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1、史铁生对我们的启示
(1)、他看到了生命中枯寂无望的那一面——这没什么了不起,很多人都看到了。
(2)、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史铁生想得比我们大多数人都透彻。生是一件不容辩驳既定存在的事实,而死却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话说得通透,饱含着常人不可及的智慧。既然生不容辩驳,那就无须纠结,洒脱看待才是;既然死必会降临,那好好活着,无须着急。在生与死面前,上帝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既然生死已看明白,后面却还有更难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解答。
(3)、社会资本视野下的英伦19世纪风情画:《傲慢与偏见》新解读
(4)、在上述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内心深处已经生长出博大的力量,这种力量用激情不能涵盖用宁静也无法传递,这是另外一种神思的智慧,已经超越生死。就是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内心感悟的力量、个人精神拯救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一切主义、理念都变得微小而无声。史铁生的博大情怀,决定了他对世俗社会始终抱着宽容、理解乃至超越的姿态,他始终站在一个高点看待世俗行为,既不陷入也不疏离。世俗从来不是神圣的前提,但是神圣的背景——我始终坚信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生命状态。
(5)、史铁生的成功凝聚着大自然给他的人生感悟。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十五年来积久在心中的幽思,现在读来,感人至深,启示不浅。
(6)、 “太阳的夕阳也是旭日”表示时间(人生)是不断前行经历各种事件的,过去一分钟又有下一分钟,过去一件事又有新事物到来,所以不能就此停在过去的回想与悔恨中,而是要展望未来,在未来中不断成长!
(7)、在《我与地坛》之后,史铁生还写了一些与地坛密切相关的作品,如《想念地坛》和《地坛往事》。它们对于理解《我与地坛》,理解史铁生的人生和写作,理解史铁生思想的转变,都不可忽视。
(8)、 第三幅图,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写到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但这不仅是生命的力量,而是四季景色的更替和生命的永恒。从坎坷与灿烂,落寞与高歌,虽是不断变化着,却一直也体现出了那永恒的不变。
(9)、布鲁克林的星光——与女儿聊《布鲁克林有棵树》
(10)、正如多位资历文学评论家所誉:这部京版《史铁生全集》“很全、很准确”,“是读者和研究者很可采信的文本”。
(11)、“虚”是什么意思?是不切实际、虚假,抑或虚伪?都不是。那些没有发生的叫“虚”,眼前的叫“实”。史铁生认为人生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实”,千千万万个没有发生的“虚”可能更重要。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存在”与“此在”。“此在”,就是此时此刻生命的状态,是现实的人生;“存在”,就是所有被放弃的选择,被放弃的人生中的可能性。“此在”相对单但“存在”却广泛、丰富、深邃。
(12)、地坛的草木昆虫卑微得可怜,“寂寞如一间空屋”,但也生活得颇有情趣:“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瓢虫“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露水“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等等。这废弃的园子也因为有了他们而充满生机,并处处以其生机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自然的生命不止,天天都在依照它的常规怡然自得地生长者。正因为如此,地坛才“荒芜并不衰败”。中国古代的儒、道、墨诸家,以及后来的中土佛学,都致力于人和自然的生化统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自然的生命,史铁生应该早已深悟此道。所以,对于一个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孤独者,生死的安排终于豁然已解:“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多么经典而富有哲理的思索。
(13)、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史铁生与地坛相遇了。地坛安静的环境让他逐渐安定了下来,精神的危机也逐渐得到缓解。
(14)、后来他还笑着调侃道,自己刚刚双腿麻痹坐上轮椅时,他觉得人生都要完蛋了。但是经过这些疾病的折磨下,他才知道当初轮椅生活是有多么的舒服。在病魔的折磨下,他依旧用了4年的时间写了《病隙碎笔》这本散文集。
(15)、其实,只要你愿意把心打开,让主进来,你一定能感受到主的真实存在
