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一九到九九怎么说的
1、关于一九到九九的谚语
(1)、字词表达和构词方式很特别。在永新方言中,有几个特别的副词,表达的意思也很特别,外地人一般很难听懂。“楞”,就是对“曾经”或“已经”的否定,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没”。如:楞开门,楞来上班,戏还楞开场;“勒”,就是表达规劝、禁止之意,相当于“勿、别、不要”,如:勒吵、勒骂人、勒吃烟;“恶”,相当于“很、”,如:恶好、恶坏、恶干净、恶舒服;“来”,相当于“快要、将要”,如:病得来死、戏来开场、饭来熟、天来暗等等。在构词方式上,有许多东西是以实物构成的材料、形状或其功能、作用来称呼。如:地封(门槛)、毛捆身(棉衣)、抵手(顶针)、明火签(火柴)、手捏子(手帕)、疮蛤膊(癞蛤蟆)、哥哥打老虎(螳螂)等,这些词语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既形象生动,又明了易懂,反映了永新方言因受地理隔阂封闭的影响,而发展演变成的独特用语。
(2)、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天才出于勤奋,知识来自实践;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到一世穷;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要脸,树要皮;一个篱笆十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一个钉子一个眼(孔);
(3)、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托托,四七肉火烧,五七角角,六七饼饼,七七不应等,八七 ,九七
(4)、五九六九沿河看柳,1月27日至2月4日是五2月5日至2月13日是六九。
(5)、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在寒冷的时候,当五九六九天气开始逐渐升温,柳枝种植的河流开始发芽,一切逐渐恢复,以消除冬季的抑郁症,人们不禁看到柳树。
(6)、二十三的灶马齐了头儿,大肥猪养得流了油儿。
(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管那个屁事;
(8)、古代词汇保留比较多。在普通话里,古语词有些已经消失,有些仅保留在书面语中,但在永新话里却常常用到。如:晏(晚)、行(走)、走(跑)、着(穿)、面(脸)、吠(狗叫)、禾(水稻)、莳田(插秧)、蟮俚(蚯蚓)、瘿鼓(肿脖子病)、老崎(危险)、头(锄头)、捞罨(捞鱼虾的小网)等。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古单音词,如箱(箱子)、甑(桶形的炊具)、盆、钵、盘、枱(桌子)、凳、被(被子)、屋(房子)、帐(蚊帐)、章(图章)等,这些古语词能够流传至今,并在社会生活的交往中广泛应用,充分说明了永新方言受唐宋遗风的影响之深。
(9)、天上雨,落塘里塘水,落井里井水,落东厕里屎水;
(10)、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吃饭先喝汤,强似开药方;酒过伤身,气过伤人;吃饭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11)、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见;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明;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鲤鱼跳龙门,大雨定倾盆;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来了倒春寒,必定年成旱;
(12)、古人的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就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在冬季的时候下雪比较多,这样雪就能缓解旱情,对于越冬作物的生长有利。同时下雪的时候天气比较冷,尤其是融雪的时候,气温低了就会冻死地里的害虫,而虫害少了,农作物生长更好,也就为丰收打下来基础。
(13)、《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来反映天气的冷暖。早
(14)、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一九”期间天气都是比较寒冷的,那么到了“九九”的时候就已经很暖和了。而如果“一九”的时候比较暖和的话,那么到了“九九”的时候依然还是比较寒冷的。
(15)、这是老祖宗总结出来关于一天中昼和夜晚时长相关的一句老话。意思就是说:到了夏至节气以后白天的时间就慢慢变短了,而夜里的时间就长了一些了,也就是说天亮的时间推还了,而天罢却逐渐提前了。而到冬至节气的时候,天亮慢慢提前了,而天黑却延迟了。而这个“一线天”指的其实是过去农妇人家做衣服、缝被子所用到的棉线,一线的长变也就差不多是一米左右。
(16)、从小看大,三岁至老。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出声。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妈子”下假神(“师妈子”即巫婆)。胡芦头,胡芦头,先装瓦屋后装楼,末了还能装人口(胡芦头指吸鸦片的工具)。家贫出孝子,惯养不成龙。家有千顷田,不如子孙贤。娇养无孝子,棒头出孝郎。久赌神仙输。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年年防贱,夜夜防贼。人大心开,树大自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小来偷针,大来偷金。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要想过得好,鸡、鸭、猪、羊满院跑。有钱多买粪,无事少赶集。
(17)、(晋县)“一九二相唤不出手。三九篱头吹觱篥。四九夜眠如露宿。五九家家推盐虎。六九口中哂暖气。七九行人把衣担(单)。八九猫狗寻阴地。九九穷汉受罪毕。”
