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的特点
1、民间谚语的特点是什么
(1)、“对,我们还可以把每天的记录都收着做成小书,这样就能看了。”
(2)、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舟曲藏族民间谚语在舟曲藏族群众生活中喻人喻世、使用广泛,是传统口传文学及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文化青年及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舟曲藏族民间谚语不仅有着语言文学价值还有着文化艺术价值,对研究本地藏族群众的历史生活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传承舟曲藏族民间谚语一方面能够推动本地藏族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和丰富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
(3)、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形成他是一个即漫长又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诠释舟曲藏族人民生活历程的过程,纵观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发展历程它展现着的是一部历史的画轴。
(4)、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使用贯穿于舟曲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寺院落成、佛塔开光、房屋上梁、吉庆讲话、婚丧嫁娶、歌舞颂词、神灵祭祀供奉等各种活动场合,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还是衡量一个人内心智慧的标准。对于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大体的划分为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对他的功能我们可以划分为宗教功能、世俗功能和教育功能等。
(5)、“春天花都开了,春分就是春天是粉色的吧。”
(6)、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说:“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言,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1999年出版的“中华民间文学中”对民间谚语做好这样比较全面的描述:“民间谚语是民众总结集体经验或表达普遍认识的相对定型的精炼常言。谚语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一种,它不像故事,歌谣等其他体裁那样有一定的情节或其他铺垫,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论的形式”它包含人民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维吾尔族在自己生产生活创造了不少的谚语。
(7)、受到本村老一辈民间谚语大师刘永乾、闫清海、刘崇信等人的熏陶和影响,他对民间谚语传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8)、俗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9)、藏传佛教在舟曲至少有着7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与舟曲藏族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同时对舟曲藏族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ས་ལུང་བ་གཅིག་རེ་ས་སྲོལ་རེ།རྗེ་བླ་མ་གཅིག་རེ་ཆོས་ཚིག་རེ།一条山沟一种习惯,一位喇嘛一段经文”,这则谚语体现了舟曲的地理环境及十里不同俗的特点,与不同喇嘛颂的不同经文作比较体现了藏传佛教文化对本地群众生活的影响。“སེམས་ངན་མྱི་ལ་བཅངས།ལྡོག་ས་རང་ལ་འཁོར།།心怀恶意,反而害己”,这则谚语告诉我们如果对其他人或东西心怀恶意,反过来食恶果的却是自己。间接的告诉人们一种因果轮回关系,体现了藏传佛教中的因果思想。同汉语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样,告诫世人多结善缘少造恶业。“ལྷ་མཐོང་རན་དུས་ཞྭ་ཕུད།ཆུ་མཐོང་རན་དུས་ལྷམ་ཕུད།快见神时先脱帽,快到河边时先拖鞋”还没有进寺院就开始脱帽子,还没有到河边就开始拖鞋。用后者衬托前者,表示对诸神佛的尊敬,体现出舟曲藏族人民虔诚的信仰。
(10)、舟曲藏族人民是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经2016年全国人口大普查数据显示舟曲藏族人口为04万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及区域划分方面多次发生变化,曾与卓尼、宕昌、迭部、陇南坪垭等地都有过多次分分合合,但它的文化体系却未发生明显改变。白龙江流域文化圈是安多农业文明的摇篮,孕育出众多优秀的藏族农业文化,同时白龙江流域也是舟曲藏族民间谚语文化的孕育地。
(11)、刘锋是正宁县宫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职工,现年48岁,大专文化程度。
(12)、带着这样的好奇,3月5日惊蛰那天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到了户外,开始寻找小虫子的踪迹。第一天,找了很久,只在一个树缝里发现了一只很小的蜘蛛。于是有的孩子们有些质疑了,谚语说的也许不对,惊蛰到了小虫子并没有被惊醒啊!但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等一等,也许有的虫子还没醒呢,就和小朋友睡觉一样,也不都是一起醒来啊!于是,户外活动找小虫子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13)、舟曲藏族民间谚语作为舟曲藏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口头流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是民间文化的集中表现。舟曲藏族民间谚语通过以物喻事、以理育人的方式,展现出其独特的语言文化魅力。
