗歌才能获得的成就,而散文通常很难达到这一境界。”

(19)、 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20)、马洛的魅力让你从第一行字开始,就再也舍不得放下。另外,本书的文笔,对人物的描述,对场景的描述,节奏的掌控,对白的叙述,堪为经典中的经典。在我心目中,几与《包法利夫人》并驾齐驱。

2、巴别尔的小说结构不同寻常

(1)、无论是文字,还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命运,巴别尔一生似乎都在各种鲜明的悖论间反复游走、碰撞和纠缠。他是一个用生命书写文字,也用文字书写生命的作家,他对文字的热爱甚至超过他的生命,这是他的宿命,是他的荣耀,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2)、从1920年代下半期到巴别尔遇害的1940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巴别尔春风得意,成为当时苏联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之但是,他也风波不断。

(3)、拣主要的事先谈。我们不理解他自杀前心灵的苦痛。肉体的折磨过甚,人们随时可能丧失理智,虐待的苦恼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忍受,这种感情本身也会逼人走向末日。但,一个人受尽刽子手的摧残,还不等于他已被消灭,他由于痛苦而狂乱时,他还存在于自己的末日,他的过去还属于他,他还能够回忆往事,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利用回忆,回忆能在死神面前助他一臂之力。

(4)、保罗·奥斯特的长篇小说,总是生气腾腾。他笔下的“巧遇”,是自然动人,可以焊接两段破败却又不舍希望的人生。《幻影书》如是;《月宫》《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等亦如是。如果说,谁的笔下能大限度的容纳当下的现实,我首推保罗·奥斯特。他笔下的人,穷尽一生,极尽各类传奇经历;经受过生活的打击后,还能因爱情或是某个亲人重新唤醒内心对世界真善温暖的渴望。

(5)、小说中提到的“背袋贩子”,就是偷运私盐去贩卖的人。战士们出面,赶走了这些背袋贩子,列车准备出发,但就在此时,一些妇女请求哥萨克士兵让她们搭乘顺风车,心怀鬼胎的哥萨克士兵们也乐意让这些女人上车,在巴尔马绍夫所在的那个排的车厢里,就坐上来两位姑娘。

(6)、1927年7月,出差柏林的巴别尔与文学编辑叶夫盖尼娅·哈尤吉娜相恋。这位哈尤吉娜可不是一般人,她后来嫁给了苏联秘密警察机构的头目叶若夫。但是,她和巴别尔的关系也一直时断时续。哈尤吉娜后来在1938年自杀,也有人说她是被丈夫害死的。

(7)、就在人在机甲赛罗即将对利布特奥特曼施展后一击时,奈克赛斯奥特曼及时出现,挡在了利布特奥特曼。要知道,利布特奥特曼先前已经在美塔领域中耗尽了能量,如果这一击被击中,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8)、《静静的顿河》真正打动人的是地方史的建构,以及特别有韵味的、充满忧郁的笔触,并不是革命主义。

(9)、在交代完别尼亚的婚史之后,作者继续描写婚宴,人们大吃大喝,其乐融融。突然间,人们闻到一阵淡淡的焦糊味,有人前来报告,说警察局出动40名警察前来搜捕别尼亚,可他们刚走出15步,警察局就着火了,只好去救火,但发现周围的消防栓都放不出水来。别尼亚带着几个哥们儿来到火灾现场,他从警察局长身边走过,毕恭毕敬地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

(10)、“彼得堡系列”则是巴别尔1918年4—7月间在高尔基主编的《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一组特写,发表时常标有“选自《彼得堡,1918》一书”的副标题,说明巴别尔曾有意写作一部以彼得堡生活为主题的书。现存的“彼得堡日记”共23篇,其中17篇刊于《新生活报》,发表时间自1918年3月9日至1918年7月2日。需要指出的是,这正是十月革命爆发后数月间的彼得堡,这些“日记”从立场和态度,到篇幅和风格,都很近似高尔基在同一份报纸上发表的系列特写《不合时宜的思想》,似乎也是“不合时宜”的。

