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仲淹的十首诗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点评:描述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结尾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2、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4、游子未归春又老,夜来风雨落花多。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7、昂扬的《沁园春·长沙》()
8、(简析)诗句描写守卫边塞的将军与战士的深切思乡之情。为了表现这种情感,作者除了以将军的“白发”与征夫之“泪”来作特写外,还以羌管的悠扬之声与霜满地的视听觉形象予以铺垫。写羌笛的悠扬之声,意在反衬将士听不到家乡之音的悲伤之情。写霜满地,意在突出强调“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意蕴,以此与将士的家乡风景形成对比,从而说明将士之所以“不寐”的原因。
9、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范仲淹《瀑布》
11、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1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3、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14、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15、乡愁的《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
16、释义: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17、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18、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0、当时诗人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经金陵,金陵是六朝故都,可在诗人的那个年代,金陵已非曾经的江东繁华之地,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一组共五首咏怀古迹的诗篇。除了这首,还有我们熟悉的名篇《金陵五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范仲淹的十首诗游庐山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有相思柔情的《醉花阴》(宋·李清照)
3、点评:候蛩(蟋蟀)哀鸣,西风衰飒,秋月清冷,秋江澄净,无雁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夜夜思念南方。作者是南宋后一位词人,沦丧,秋愁绵绵不绝。此词笔调精练含蓄,风韵幽雅独特,意境清空淡远,情感真切感人。后一句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成为传世佳句。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6、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
7、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8、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9、这是诗人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尝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在离开朝廷后他的心情轻松畅快了很多,因此写了这首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10、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2、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13、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作为一个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14、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5、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16、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7、点评:这是一首边塞词,描绘了边塞荒凉的秋景,展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抒发了作者的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范仲淹,宋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宋代文弱,一些文人成了抗击外来侵略的中坚力量。比如范仲淹、李纲、寇准、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等。
18、读了以上10首经典的诗作,你喜欢哪一首呢?或者你有更经典的写景之佳作,不妨留言推荐给大家,与大家一起欣赏,品味,下期编辑再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和指点,谢谢。
1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三、范仲淹的十首诗不论一生成于败
1、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4、年年忆着成离恨,只托春风管句来。
5、这要依人的能力而言,你可找十首短小精悍的诗来背,特点分明一些,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简析)诗句描写边塞关城日暮时分的情景:千峰壁立、烽烟直上的远景之下,一轮红日冉冉西下,秋风萧瑟,马鸣萧萧,号角四起,一座边塞孤城的城门徐徐关闭。其所勾勒的边塞晚景,就像一幅生动的图画,有声有色,虽然格调有些苍凉,但意象却阔大悲壮,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1、点评:这首边塞词,描绘了边塞荒凉的秋景,展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作者慨叹功业未成,思乡不得。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范仲淹,宋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宋代文弱,不少文人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中坚力量。比如范仲淹、李纲、寇准、辛弃疾、陆游、文天祥。
1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3、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出自宋·范仲淹《渔家傲》。
1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6、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17、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8、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9、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而范仲淹的这首《苏幕遮》词却以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壮丽秋色和高远境界,来反衬征人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和怀念家园的深情。笔力沉郁雄健,愁思低回宛转,展现了范仲淹诗词柔媚的一面。难怪有人颇为诧异地说:没想到镇边将帅也能够写出如此消魂之语来。
20、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
四、龚自珍的十首诗
1、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宁知白日照,犹得虎符归。
3、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4、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5、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6、点评:这首词不局限于女子的曲折情怀,而是伤今怀古,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古人对它评价很高,誉为“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还有两首秋词均为佳作。
7、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8、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9、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10、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12、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13、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
14、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15、译文: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7、释义: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18、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19、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玌悴。
20、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五、龚自珍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3、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
4、(简析)浩浩汤汤,指水势浩大汹涌的样子。横,此指广阔。际涯,边际。诗句描写洞庭湖水势浩大、广阔无边的景象。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7、释义: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8、短短20个字,叠加出一层一层的对比,近景的一盘鲈鱼之至鲜至美与远景的惊涛骇浪里小船出没对比。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形象反差中,诗人的意图和倾向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人强烈感到渔民们身危如寄,命轻如叶。这里饱含着诗人对这些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表达了诗人以民为念的思想感情。
9、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
10、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悲壮的家国情怀——“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
13、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14、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5、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8、全篇纯用口语写成,笔调很诙谐,似乎是赤裸裸宣扬消极无为的历史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和一派颓废情绪。实际上它是词人因政治改革徒劳无功而极度苦闷之心境的一个雪泥鸿爪式的记录。胸中块垒难去,故须用酒浇之。愤激之际,酒酣耳热,对老友发牢骚、说醉话,颇有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难言况味。
1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20、点评:这首词写尽相思,堪称秋思之绝唱。秋蝉凄楚,执手相看。离愁万点,丹心一片。船就要开了,泪眼相对。恰是深秋时分,忧伤俱在心底。自古以来多情的人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爱在心头总难舍,良辰美景没有你,还有什么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范仲淹的十首诗游庐山【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