(16)、1990年12月,姚育明和史铁生又见面了。她赶到史铁生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左右。虽然有约稿任务在身,但是这次见面,姚育明和史铁生主要是闲聊。直到临别时,姚育明才问了一句:“近在搞什么呀?”史铁生似乎有话想说,迟疑了一下,终说道:“嗯,算了,以后再说。”
(17)、再后来,他被确诊尿毒症,每周要去医院透析三次,每次透析4个半小时。每次他都躺在床上,看血从身体里抽出在外过滤,然后再缓缓地流回自己的身体里。
(18)、史铁生是一位人生经历奇异的残障作家,作品《我与地坛》选入中学课本。中大张均教授评价:这是当代文坛少有没受过公开批评的作家,21岁半身瘫痪,高水准作品质量,使他受到广泛的尊敬。中国作家从新时期开始就有很强外向性,批判社会,但史铁生则面向自身叩问生命,他的性或许在此。
(19)、《我与地坛》曾入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也被改编为电视散文。这些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无疑扩大了《我与地坛》的阅读范围,也为史铁生赢得了不少年轻读者。
(20)、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于北京,与奶奶一起长大。不仅在学习方面成绩优秀,在田径运动方面也很有天赋。在初中的运动会上就拿下了80米的跨栏冠军,因此被同学称为“小飞人”。从小,史铁生就打算做一个田径运动员。
2、史铁生的人生给我们的启示200字
(1)、虽然他的身体被上帝摁下来,只能坐着看这个世界,但是他的精神,却昂扬地站了起来。
(2)、这一倡议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终却没有成为现实。这或许是一种遗憾,所幸的是,经由凝结着思与诗的文字,史铁生早已与地坛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对于众多的读者来说,《我与地坛》将永远充满魅力。2011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关于史铁生的纪念文集,题为“永远的史铁生”。史铁生永远在他的文字当中,也永远在读者的心灵世界中。
(3)、那篇文章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日日常见,而我们从来没有、也绝不可能以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角度,用一颗整日面对死亡的头颅,去观察这些“平平常常”。
(4)、30岁不到的年纪,又因肾病,常年需要在身上插一根排尿管,身上的尿骚味,从来就没有断过;
(5)、仿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因着苦难,他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使灵魂得以升华,因而他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6)、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在幼儿园被欺负了,回到家生气不吃饭。小女孩睡了之后,她的爸爸妈妈为这件事头疼——小女孩有侏儒症,“被欺负”是她早晚要习惯的事情,是她有可能日日都要经历的事情。
(7)、只要人们读过一篇史铁生,就必将循着他充满力量的声音去寻找更多。
(8)、地坛有着四百多年的斑驳历史,它洗尽了往昔的铅华,“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在那里静候着作者的赴约,这种人与自然的约会,的确是种缘份。中国有句古谚:“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这虽然关联着宿命的意味,但也表明着自古以来人与自然意识上的融合。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应该是古今哲人成就大器的起点。老子曾这样描述道生万物的情形:“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成了生命之源,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宇宙的本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如果说老子对生命的阐释较为玄乎,庄子就回答得明确些:“人之生,气之聚也”,生命是气聚积而成,是具体的物质,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均是一气,这是庄子解释生命的唯物主义成分。
(9)、后来,随着史铁生写作的进一步展开,这种文体上的问题,他不再那么重视了。史铁生甚至认为,他的作品不属于“文学”而只是“写作”。如何有效地勘探存在,如何抵达存在,如何追问存在的疑难,日渐成为史铁生首先考虑的问题。
(10)、在中图网搜索“史铁生”,有整整两页的结果。小图在其中进行了仔细的筛选,有全集,有散文集,还有小说集,以便各位书友选购。