(11)、后,巴别尔在20世纪俄苏文学中的独特处境和悖论身份,也构成某种意味深长的典型意义。巴别尔在生活和创作中体现出的“双重身份”,使他成了20世纪俄国文学中难解的谜之一。巴别尔无疑是20世纪重要的俄国作家之然而,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又是一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作家,其世界声誉似乎超过了他在其祖国的声誉。巴别尔的身份和遭遇是充满悖论的,他仿佛是主流中的异端,又是异端中的主流。巴别尔生活和创作中无处不在的悖论,奇化了其命运,深化了其作品,神化了其创作个性;巴别尔的生活和创作,构成了关于一个时代具有狂欢化色彩的文学记录。

(12)、在巴别尔的笔下,极端场景下的瑰丽抒情、充满突转的心理感受与电报式的简洁文体、令人惊艳的修饰语融为一体。巴别尔的小说三言两语,是断片式的,甚至是残缺的,却又具有浑然天成的整体感;它们是跳跃的,省略的,点到为止的,却能给人以某种厚重苍茫的史诗感。

(13)、就这样,在巴别尔的创作中,俄国文学、法国文学和犹太文学等不同的传统相互交织、相互交融,形成一种和谐而又多元的风格。如今,人们又试图在这一混成的文学风格中分辨出乌克兰文学、乃至波兰文学的构成因素,因为巴别尔的出生和生长地位于乌克兰,他的家族也有波兰血统,这些影响在巴别尔的创作中也有体现。

(14)、巴别尔的生卒日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不确定的。在俄国出版的文学辞书中,巴别尔的出生日期一般被标注为“俄历1894年7月1日,新历7月13日”,可是,巴别尔的出生证上标明的日期却是“俄历1894年6月30日”,以俄国旧历和新历之间相差13天来计算,巴别尔准确的出生日期应该是“1894年7月12日”。

(15)、如今,苏联秘密警察机构中的巴别尔档案已经解密,可是其中却没有见到巴别尔的手稿。在巴别尔被恢复名誉的时候,他的家人曾被告之,巴别尔的所有手稿都被焚毁了。这其实很不符合当时的常规做法,作家的手稿被没收之后,通常都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因为这往往就是“犯罪”证据,很少被擅自销毁。正因为如此,巴别尔的众多崇拜者仍对这些手稿心存幻想,希望那些作品终有一天能重见天日。

(16)、《麦田里的守望者》,大一读过,当时以为不过尔尔,像是《悲伤逆流成河》那类无病呻吟的作品;五年后,读过《九故事》,再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哑口失言,看到后一幕,竟然想哭。让我想哭的小说,目前来说,这是一部。

(17)、余华的这篇随笔,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写起。

(18)、那一次,余华被安排去维罗纳地区的一家精神病院和一群精神病患者进行一场文学对话。对此,不只是那位意大利的女翻译,即使是余华自己,也都感到特别惴惴不安,以至于精神高度紧张。尤其是在了解到那个搞活动的会议室里,除了余华自己和女翻译之外,其他人全部都是精神失常者之后,他们的精神之弦自然也就更是绷到了极端的程度。但这些病人的实际情况,却比余华事先料想得要正常许多。倘若不是余华事先已被告知他所进入的是一所精神病院,那这些病人的表现就很可能使他误判这只是一所普通的医院。唯其如此,到了这篇随笔的结尾处,余华方才会不无震惊与感慨地写到:“后来的的行程里,我不时会想起维罗纳那家精神病医院的文学活动。我此前觉得精神病患者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无底洞里,但是那两对男女亲密走去的身影改变了我的想法,因为那里有爱情。那两个男的和那两个女的,他们可能各有妻子和丈夫,如果是这样,他们的妻子和丈夫应该会定期来看望他们,可能中间的某一个某两个甚至某三个和四个已经离婚了,或者从来没有过婚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有爱情。”

