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
1、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论据
(1)、这样的人,很容易受到别人,或者听命于上面的指令,或道听途说不加澄清,不会明辨是非,只是浅薄固执的寻求“任务”、命令的达成,用现在的话来说,很容易变成一傻冒。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是非。
(2)、宗族里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也称赞他尊敬兄长,这是中士。
(3)、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因为,当时,“君子”与“小人”是社会等级分类,并非现在所指好人与坏人。
(5)、孔子认为,说了话,按照自己意思,无论如何要做到,是极端之人,是过于化的人,是不分黑白是非之人。
(6)、若是可以多说利益他人的话,就会种下善因,我们自己与他人都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获得更多益处。
(7)、老祖宗有句至理名言叫“言必信,行必果”,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检验一个人是否靠谱,也可以套用这句话。比如说,某人高谈阔论,看似志向宏大,说自己要开公司、考研、计划一年读几十本书等等;但是一年年过去了,也没有见他有任何实质行为,则说明此人难以有大作为,如果他混得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8)、其第一高徒——后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采取了“偷换概念”的方法试图为孔子“开脱”。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干脆“置之不理”,仍然坚守“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说。
(9)、正确理解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涉及到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判别逻辑,以及之所以做出这种结论的道德观念依据。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在内在联系上加以贯通,才能准确理解孔子的真实意图。
(10)、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在孔子的眼中,上面的老古板和道学先生,就是“硁硁然小人哉”,为什么呢?
(11)、明明跟自己约好的每天10点前睡觉,结果一追剧根本无法停下来。后自己跟自己妥协,就这两天这样吧,大不了后面再补觉。
(12)、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一个实例(《孔子家语·困誓》中也有记载,不过更加详细而已):
(13)、毕业7年来,我亲眼目睹了同学之间差距:有的同学开上了豪车,有的自己开公司当了老板,有的在世界五百强的外资企业上班,有的在国企大公司上班,有的在私企上班,有的开店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当上了小学副校长,有的当上了乡村教师等等。
(14)、孔子说这一句话是什么时候,是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一次到了魏国,遇到了一群强盗,要杀孔子他们,孔子告诉强盗,他是谁,请不要杀他。强盗之中,估计也有读过书的,知道孔子很有名,那就不杀吧。但要孔子,不能向官兵告发,孔子点头同意,于是强盗就放孔子一条生路。
(15)、当时间到了的时候,孩子并不能履行你们的约定。经常是一拖再拖,后我们就忍不住怒吼:“你自己都答应好的,说到不做到!”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理直气壮,因为孩子答应的没做到。那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16)、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7)、出处:唐·令狐德棻《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18)、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走。”
(19)、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看似一些“小问题”上心口不反映的是d章意识薄弱、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本质上是对d不忠诚、不老实。如果不给予重视、不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两面人”、背离d章要求,丧失作为一名d员的条件。
(20)、不过,也要正确理解,更要具体分析,不要把这作为自己说谎和食言的借口哦!
2、言必信行必果所蕴含的道理
(1)、此外,“小人士”也不具备“权变”的能力,即便是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也无法达到随机应变而“不辱君命”的层次和水平。所以,只能墨守成规,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便是“辱”了君命,充其量,也仅仅是能力与水平问题,没有原则性的可挑剔之处。
(2)、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大人物(或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3)、孔子又回答:“那些说了话务必切实做到,而且,行动一定要坚决完成的人,这是不问黑白,只管执行自己意见的小人呀!这就是又次一等的士了。”
(4)、我们认为,正因为朱子与孟子处于“同一‘学术’档次”,所以,他才对孟子“赞赏有加”,进而把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置于了“五经”之前。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种不可原谅的本末倒置!
(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我们揣测,孟子可能对“五行学说”不明就里,又觉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挺“高大上”的,就一头栽了进去。但是,由于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孟子一时又难以弄清其真伪,所以,在构筑他的“性善论”时,则避开了五常中的一常“信”,只把“仁义礼智”四常对应出个“四心(端)”来。
(7)、也许你会说,我们就不要去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就算了,怎么还把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人说成「大人」?前后不出尔反尔,一听就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作为,孟子这样说,未免夸张了吧?
