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关于家庭教育精辟84条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

1、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

(1)、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作为合格的家长,应当对孩子满怀一颗爱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学会正面管教孩子,加强跟孩子的沟通。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注重跟孩子进行道德谈话。家长还要积极与学校配合,消除孩子身上存在的各种恶习,决不能让恶习的种子落入儿童的心田。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戒教育。

(2)、他还认为,劳动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是变“我要”为“我给”的重要途径。要学会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难及分享劳动的成果,决不允许孩子只做一名消费者,只能“取”而不能“给”。

(3)、帕夫雷什中学有个女生,因为母亲的骄纵,变得很幼稚,甚至不知道父母也需要照顾,更不知体贴、观察大人心情。父亲死了,母亲病得很重,学校组织郊游,老师劝她留下照顾母亲,她嚎啕大哭着要去。幼稚病给父母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眼泪。只有理智地爱孩子,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

(4)、   郑建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核心成员郑建业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结合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全面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

(5)、家庭教育内容上存在着"重物质需要轻心理需要"的.实践偏差。

(6)、  郑建业  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7)、有一次开家长会,大家谈起了这家的孩子,夸他们细心、温存、荣誉感强,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于是班主任对母亲说:“尊敬的玛丽娅·米哈伊洛夫拉,给大家讲讲,讲讲您是怎样教育孩子,在孩子心灵培养这些珍贵品质的吧!要知道,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些品质还像空中飞翔的小鸟,看得见,却抓不到手。”

(8)、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国内外教育界都享有盛名。他热爱教育事业,脚踏实地地在帕夫雷什学校任老师、校长二十多年,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真真切切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坚持教育科学研究,理论自成一体,实践上成效卓著,将毕生心血全部贡献给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孜孜不倦地写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专著41部。苏霍姆林斯基已成为在我国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声望的外国知名教育家之一。

(9)、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10)、爱孩子首先一定要把孩子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待,把孩子看成是未来的公民。绝不能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自己愿望的复制品。

(11)、三十多年来,我每天都要同家长接触。无论是在个别谈话中,还是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家长提出的尖锐、紧迫的问题常常是“怎么办?”。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把母亲的抚爱同严格要求协调起来?如何给孩子们幸福?没有比父母在培养人时所用的智慧更为复杂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这种智慧的所在。现在,《家长教育学》这本书就是我长期思考的结果。哪怕它能成为我所说的父母手头必备的那种书的一页,那也是好的。希望这本书能给家长教育智慧的宝库做出一点点贡献,这对作者将是莫大的幸福!

(12)、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家长要爱孩子,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

(13)、母亲对孩子的要求要跟父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当”、“不应当”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合理的事情在他看来也是暴力、强制,是对他的自由、欲望的践踏,这就会养成任性、蛮不讲理的恶习。

(1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15)、家长的以身作则,遍及生活的每个方面。这里着重谈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16)、所有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自律能力的孩子。“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7)、劳动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要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参与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对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18)、母亲觉得孩子的要求错误。但今天是她的生日,小朋友都已到了,怎么办?后,这位母亲很果断地决定,打骂没必要,但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她对小朋友们说:“今天奶奶有点不舒服,所以这次生日宴会取消了。”送走小朋友后,母亲便对尼娜说道:“我想今年的生日你会牢记一辈子的。为什么我们不举行生日宴会了呢?你自己仔细想一想。”

(19)、•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20)、08教师节不是“优秀教师”节,也不是“教育教师”节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关于家庭教育

(1)、其家庭教育思想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于60年代。随着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而逐渐引起中国学者和教师们的关注。郑建业著的《探索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解读与实践》一书既是对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的全面总结,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的指南。

(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假如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愿望,是后患无穷的。家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能迁就,要让孩子知道,不但有自己,还有别人。

(3)、于是,拥有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开始了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他首先把离异家庭的孩子作为自己研究家庭教育的起点——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了两百个年轻家庭离婚的案例。他发现,其中有一百八十九个离婚案件的原因是由于彼此不善于了解对方。“这些青年男女对于互相之间应该善于培植复杂、微妙的感情一事一无所知,而这恰恰是婚后生活所必需的。”但是,这些年轻人在婚前却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任何教育,于是,不幸的家庭便糊里糊涂地诞生了,然后是生孩子,然后是离婚……父母和孩子的不幸由此产生,家庭教育的不幸也由此产生。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树立家长威信,家庭成员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采取一致意见,不要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矛盾,甚至在孩子面前吵起来。这样会降低家长的威信,且效果很不好。因为父母意见不一致,就意味着父母自己也不清楚什么对,什么不对,那么父母的话就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孩子就会养成不听话的习惯。假如有老人的话,还要说服老人持一致意见。意见一致,家长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教育效果就很显著。

(5)、家庭生活,教育子女――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事情,只有夫妻双方都不断地关心这个幸福之源泉,并使之长流不断,而且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才会有一个真正幸福美满的家庭。

(6)、即使是今天,还有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也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有个生动的比喻:“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