(19)、“钱德勒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是极其个人化、具有独创性的,属于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那一类。”

(20)、奈克赛斯奥特曼将闯入行星巴别尔的奥特战士和阿布索留特人泰坦全部当成了威胁,并且释放出了自身的美塔领域,困住了泰坦和利布特奥特曼。

3、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

(1)、在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乎家喻户晓,但只有涉猎稍深的读者才知道,同样是以那段苏波战争为背景的,还有另一部小说,《骑兵军》(又名《红色骑兵军》)。这本薄薄的短篇小说集,却得到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海明威等世界众多小说家的一致赞叹,它的作者,前苏联作家伊萨克·巴别尔,也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小说天才。

(2)、关于巴别尔遇害的原因,人们至今不明究竟。因为处决他的命令是斯大林亲笔签署的,所以有人据此推断巴别尔得罪了斯大林本人,因为斯大林不喜欢有人提起苏波战争,他有可能因为《骑兵军》的走红迁怒于巴别尔;也有人认为是巴别尔“交友不慎”,他的一些朋友如亚基尔、叶若娃(也就是叶若夫的妻子)等,当时都已被斯大林定为“人民公敌”,巴别尔受到牵连是在所难免的;还有人认为,一直偏爱巴别尔的高尔基在1936年去世,使巴别尔终失去了庇护;也有人猜测,曾经在秘密警察机构工作的巴别尔,也许掌握了一些招致杀身之祸的内情和秘密。

(3)、这20多篇小说大致分属两个分主题,一个是敖德萨犹太强人的故事,一个是作者的童年故事。

(4)、那年冬天,大概有两个人离世——安东·鲁宾斯坦和柴可夫斯基。他们演奏的好像就是柴可夫斯基的著名的三重奏。

(5)、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怎样一种悲伤的精灵,我没有翅膀,但是请允许我有眼泪,请允许我有沉重的步履和苍凉的手势。

(6)、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7)、别尼亚退回了他从富商那里抢来的所有财物,并登门求老人把女儿齐莉娅嫁给他为妻,老人听后立刻中风,不过幸好挺了过来,之后在别尼亚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好答应这门婚事。

(8)、俄国是一个北方国家,俄国文学就总体而言也是更具北方意味的,相对而言比较严肃冷静,内敛沉思。从南俄的海滨城市敖德萨,来到北方的都城彼得堡后不久,巴别尔就发现了俄国文学的这一“北方”属性,他在一一列举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等人的创作之后惊讶地说:“如果你仔细想想,难道不会对浩如烟海的俄罗斯文学,还从未对太阳做过真正欢乐、明朗的描述而感到惊讶吗?”因此,“人们都感到——更新血液已是其时。人们已濒于窒息。期待了那么长久而始终未能盼到的文学弥赛亚将从那边,从有大海环绕的阳光灿烂的草原走来”。也就是说,从创作之初,巴别尔就已经有了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的“文学弥赛亚意识”,即要把南俄的“异国情调”带入俄国文学。