(18)、叽哩哇啦门前过, 冇声(无声) 冇响去了货(失节);
(19)、生在高山葱茏,死在九泉修身,口渴石头上喝水,说话没有声音,叙事万古全明。(毛笔)
(20)、冬至后即开始“数九”,俗称“交九”,意味进入到一年中寒冷的时节。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2、一九到九九是什么意思
(1)、对于这句俗语有些年轻人估计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它却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它的意思是说在三伏天期间虽然是一年中热的时候,也不全都是很炎热,总有那么几天是比较舒服的,这也就是“三伏有一九”。
(2)、具特色的是“咕哪”。“咕哪”是永新方言中的代词,表示“什么”的意思。“咕哪”的用法很广泛,特别是“咕”字与“咁”(那)等字的组合,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如:“咕”(这)、“做咕”(这样)、“咁咕”(那样)、“咁咕些”(那些)。在词的组合上,“做咕”通常置于名词与动词之间,形容动态的迅速和强烈,如“火做咕射”、“汗毛做咕敦(竖起)”、“鱼做咕跳”。如果在“做咕”之前再加上副词“总”,则表示动态不仅迅猛,而且是连续反复的出现。如“大塘里个鱼总做咕跳”、“手指脑(头)在人家面前总做咕戳”。在永新人的生活中,说话离不开“咕哪”,如“你去做咕哪(什么)”、“你去买咕哪(什么)”、“你哇(说)咕哪(什么)”等等,“咕哪”是永新人说话的主要特征。当你在外地听到有人说“咕哪”,那他一定是永新人。
(3)、秋不秋,六月二十头。(立秋大多在农历六月下旬)
(4)、天文专家表示,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5)、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
(6)、为了迎接冬至的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至日”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7)、二月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楝子开花吃燎麦(接近成熟)。六月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8)、而在“三九”期间虽然是一年中冷的时候,这也是老谚语所说的“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可是“三九”这段时间,也有几天不会特别冷。而不是特别冷的那么几天,也就是农谚所说的“一伏”。
(9)、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在永新民间,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创造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谜语,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它是永新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10)、能吃三口甜(好话),难吃一口苦(逆耳的话);
(11)、逼命的炒花儿,加重的米粥儿,要命的稀托儿,救命的煮角儿。
(12)、出门观天色,进门观脸色;(指要善于察言观色);”
(13)、 拉锯,扯锯,婆婆门前唱戏。唱什戏?唱好戏。不要脸的xxx就要去。
(14)、冬至。专家表示,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冬至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也意味进入“数九寒天”。
(15)、五斗六斗叫街的,七斗八斗做官的,九斗十斗升仙的。
(16)、一撅腚,拉了弦,炸得个丫丫朝了前。(此条为景贤兄搜集)
(17)、好汉不提当年勇;哪壶不开提哪壶;站着说话不腰疼;先小人,后君子;刀子嘴,豆腐心;光打雷,不下雨;
(18)、有病早治,省钱省事;千层单不如一层棉;春捂秋冻,没灾没病;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9)、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先尝后买,才知好歹;黑字落在白纸上,钉子砸在木头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拔出萝卜带出泥;临死拉个垫背的;醉死不认那壶酒钱;恶人先告状;善恶到头终有报,远走高飞也难逃;贪多嚼不烂;吃饭穿衣量家当;磨刀不误砍柴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打人别打脸,说话别揭短;吃了人家嘴软,拿了人家手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酒肉朋友,难得长久;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20)、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3、民间说法一九到九九
(1)、但是在笔者的家乡这边则有完全相反的说法,即“头九雪花飘,九九穿单纱”。可能这是和地域有很大的关系。而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九”期间下雪了,那么到了“九九”的时候就已经很暖和了,至于穿“单纱”这个是夸张的说法了。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3)、只要肚子有油水,哪管衣衫吊梨树(衣服到处打结头);
(4)、头戴红帽子,身穿绿袍子,行路唱曲子,坐下捞胡子。(苍蝇)
(5)、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
(6)、(1)“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一线是指什么?到底多长?
