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时弹的琵琶曲【100句简单文案】

一、关于王昭君弹琵琶的古诗

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2、但是来到匈奴之后她并不幸福,不仅面临多次屈辱的改嫁甚至连死了也无法魂归故乡。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会来到这遥远偏僻的边塞嫁给一个异族人,更不会落得这么一个凄凉的身世!扒开自古以来人们对王昭君的赞美词藻,我们更应看到赞美背后的凄凉与无奈。

3、(两首曾经在文学史上引起广泛影响的两首诗,当时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均有和诗。边关战事颇多的北宋王朝,王安石的《明妃曲》自然不是单纯的写王昭君。)

4、①首先,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一个“赴”字,以动写静,渲染了群山的走向和动势,突出了荆门群山环绕的雄奇之景;②其次,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与后文塞外雄浑苍茫的意象是一致的;③第将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峡”的阔大背景中,引发读者想象,看似突兀的起笔更烘托出昭君为了祖国远嫁异域的悲壮和不凡,令这种乡土故国之思显示出一种惊天动地的力量。

5、而琵琶的另一重性格,是属于江南丝竹的悠扬婉转,是更贴近女儿情的一种委婉动人。

6、秋宫梦碎,落雁名传,胡地霜寒,至今犹恨毛延寿;

7、昭君出塞,柔情尚使匈奴睦;

8、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9、深宫无限家国情,大地飞歌。

10、无论有没有死亡的阴影迫近,关山冷月下多年不归的沧桑苦寒也是令人难熬的痛;无论琵琶起舞更换多少新作曲调,寒光照铁衣的征人望乡也是永恒不改的乡愁主题。

11、出塞使君,一女胜千军,汉匈和睦中华颂;

12、历代吟咏王昭君的诗作很多,自杜甫《咏怀古迹》、以及王安石《明妃曲》以来,很少有所突破。宋、元以来的明妃诗,常以褒贬议论为主,争新斗奇,没有深刻的底蕴。李攀龙这首诗感情深沉,文采和思想互相补充,直接承继杜诗格调,在当时很有影响。

13、暖烘烘,酒醉人,缠逼得芳心萌动。小黄莺儿一声声在帘栊鸣啼,唤醒了花前的春梦。指甲纤细轻柔,眉毛轻轻泛动,和唱一曲相思曲没有到终。玉葱般的手指,云峰般的秀发,娇柔无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让她胆怯心惊。

14、胡地烽烟停朔漠,尔立功劳。

15、归雁轻,孤身留北漠,心何苦,更有红颜愧壮男。

16、荒原青冢,今日犹思出塞人。

17、烽火远望,黄昏饮马,野云沉沉,雨雪纷纷,塞外无春,此生无春,汉家已远,荒骨已多。

18、明大义,勇和番,敢扶汉祚真奇女;

19、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佩)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0、孤蓬飘汉塞,丽质一瞥惊雁落;

二、昭君出塞时弹的琵琶曲

1、北宋年间曾把四弦阮咸增加到五弦,却不称其为阮咸,而称为“五弦阮”,因此“阮”成了固定的简称。宋太宗搜集、创作、改编了大量阮曲,推动了阮在宋朝的继续繁荣。琴阮合奏也是宋代民间较流行的合奏方式。施耐庵曾在《水浒传》里盛赞李师师的阮声音婉转清扬。

2、银笛琴行就有教琵琶的,还教电吉他呢。很不错。地址:兰州城关区民主东路356号中铁科技大厦C塔4楼

3、招之倾谈王无魂,帕湿鬓垂比无双。殿堂拜别难为亲,幽幽但定嘱安康。车马侍卫待人入,此去不知距何年。

4、故国在何方,独对琵琶寂寞,野草枯荣。

5、明妃曲二首(王安石)

6、王昭君虽然身为一介女流之辈,却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减少流血和牺牲,维护了汉匈几十年的和平,这种行为需要莫大的魄力,因此这首诗的第一句主要是为了表达对王昭君的肯定与赞扬。

7、李攀龙写塞上秋景,把王昭君从富丽温馨的汉宫,一下子移到了天寒地冻的绝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同情。

8、远去紫台,落雁琵琶听怨恨;

9、它可寄诉江南女子的柔情,“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心事曲中传”;

10、为和亲,远嫁匈奴施大爱;

11、愿许边关,数载时光观冷月;

12、廉洁美人,拒行贿赂何招宠,出塞和亲,力让烽烟停半世;

13、译文: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14、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15、為和平,天仙应诏入番邦,匈汉安祥,美女传芳。

16、迈九重关隘,翡翠晶莹,琵琶凄切,边塞长空频落雁;

17、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18、乡关难舍,奇女和亲安塞篇。

19、D项,“委婉点出”的说法不准确,从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是直抒胸臆,既有“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又有对乡土故国的怀念。

20、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唐代·李白《王昭君》

三、王昭君的琵琶行

1、在他们的眼中,女子仿佛只是一件势在必得的物品,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帝王的肤浅,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为了避免流血战争,王昭君主动请求和亲。

2、简评:形象生动,抒情恰当。

3、漠北和亲,联通匈汉,汗青载誉伟昭君。

4、一人出汉宫,平沙落雁,大漠荒凉青冢立;

5、“弹琴传绝唱”——昭君出塞时在马背上弹奏的《琵琶怨》

6、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

7、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8、一个叫小苹的女子,在初见时分,拨琵琶弦起,明月照亮了天涯,彩云映衬着佳人。琵琶声声,诉说初遇的情绪;罗衣簌簌,深藏律动的情致。

9、深宫寂寞,锁住春光五十年。

10、比如唐代李商隐的《相和歌辞·王昭君》写:

11、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12、我认为该句“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

13、“公主琵琶幽怨多”,公主,就是指和亲公主王昭君。其实她并未受封公主,这只是诗人对她的尊称与遥想罢了。

14、凄怨琵琶,乡音传曲止归雁;

15、“哀怨”又和杜甫当时不得君王重用,只得四处流浪漂泊的哀怨相照应。可能正是因为两人都经历了命运的不公,诗人杜甫才如此对王昭君的哀怨感同身受吧!