(9)、主要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10)、帕斯捷尔纳克追述了和他们的交往,记录了一些珍贵的细节和事件,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他们的准确把握与评价。他有一种洞察人性的能力,善于观察和体验,能够透过琐事和现象捕捉人精神的本质层面。托尔斯泰无疑在他的生命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三岁的时候,他就见到了托尔斯泰,那次事件促成了作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之后他的意识脱离了幼年而进入了少年时代。从自传的角度看,这是他真实记忆的开始。此后,托尔斯泰的形象伴随着作者的成长。当托尔斯泰逝世之后,他赶到了现场,怀着深情的眷恋眼睁睁地送走了这位俄罗斯的“灵魂”,记述了当时为托尔斯泰运送灵柩的情形。他对托尔斯泰之死的真实记录,使当时的情景得以永存,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托尔斯泰精神的高度把握:这是一个不停地挣扎着的灵魂,他的困惑和矛盾依然在俄罗斯的大地上蔓延;还有他那“与众不同的、达到荒诞程度的新奇”,这是他的***与独特视角的来源。如果说他对托尔斯泰更多的是敬仰的话,他对马雅可夫斯基的评价则带有一种平等的姿态。对比了马雅可夫斯基前后期诗风的变化之后,他指出,诗人后期的悲剧性在于,他被当成了革命的马雅可夫斯基,他的诗被强行推广,“如同叶卡捷琳娜时代推广马铃薯。这是他的第二次死亡。”诗歌被当成了宣传工具和革命口号,诗人因此丧失了自我和独立精神,这构成了马雅可夫斯基悲剧性死亡的根本因素。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理解帕斯捷尔纳克对茨维塔耶娃的特别喜爱与推崇。他初并不欣赏她的诗作,但后来被她“无限的纯洁和力量”所征服,因为她代表了艺术家的独立精神和艺术的纯粹性,这种独特性、完整性和明确性是他所崇尚的,也正是他毕生追求的艺术理念。后,和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亚什维里、法捷耶夫一样,茨维塔耶娃也出于绝望,不堪痛苦而自杀,帕斯捷尔纳克将他们并置在一起,集中演出了一幕自杀悲剧,不能不令人震撼,背后的含蕴不言自明。

(11)、今年读完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师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时,兴奋不已,去豆瓣看评论。发现有豆友在评论里提及了《米格尔街》。知道这本书很久了。它是奈保尔的代表作。奈保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12)、《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品于1836年发表。故事描写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13)、1894年,巴别尔出生于俄罗斯南部黑海之滨的敖德萨(现属乌克兰)。那是一座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大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来自欧洲和亚洲的货品在那里集散。发达的商业氛围,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随便做点生意便能赚取温饱,安身立命。巴别尔的父亲便是这样一名犹太商人。他本能地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子承父业。那时,普通犹太人大多选择经商。这既是他们的民族天赋,也是他们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14)、在巴别尔笔下的犹太强人形象中,醒目的可能就是别尼亚·克里克。巴别尔写道,这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独霸一方,“在消灭欺骗的同时寻找公正,他既寻找带引号的公正,又寻找不带引号的公正”。我们来读一读以他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国王》,小说从一场盛大的婚宴写起:

(15)、正因为茨维塔耶娃的诗写得十分和谐,诗的意思清晰明确,正因为她的诗只有优点而无缺陷,反而成了我接受时的阻力,妨碍我理解它的实质。我处处寻找的不是实质,而是不相干的俏皮。

(16)、这几本书,都不是小说。在读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后,再读其他余华的小说,总觉索然无味。不过,他的书评、杂文和散文还是能读得下去的。

(17)、ИсаакЭммануиловичБабель

(18)、巴别尔对故乡城敖德萨的眷恋是刻骨铭心的,即便在1920年随军征战苏波战场时,他也会在日记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敖德萨。可以说,“敖德萨主题”是贯穿着巴别尔整个创作的一个母题。敖德萨因其繁忙的海运和繁华的商业被称为“俄罗斯的马赛”,又因其大量聚居的犹太人被称为“俄罗斯的耶路撒冷”。在巴别尔写作这些故事的年代,敖德萨的犹太人虽然生活富足,但像散居在欧洲各国的犹太人一样往往是遭受歧视、忍辱负重的,巴别尔在他的小说中写到了犹太人生活的不幸和艰难,写到了残忍的屠犹场景,但与此同时,他选取别尼亚·克里克、弗罗伊姆·格拉奇等几位犹太强盗头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敢作敢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似乎旨在借助这一类型的主人公实现他对敖德萨犹太人生活的理想化和艺术化,用狂欢化的手法在小说中实现犹太造神运动。

(19)、巴别尔如今存世的文字,只够编成篇幅不大的四五本书,我为漓江出版社主编的一套《巴别尔全集》,也就五卷,总字数也就100多万字。但是,根据克格勃档案中的记载,秘密警察在逮捕巴别尔的时候,从他家中抄走一大批手稿,共计有15件卷宗和18个笔记本。

