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仗的七言绝句
1、关于打仗的古诗
(1)、如唐·韦庄《鄜州寒食》:“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2)、如唐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3)、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4)、危烟梦里悲秋廖,白褂天涯忠国眺。弱水三千恨有边,浮云五色愁多窍。南山院士气豪,渤海中郎声迹妙。化雨来时满市花,春风尽处倾城笑。
(5)、这首诗在当时就很出名,唐德宗就十分喜欢这首诗,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
(6)、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这首浓郁的小诗。诗中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7)、明·王儒卿《寄吴郎》:“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8)、宋·朱熹《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9)、这是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广的名篇之一。
(10)、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11)、常道初七即是春,如今户户忙避瘟。老少围炉滚鲜饺,毒恶不侵爱国心。人间大爱捐躯志,妙手勇夺大地魂。却父老愁何在?军民齐心扭乾坤。
(12)、宋·张咏《雨夜》:“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心”。
(13)、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14)、唐·高蟾《春》:“明月断云青蔼蔼,平芜归思绿迢迢。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东风也不消”。
(15)、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16)、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17)、如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篱下黄花门外柳,风光不似义熙前”;
(19)、“男儿”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诩力超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也没有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把失败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愧对于江东父老。
(20)、兄弟凡四人,惟余为少焉。长兄殁辽东,二年共和前。
2、七言绝句关于战争
(1)、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唐)李白《从军行二首》
(2)、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3)、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4)、相夫营市贾,勤俭意拳拳。夫亡教子女,商读差比肩。
(5)、宋·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6)、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7)、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8)、扬州今古极欢娱,小杜风流孰与俱。销尽繁华遭尽劫,可怜明月一分无。
(9)、明·王廷相《芜城歌》:“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10)、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11)、笔者偶然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网得读该书,深以为然,乃变其归纳法之著述体例为演绎法之奥秘指引,先揭示冯先生所归纳提炼之具体作法,后辅以便于理解的二三诗例,以贡献于诸位诗友。
(12)、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3)、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这首浓郁的小诗。诗中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14)、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15)、宋·陆游《杭头晚兴》:“山色苍寒野色温,下程初闭驿亭门。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16)、如·唐杜牧《秋浦途中》:“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1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18)、冯先生在其《七言绝句作法举隅》自序中坦言“大匠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56法者,篇法、句法、字法之规矩也,守此规矩,渐入诗道,而后方能体会到“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红楼梦》黛玉语)。
(19)、写作手法上看,由于前面三句的描写或许会让读者产生错觉,以为作者也会去庙里祈福,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文似看山不喜平,信然。
(20)、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3、关于打仗的七言绝句诗句
(1)、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2)、这句除了对西楚霸王负气自刎的惋惜,主要的是批判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3)、如宋·欧阳修《过中渡》:“得归还自欲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4)、率家奔汉皋,姊颜犹未衰。卅年未见姊,见姊在危颠。
(5)、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6)、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7)、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8)、邓荣森评析:咏物诗关键是找到突破口,让物象大放光芒。这首绝句在转句是找到了:“无君默默根深扎”,直中要害。结句一个反问“哪有荷花滿目妍?”就水到渠成。至于作为铺垫的起承二句,自然缺一不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用比兴手法揭示了富含哲理的人生问题。诗人通过藕这个喻体,象征不尚空谈,淡泊名利,成就事业的精神,赞扬和鼓励踏实苦干的人,其表现手法与“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9)、杨柳枝头杨柳青,杨花和泪点离亭。行人莫折杨枝去,枝上啼鹃不忍听。
(10)、如唐·李益《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11)、抗战百咏 其八 吊佟麟阁将军(近现代·田翠竹)
(12)、如唐·王翰《春日思归》:“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邪,音ya,二声,牙音。若邪: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城东北);
(13)、如宋·苏轼《春日》:“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14)、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15)、郝书许评析:此诗写南湾垂钓之乐,表达退休老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16)、清周准《蝴蝶词》:“万花谷里逐芳尘,自爱翩跹粉泽新。多少繁华任意恋,不知只是梦中身”。
(17)、宋杨《龙山送客》:“念念还乡未得还,偶因送客到龙山。分明认得西归路,又是回车却入关”。
(18)、一曲重歌易水寒,裂眦指发泪潸潸。芦沟桥上如霜月,愁见胡儿入汉关。
(19)、宋·朱熹《水口行舟》“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20)、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4、关于打仗的七言绝句有哪些
(1)、明·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2)、才喜言和议未终,忽闻胡骑入城东。寒鸦不解河山异,犹背斜阳恋故宫。
(3)、序:七七芦沟桥抗日战起,两年间狡写七言绝句一百首,名曰《抗战百咏》。今忆其所及不过十之一二。
(4)、一火咸阳慨劫痕,粉墙朱邸荡无存。项王欢笑书生哭,各有心肠莫细论。
(5)、忍让何能无止境,夜郎妄敢再称兵。芦沟桥上高歌起,响彻云霄第一声。
(6)、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7)、清·孙原湘《画梅》:“新年无客到山家,雨洒幽窗鼎沸茶。是称心清绝事,对梅花恰画梅花”。
(8)、明·黄荣《牡牛图》:“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9)、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后世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10)、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11)、回复4收看:色难.........你敢看吗?
(12)、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13)、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七言绝句关于战争精辟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