(11)、 《命若琴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近乎寓言的故事:一老一小两位盲眼的琴师,为着生存需要而往来奔波于大山之间,靠弹琴说书捱过漫长的岁月。两位琴师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共同的遭际使他们相依为命、老少互助。老琴师深信弹断一千根琴弦后便能治好自己的盲眼,从此成为明眼人。然而,小琴师却对此抱有深深的怀疑,他不相信师傅那一套说教。在他孩子般的心灵里,有一个人儿占据着:她纯洁无暇、没有世俗气;她不嫌弃他是个小瞎子而和他一块亲密地玩耍说笑,听他弹琴说书。小琴师的一个“电匣子”吸引了这个“尖声细气”的山里妹子,两人常常偷偷地聚在一起玩耍,小琴师就是在这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感中快乐的生活。命运对于他,似乎没有过多的不平和遗憾,他生活在神圣的情感的光环之中……相比之下,老琴师对前途未来、对现实生活却是很不达观的,他似乎对一切都看的很“透”、很“空”;他从正处于发育中的小琴师对兰秀儿一系列微妙的情感变化中,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慌。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残疾人,好不要把现实和未来看得太美好、太达观,目的越明确、理想越美好,可能现实给你的打击就越大!因为,“你是一个盲人!”对于一个盲人来说,人生只是一个实在的过程,一切明确的目的、美好的愿望皆是虚空;他无法拥有那美好的事物,一切都成了虚幻的泡影!这与其说是老琴师无可奈何消极的人生方式,不如说是作者身为残疾人所特有的自卑和灵魂深处的自尊发生的痛苦交织,从而“对个人陷入绝望境况所作的一种精神自救”,老琴师的痛苦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正是作者这种心境的反照和外化。
(12)、残疾是命运给他的礼物,他收下了,带着残疾在轮椅上好好活着。
(13)、202019年度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聂莉博士
(14)、“阳光划过层层树叶的遮挡,照耀在地面上,呈现出一片片的光斑,作者用“破碎”来修饰,更为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一场景。”
(15)、这本书,女孩也要读——与女儿聊《鲁滨逊漂流记》
(16)、他本以为自己身体强壮,生点小病很快就好,可是命运很会开玩笑,从此刻开始,他就已经开始了与疾病斗争的一生,开启了他与残缺斗争的一生。
(17)、但接下来的几天,疼痛加剧,特别是到了晚上,史铁生疼的都没有办法入睡,于是他没呆多久就回去治病了。在医院调节了几天回来后,队里体谅他的身体情况便让他去当饲养员,让他平日中就放放牛,赶赶羊。当饲养员的这几年中,史铁生身体偶尔也有酸痛,但都不是很剧烈,因此他也没有很在意。
(18)、北海的菊花年年开,母亲亲手栽下的那棵合欢树已长大,只是母亲已永远地离开了。史铁生努力地好好儿活,在很多文章里都写到母亲。他小说获奖了,他应邀参加会议了,母亲却也看不到……他一个人摇着轮椅在地坛公园慢慢走,无暇顾及白昼与清晨,无暇顾及虫鸣与飞鸟,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他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他了。
(19)、理解史铁生的写作,首先要把他和同时代作家区分开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名作家众多,他们的写作多有强烈的外向性,希望让自己的声音参与时代,参与社会变革,因而多属“社会的事”。但史铁生的作品没有这个特征,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史铁生的写作很大程度是要追问上帝,是与命运对话,终获得内心的平静。这使他的小说成为“灵魂的事”,具有不可取代的特点和优点,让他的文学具有不可复制的高贵品质。
(20)、如今再看《我与地坛》,固然钦佩和同情再添一分,但我渐渐明白,任何一个身残志坚、坚韧不屈的灵魂,比起同情来,更需要的是周围人发自心底的尊重和认可。
3、史铁生的启发
(1)、你们是诗人,这很重要。我不写诗但能指认出诗人的样子。
(2)、史铁生自己也说,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苦难,他都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信仰。
(3)、2010年12月的后一天,史铁生因病逝世。此后一些天,不少读者自发地在各地举办追思会,以表达对他的缅怀、思念和敬意。
(4)、也大约在那段时间,我买了一本史铁生自选集。
(5)、 然而,小说的结局却令人叹惋:兰秀儿远嫁,小瞎子一起出走……美好理想的破灭使小瞎子痛苦的责问:“干嘛咱们都是瞎子?”而老瞎子一句答非所问的回答:“就因为咱们是瞎子。”令人感到一种无言的辛酸和痛苦,也透露出老琴师的一种宿命思想。在理想与现实的抉择处理上,作家仍然处于一种茫然之中。我们从中看到的仍是一片茫然和不可知,甚至是一种深沉的悲哀。一老一少两位琴师分别受了不同程度的现实打击,他们的精神支柱倒塌了,而小瞎子的出走更是对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的怀疑和否定,这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寄托,需要一个哪怕虚妄的理想来支配两人活下去。史铁生给我们构建的仍是一种精神的“乌托邦”:作家既对现实充满了失望,又不甘心屈从于命运的摆布,在经历了生活的诸多困苦后,在吸纳式的篱墙坍塌后,这种“精神乌托邦”似乎也是一种精神自救方式,这也许就是作家开创“残疾主题”的意义所在吧!
