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长得漂亮吗精辟134条

萧红为什么只活了31岁

1、冰心的老伴是谁?

(1)、汪家人知道了,坚决反对汪恩甲和这个女人在一起,在他们眼里,这是个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的女子,给他们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女子,他们如何能接受?

(2)、1932年春节,汪恩甲母亲知道儿子与萧红在一起,就断绝了经济资助,汪不得已向家庭妥协。当时萧红已经怀孕,还是遭到了遗弃。

(3)、而第二天,她似是要向那些封建的卫士发起挑衅,有了更为过激的行为:穿起白上衣、青短裙,从街头走到街尾,恶狠狠地丢下一句:“你们不是要大发议论吗?好吧,再给你们提供一点新内容,看你们怎么样!”

(4)、1931年1月,萧红回到呼兰,但一落地,就被父亲软禁在阿城亲戚家了。

(5)、前者,覆巢之下无完卵,被时代的洪流、社会的泥沙、家庭的阴霾所裹挟,所倾轧,直至被损害,被牺牲。

(6)、家里的后园里种着瓜果蔬菜,是小萧红和祖父的乐园。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走得动的时候,祖父就牵着。祖孙两人,寸步不离。

(7)、她的错误源于她的性格,她的性格源于她的家庭环境。贯穿了萧红的一生。

(8)、进入初中后,萧红积极参加一系列爱国运动,而她的积极惹怒了校长,甚至要开除她。为此,舅舅扬言要打断她的腿,父亲则命令她必须回来结婚。

(9)、这里的人是重男轻女的。就连去娘娘庙求子,也要先去老爷庙磕头,然后才来娘娘庙烧香。

(10)、1939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

(11)、和萧军分手后,萧红很快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她怀着孩子嫁给了东北作家端木蕻良,这也是萧红一生中惟一的一段婚姻。

(12)、其后萧红历经磨难到达重庆。1938年年底,萧红在白朗家生下一子,产后第四天,孩子即夭亡。

(13)、九岁时,她的母亲去世。原本就冷漠疏离的父亲变得更暴戾恣睢,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都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

(14)、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1942年1月22日,在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15)、奇怪的是,萧红没有留下这个亲骨肉,也没有将孩子送给他的父亲汪恩甲,而是直接送给了医院看门的。

(16)、他们爽朗的话声把阴霾吹散了,生之执著、战(闹)、喜悦,时常写在脸面和音响中,是那么自然、随便,毫不费力,像用手轻轻拉开窗幔,接受可爱的阳光进来。

(17)、不久,日军逼近,大家又要跑了。这时,两人发生了第二次分别:萧红要跟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转移到运城去,而萧军,则执意要留下打游击。

(18)、14岁时,萧红由父亲做主,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王恩甲属于纨绔子弟,是个喜欢抽鸦片的瘾君子。

(19)、可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点小愿望也实现不了,她没有错,错在生在了那个年代,错在她是个女性。她一生的痛苦都是源于她是个女人,并生在了那个旧社会。

(20)、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制造九一八事变,一夜之间,沈阳陷落。

2、冰心长得漂亮吗

(1)、这场从六年感情里的逃离,除了因为过去萧军不时的不忠和暴力,根本还是精神上的分歧。萧军并没有真正关注到萧红的自尊。

(2)、尽管萧红腹中的孩子是萧军的,端木蕻良依旧给了她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一个名分,原以为萧红终于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归宿,却没有想到又是一场绝望的开始。

(3)、《荒城纪》就讲过发生在同一个时期的故事。民国政府要提倡“新生活运动”,在村里建一座“礼义廉耻堂”,大字不识一个的保长听成了“李忆莲祠堂”。

(4)、24岁时,她和萧军一同来到上海后,便时常来鲁迅先生家中做客,于此结识了很多业内的好友,对往后的生活和创作,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5)、弟弟似乎能够积极地看待萧红这叛逆的一面,但“天生”这个词倒用得有些微妙。

(6)、家境并不坏,算得上殷实,但却是个千年古董。就像张爱玲所描述的:“有这么一点像神仙洞府,这里忽忽悠悠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和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和无聊”。

(7)、萧红和张爱玲,同列“民国四大才女”,号称民国有才华的两大女作家。萧红一生,命运坎坷,逃婚、被家族开除族籍、被男人遗弃、两次怀着前一个男人的孩子跟了后一个男人,两个孩子,一个送了人,一个夭折,在战乱年代颠沛流离,一身才学还没尽数施展,就因庸医误诊而凄凉死去。

(8)、端木蕻良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是萧红的一个粉丝,他心里面特别崇拜萧红,就对萧红特别照顾。

(9)、两人在1938年4月初公开分手,但在分手时她已怀上了萧军的孩子。

(10)、1940年,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香港沦陷,萧红同意他先撤离,他便抛下萧红,独自逃亡。