(20)、作家首先引述了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那段差不多人尽皆知的话语:“当初他们屠杀工会人士,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人士;后来他们屠杀共产d,我也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d;后来他们杀犹太人,我还是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基督教徒。后他们要杀我了,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因为能够说话的人都被他们杀光了。”在这里,借助于马丁·尼莫拉这段著名的话语,作家所强调的,就是作为一位人类个体无可推卸的公共责任担当。只有当一个人在看到同类受难的时候慨然地施与积极的援手,到他自己受难的时候才有可能获得来自于他者的人道主义关怀。

4、巴别尔 家书

(1)、“希加廖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中的反面人物,此处暗喻1937年叶若夫迫害无辜知识分子的罪行。

(2)、巴别尔在敖德萨商校毕业后,由于民族身份的限制未能如愿进入敖德萨大学,因为当时的沙皇俄国对于犹太人进入大学的比例是严格控制的,巴别尔只能考进基辅商业财经学院。不过在基辅,他显然并未放弃自己的文学爱好,因为我们如今所能见到的巴别尔的第一篇小说,就是他1913年发表在基辅《星火》杂志上的短篇小说《老施莱梅》,这个时候的巴别尔还不满20岁。

(3)、就在站台上响起发车的铃声时,有个挺体面的女人抱着一个婴儿,走到二排的车厢前要求上车,说是要去见她的丈夫,车厢里的哥萨克士兵们满心欢喜,说道:“让她上来吧,等她和咱们过了招之后,就不会稀罕她丈夫了!”巴尔马绍夫却对战友们说:她是母亲,你们不能动她,我们自己也都是由母亲奶大的。战友们被巴尔马绍夫的话“打动了”,夜里果然没碰这位体面的女人,但是他们强暴了另外两位姑娘。

(4)、但英雄从古到今都是正面人物,他们对敌的表现是不怕流血牺牲,敢于挑战自身极限,在战场上总是冲锋在前面,有一句能证明英雄的话就叫,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就他们这种精神都会让敌方闻风丧胆的形象!

(5)、他不喜欢《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认为我写这两部作品是个错误。他喜欢两本书,即《超越障碍》和《生活呵,我的姊妹》。

(6)、这个戴着眼镜的犹太书生,看上去温和、善良,文文弱弱,但他的小说却有着世所罕见的彪悍文风和阳刚之气;他用反复粹炼过的精钢般的文字描写同一场战争,却从不在意什么哥萨克们的战斗豪情或勇敢品质,只关注战争中那一个个人的命运,以及他们被扭曲的人性;他的每个短篇都很短,但所蕴涵的思想容量却往往抵得上别的作家一整本书;他留下的作品是如此之少,但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却如此之大;他一度因小说写得好而倍受瞩目,终也因为小说写得太好而丧命……

(7)、如果不经受一番痛苦,人就不知道自己的限度,就不了解自己。

(8)、2017年,我与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等人有个约会。

(9)、事实上,恐怕也正是因为早已意识到了这位波兰农民所作所为的难能可贵,所以余华才对他的行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与阐释:“从上述角度看,知道人是什么似乎很简单。可是换一个角度,从那位朴实善良的波兰农民的角度来看,知道人是什么就不那么简单了。‘犹太人’在他的知识结构之外,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人是什么,因此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犹太人。这个勇敢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性的力量,同时也意味着他确实知道人是什么,这样的人可能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多。”

(10)、我不打算描述我跟马雅可夫斯基的关系。我们二人从不是莫逆之交。他的表白被夸大了。他对我的作品的看法被歪曲了。

(11)、帕斯捷尔纳克在不同时期曾先后创作了两部自传性作品。一部是作于1920年代的《安全保护证》,而《人与事:自传体随笔》则创作于1956年,作者时年已66岁。在经历了大半生的坎坷艰辛和磨难之后,他变得成熟稳重,文风也更加简洁。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将面临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遭遇的种种打击和屈辱,正如《日瓦戈医生》中所表现的个人在时代中的悲剧遭遇一样,他将成为这次悲剧的主角。此时他尚可以平静而安详地追述往事,以诗人的敏感重新体验一生的经历,捡拾起记忆中的碎片。

