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甫经典的一首诗
1、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2、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永远是学杜甫诗的人比学李白的要多很多。因为杜甫的诗真的能学,肯下功夫,就有果。而且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说,从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开始接触古诗词,比顺着历史的顺序,从四言、乐府等古体再到格律诗要平滑的多。
3、这个时候的杜甫看到“王师”,满怀激动,他写了不少劝唐肃宗善待百姓的文章,并且为唐军平叛出谋划策。
4、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这样一座大都市,在安史之乱后却只剩下满目疮痍,一片萧条。安史叛军攻破长安后,纵兵劫掠三天,烧杀不断,整个长安陷入了火海。
6、我以为,杜甫”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名句并非哗众取宠之言。纵观杜甫一生,历经战乱,颠沛流离,妻离子散。没有经历苦寒,就发不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感叹;没有身受离别之痛,就写不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不是苦读诗书,怎能说出”读书被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话语?……
7、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8、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9、下句写玉垒浮云飘云,用“动”字,也不是新奇之语,但后面接以“古今”,意境顿时深远,从浮云,写到古往今来玉垒山上的风云变幻。
10、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11、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12、唐代的长安原本是世界上繁华的城市之人口百万,亭台楼阁,市场酒肆,车水马龙,全世界的富商学者都云集到此,每逢佳节,唐朝政府都是举办盛大的庆祝典礼,全城欢腾。
13、杜甫经典的15首诗绝句: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4、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15、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6、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7、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18、《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19、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20、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二、杜甫经典的诗词
1、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买回来中华书局的《李太白全集》几乎没怎么看,全在钻研唐诗三百首中的杜诗,还有他特别的几首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些诗篇后续都会出赏析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来欣赏杜诗的伟大之处。
2、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庆幸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不要因为战争颠沛流离,妻离子散,愿世界和平,愿每个人都能过上平安喜乐的生活。
5、⊙投稿信箱:719200273@qq.com
6、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嶔崟。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7、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8、哈哈哈,其实除了杜甫,盛唐诗人如王维、孟浩然,还有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诗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是提高文学素养,更是锻炼人生。
9、上面这首诗就是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春望》,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被后人称为古诗中贵的书信,诗人身处战乱,不知道家人如今在哪里,而自己还被扣留在敌营,一点消息也没有。战争已经持续了一个春天了,可是还是没有停止的迹象。
1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2、我心里揣着杜甫的诗歌过了这么多年,才渐渐明白,为什么后世的寒素文人,对杜诗那么推崇备至,实在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繁华风流浪荡好着笔,而这平淡、陈旧和惨伤,却不是人人可以写得平淡朴实,泣血锥心。
13、而太子并不这样看。大唐是当时的亚欧大陆,其垮塌会导致整个丝绸之路经济体系的崩盘,这是大食帝国、河中城邦、回紇帝国等国际性势力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更愿意看到唐朝平叛成功,并在新的体系里获取大利益。经过娴熟的外交运作,大食帝国派兵帮助平叛,西域唐军得以抽调回国;草原丝路上的回紇人终也同意站在唐朝一边。安史之乱终并没有演化成南北朝。
14、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1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16、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17、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18、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19、只要能制止别国的侵犯,那么又何必枉顾将士的性命呢?
20、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杜甫经典的六首诗
1、定要登上那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4、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7、整首诗通俗又富有哲理,尤其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被很多人奉为至理名言。
8、这一联,杜甫用“来天地”、“动古今”这样的字词组合,营造出一个阔大悠远、笼盖宇宙的意境。天地之间,春色归来,古今之际,浮云变幻,如此宏丽之景致,自然暗含着杜甫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命运的忧思。
9、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10、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11、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12、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13、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14、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15、这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姿和气势,而且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6、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7、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18、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19、绝句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0、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联之中,便有种种精妙之处,杜甫的格律诗,确实达到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诗圣”之名,不是乱叫的。
四、杜甫经典的10首诗
1、《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作品,此时盛唐已经一去不复返,杜甫熟悉的盛世成为明日黄花,取得而代之的遍地战火,处处饿殍。
2、这两句用的是判断手法,因为孩子还小,即使知道父亲被困长安,也不会那么悲伤的,他们必竟还不懂事。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若从字面意思来看,这音乐只能是天上的仙乐,人间自然是难得一闻,但诗人却有所闻,可见其妙得出奇。后来人们又通过“天上”和“人间”两词延伸出,杜甫想要表达的讽刺之意。
4、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6、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7、“天地”与“古今”,是句中自对。
8、远望西郊,自己曾去过的武侯庙和白帝庙,曾经的英雄终也都是黄土一抔,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人,人的努力,所有的人事都没有意义,都是可笑的。
9、《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10、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11、结语:纵观这一首诗,我们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对的忧虑和对气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借景抒情,情景结合,由远到近,感情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让人引起共鸣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
12、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13、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14、下句写玉垒浮云变幻,玉垒山是吐蕃进犯的必经之地,玉垒浮云,象征着吐蕃侵扰。与第三联“西山寇盗”句扣合,西山寇盗,如玉垒浮云,倏起倏灭。
15、今夜的月亮是多么皎洁啊。但这轮月亮肯定不是家乡的月亮。在家乡过白露节的时候,月亮是多么温柔,映在露珠上,到处一片晶莹洁白。兄弟们在野地里一起追着月亮跑,真是开心。那样的日子真令人难忘啊!如今,家乡的那轮明月永远都是亮的。
16、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1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18、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9、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2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
五、杜甫经典的12首诗
1、怎样赏析杜甫的《月夜》?
2、村南的一群孩子欺负我老态龙钟,竟然当着我的面把茅草抱走,然后一溜烟儿地跑到竹林里,我大声制止,可惜,我已年老体衰,我无法阻止他们,只能回到家中,拄着拐杖,靠着门独自叹息。
3、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4、玄宗入蜀是因为不相信北方还有不跟随安史集团的势力,父子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玄宗悲观的南北朝构想。
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6、第二句以视听写景,五更天的鼓角,声音格外的悲壮,仿佛置身于远方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三峡之上,繁星映河,影随波浪飘摇。
7、代悲白头翁作者: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关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知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8、尾联借蜀汉后主刘禅,喻讽唐代宗。可怜后主刘禅,他丢掉了江山,当他魂归故国祠庙,看到故国江山时,会有什么感想呢?意即代宗还朝,看到被吐蕃侵扰的长安,当作何想?而诗人自己客居蜀地,不能为国分忧,只能仿诸葛亮,写一首《梁父吟》。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0、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1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2、诗的首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其中“纷纷”一词,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但在这里杜甫却将它用在那抽象的音乐上,在听觉和视觉上,有一种化无形为有形独特果。在杜甫的描写下,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便久久萦绕在眼前,不曾散去。
13、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4、《望岳》《阙题》《九日登梓州城》《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放船》《清明二首》《登岳阳楼》《暮归》《过客相寻》《江南逢李龟年》
15、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6、经历了人间风霜和摧残打磨,杜甫用一颗千锤百炼的儒者之心包容一切,看待一切。每当情感激昂,将要喷发而出的时候,他的仁者之心,中正平和的儒家观念又能够及时地压下感情。舒缓,低沉,复沓回环,沉郁顿挫,这几个词很好的总结了杜甫人生后一个阶段的创作特色。
17、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18、杜甫的诗有:《春望》、《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登高》、《春夜喜雨》和《江南逢李龟年》等,是他的代表作。
19、杜甫所见的正是这样的长安城,故此才有“感时花溅泪”的哀叹。
20、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杜甫经典的诗词【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