(6)、 地坛是大都市里宁静的一角,作者怀揣着受伤的心灵,正需要一个供作者冷静思考的空间,地坛“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地来到作者的身边,爱抚着他。
(7)、 镜头三:蝉蜕。特写镜头,用光线折射拍出它空洁透明的样态。蝉在羽化时要褪下自己原有的外骨骼甲壳,才能进入成虫阶段,这意味着人只有历经磨难,才能获得成长。在磨难中体味人生的趣味,何尝不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体验?而蝉蜕留在书上像一座寂寞的空屋,代表着人要是只有空洞的外表,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那么他一定是寂寞的,代表着此时作者是孤独寂寞的,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即将在地坛的陪伴下,找回自我,即将雾尽光生,照破云霭。
(8)、生与死,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命运与意义,这些重要的思想命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表达。
(9)、“开卷广州”阅读系列活动创办于2016年,是推广传播传统文化、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全民阅读平台。活动自创办以来坚持以名著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力求涵盖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通过邀请知名社科专家、文学大咖、高校学者现场解读分享,让读者参与体验经典之美,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涵养书香羊城。
(10)、他的文字让人看到:人就是人自己的神,神的,就在于人对于的无限追求中。
(11)、这一次恋情的开始,给遭遇残疾的史铁生带来了希望和热情;它的终结,在当时又给史铁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让他有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就连面对李燕琨这样无话不谈的好友他也不愿意诉说。
(12)、我与地坛虽看似与地坛有关,但更多得是写他的母亲。在他失去双腿的那段时间,他郁闷、逃避、心灰意冷,终日独自一人推着轮椅到地坛去,在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边默坐、呆想。然而这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
(13)、“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了万道金光。”
(14)、“这一段童年似乎永远都不会长大,因为不管何年何月,这世上总是有着无处可去的童年”……
(15)、编纂过程中,史铁生夫人米女士全程参与,从在铁生电脑中筛选、提取原始文件,拟定卷目篇目,到征集散佚文稿书信,乃至与编辑一道对原稿字斟句酌,皆亲力亲为,这便使这部全集大大超越了仅将过往版本简单合成的“文集”“全编”。
(16)、文学是要向着陌生之域开路。陌生之域,并不单指陌生的空间,主要是说心魂中不曾敞开的所在。
(17)、在此之前,上帝给他安排了一个灵魂休憩的场所——地坛,这无疑成为了他日后的心魂萦绕之地。在这个荒芜并不衰败,迸发着勃勃生机的地坛中,从天而降的折磨让他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份心思让看的人添了几分沉重。喧嚣尘世中忙忙碌碌的我们哪会思考这种“无聊”的问题?四肢健全的普通人更希望去追逐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生与死的答案。所以说上帝把不同的人安排在了不同的位置,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上帝既然想让你思考生死,想让他奔波名利,那就听其安排。他肯定会给你一个迫不得已的理由,一份无法更改的事实,使你的下一步必定要踏到那里。而当你终于化解了这份理由,更改了这份事实时,无须上帝指引,你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灵魂的走向。这才是难以躲避的事情。
(18)、在这篇文章里,史铁生倾其心血,深切追忆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母亲是怎样不顾自己的病痛小心翼翼地照顾双腿瘫痪的自己——她宁愿自己一个人扛着,也要给绝望中的儿子以希望,给这个被黑暗笼罩的家庭一丝光亮。
(19)、史铁生在狂妄的年龄,被上帝毫不怜悯地废去了双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煎熬着他的身体和灵魂,足以让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人的同情,并不能减轻他一丝一毫的痛苦。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事,既然帮不上忙,就不要开口提及。廉价的同情和关心更多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而已。
(20)、看过《我与地坛》的人都知道,史铁生一生都在与疾病斗争,按照他的说法:“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4、史铁生给我们的启示150
(1)、1990年12月,《上海文学》的编辑姚育明到北京组稿,专门去拜访了作家史铁生。
(2)、《我的地坛》讲的就是“心静”。苏轼诗云“空故纳万境”,也是此意。内心“空”,才能容纳万千种风景;心中不存在标准,才能看见万千个标准;不以一种人生为好,才知道所有的好;懂得所有的好,接受所有的好,才能生活得更从容。这种平常心,对于生活在高度竞争状态下的当代人重要,特别是长期被缠绕在当下的生活中,被具体的人、物、事所困扰,读史铁生、沈从文这些作家作品,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开阔。