(14)、孩子们自由地表达着他们对节气的认知,这个过程老师不做任何评价,只是记录下了他们的所有表达。孩子们放松,老师在其中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声音,每个声音都是孩子对节气的已有经验和想象,都是有意义的。节气的探索就在天马行空的认知中自然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
(15)、人生在世界必须有业,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不仅仅是吃,喝,玩,他还有建设社会的神圣使命,热爱劳动,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该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素质。维吾尔人认为,人无论干什么,都应尽力将它做好,取得好成绩的首要条件是持之以恒。生产类民间谚语是总结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经验为内容;例如:(地里施足肥,青苗往上飞),(冬季要盖好凉棚,夏季要盖好暖房),(土地是农家的生命线),(人如不骗土地,土地也不会骗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丰收,看青苗),(一滴水可以养活植物,劳动可以养活人),(石榴种在水少的地方,无花果种在水多的地方),(旱地种麦子,湿地种苜蓿)等等。这些类谚语生产于人民肥沃的生活土壤,语义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起着传授劳动,生活知识,洁癖人生,社会经验,教育后代,规范言行的作用。生产类谚语是维吾尔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经验过了反复的测验,它在形成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过程。
(16)、“ཕ་རོ་བྲག་ལ་རྡོ་རྒྱབ་ནས།ཚུར་རོ་འུག་པ་གཉིད་སྲོལ་འདུག用石头敲击那边的山头,来唤醒这边山头上的蝙蝠”这则谚语的意思是通过对甲的表达来暗示乙,以蝙蝠与山的关系喻人的应变能力,同时体现出来了本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17)、传统的舟曲藏族民间谚语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音译、意译、直译等手段或多种翻译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式翻译方法来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地域文化的特色。例如:
(18)、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一般是集体创造,言简意赅且较为定型的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外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维吾尔民间谚语是由单句组成的,表达精炼,思想性强,富有音律,说起来上口,感染力强,容易记忆,而且常用虚拟句,祈使句,省略句以及比喻,夸张,谐音,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本来就很美丽的辞藻,就像锦上添花,从而深受人文学者和广大人民的喜爱,伴随着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20)、从修辞手法及句式结构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舟曲藏族民间谚语文化富含的艺术美,这美是舟曲藏族民间文学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民间谚语的作用
(1)、“春寒有雨夏寒晴,秋寒就要下连阴秋雨连绵。”
(2)、以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为内容的谚语,反映了人民的世界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它们往往是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生活类谚语在民间谚语里不但占数量大,而且涉及的范围也广。例如:(秋天弯弯腰,胜过冬天走十遭),(山跟山不相逢,人跟人常相通)(与其有珍宝,不如有知识),(节约够用一百天,浪费只月一两天),(让你致死是钱,求活也是钱),(好马不用鞭子),(先别急,也有轮到你的时候),(不要看漂亮女孩眉毛上涂的噢斯曼,欺骗为友谊的仇敌),(只要国家安定团结,才有人民安居乐业),(朋友一百个不嫌多,敌人一个也不嫌少),(果树的头往往底下)……等等。提倡谦虚,反对骄傲,提倡学习知识反对文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包含着对群体和他人的智慧,能力,贡献的肯定和对自己的永不满足。这些谚语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具有教育的意义。
(3)、音乐性:一般来说,民间谚语句式整齐,节奏均称,押韵顺口,音调与和谐,富有音乐美。谚语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整齐排列的双句:(便宜不好货,好货不便宜),(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听见不如见景),(别人的金握银握,不如自己的穷握)…这些谚语在韵脚上也十分和谐,节奏也均称。谚语用韵形式多样,有的以相同字尾构成声韵:(听过不如见过,见过面不如错过),(人心齐,泰山移)...谚语富于音乐性,使得它一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在人民群众的口耳传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谚语具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它不仅陪受普通百姓喜爱,也受文人墨客欢迎,表现在创作中吸收民间谚语借以丰富作品语言。
(4)、3月13日,晴,气温14度。这天的收获可比一周前大多了,不但发现了蜘蛛,还找到了瓢虫、西瓜虫、蚂蚁。
(5)、མདོ་སྨད་ཤར་ཕྱོགས་སྐྱིད་པའི་ཞིང་ཁམས་སུ།།
(6)、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一般是集体创造,言简意赅且较为定型的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外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7)、潮汕地区的民谚,虽然也有不少全国性流行的“大路货”,但更多的还是本地区群众世代传承和不断创作的口传俗谚。它反映的生活内容和语言风格,都很有地方特色。现在我们试对此作一番粗略的探讨。