(7)、母亲要教孩子关心社会公益劳动,对他进行劳动教育。儿童从会用手拿汤勺并把它送到嘴里的时候起,就应从事劳动,这是民间教育传统的结晶。不要怕这样做是过早地迫使儿童劳动。如果怕这个,说:“哎呀,太早了!”你有朝一日会懊恼地确信:已经太晚了!只有尝到过劳动快乐的儿童,才能用温暖和良言来教育,才能避免用叫喊和处罚来教育。

(8)、在家庭中,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笑一怒,无不对孩子构成教育。所以西方一位哲学家说:孩子是望着父亲的脊梁成长的。而父母教育孩子首先是道德情感,其次在理智、知识。而道德、情感的教育又首先在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情感与行为的习惯。

(9)、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0)、•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11)、◎只有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才能把我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灵中。这种力量就是爱,是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爱,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

(12)、在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家,父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珍惜母亲。夏天和早春,畜牧场的活儿要比在大田栽种甜菜轻松一些,于是在大田活重的时候,父亲就去大田工作,让妻子去畜牧场。父亲总是挑重的活儿干,孩子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学习父亲,也用一个男人刚强、大度的胸怀拥抱母亲。

(13)、母亲(包括父亲)不可对儿童采用体罚教育。……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里会对好言好语也置若罔闻。有的孩子由于遭到毒打而冷酷无情,挨打的人,自己也想打人,童年就打人的人,成年以后就想杀人——犯罪,杀人、残暴的根子产生于童年。

(14)、您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要教他们学会去爱您;您不教会这点的话,等您到了晚年,会痛哭流涕的。依我看,这是你做父母的一条重要的哲理。只有在这一哲理成为需要的那个地方,形象地说,儿童意识上的土壤,才会去耕耘准备播下对父母的爱的种子。

(15)、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人的一生。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处事方法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指导、帮助、要求,都会形成孩子对待问题的方式

(16)、◎带领孩子到能激发美好语言的地方去吧,让我们的孩子随意提出更多的问题吧!父母的语言、父母的生活智慧是人民教育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当你走近这个源泉并带给它科学知识,我们枯燥的教育学理论就会闪出金光,就会像鲜花一样开放。

(17)、◎教育人,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是一个公民重要的、首要的社会工作,是他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

(18)、富裕以后的许多家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用物质来刺激孩子的成长需求,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与人格健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9)、所以,在《家长教育学》里,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告诉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孩子小时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教父母如何做父母——这当然也是重要的,而且首先包括教孩子怎样做未来的父母!

(20)、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3、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栽种亲情树、父母玫瑰园等活动,培养孩子尊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情感。

(2)、苏霍姆林斯基不但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还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去。他对儿女的教育集中体现在《给儿子的信》和《给女儿的信》中。他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切实做到了他自己所要求的“我们要在孩子身上重现自己”。

(3)、▪ 假若世界总似母亲以甜蜜的眼睛看着孩子的内心,假若孩子在未来生活的道路上一切都象慈祥母亲似的那样善良和甜蜜,那么就会减少悲哀、犯罪和悲剧了。 苏霍姆林斯基

(4)、用食指指出来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成人世界的一切,他需要你的指引、示范与提醒。

(5)、•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6)、家庭是孩子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7)、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是丰富而深刻的,他的教育理论思想是博大精深的。近几年,我只是翻阅学习了一些有关的书籍和文章。上面,我也仅从品德教育方面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思想,恐怕是断章取义、挂一漏万。但我相信,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不无补益的。

(8)、苏霍姆林斯基本人是一个模范的丈夫、模范的父亲。他十分推崇周围的好丈夫和好父亲。他经常用村子里的外科医生尼古拉同妻子的关系来启发教育家长们。

(9)、•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10)、•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11)、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像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人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

(12)、父母之间保持纯真、高尚的爱情,是使孩子们享有充满活力、健康情趣的生活的。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与此相反,在父母之间缺乏真正爱情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极其不幸的。他们不仅得不到父母的真正爱抚,还感受不到崇高的家庭义务气氛,以及亲人之间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产生的乐趣。

(13)、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大会上举行式更具意义

(14)、它的实质,就是在人和人之间建立高尚、美好的关系。使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一家紧密团结的那种精神力量,我们在其他家庭也看到了;对它,我们已经思考了不止一年。现在答案变得清晰了:具有教育力量的精神财富,是家人间的相互关心和尊重。在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家和其他许多美满家庭里,都充满了对人、对人的义务的崇敬之情。

(15)、•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16)、我曾经在做家庭教育个案的过程中,建议家长每天人孩子适当做家务劳动,来改变孩子在学习中的懒惰现象,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再看孩子,较之前厌恶学习或总嫌学习累的现象明显有改观,甚至部分孩子成绩进步明显。这说明做家务可以让孩子更愿意动脑思考,诸如怎样对要做的几件事做合理排序,怎样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完整做好一件事,怎样做好收纳检查和整理细节,而这一切都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7)、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这种强有力的、无以伦比的精神力量才能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18)、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敏感的角落