(3)、“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4)、作家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5)、人生的偶然性决定了它的荒谬性——怎样赋予荒谬性的人生以意义是解读史铁生的关键。“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9史铁生上路的时候,他的所有困境和痛苦具有个人化的内在真实,考虑的核心问题就是灵魂的拯救,且仅是一种自我拯救,并未将任何社会道德责任覆压其上。于是,史铁生选择写作做为生存意义的证据,并且剔除了写作的功利目的,仅仅做为生命存在的方式。
(6)、他喜欢体育,尤其擅长80米跨栏,是学校的运动健将,只要参加比赛,总能获得名次。
(7)、(16)此句根据散板如歌(自由撰稿人刘茜)与作者在村长博客上的交流文字整理而成。
(8)、当阅读是一个黑夜——与女儿聊2017年度私人阅读十佳
(9)、读史铁生,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0)、2020开卷线下第一场,在张均老师精辟睿智,既广且深的解读中,细细体悟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知青岁月的温情、《命若琴弦》的人生寓言、《我与地坛》的心静见众生、《务虚笔记》中虚的N种可能……
(11)、那只是借口,其实我更爱他这个人,还有他的诗。我的个性快要守不住爱情了
(12)、本书精选了史铁生多年来的精美篇章,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剧本、书信五个方面。
(13)、我也喜欢那个地方,首都,而且那里的女人我行我素。比如你吧——南京女孩儿,喜欢吃贵州菜,于是嫁给做贵州餐馆的人,仅仅是印象
(14)、2007年,史铁生甚至完成了一个题为“地坛与往事”的“准剧本”。“不久前,有位制片人来找我,问我是否愿意把我一篇散文——《我与地坛》——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把一篇散文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可以说是特别的改编,这也是非比寻常的写作——《地坛与往事》主要由引文连缀而成,其中既有小说,也有散文。至此,史铁生作品的文体就变得更加难以辨认了。
(15)、史铁生和米之间那种互为知音而又相濡以沫的情感,彼此间那种心魂相通的、无可替代的爱,在《地坛与往事》中也得到了正面而直接的书写。
(16)、把疾病交给医生,把命运交给上帝,把快乐和勇气留给自己。
(17)、读史铁生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发现自己,找到生命中那些被我们忘记的、忽略的、更有价值的内容,不至于让我们掉进生活的某种陷阱而不可自拔。
(18)、他的轮椅,他的地坛,他的书,他的精神,都还在!
(19)、《我与地坛》一共15000字左右,当时《上海文学》发的散文字数都不长,一般是六七千字。了解这一情况的史铁生在信中显得忐忑不安,问是不是太长了,对不对《上海文学》的路子。
(20)、我想家,就将北京的小米变成了南京的小米,你好吗
5、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
(1)、可是一个人能够有多么丰盛的内心?一个人向内的探索会不会有疆界?宇宙之大能不能装进一个人的胸口?
(2)、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3)、培养自我领导力——与女儿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4)、 令人感慨的是,在《命若琴弦》中,那个终日在苍莽群山间为衣食奔走、空怀一腔希望在身,直到年迈方获得生存之真谛的老琴师,在其生命即将终了时,依然将一个虚幻的希望--一张无字的白纸,当做生命的密码传授给了年轻的小琴师,命运近乎残酷地捉弄了这一老一小两位盲眼琴师,但我们不必嘲笑老琴师这种自欺欺人的可笑行为,我们更多的肃然起敬,由这种悲剧性的人生而产生的庄严肃穆的敬意!作家满怀深情,对两位盲眼人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又用一种信念、一种期盼和梦境赋予他们,使他们得以超越困境而生存,其哲理性和宗教意味是显而易见的,这与作家开创的“残疾主题”是相当契合的。
(5)、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就嘲弄过那样的人,追在人家身后喊“大个儿”。没人教过他,也没有人制止他。他已经把这事忘了很多年了。这些年他忙这忙那,忙着考大学,忙着考研究生,不知不觉已经作了父亲。
(6)、也许吧。你要也信上帝就好了,以后我们一起在天堂,多美啊
(7)、(4)许纪霖:《另一种启蒙》,第195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8)、1971年,史铁生病情加重,行走出现困难,只得回京治病,也就此结束了插队生涯。1972年,史铁生21岁,开始以轮椅代步,又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内心苦闷,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9)、他却大大超出预期,过了那个十年,还是十年之后又十年。
(10)、《天涯》杂志在2011年第2期杂志刊出《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倡议“由全国作家与读者自愿捐款,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一座史铁生铜质雕像,以凝定我们共同的敬重与景仰,供所有思念他的人与他日后相逢。”“史铁生以《我与地坛》为代表的众多作品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他已与北京地坛公园血肉相连,成为地坛的一部分,堪称地坛的当代之魂。”
