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的道理名言
1、孔子关于做人的道理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
(5)、释义: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6)、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下等的人。)
(9)、(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3)、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14)、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6)、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
(1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20)、(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2、孔子说的做人名言警句
(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5)、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8)、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10)、孔子语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1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出自《论语·雍也》。仁德之人,自己想成事立身,也让别人成事立身;自己想人生顺达,也让别人事业顺达。这是孔子对“仁者”所提出的道德标准。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15)、(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6)、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1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1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孔子的做人之道名言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6)、(《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3)、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1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5)、(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6)、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17)、(翻译)孔子说:“处在上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不悲伤。这种表现,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啊!”
(18)、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9)、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孔子语录关于做人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4)、(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出自《论语·子张》。品德高尚的人一旦犯了过错,就像出现了日食和月食一样。一出现过错,人们都能看见;而当他改正过错时,人们都仰望他。处于高位的人,受人瞩目,他们的言行对人们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一旦稍有缺失,就会被人们发现,这时绝不可掩饰,一旦掩饰则有失风度,会使自己的威信受到极大的损害。
(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9)、《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0)、(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11)、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6)、(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7)、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9)、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20)、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5、孔子做人的道理名言名句
(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3)、(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6)、(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出自《论语·阳货》。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想,也不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的追求和奋斗,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过:“为一生工作而进行探索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无须再探索其他的幸福。”工作使人生充实,只有坚持不懈地工作,不屈不挠地奋斗,才能有所成就。在追求和奋斗的每时每刻,人都在提高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如果不思考、不工作、不追求、不奋斗,只满足于安逸的生活,那就会变成庸俗的人。
(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6)、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说的做人名言警句精辟1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