(12)、《九故事》这部短篇小说集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以《逮香蕉鱼的佳日子》为佳代表。

(13)、而奈克赛斯奥特曼也醒悟过来了,知道了利布特奥特曼一行人并不是威胁,于是才出手帮助他。奈克赛斯奥特曼一时间和人造机甲赛罗纠缠打斗了起来。

(14)、像当时大多数犹太家庭一样,巴别尔的父母也很早就决意让自己的孩子掌握经商的知识和技能,9岁的巴别尔被送入尼古拉耶夫商业学校,后来巴别尔一家从尼古拉耶夫迁回敖德萨,巴别尔也就转入了敖德萨商业学校学习。可是就在这所商业学校,巴别尔却爱上了文学,因为这所学校中的一位教授法语的外教瓦东,把巴别尔引向了文学写作。巴别尔后来回忆道:“他是布列塔尼人,像所有法国人一样具有文学天赋。他教会我法语,我和他一起熟读法国经典作家,接近敖德萨的法国侨民,从15岁起便用法语写小说。”

(15)、读过:《爱情和其他魔鬼》《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世上美的溺水者》《活着为了讲述》

(16)、突然,这两个人都放弃了自己的擅长。阿谢耶夫被赫列勃尼科夫的榜样所迷惑。而茨维塔耶娃,在她的内心中发生了变化。不过,我早已被变化前的、原来的、继承传统的茨维塔耶娃征服了。

(17)、那位紧接着便出现在余华笔下的不知名的波兰人,很显然便是如此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切实践行者。“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波兰农民,他把一个犹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窑里,直到二战结束,这个犹太人才走出地窑。以色列建国后,这个波兰人被视为英雄请到耶路撒冷,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便是余华文学性技法的使用。虽然我自己并没有机会去往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但依照常理,既然这位波兰人曾经在以色列建国后被专门请到过耶路撒冷,那么,他的名字就不可能不为人所知。余华之所以仍然要刻意强调他是一位不知名者,并以他振聋发聩的这样一句名言来为自己的这篇随笔命名,其根本意图显然是要借此强调人道主义精神不管怎样都应该是一种人所共有精神价值底线。“我只知道人是什么”,看起来是一种人所共知的思想认知常识,但在很多时候却又可以被看作是人之为人的高精神准则。

(18)、至于巴别尔的身份,那就更加多元、更加复杂了,他是个犹太人,出生在俄国、用俄语写作,但他的故乡城现在却又属于乌克兰。

(19)、在政治话题之外,我想着重推荐一下余华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书里,余华暴露了他的师承及受益匪浅的文学大家和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好的写作教材。大三读第一遍时,感触不深;三年后重读,如获至宝。未来的五年,我每年都要重读一遍这本书。

(20)、帕斯捷尔纳克虽然没有像《安全保护证》那样直接、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思想发展,但是透过他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他的情感寄托和思想脉络。在这个充满悲剧的时代,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他不再沉溺于个人的体验,而是将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些人的身上凸显时代的特征,那正是造成人物悲剧结局的根本成因。身为其中的一员,帕斯捷尔纳克在回忆这些思想界的精英时,清晰地看到了一种对自由的渴求和独立的精神;同时通过他们的生命经历,也深切体会了一种被压抑和扭曲的力量。他对马雅可夫斯基“第二次死亡”的遗憾,正是对丧失独立精神的批判。显而易见,在这些足以让人怀恋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正是作者自身的性格和思想,那就是独立的人格、纯粹的艺术追求和宽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是在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5、巴别塔 名言

(1)、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别尔的小说结构不同寻常精辟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