(7)、辑录时间:2003年6月底~2016年2月
(8)、五九六沿河看柳:天气有点点暖的趋势,沿着河边已经有要回春的迹象。
(9)、有钱三十(岁)称老生(长辈),无钱七十是伢俚(小孩);
(10)、满桶水冇(没有)响,半桶水叮当叮当,(比喻有学问的人谦虚,一知半解的人倒夸夸其谈);
(11)、永新方言与普通话除了在语音、声调上有较大差异外,尤其在词汇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12)、病来似墙头,病去似抽丝。不吸烟,不喝酒,病魔见你绕着走。吃得急,咽得慌,又伤胃,又伤肠。吃饭先喝汤,胜过开药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散步,不要进药铺。饭前刷碗洗手,饭后刷牙漱口,四净做到,百病没有。过了九月大夫袖了手,家家吃萝卜,杂病何处有。饥不暴食,渴不狂饮。每餐八成饱,保管身体好。食多伤胃,忧多伤岁。睡觉不蒙头,身体壮如牛。睡前洗洗脚,胜过吃补药。有钱吃补药,无钱晚洗脚;洗脚血气生,小病不会生。早饭要饱,中饭要好,晚饭要少,活到八十不老
(13)、湖南:一九二怀中抱手;三九檐前雨不滴;四九檐前胶蜡烛;五九家家打年鼓;六九春风如榨刺;七九行人把衣宽;八九看牛儿坐溃溃;九九安排蓑衣和斗笠。
(14)、喜鹊尾巴长,日里洗澡,夜晚乘凉。(打水竹筒)
(15)、1见过的比你听过的亦多。 用过的比你见过的亦多。
(16)、背——背——一背背,背得东头,背得西头,弯过来给会逼兜。
(17)、戴手表,挽一俏儿;穿皮鞋,走高道儿;镶金牙,自来笑儿;
(18)、蚕老一时,麦熟一晌。锄头底下有三宝:防旱、防涝、除杂草。春雨贵似油,保墒抢时候。冬耕深一寸,等于多上粪。棉花锄八遍,桃子结成串。麦盖三床被(雪),枕着馒头睡。麦怕胎里旱,人怕老来穷。七成收,八成丢。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人靠地养,地靠粪养。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扫帚响,粪堆长;动动锨,粪堆添。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选拔好良种,才有好收成。雪打菊花心,柴米贵似金;要吃高粱面,扒出根来看;有水三分收,无水三分丢;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19)、两弟兄一样高,背上各背一把刀。(双合大门)
(20)、齐眉发(头发与眉毛接近的人即蠢人)吃开角里(额前头发少即聪明人);
4、一九二九到九九的顺口溜
(1)、1西宁安小村村,脖子塞住柳棍棍,得唠塞住酒盅盅。
(2)、远看是秤砣,近看勒(不是)秤砣。剥掉肚里黄皮,单吃面上碎肉。(鸡旽)
(3)、数九又称冬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4)、 点点豆豆,米量二斗,和尚不在,请你先走。
(5)、在农村里还有“头九地下霜,过年冻死牛”等类似的农谚,一般只有在大晴天的时候才能在早上见到白霜,如果当天有大白霜,一般太阳就很大。而它的意思是说头九期间有白霜了,而过年就会以阴雨,或者是下雪天为主,而这样的天气也会特别的寒冷。
(6)、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数九”知识你知道多少?
(7)、(婴儿)七(个月)坐,八爬,九个月生牙,十个月喊呀(爷);
(8)、小青小青转一个圈;小青小青挨一下地;小青小青担一下拐;小青小青扑出去。
(9)、一提起数说明天气已经很冷了,但在山西大同地区来说一九二在人们心目还不怎么冷,所以不把怎一九二九来计算冷的天气,冷的天气一般在三九四九这两九中,冷的喂狗的时候,只是押开门缝,把狗叫过来喂,
(10)、三九四九冰上走。河湖水面冰层厚厚,人车可以放心走了。也有说:三九四九打骂不走(过去衣着不太好,撵都不出屋’。
(11)、 斯儿古今,猫儿点灯。老鼠嘘谢,气死福顺。福顺戴得皮帽帽,吓得老鼠一跳跳。
(12)、大字不出头,两面挂篓头,三天不吃饭,饿成鸭鳖蛋。
(13)、小汽车,滴滴滴。马莲开花二五二五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三五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四五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五五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五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七五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九五九八九九一百一。
(14)、枣子长,枣子大,放满一房装不下。(油灯火)
(15)、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春天到来,耕牛下地开始准备种庄稼。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一九到九九是什么意思精辟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