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亲情的诗词精辟138条

关于母子亲情的诗句

1、母与子的温馨的诗句

(1)、其结合以上的例证,我们再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情书写”。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是一个以血缘-地缘而建立起庞大社会组织的传统国度。对血缘关系的注重,对地缘关系的倚重,对乡土人情的依恋,在整个社会制度、礼俗及文化形态中,是极为显著的。那么,它真得缺少“亲情诗”或“写不好亲情诗”?例如《诗经》里的《邶风·燕燕》等大量的“亲情诗”,还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等。尤其是在人类文学母题上,“母神崇拜”就是一个恒久的母题。而父-子、君-臣、家-国的制度文化与效忠理念,也是浸淫在每个华夏子孙的骨子里,在忠君爱国的思想下,陆游的《示儿》里无疑既有君臣又有父子,更是家-国一体的呈现。当然,陆游与唐婉之间的婚恋诗,尤其是那首《钗头凤》;李清照思念赵明诚的那首《声声慢》,都是男女之间夫妻情义的千古名唱,还有那许许多多的怨妇诗、悼亡诗、思乡诗等。当然,在一个将血亲伦理不断拓展、蔓延到整个社会制度的国家,它似乎弱化了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等亲情关系的简单的、直接的表意性,实则是因为父-子伦理、君-臣关系、家-国情怀而将亲情表意进行转换、升级、扩展或者泛化。中国传统的孝亲文化,表层结构是基于血亲伦理的实践,深层结构却是权力政治的诉求,是等级秩序与家-国政治延伸至以“家庭”为单位的末梢神经系统。当然,就我们所能读到的历代“亲情诗”而言,它无疑存在一个被不断筛选、过滤、赋值的经典化的过程。因此,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加之各类因素的考量,使得我们所能读到的“亲情诗”都或多或少具有了一定的“述史”功能,这个过程是否会过滤掉那些“简单的”“直接的”抒写亲情而无宏大意义的作品呢?

(2)、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3)、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4)、〖唐〗韩愈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5)、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6)、译文: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7)、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8)、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

(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11)、面对这个话题,我们首先需要追问或质疑这个表述及其观点,“我们写不好亲情诗?”或者这个陈述句换成疑问句,“我们真得写不好亲情诗吗?”那么,它是一个必然性的结论,还是一种或然性的推论呢?

(12)、译: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

(13)、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14)、刘海,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贵州省美学学会会员,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壹项、教育部社科基金壹项,参与各级别社科基金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壹部,参编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近几年以来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解读方法予以实践性分析研究;目前的学术兴趣点,集中于“城市与人”的多维度思考。此外,在教学与科研之余热衷于文学创作,部分作品发表于高校校报、地方日报及某些诗刊。 

(1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6)、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17)、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8)、这四句诗意与孟郊的“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母亲抬眼就能看到堂前的萱草,但此时母亲的心思全在游子的身上,面对鲜艳的萱草母亲自然视而不见。

(1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0)、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2、母子亲情的诗词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3)、这一段写出了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时的场景。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4)、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5)、在儿女即将生育的出世的时刻,母亲如同在监狱中度过。

(6)、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7)、这是孟郊自创的乐府体诗,是一支醇厚深挚的母爱颂歌。诗篇吟颂了一种普通、亲切而又真淳的母爱,激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 

(8)、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9)、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千。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

(10)、〖汉〗刘安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11)、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12)、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13)、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14)、(纪伯伦)母爱是世间伟大的力量。(米尔)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1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6)、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7)、其次,我们再回溯到人类诗歌史中去反观这一命题。那么,在人类诗歌史上,这一类的诗歌少吗?或者写得不好吗?仅以中国诗歌为例,如从先秦诗歌之首的《诗经》,包括《诗经·邶风》《诗经·小雅》等里的亲情诗,到魏晋之际曹植的《七步诗》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再到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清纳兰性德为亡妻卢氏所写的悼亡诗,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海子的《亚洲铜》、吕德安的《父亲和我》、张楚的《姐姐》、翟有明的《母亲》、沈浩波的《蝴蝶》等等,或者也包括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些都是诗歌史上的名篇。那么,我们得出如此结论(“我们写不好亲情诗?)的依据又是什么?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0)、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3、关于母子亲情的诗句有哪些

(1)、这一段写出了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时的场景。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2)、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5)、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6)、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7)、译: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8)、 ——新旻译,《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中》

(9)、喜讯:兴叶家具15春季惠开年首促,战果辉煌!

(10)、《格言对联》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1)、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12)、所以,人类诗歌史中关于亲情的抒写,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复杂的转化、升级、扩展或泛化,这才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的地方。

(13)、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慈母爱》杨维桢

(1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6)、永恒的妈妈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珍宝的第一声——妈妈这是感人的原始蕴蓄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只有这一声呼喊的相同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能比这一声更动人游子吟群山不愿送走夕阳多情的水手不愿远航。希望在召唤。

(17)、〖唐〗王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18)、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19)、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之时读这首诗,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中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它的朴质、深厚和对思乡之情的高度概括。

(20)、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4、适合娘俩发朋友圈的句子

(1)、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5)、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6)、(邓肯)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7)、《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8)、译文: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9)、《格言对联》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0)、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2)、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3)、(惠特曼)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人生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14)、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5)、“举头望云林”语用典故,据《大唐新语》载:“(阎本立)特荐(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16)、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7)、父母生养我,太劳累辛苦了!简单的八个字写出了对父母养育之情的理解和感激!

(18)、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19)、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20)、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5、关于母子亲情的诗句古诗词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我没有黄金,我有副身躯,每掀起一层,你会挖到煤”诗人用这样的语言告诉孩子,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矿藏,你只有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你才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3)、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4)、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5)、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书村落间事》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7)、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8)、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0)、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快乐的地方。——(英国)

(11)、——《诗经·小雅·蓼(lù)莪(é)》节选

(12)、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13)、〖南北朝〗颜之推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5)、在年底用诗词怎么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6)、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

(17)、“举头望云林”意为眺望双亲居处——抬头望见白云,就不由得想到白云之下的故乡,以及故乡中的双亲。“愧听慧鸟语”写慧鸟的鸣叫勾起了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慧鸟,疑为“慈乌”,白居易《慈乌夜啼》云“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说的是:

(18)、慈亲这里是指母亲的意思,萱草是一种草本的花。古时萱草就是代表形容母亲的花,就是我们常说的忘忧草。

(1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0)、《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英国)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法)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白居易《燕诗示刘叟》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5)、译文: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6)、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7)、写一句与父爱和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及生母子情宛然。貌殊语异憎还爱,心中不觉常相牵。《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年代: 唐 作者: 刘商

(10)、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1)、——贯休《上孙使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12)、感恩食之香甜,衣之温暖,感恩美景如画,妙音如水;

(1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5)、——黄景仁《别老母》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1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末到家》蒋士铨?

(17)、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18)、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0)、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

(2)、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3)、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4)、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7)、——白居易《燕诗示刘叟》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8)、寒冬之时,不仅有眼前的寒冷,还有诗和远方,还有她——母亲!!!

(9)、《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10)、母亲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吗?母亲欣慰的看着我。听火车气声,笛声……隔着窗户紧紧握着一双手。

(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13)、《格言集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4)、——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转自柠檬美文。

(15)、萱草又名谖草,古人认为萱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欲睡,可以使人忘忧。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大夫用具有明目安果的萱草煎煮给李世民的母亲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

(16)、但不幸的是,在自己事业为鼎盛时期,却发生了意外

(17)、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18)、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母子亲情的诗词精辟1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