(11)、在我国就有这么一位作家,即使自己生命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但是在他的文字中透露出的却是对生命的乐观。在他的一生中,他将自己的积极乐观传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让每一个阅读过他作品的人,感受他的坚强与伟大,他就是史铁生。
(12)、韩少功也把《我与地坛》视为小说,他的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十年后的2002年,史铁生凭借《病隙碎笔》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记者对史铁生进行专访时,提及韩少功的这段话。
(13)、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追求着这种天人和谐、心物感应的高贵情操。《礼记·中庸》有云:“唯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所称道的是一种理想的精神人格,儒家称之为“圣人”,道家称之为“神人”。莫非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这种至高境界的潜意识流露?不然,作者何以将十五年来深沉思考所得付诸地坛呢?地坛本是无情物,却有益地开启了史铁生的心智,无疑这是作者情绪化的产物,是作者生命哲学的一次真诚释放。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史铁生的一段真实思想经历,捕捉住作家给予我们的哲理灵光,自觉学会在自然界里寻找生命的真谛。
(14)、掩卷体味,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正如“人的命运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15)、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他,1998年,史铁生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
(16)、(6)史铁生:《自言自语》,第87页,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
(17)、直到写作《地坛与往事》,史铁生才明确地说出《我与地坛》中埋藏着一个爱情故事并以相对清晰的方式回忆起昔日的恋人以及他们在地坛中恋爱的情景。
(18)、 通过对镜头的晃动,切换到夏季。暴雨骤临,草木上灼烈而清纯的气味,充满整个地坛。面对暴雨骤临,作者没有回家,仍在园中,赏着,听着,闻着……作者15年之久的停留,让他观察感受到了种种细微之处。在镜头里如何呈现那草木的清香呢?可以近距离特写那湿漉漉的雨后的草地和细弱的草叶拂动。
(19)、我们主要借助转换视角,特写全景,转换拍摄角度的方式让视频更富多样的美感。使视频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地坛建筑的衰败凄凉。
(20)、其实,个体生命体验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就作家内在的基本原则而言,我想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自身生命的基本看法,即对自身的生命意义、生命质量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首先要回答生死问题。对于史铁生,就是在生命受限的情况下怎样超越,这是一个基本体系。二是怎样建立作家的良知,捍卫权力、坚持正义,因为我们仅有的权利几乎每天都在丧失、每天都被各种机构侵蚀。那么,怎么样对待陈旧体制以及与其形成的矛盾?我们要像砂轮磨铁一样不停地打磨,这样首先可以保持铁的正常以及砂轮的旋转,其次是砂轮在打磨中获得生命本身的意义同时保持合理的磨损度。三是如何看待穿透情感?
(1)、《开卷广州》新增广州图书馆场次,开始线下活动,再一次与读者面对面,主持人聂莉自言少许激动。
(2)、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写道: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3)、在痛苦的时候读他,你会发现,这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难道不苦吗?可是他却一直笑着面对;
(4)、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5)、我的问题在于:在普遍缺少宗教信仰的时空里,叩问生命以及追究生命状态显得稀少。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不语乱力鬼神。王蒙谈及中华文化三个特性:积极性,此岸性,经世致用性。缺少形而上的追求与精神探索。但史铁生就一直追问生命与死亡,他主要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还是受到某些宗教的启示?他的独特性在20世纪90年代相当突出,丰富了文学史,到了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后还有什么重要启示?张均教授回答颇具深度:白天基督晚上佛教,宗教影响显然;90后、00后自我意识较强,或许可以从精神上接通史铁生的生命探索。
(6)、其实,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依靠爱与彼岸来支撑,几乎所指出所有的路终都是一个方向。正如佛经所说,凡人皆为佛,佛亦为凡人,回到本觉自成。即使平凡的人回到自己的本体也可以获得自在,这样,一个不依赖具体宗教的人,甚至也能像庄周一样鲲鹏。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打开另外一扇窗——肉体越是残缺、脆弱灵魂越是强大,因为需要更多的直面与穿越,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发现意义的过程。同时,因为这个艰难的过程而成为更坚强更绚烂的存在。假如史铁生的肉体是完整的,也许灵魂的感触震动以及穿越会相应地削弱,正如荷尔德林的精神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他思想的纯粹性的一种保护