(8)、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懂得民间谚语的这些人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多用谚语来修饰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本地藏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这些谚语作为一个基础知识、知识拓展或课外延伸对学生做一些举例、讲解,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地藏族民间谚语的大众化发展。
(9)、然而,随州人敬天并不迷信,认为“敬神迷鬼,捏到鼻子哄嘴。”“只见活人烧纸,不见亡人用钱。”“道场做到别人看,管他升天不升天。”随州人的天命观,与春秋早期随国思想家季梁“民为神主”的民本思想不无关系,敬天而不靠天,取的是现实主义的态度:“天无绝人之路,总要自己去走。” “天生的,地长的,不如自己攘做的。”这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敬而不信的儒家观念一脉相承。老百姓都说“信神神就在,不信神不怪。”人生不过一过客,“人是一世,草是一春”,“黄泉路上无老少”,无须恐惧。安天乐命不是屈服,而是一种不作非分之想的明智的生活态度:“知福福长在,随缘缘自来。”
(10)、“དགའ་རུ་པས་གཏམ་བཤམས་འདུགཕུ་སྡེ་བའི་ཤིང་བཏུ་ཡི་དགུང་རབ་ཡེ།喜听葛儿人言道,拾柴培迪人夜归”,葛儿村和培迪村是舟曲县插岗乡相邻的两个村庄,这则谚语出自以下这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葛儿村的牧羊人,他经常去与邻村交界的山坡上牧羊,邻村的很多年轻人也会来这里放牧、拾柴。牧羊人能言会道,能编出各种故事,因此吸引了那些年轻人的心。每当夜幕降临时,牧羊人赶着自己的牛羊就回家了,年轻人们还没有拾到够量的柴禾,每次年轻人们背着柴禾回到家时天就黑了。这则谚语是典型的本地民间谚语,精确的概括了整个故事情节。
(11)、藏族民间谚语在藏语中称为“གཏམ་དཔེ།丹木慧”是藏民族千百年来每一代身口相传,世代流传的一种通俗、顺口、精炼、朴实、动听的口头性民间文学之一。藏族民间谚语作为藏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当然舟曲藏族民间谚语作为藏族谚语的一部分,他与藏族传统谚语不仅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舟曲藏族民间谚语,我们可以把它当做地理区域内的一个文化范畴,也可以当做白龙江文化圈内的一个文化范畴。
(12)、对于孩子质疑的好奇,老师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怎样知道这些谚语是不是真的呢?”对此孩子有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有的孩子认为可以通过身边资源判定:“可以上网查。”“可以再问问爷爷奶奶。”“可以看看书。”还有的孩子表示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做实验去验证。
(13)、 སྔོག་འདོན། རྒྱུན་འཛིན།
(14)、人类历史就群居,以战胜自然社会的种种暴风。人以自己的人性创造社会,并已经意识到社会化的好处。在社会类谚语里有关阶级关系,还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举凡社会历史,民间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民间公众事务等方面的谚语。例如:(仰面闲躺的吃油馕,抡坎土曼的吃沙枣),(坏人死不了,好人难度日),(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这好比好的馕坑出好馕一样),(巴依拿走了粮食,只留下一堆土),(我抡坎土曼(一种农具),姥爷吃抓饭),(与其在他乡做皇上,不如在本乡当鞋底),这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恶势的认识和人民在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反映了劳动人民鲜明的阶级立场,强烈的爱和可贵的斗争精神。
(15)、平利民间谚语的基本特征是积极的思想性特征,显明的地域性特征,纯朴的民族性特征,丰富的经验性特征,广泛的适应性特征,机警的训诫性特征,高雅的艺术性特征及通俗的口语性特征。
(16)、例如,如果没有八个字符,赢家将是王子,输家将是小偷。
(17)、措加伍姆《浅析藏族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
(18)、刘锋传承与搜集整理民间谚语的同时,还根据生产生活及个人工作中的素材,新创作富有生活气息的谚语235条。
(19)、发展时间不同:谚语用得较多,流传时间较长,更文学化,更精炼,一般用于口头;俗语通常指有一定道理,表述某一种观点的话,另外,歇后语也算俗语的一种。这里要特别指出,我们、日常用的惯用语如中国南海惯用南中国海,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用法,并不是俗语。
(20)、བཙན་པོའི་རྟ་དམག་བཀའ་མ་ལོག་གི་རྒྱུད།།
3、民间谚语的特点有哪些
(1)、(1)王娟编.民俗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2)、斯大林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①)。谚语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考察谚语的产生和发展,自然要紧密联系其种族或地区的社会历史。
(3)、舟曲藏族民间谚语主要分布于山野乡间,田野调查走访及民间搜集是舟曲藏族民间谚语搜集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要做好前期工作、做好前期工作是本次调查的有力保障。
(4)、许多谚语揭示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总结了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广泛的知识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等。
(5)、2016年被刘锋庆阳市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命名为庆阳市民间艺术大师。