(8)、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之举,这种强拉硬扯,不仅没有真正维护孔子的“形象”,反而使孔子因此而“蒙羞”。
(9)、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10)、指,出言必不让人怀疑,行为必定不弄虚作假,言行一致的,就如古代兵符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
(11)、ConfuciusbyPatrick,Dribbble
(12)、从理论起点上看,孟子根本就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命题的真正含义。甚至连圣人、大人、君子和小人这样的概念含义都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才出现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种概念混乱和逻辑层次不分的言论。
(13)、但是,由于这种理解毕竟只是“理解”而不是孔子“亲口所说”的原话,所以就如实地记录下来,“以资(后人,读《论语》者)参考”。
(14)、·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16)、人过了中年,要多说好话多做善事,这样做就是在为自己的将来积累福报,而那些不该说的话,都是折损福报的话,说得越多对自己越没有好处,反而会因祸从口出而招来恶果。
(1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8)、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9)、子贡问:“现在从政的那些人呢?”孔子说:“唉!都是些器量狭小之辈,何足挂齿呀!”
(20)、事实上,我们发现,孟子的这些话,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弟子有子关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的“翻版”,但却没有有子的说法语意更加准确和逻辑更加严密。因为在有子的观点里,我们可以得出清晰无误的结论,即:信该不该守,应该看一看所许的诺言能不能符合义的标准与要求,符合就去践行,不符合就不去践行。这对每一个人都适用,不存在“君子小人”和“大人大众”的区分,是“该不该”和“能不能”二者的内在统一。
3、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简短
(1)、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2)、原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3)、这句话是孔子与徒弟子贡的一次对话中提到的,大家都以为孔子说的就是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个道理。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言必行,行必果”的后面,孔子他老人家还说了6个字,许多人都将其真正的意思理解错了,这6个字就是“硁(kēng)硁然小人哉”。“硁硁”的表面意思是信誓旦旦、理直气壮,但却是个贬义词,通常用来形容固执、浅薄。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了就要去做,做就要做出结果,这与那些固执浅薄的小人没啥区别。
(4)、孔子弟子对信的理解如下(均出自《论语》相关篇章):
(5)、子贡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士」呢?在春秋时代,「士」还不像后代是泛指一切知识分子,也可以指贵族中低于大夫的阶层。因此孔子从他们的职业使命和社会地位,描绘了高的和次高水平的士。当子贡又问「那比这更差的呢?」孔子便说,这类人呢,说过的事就肯定将它实现,想做的事就非要做成,这是一副小人的样子。至于比这更差的,孔子只能「噫」了。
(6)、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相信很多人看到今天的金句“言必行,行必果。”就会想到这句话就是说到做到的意思。今天,我要推翻这个想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解读这句话。
(8)、在孔子时代,信是与诚互训的。但是,诚是一个具有本体论含义的概念,《礼记·中庸》中说:
(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0)、所谓“逻辑”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概念”问题。
(11)、孔子这句“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
(12)、“必”是一种在思想和观念两方面都必须屏弃的先天性缺点(我们在往期《记载了孔子进行宗教修行的六大证据》一文中,在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句的正义中,已经指出了“必”的弊端)。不仅在宗教修行这种高层次上需要去“必”,即使是在社会生活层面,同样也需要去“必”,所以,孔子只认为“不辱君命”的士才是第一等的,这样的士一定“不必”,而且知道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并能够根据情势而灵活变通地完成使命。
(13)、《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14)、所以说,那些志向远大且坚定的人,会越来越走上坡路,也早晚会熬出头。反之,那些志趣卑俗的人,总是沉迷于简单的享乐,不思进取,也就自然很难有出息!
(15)、这是一个涉及到孔子思想体系结构与层次的系统化和逻辑化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16)、能力:我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掌握了什么技能?(如何做,懂不懂)
(17)、其实,现在法律也有规定,如果是被迫或要挟下签订的协议,法律可以不承认,因为非个人真实意思的表达。
(18)、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19)、有趣的是,《墨子》特别点出了许多人的言行不一:这些投奔「兼君」的人,很可能就是平时嘴巴上高喊「别」主义的人(在今天,他们也许会高呼对难民关上国门修筑高墙)呢!不过对于本文的目的来说,要关注的就是:在这里,言必信行必果同样不是《墨子》所提倡的道德品质,而是他所推崇的「兼」者和他所批评的「别」者都可以具有的特质。
(20)、也正因为孔子特别看不起这类人,所以,后世孟子还在《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补充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4、言必信行必果的现实意义
(1)、要想正确体会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对“士”、“小人”和其中的“必”字,以及当时的“话题对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2)、至于「言必信」中的言,指的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包括自己说过的任何话(莽撞的气话、吹牛的大话、违心的假话也属于「言」)。总之,只要我说过我要做,我就会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发言人也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用「言必信」这个说法的:我国要制裁相关美国企业,这件事不需要别国配合,也不是向别国做的任何承诺,纯粹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宣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必」字。「必」使得「言」成为了对于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只要说过的,都要做;去做的,要做成。显然,这已经不再关乎是否讲信用的问题,而变成了「人的行动取决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原则」。
(3)、一个人能否有出息,首先要看他平日里志向是否远大,正如孔子所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人只有肯于立志,能够醒悟,并积极作为,后一定可以做到,只是稍微比期望差一点,毕竟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正所谓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4)、孔子回答道:“那些让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羞耻之心的人,如果到外国出使,能够完成君主的使命,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士。”
(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楚国大司马子西,想把他召回国,但叶公反对说:“我听说胜这个人狡诈而好作乱,恐怕会是个祸害吧!”