(7)、史铁生似乎是继承了老庄的衣钵,来到地坛是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地坛虽然是人文风景,但它毕竟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的剥蚀,汲取了大自然的精气,应该早已异化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了,先作者而客观存在着。地坛也仿佛是先知先觉,在“等待我出生”,期盼着做作者遭受苦难后情感的避风港。作者与地坛的互相牵引,有着“地坛离我家很近”的优越条件,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偶然的机缘,其实这里面也蕴含着必然的因素。因为人与自然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人出生后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死后又化为一抔黄土,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的信赖、依恋之情无处不在,共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不解之缘。这样就使得“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8)、在文字里遇见他,仿佛是久别重逢。他的《以前的事》《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灵魂的事》《病隙碎笔》……一一被我买来。我又遇到了另一个史铁生——对于生命深沉的热爱,对于生活朴实的体验,对于人生意义深邃的思考,让你感受到他精神的强健与饱满。纵然身体被固定在轮椅里,但心灵是自由的,思想早已超越肉身的限制,在苦难中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9)、他接受苦难,接受限制,接受所有的不如意,看似被动和无奈,但其中蕴含的是超越自我的强大力量。
(10)、从1991年《我与地坛》发表到现在,时间已经走过了18年。在这28年间,《我与地坛》的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
(11)、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
(12)、对于这次登门约稿,姚育明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考虑到史铁生的身体状况,也不忍心催。没想到的是,她回上海不久,就接到一封厚厚的信,打开一看,其中竟然有史铁生的来稿。
(13)、年轻的父亲跑到医院的小花园里坐着…………他坐了一个多小时,才渐渐明白发生了什么。一个矮人儿,只有一米一二高,头很大,躯干也象成年人的一样,只是四肢短,手指象脚趾一样又粗又短。
(14)、《我与地坛》让他走出厌世,悟出生命的意义。
(15)、瘫痪后,史铁生几欲自杀,在《我与地坛》当中,他细致地描述过瘫痪后的痛不欲生,他进入地坛,看地坛斑驳的老树,看地坛古旧的墙垣,也看地坛来来往往的人。
(16)、我相信,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就一定能像史铁生那般,穿越生活的重重阻碍,在痛苦和迷惘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17)、史铁生以开玩笑的口吻回应说:“韩少功这句话快成了我这篇东西的广告语了。他这话比我的作品传播得还广。”这是后话。
(18)、这样的境遇,人们往往想到忧郁、凄凉、孤独与无望。他对徐晓说,别怕绝境,人只有在绝境中才能找到出路。他不是没有绝望的念头,只是渐渐地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后记中,他说,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他的确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9)、那个周末,你推荐我读散文集《我与地坛》中的《好运设计》。在文中,史铁生让我们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己的来世——家庭美满,童年幸福,兴趣广泛,恋爱顺利……总之,一切被幸运之神眷顾,一切都令你万事如意。但是这样的人生就一定幸福吗?史铁生道出了事实,这样的人生只是舒适只是平庸。其实每个人都摆脱不了阴影,有痛苦的衬托才会有幸福的感觉。所谓的好运,所谓的幸福,完全是心灵的感受。而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
(20)、史铁生的这段话,说得极其隐晦,隐藏的到底是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它所隐藏的,是社会历史层面的记忆,还是私人化的记忆?如何解读这个细节,构成了理解《我与地坛》乃至于史铁生的思想整体的一个分歧。
(1)、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世界里游逛,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的心情。另一种世界,蓬蓬勃勃,夜的声音无比辽阔。是呀,那才是写作啊。”
(2)、“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3)、在生龙活虎狂妄的20岁青春年华里,突然没了双腿,史铁生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且暴怒无常。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世上不幸的人,总是对母亲发脾气。更为不幸的是肝病夺去了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母亲的生命,母亲猝然的离开仿佛一记闷棍将史铁生敲醒。
(4)、我对史铁生的母亲崇拜,《我与地坛》写他到地坛去,有时候会待很长时间,他的母亲想说又不想说,宽厚,我觉得现在很多女性做不到。您怎么评价他的母亲?