(19)、•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20)、▪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大有好处的。 丹尼尔·笛福

4、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1)、如果在家庭中,父亲把自己的义务仅理解为孩子的物质需要,而母亲又没有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中心,那么,这种孩子就会处在精神空虚、贫乏的气氛中。

(2)、这是一封作者写给学生家长们的信,信中提到的问题,也许您也曾或正在经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说,希望《家长教育学》能给家长们带来教育的智慧。

(3)、他讲过,一个叫尼娜的孩子在九岁过生日时,妈妈、奶奶为她做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然后请小朋友来庆贺生日。那天,妈妈特意铺上了一块新桌布,小朋友们陆续来了。这时,小尼娜对母亲说:“奶奶吃饭手老是颤抖,勺子总放不到嘴里去,会把汤洒在新桌布上,小朋友会笑话我,今天是不是别让奶奶与我们一桌吃饭了。”

(4)、在这里想对父母进一言:你们一定要去爱护这种易脆的、美丽的、娇弱的东西,即爱护爷爷奶奶对孙子的那种爱和孙子对爷爷奶奶的那种爱。在这种相互的爱感之中,打下了人道主义细微的根基。

(5)、家庭是爱国主义和信念这条长河之发端的第一源泉。

(6)、▪ 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

(7)、09“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卓越的自己!”

(8)、他还提到一个叫玛利亚的女学生,她在毕业前对老师说:”我七岁那年,母亲患了重病我父亲彻夜守在床边。一天黎明时分,母亲呼吸困难,我见父亲弯下腰去细细察看母亲的脸,我看到父亲的眼里充满了难忍的痛苦,从那时起,在我的心里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品质,那是父亲对母亲的忠诚。从那天起,我真正地爱起了父亲来。我十年来从未对他撒过一次谎。

(9)、“育人先育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他反对对孩子进行体罚和恶声斥责,他认为正确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他主张家长教育孩子应采取正面鼓励、道德谈话等方法,坚决杜绝溺爱和体罚等错误行为。

(10)、他讲到学校里一个学生的奶奶快去世了,父亲很着急,跑到学校和老师商量,是否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免得孩子痛苦流泪。苏霍姆林斯基劝这位父亲不要这样做,要让孩子守在奶奶的病床旁,照顾奶奶,让他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他说,不知道悲伤痛苦的孩子是幼稚的,将来根本不知道整个生活的面貌,那他怎么独立生活呢?而一旦进入生活,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悲观失望。这不是爱,而是害了孩子。

(11)、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母亲是细致的、有才干的雕塑家。母亲对儿童的训练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任何幼儿园,哪怕是理想的幼儿园,都不能取代母亲的训练,或者弥补母亲和父亲在精神生活敏感的领域即个性培养方面,由于疏忽给孩子造成的缺陷。

(12)、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

(13)、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14)、文章节选自《家长教育学》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15)、也许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谈论什么坟前的鲜花、外婆的玫瑰、外婆日;但是,如果没有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没有它们,家庭也就没有了精神的支柱。法国有一句古老的民谚:生者如果忘记了死者,死者就会报复。生活告诉我们这种报复是残酷的,它会使充满生机的肥沃土地长出满身荆棘的野生灌木——使人心硬如铁、冷漠无情、小气吝啬;而以尊敬、爱戴的心情纪念逝者,则会使活着的人更加生机勃勃。坟前的鲜花、外婆的玫瑰、外婆纪念日……它们就像植物的根须,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用它滋养人性这棵大树的枝叶。

(16)、•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17)、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抛开胎教的作用不说,孩子从出生到上学这段时间的教育就是来自家庭。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物初步的辨认、识别、思考、判断等都是班通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而学到的,包括孩子的行为方式、语言表达、思维习惯等都在这时初步形成。

(1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如果整个社会没有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所以,学校教育固然对学生影响深远,但学校教育无法解决一个人成长中的所有问题。 永远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学校里学生出现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

(19)、•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确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反对对孩子进行体罚和恶声斥责。“教育人要首先教心。”一切正确的方式方法都必须从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出发,让亲热和爱抚发挥神奇的教育力量,这样有利于促进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5、苏霍姆林斯基给家长

(1)、有"教育资格"的家长应具备以下"五心":一颗仁爱之心。因为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颗好学之心。不仅仅向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向孩子学习。一颗感染之心。一个孩子的品质,不论是好是坏,都可以从其家长那儿找到他的渊源。家长要学会用优秀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一颗责任之心。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千万不能放弃教育,放弃教育就是放弃责任。"一颗平常之心。家长要确立合理的、平常的心理期望。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去了解什么是孩子的幸福和快乐,什么是成功与成材,什么是孩子自己的世界。

(2)、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

(3)、家庭教育观念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

(4)、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人生不仅有快活,而且还有悲伤、痛苦和死亡。否则,孩子将来难以适应复杂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关于家庭教育精辟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