(7)、人过了中年,就不要再去伤害身边的人了,尤其是在言语上的伤害,就更加不应该了,佛教认为世间是有因果报应的,我们如果说了伤害他人的话,就是在造恶业,将来是要承受果报的。
(8)、所以说,凡事都不是的,诚信固然是美德,还要看是什么事情,还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一概而论。
(9)、白话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10)、另外,「言必信、行必果」还出现在《墨子·兼爱下》。在那里,墨子假想了一个信奉「别」主义(只爱自己家、自己人)的士,和一个信奉「兼」主义(互利互爱,把朋友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的士。若他们两人同样都「言必信、行必果」,当我们要远行异乡、生死未卜时,会把自己的家人子女托付给那一位朋友呢?显然是托付给那个会把你的家人当自己家人的朋友。同样,有一位信奉「别」主义的君王,另一位是奉行「兼」主义的君王,当你成了难民的时候,你会投奔哪一位的国家呢?显然会去找后者。
(11)、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2)、于是,孔子和他们订下盟约,蒲人就从东门放走了孔子。
(13)、所以:“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一句,读完你就知道,它原来是骂人的
(14)、首先,我们想一下。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也会有过说到做不到的时候?
(15)、由上引可见,除了我们正在讨论的“言必信,行必果”和有子的“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外,孔子及其弟子所有的这些言论,都是从正面(即正向意义上)肯定“信”的。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人,都要以信来“立身”和“处世”!这是毫无异议的结论。
(1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7)、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要求这么做,也用这句话来夸人。
(18)、第孟子这里所说的“大人”,是不是与“小人”相对称的大人。如果是,为什么孟子要在孔子“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概念语境中节外生枝而搞出一个“大人”与“小人”的对举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换言之,大人、君子与小人三者是什么关系,尤其是大人与君子是什么关系?
(19)、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上期(《人性“本善、本恶、性善恶混和无善无恶”四方对立的裁决》)文章中涉及到了孟子论“四端之心”时单单剔除了“信”的问题,为了避免该期文章结构的“胖瘦不匀”问题,才单辟此文予以讨论。
(20)、(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5、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什么
(1)、反过来讲,对于那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是对国家、社会、大众有害的人和事,就没有必要去遵守诚信的规则,否则的话,明知道对方去害人,去做坏事,还要信守承诺去帮助他,那就是顽固不化、助纣为虐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以前不知道所做的事情是错的,现在知道错了,就不能将错就错,一条道走到黑,就应该及时改正,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不叫不守信用,这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3)、子西不听叶公所说,还是坚持把胜召回来,结果后来,子西就被胜所杀。
(4)、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一致。墨子不仅强调言行一致,而且注重言行的功利效应。孔子认为,文字在实践中是有价值的,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不应该多说。说得多,说得漂亮,不付诸实施,是空谈。
(5)、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6)、在《论语》中,我们知道,孔子只谈了“学(及‘好学’)”和“怎么学”和“学的意义与作用”,但从来不谈“什么是学”。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反复指出过,这是孔子谨守哲学上“不能言说”者就不言说原则的“智慧”,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言说就不懂,也不明白。所以,在《学而》篇中,就有了关于子夏的一段话:
(7)、于是,孔子这句名言出来了,什么名言,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8)、可见,在孔子的逻辑里,“士”也可以像“儒”分为“君子儒”与“小人儒”一样(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可以有“小人士”。
(9)、然而,孔子这句话真意却被误解了几千年,是想当然断章取义的结果。
(10)、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11)、大道“不”行,天下和个人会怎样、怎么办?孔子如此回答实践!