(5)、所选散文包括《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篇目在内,主要是围绕作者对爱的理解,对残疾的认识,对生命意义与人道的探讨等主题展开。
(6)、他在写作中更是经常打破文体的界限,拒绝遵从文本的固定格式。比如《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和《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光看题目就能感觉到它的跨文体属性。
(7)、史铁生生命中除了母亲还有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她就是米,在那个文科生与理科生交往并不密切的时候,米是一个例外,她知识面广,乐于接触新事物,她不拘于单单对数学的思索和钻研,她常常到文科班,和大家一起交流想法。
(8)、你顶多可以跟他说:“行了伙计,既然来了,就得开始了。”
(9)、收入了作者如《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好运设计》、《病隙碎笔》、《故乡的胡同》、《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悼路遥》、《给盲童朋友》、《给杨晓敏的信》等散文名篇。
(10)、他的肾脏也出了问题,后来连正常排尿都是一个问题了,为了可以正常生活,史铁生只能插着尿管来生活,可是事情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写作的劳累以及史铁生体质的虚弱,又促使他得了许多病,生病的痛苦以及每日每夜做不完的身体检查使他一度不得不停止写作。
(11)、当一个作家走回自己的内心,其传达情感的感情及其方式才能进入读者的内心。建构上述体验,并能自觉进行按照自己建构的方式体验,其难点在于支撑点,即用什么做支点将自己离开地面进而飞翔?就生命体验本身,中国作家和西方作家的一个差异是,绝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写作状态是脑子参与、心灵溜号,这样,当我们发现史铁生创作的那些心灵参与的文字,就会格外地珍惜。因为,他的写作不再是漂移的思想表层,而是沉潜在内心生命的底部,一般来说,这样的写作有以下特征:一是因排斥速度而节奏缓慢;二是在进入写作者内心的同时进入读者的内心,时时有细部让你冥想;三是所有文字的后指向都是爱、智慧以及穿越虚无的意义。
(12)、综上,史铁生的理想主义是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基本方式的个人理想主义。在这里,史铁生内心深处的爱、智慧、生命意义等依次递进的三元素已与其个体生命体验水乳交融,而且这里的生命意义是从虚无中蒸发出来并经荒诞洗礼后获得的,进而显得格外凝重。我认为,如果探究上述三元素的思想资源,那就是:爱的理念来自刘晓枫的宗教哲学理论智慧来自于佛学理论,生命意义来自于自己的内心领悟。“爱,永远是一种召唤,是一个问题。爱,是立于此岸的精神彼岸,从来不是以完成的状态消解此岸,而是以问题的方式驾临此岸。爱的问题存在与否,对于一个人,一个族,一个类,都是生死攸关,尤其是精神之生死的攸关。” 15我认为,史铁生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是,在没有英雄的年代,一个人仅仅依靠自己内心的启悟,如何在大程度上突破肉体和精神的双重限制,即:一个人在不关乎具体宗教时,能够获得多大的内心和谐与力量?能否自由地飞翔、能否精神复活、能否殊途同归?一个作家怎样做到在形而上、形而下两岸间自由穿行?说到底,就是在一个没有英雄的世俗化年代,怎样做成一个健全的人。
(13)、(9)史铁生:《病隙碎笔》,第112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赏析:露水从草叶上滚落,这本应该是一个极普通的瞬间。可在作者笔下,却用“滚动”“聚集”“压弯”“坠地”“摔开”等几个动词把它拉的很长,且十分璀璨,吸引眼球。“万道金光”一词更是把平凡的露珠写的光芒万丈。如此平凡的露珠在消亡前还要大放异彩,作者不免联想到了自己。自己何不能像那露珠一般光芒万丈,有所作为呢?
(15)、就这样,《我与地坛》这一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正式面世了。然而,关于《我与地坛》的文体之辩并没有就此结束。
(16)、所以,他的作品透着不屈,力量,为很多迷茫的心指明方向。
(17)、入学之后,他是真正的学霸,中学就读于清华附中,是学校里的尖子生。
(18)、但是命运并没有就此就放过他,此时突然想到木心的一句话:“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曾饶过岁月”,对于史铁生来说也是如此。
(19)、还有一次,几个朋友去看他,赶上饭点,史铁生拉着他们说:“都别走,我给大家伙儿做饭,做好吃的。”
(20)、中国当代随笔作品集。主要内容包括:懦之勇、轮椅上的精神猎手、生死就在心中、回到雍和宫大街26号、从人怒到天怒等方面。
(1)、谈及读书的感受,你说,史铁生不光写自己的处境,还写到那个时代里人们的不幸。是的,因为他还看到了时代的局限,人们被裹挟在其中,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记忆与印象》这一组散文,史铁生追忆过往的点滴,尤其是写人的文字,优美含蓄,情感真挚——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作者同情的目光。
(2)、(13)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第80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3)、一个人快要死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安慰他:“放心吧!伙计,不管怎么说,你把你的路走完了,走得还不坏。”
(4)、愿每个人一生都不需要读他的文字,说明一生也不会碰到他那边生死困惑,而是一帆风顺的。
(5)、后来被诗人汪国真总结成一句诗: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6)、史铁生少年学霸,却在21岁的时候,瘫痪在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史铁生的人生给我们的启示200字精辟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