(6)、谚语使用广泛,流传时间长,文学性更强,更为精练,且普遍口头使用;俚语通常是指具有一定真理性、表达一定观点的词语,此外,歇后语也是一种俚语。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和我们每天使用的习语,比如南海的南海,只是一种习语用法,而不是俗语。
(7)、节气民间谚语不仅孩子们喜欢,还激发起了爷爷奶奶的参与兴趣,他们成为了丰富孩子民间谚语的重要资源,而且爷爷奶奶带来的谚语也更贴近生活,比如:
(8)、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80后、90后懂民间文学的少之又少,经过对近几年的婚礼主持及丧葬文化系列中谚语使用的观察与探究,发现谚语使用逐渐减少。年长者才会使用一两则,有些人使用谚语时不适合场景,显得有些尴尬,这些方面都能够体现出传承人缺乏的现状。
(9)、སྐད་དང་ཡི་གེ་ནི་མི་རིགས་ཤིག་གི་བླ་སྲོག་ཡིན།
(10)、(③)王晓明 李磊《宗教学导论》(2011年8月修订第二版)第245—246页
(11)、西热《论藏族民间生产谚语》(J)西藏大学2014年4月1日。春燕《浅析藏族民间谚语的特征》(J)四川民族学院。
(12)、随州民间谚语很是丰富,用随州特有的方言土语和表达方式,保存了祖先留下来的认知成果、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传统习俗,处处闪现出随州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追求。日常言谈中经常像经典一样引用,在茶余酒后,场院树下,田边地头,甚至有随意的小型比赛,专门说谚语(以及歇后语),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我们看重的是这些土俗谚语中包含的睿智哲理。古人有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随州谚语说:“前人不讲古,后人没得谱。”“天地和谐万事兴。”“干净的是沁水,进骨的是俗话。”“进骨”指精辟,入木三分。这些话语的经典,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继承,留给子孙,永世宝用。(本文以所收随州民间谚语为解读对象,用仿宋体标明;跟普通话完全相同的谚语不在解读之列。)
(13)、“གནམ་སེམས་ཅན་གྱི་གནམ་ཡིན།ཕ་མ་རང་གི་ཕ་མ་ཡིན།天是众生的天,父母是自己的父母”这是一则孝道、感恩方面的谚语,上师或长辈讲孝敬父母的话题时一般会引用这则谚语。
(14)、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15)、 དམངས་ཁྲོད་ཀྱི་གཏམ་དཔེ།藏乡民间谚语(5)
(16)、春分节气探索中,孩子们不仅充分了解了春分节气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还清晰的掌握了春分的节气特征,同时还在自然而然中认识了钟表,培养了持续科学探究的学习态度。
(17)、讲到民俗味,还得举出一些由劳动妇女创作的生活谚语。旧时的潮汕妇女多从事家庭纺织劳动,所以也产生了“紧纺无好纱,紧绩无好线(麻丝)”、“布唔破,仔唔能”等经验性谚语。潮汕妇女是很会打扮的,因而也出现了“三成人七成打扮”“宽打扮,紧行路”这些风尚性谚语。还有如“嫁人勿嫁田”“早瓜累藤,早仔累身”则是她们择婿和生育的信条。今天看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移风易俗嘉言。
(18)、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19)、20多年来,刘锋先后在《甘肃农民报》《陕西科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谚语57条;2016年还自费整理印刷《正宁民间谚语》小册子;2018年,他搜集整理的130条谚语,被正宁县文化馆收藏。
(20)、3月16日,晴,气温16度。这天的发现更多了,除了前几天找到的几种小虫子,还发现了臭大姐和小飞虫。
4、民间谚语的特点和作用
(1)、谚语是一种习语。它是一种在民间传播的相对简洁而全面的话语。它们大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而且通常是口头流传的。
(2)、什么是白露水?白露水在哪?成为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他们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到白露是指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近地面的凝结而成的小水珠。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在离地面近的地方开始寻找,但都没有找到资料里说的小水珠。就在他们认为这个谚语不真实的第二天,早晨7:30入园时,几个孩子有了新发现,幼儿园树下草地中小草上有好多好多的小水珠!但这些水珠等到上午户外活动时就没了。接下来的几天观察中,他们有了这样的发现:白露水只在早晨才会有,太阳一出来就没了,因为早晨的温度很低。
(3)、舟曲藏族民间谚语作为舟曲藏族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是舟曲藏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舟曲藏族民间谚语的形成与舟曲藏族人民的生活经验、地理环境、历史事迹、军事战争、农牧文化、民间故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4)、Abstract ThefolkproverbofZhouquTibetansistheessenceofZhouqufolkcultureandthecrystallizationofthewisdomoftheworkingpeopleofZhouquTibetans.ThefolkproverbofZhouquTibetansreflectsthelifestyle,history,cultureandreligiousbeliefsoftheZhouquTibetansandisatreasureinoralcultureandtraditionalculture.BasedonthecollectionandarrangementofthefolkproverbofZhouquTibetans,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andfunctionsoftheproverb,andfinallyputsforwardthemethodsofexcavatingandinheritingtheproverb.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民间谚语的作用精辟6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