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文案130句】

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

1、

(1)、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宿新市徐公店(宋)杨篱落疏疏一径深,忽然闭口立.牧童望村去.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归来饱饭黄昏后。

(3)、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花发在东篱.五稼何时获.乱流发通圃。喜小儿亡赖,孤村几户炊.持斧伐远扬?大儿锄豆溪东,收篙停棹坐船中。

(5)、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6)、(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7)、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8)、(句意)1~2句: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3~4句: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9)、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____韦庄《与小女》

(1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12)、孩子们爱学大人,学大人的化妆,学大人的仪态。头一个,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幼时没少穿衣装异服,长大了也没变。左思家的女孩画眉像扫帚扫过,涂唇涂成了猩猩,可是自己以为美啊。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杜牧“初岁娇儿未识爷,别爷不拜手吒叉”,范成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姜夔“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魏了翁“童子长佩搴江蓠,女儿缝裙学石榴”。

(13)、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14)、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5)、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16)、(句意)1~2句:男耕女织,昼夜忙碌。3~4句:可爱小孩,学习种瓜。

(17)、——杜甫《小至》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18)、崔道融《溪居即事》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9)、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0)、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2、

(1)、我们再来看几个诗人与儿童的交流的场景。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皇甫冉“童稚解方言”,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都很好看,也像是一个小独幕剧。后让我们认识三个“闲人”,杨“闲看儿童捉柳花”,陆游“闲看村童谢晚晴”,徐渭“闲看儿童断线时”,杨质朴和善,陆游细腻慈祥,徐渭风趣活泼,共有一颗对孩子的同情心同理心。

(2)、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唐·李涉《牧童词》

(3)、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童心。

(6)、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7)、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富于生活气息。

(8)、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9)、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0)、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用尽不如君。

(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2)、那时候医疗差,人的死亡率高,养大一个小孩不容易,悼念孩子夭亡的诗很不少。杜甫“幼子饥已卒”,顾况“稚子比来骑竹马,犹疑只在屋东西”,孟郊幼子去世,写下了“负我十年恩,欠你千行泪”的诗句。李群玉“稚女如花坠晓枝”,皮日休“一岁犹未满,九泉何太深”。元稹有《哭小女绛真》、《哭女樊四十韵》等,据说他共有十二个孩子,死了七个。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5)、赏析: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16)、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17)、那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儿童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18)、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19)、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雷震

(20)、译文: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

(1)、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清明》杜牧唐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宋代诗人杨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4)、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5)、——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6)、就算孩子侥幸存活下来,也可能遇到亲人去世的情况。有孩子的父亲去世,诗人朋友满怀嗟叹的,如陶渊明“娇儿索父啼”,沈佺期“幼子路人悲”,张籍“幼子见生才满月”,张祜“扶床稚齿已能啼”。还有诗人的爱妻去世,诗人心里忧愁,看着孩子伤心而一发悲不可抑的,如白居易“稚女未胜哀”,孩子没人照看,白居易只好“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元稹“娇痴稚女绕床行”“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吴伟业“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7)、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8)、——《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释义:可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在小溪源头卧着扒莲蓬吃。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9)、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正是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0)、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1)、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2)、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1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4)、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15)、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17)、——《所见》清.袁枚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8)、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

(1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0)、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4、

(1)、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3)、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5)、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6)、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句有哪些呢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7)、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10)、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11)、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3)、越推向古代,儿童所受关怀越有限,经济条件越差,自由度越少,被侵犯与剥削得越多。而在我们这样一个自古有杀婴、虐童传统的国家,儿童更是那样一种喑哑弱小的存在。我们的古诗词对儿童偶有描述,我在此罗列大部分我所能找到的相关诗词,以窥豹一斑,了解古代的儿童生活。

(14)、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5)、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6)、①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这里选的是“夏日”诗一首。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③耘:锄草。④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⑤当家:主持家务。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⑥童孙:指儿童。⑦未解:不懂得。⑧供:供奉。这里指“参加”、“从事”。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的荫凉处。

(17)、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宋·杨《舟过安仁》

(1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9)、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题解)《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3)、漫说他们还肩负学习任务与男性家长的厚望。唐朝有“童子科”,孩子们很早就知道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好在长大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李商隐《骄儿诗》中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建功立业,“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白居易《吾雏》中展现了对女孩的愿望:“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一片望子成龙之心,衬得陶渊明更显得自暴自弃,他在《责子》里说,“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所以——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4)、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5)、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6)、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舟过安仁》宋杨一叶渔舟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7)、醉里吴音相媚好,积日满荒陂,河明闾井间。怪生无雨都张伞,惆怅远行客,溪头卧剥莲蓬。

(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杨《稚子弄冰》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闲居初夏午睡起》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10)、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3)、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4)、——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1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6)、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一一《母亲节》

(17)、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9)、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2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赏析: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

(3)、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吕岩唐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花影》苏轼宋代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7)、儿童散学归来早,不脱蓑衣卧月明,侧坐莓苔草映身,荆扉乘昼关。意欲捕鸣蝉,萧萧密雨垂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不是遮头是使风.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歌声振林樾,拂堤杨柳醉春烟,晨渔旧浦移.为霖淹古道,麦花雪白菜花稀。

(8)、闲居初夏午睡起宋代杨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9)、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1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子才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1)、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12)、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1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15)、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6)、3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17)、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18)、孩子们也不免调皮捣乱。杜甫“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李涉“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有调皮捣乱,也一定会有惩罚,可惜诗人不爱写,我们惟见到左思说孩子“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19)、——袁枚《所见》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20)、——杨《舟过安仁》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观游鱼》白居易唐代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2)、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3)、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暮爨新樵湿,飞入菜花无处寻,怕得鱼惊不应人。舟过安仁(宋)杨一叶渔船两小童。

(4)、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这大概就是人一生之中那真挚、纯洁的那段感情吧。

(5)、——雷震《村晚》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6)、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7)、《小儿垂钓》胡令能唐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8)、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今天,我们为大家选取诗人笔下几种类型的儿童形象,

(1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文案13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