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的名人名言精辟148条

关于老子的名言警句

1、关于老子的名言警句摘抄

(1)、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老子 《道德经》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7)、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很小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所以我们说细节是魔鬼,甚至能写出一本畅销书。做大事,也需要注重细节!

(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大意: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这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这样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人这辈子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多少次被困意给打到。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12)、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1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没有厚哪来的薄发?

(14)、一为气、二为天地、三为和气,三产生万物。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二气交冲而成和谐状态。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1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

(20)、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关于老子的名人名言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道德经》

(5)、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 《老子》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1)、一个人懂得知足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人生大的祸根就是不知道满足,人生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3)、饰其外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其文者蔽其真。

(1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1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3、老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了解、通晓别人的人算是很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战胜别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时有本事的强者。

(4)、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天地的大道是对人是没有亲疏之分的,它只会庇佑那些行善正道、顺应天时的大德之人

(8)、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

(9)、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

(10)、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1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大贡献。

(1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 《道德经》

(1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1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1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关于老子的经典名言

(1)、《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9)、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0)、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保持谨慎,人往往在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后的疏忽大意上。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2)、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老子 《道德经》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6)、注: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1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2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有关老子的名言

(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8)、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三者行则沦于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 《道德经》

(1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8)、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19)、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20)、书是智慧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1)、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老子《老子》

(10)、“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老子

(11)、心中有温柔的念想,比如爱自己的家人和祖国,所以才会勇猛;因为节俭,重视财富,所以才能拥有更多的钱财;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王。“敢为天下先”容易变成先烈,往往比先烈晚一小步的人,才能摘得大的成果。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

(1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18)、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 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 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老子 《道德经"上善若水"》

(1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要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道德经》

(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0)、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7)、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18)、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2)、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老子的名人名言精辟1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