(1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3)、话说到这里,子贡还不知足,又问:再次一等呢。
(14)、再回过头来看孔子这句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还是处于下三层的位置,这样的人,只重自己的诺,只是根据自己的环境和行为而为人行事,而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事情当做不当做。
(15)、再次,正确的表达有助于缓解你们的冲突。我现在就是很需要孩子赶紧回家,近疫情在家办公,我这还有一堆事儿没处理完。实在没有时间在外面陪着孩子待着。当你跟孩子说明了你的需求,并明确孩子继续在外面玩对你产生的直接影响。孩子会考虑尊重爸爸妈妈的决定。而不是一味对抗你说的“不”。
(16)、这个“者……也”句式是古人标准化的“定义式”语句,可以理解成是对大人这一概念作出的定义,即“大人就是不失却赤子之心的人”。
(17)、当孔子逃出后,遇到了魏国军队,孔子马上向魏军打小报告,说哪里有强盗,依靠孔子提供的信息,于是魏军就把强盗抓了。孔子旁边的人听了,就问先生,这样做不对吧,怎么能言尔无信呢,于是,孔子就对弟子们,说了这一句话。
(18)、区别就在这里,很多人读的时候把这段话里面的“近”字去掉了,结果就越学越错,越学越呆板,越学越不像活人了。
(19)、所以,在孔子那里,做为人所做出的各种诺言(包括政治上的和朋友间的等所有方面),都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问题——义。
(20)、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显然,在孔子眼里,“公务员”队伍中的“第一等”是“德才兼备”的士,第二等是品德好但能力不强的士,第三等则是不懂权变的墨守陈规的士。
(2)、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3)、那么与小人相反的「大人」该怎样做呢?孟子说得很明白:
(4)、一代枭雄曹操,一边感叹“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一边又在自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备就更不用说,他自身底子薄,大半辈子都在颠沛流离,如果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是很难坚持到后的。因此,史书上评价刘备是“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即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终究出人头地。
(5)、(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6)、孔子弟子公良孺,身材高大,才德又好,武功很高。
(7)、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已经指出,孔子的仁与义大体上可以对应于老子的道与德。孔子之所以用义取代了老子的徳,完全是出于“自立门户”的需要。所以,理解孔子的义的含义与内容,可以仿照理解老子的德的含义与内容来比照进行。这就意味着,义与徳的核心内涵是它的本体论含义。在它由形上层次进入形下层次的时候,其概念表述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8)、我不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我并不是想用一个字、一句话的误用去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我只是想用这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帮助大家看到背后更大的问题。对于被中国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孔子、孟子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天强大到能用武力实现统他们会为我们鼓掌喝彩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许是: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都追求国家统一。只要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就要拿回来。只要「主权」(这是一个伴随着帝国主义传来的西方概念)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统治。
(9)、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10)、由此可知,断章取义是不对的,就这句话,把我们骗了多少年啊。
(11)、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承担一定民族使命的人。其次是孝顺父母,服从哥哥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当权者,孔子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孔子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12)、孔子:明君有三惧!勾践为此下令:知错不报断足;唐太宗为此每天寝食难安,今天每个管理者当镜鉴
(13)、这种学术上的“不明就里”和“东拉西扯”,一直延续并“传染”给了朱子。朱子在解释《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后说:
(14)、祸从口出,说话之前一定要去考虑一下,这句话说了到底有没有意义,若是没有意义,甚至整天说抱怨的话还会被人瞧不起,这样的话还是不要说了。
(15)、明明答应了孩子周末带她去公园,结果周五老板一个加急项目让你不得不把整个周末都交给了加班。这时你的心里也是满怀愧疚,特别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吧?
(16)、当时,我自己在想,言必信,行必果,还只小人哉!那我很多时候,言也没有信,行也没有果,那不是小人不如,禽兽不如,猪狗不如了吗?所以对孔子这句话是不理解的,甚至是误解的。
(17)、如果说「中国人一向讲求言必信、行必果」,的可能是发言人把「不轨于正义」的游侠看成了全体中国人的代表,而认为孔子、孟子、墨子都不是真正的中国思想吧。司马迁本人为何赞赏游侠,是许多文章中已经讨论过的问题,这里不拟讨论。但发言人理直气壮地把孔子孟子明确反对过的说法戴在「中国人一向」头上,媒体再一阵兴奋地记下来(并且记错了一个重要的字)发表,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
(18)、孔子很无奈地道:“唉!他们都是一些器量极小的人,算什么东西呢?”
(19)、可见,“小人信”与“君子信”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小人士”的“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20)、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称他孝,乡d称他弟(悌)。”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言必信行必果所蕴含的道理精辟1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