16、白居易本与朋友在浔阳江头送别,忽然遥遥闻听水上有人弹奏琵琶,曲尽其妙,声动天光,一时众人尽皆忘情,沉醉曲中不知今夕何夕。于是本要离岸的朋友暂不发船,盛情邀请演奏者以曲会友。

17、“金陆祥杯”联观世相(42)1月13日截稿

18、绝色画图难写,念关山勒马回眸处,惆怅霜天,平沙悲落雁;

19、息半百烽烟,山川秀美,匈汉亲和,荒原青冢总牵人。

20、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四、王昭君弹琵琶图片

1、征人去辽阳已经多年,如今什么音信都没有。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她技艺超群,将《梁州》曲演奏得哀彻云霄。千古事,如一场云飞烟灭。贺老再也没有消息,沉香亭北的繁华也从此风光不再。当音乐弹到这里,真让人伤心欲绝。

2、几回花下坐吹箫(诗说古乐·箫)

3、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咏叹的题材,杜甫此诗独以深刻感人来警示千古。诗人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寄于其中,加深了诗歌的内涵。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颔联述昭君遭遇,不发议论而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第四句诗人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第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尔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结束全诗。

4、君留功绩颂千秋,出塞可歌可泣,半方青冢总朝阳。

5、皓月徐徐晖塞外,花开大漠,胡汉结亲春。

6、从和亲大任,胡夷大俗,痛忍婚中耻辱,史留千古芳名。

7、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8、王昭君和亲远嫁匈奴,历来被认为是件极其悲惨的事。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9、本次共收联274副,不合律的、结构不对,硬伤严重的,不符合主题的、不注明实名和地址的、意境差的、直接采用古诗句成语字数等于超于作品字数半数去掉91副,剩下183副。选出9副,入选174副。

10、出塞靖边关,千古芳名留简册;

11、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12、这首词传递出了一种画面美,似乎竖弹的乐器,只要在怀中一抱,本身就是一幅画,所以“昭君出塞”怀抱琵琶的形象才那么深入人心。而琵琶的器型、大小,在竖抱的弹弦类乐器中又是美的:

13、汉元帝建昭元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竟宁元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

14、赤诚肺腑,胡俗继婚延靖边。

15、舍己和亲黄沙落雁怨胡路;

16、借讽刺帝王感慨王昭君身世

17、唐宋时期阮谱史料(曲谱和编写阮演奏技法的书籍)也多有所成。如:唐蔡逸《阮咸谱》一卷、宋代季昌文《阮咸弄谱》一卷,喻修枢《阮咸谱》一卷。没有留下撰写人的有:《阮咸谱》多达二十卷,《阮咸调弄》二卷,《擎阮指法》一卷等。

18、“批把本出于胡中”,琵琶是外来乐器,在公元前后经印度传入了西域。而一旦它入土中原,就高调地技压全场:

19、代君王光照匈奴,屈尊下嫁,佳人辞出未央宫。

20、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唐代·李白《王昭君》

五、王昭君弹琵琶的诗句

1、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

2、秋月又照了长城,春风又忘了边关,生命又逝了一岁,家乡又远了一年。

3、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4、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5、蛮荒布汉风,宣教化,促交融,勋功铭塞外,昂天青冢树葱葱。

6、琵琶,令塞外男儿弦惊马嘶,令出塞女儿声断泪残。

7、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8、深宫岂止锁娥眉,入朝拒贿,和亲出塞,弹脉脉琵琶,直抒襟怀,竟使风尘惊马啸,胡沙惊雁落;

9、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10、注: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

11、调弦试音,似是欲说还休,本就是几声音乐美。

12、“推手前”就是右手向前弹,“引手却”就是右手向后弹,“鼓”就是演奏的意思。

13、但是,要注意的是,古人所称的“琵琶”与当今的“琵琶”显然是不同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由谐音“批”和“把”而来,也就是现在说的“弹”和“挑”。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云:“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东汉应劭《风俗通》(又称《风俗通义》)也有类似记载:“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由此可见,琵琶本意,就是现在说的“弹”与“挑”。

14、D.尾句借千载作胡语的琵琶曲调,委婉点出全诗“怨恨”的主题,既有“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又有对乡土故国的怀念。

15、疆边解戍,青冢吹风呼大地,恨悠悠,望暖宫热土,思皇帝强权。

16、朝无硬汉,夷蛮自敢犯中原。

17、边疆安定,青砖冢萦回。

18、来到新的环境中,一切都是陌生的,大汉和匈奴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会让她无所适从。除了心理上的落寞,来到匈奴以后坎坷经历的打击更是令王昭君难以承受。

19、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20、大漠孤烟,俏佳人择配单于,社稷康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昭君出塞时弹的琵琶曲【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