(11)、她曾说过:“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12)、“她从呼兰逃出来,到死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屋子,一直住在不同的旅馆里。中国少了一个家庭妇女或姨太太,多了一个流浪者,一个对自由的追逐者,一个在文学上做出独创性的作家。”

(13)、萧红生命里除了祖父,鲁迅是第二个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给过她温暖的人。在鲁迅的引荐和帮助下,两个人很快在文坛出人头地。特别是萧红,满身的才华再也掩盖不住。

(14)、萧红之所以终搞到这个下场,与她感情较为轻率和看人不准有巨大的关系。

(15)、1937年1月,因鲁迅逝世和萧军让她回来处理感情的缘故,萧红提前回国。半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应胡风邀请,萧红和萧军、曹白、艾青和端木蕻良等人共同参与到新的抗战刊物的筹备之中,众人忙活起来。期间,由于局势不稳,萧红、萧军等人从上海转移到武汉,后又到了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文化系任教。

(16)、为了缓解彼此的关系,或者说为了彼此不触怒对方,萧红远渡日本……

(17)、少女时代的萧红,曾被家里订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这人相貌堂堂,师范毕业,萧红对他也很是倾心。但是,萧红在初中毕业后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读高中,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

(18)、失去了家庭中的温暖,是萧红离家的前奏。祖父去世后,跟汪恩甲的婚事迫在眉睫,父亲让她毕业后就成婚。

(19)、1942年1月12日,久被宿疾困扰的萧红,渐感不支,求医心切的她被庸医误诊为喉癌而动了手术,术后的萧红不能饮食,无法说话,痛苦不堪。

(20)、萧红心生愤懑,一纸诉状将汪大澄告上法院,但汪恩甲为了哥哥的声誉,并没有站在萧红这边。

3、萧红的一生经历

(1)、她不喜欢这个家,正如这个家不喜欢她一样,她心中大的信念便是逃出"家"这个牢笼。

(2)、但一个小女人,一个大男人的结合,弄得好,是我的光热温暖你的冰寒,以我的皎月一轮照彻你的无边黑暗;啮合得不好,就是南辕北辙,就是大相径庭。

(3)、从前只是精神受到禁锢,如今,连肉身家里人都不放过了。

(4)、萧红曾和作家舒群在北京路过一家商店,她在童装橱窗前停留了下来,喃喃说起自己第一个孩子要是能活着,该多大了、多高了。

(5)、祖父一听就笑了:“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还安慰她说:“你不离家的,你哪里能离家……”

(6)、这并不是因为她特别喜欢在香港生活,而是,她再也逃不动了。

(7)、然而,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坎坷,萧红从需要被男人拯救的弱质女流,摇身变成坚强勇敢的独立女性,她倔强地撑起了这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8)、萧红逃婚不是讨厌汪恩加,而只是还想继续念书不想太早进入婚姻而已。实际上她还挺喜欢汪恩甲的。汪恩甲相貌堂堂,师范学校毕业,两人互有好感。她在北平念书的时候跟汪恩甲一直有联系,汪恩甲也会经常去看她,她还给汪恩甲织了一件毛衣。

(9)、端木蕻良曾经是萧红和萧军的共同好友,三人经常一起聚会。

(10)、倔强如萧红,也拗不过残酷的现实和混乱的年代。

(11)、天无绝人之路,这一年八月,哈尔滨连日暴雨,松花江决堤,以致城区沦为一片泽国。洪水吞没了东兴顺旅馆一楼,旅馆老板已经无暇他顾。

(12)、他们给鲁迅写信,不久,得到鲁迅的邀请……鲁迅的鼓励、欣赏,更是给了二萧无比的信心。

(13)、这套书记录着种种温馨的生活场景、美好的童年回忆,尤其是以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形式,不仅能让孩子体会作者童年时代生活在呼兰河小城时鲜亮美好的记忆,还能学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童年时光、幸福时光,就连大人阅读后都回味其中呢。

(14)、在萧红整个童年时期,给过她关爱的只有祖父,她在《呼兰河传》中写到:“祖父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

(15)、画风细腻而富有童趣,给予了传统经典文学更现代更时尚的诠释,又不失原著的古朴韵味,易被孩子们接受,潜移默化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提升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16)、人生的悲剧莫过两种,一种是命运悲剧,一种是性格悲剧。

(17)、1957年8月15日,经中日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倡议,萧红迁葬悼念仪式在广州市大德路别有天殡仪馆举行,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革命公墓,重新安葬。

(18)、给孩子选书我还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健康阅读,本书就是采用大豆油墨绿色印刷,安全环保,这样的阅读更能让我放心。

(19)、但后,她一次次铩羽而归,就像那个逐日的夸父,直至绝倒于途中。

(20)、同年8月,松花江决堤。由于萧红欠钱太多,旅馆不让萧红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用绳子把萧红救出水困。

4、雨来一共活了多少岁

(1)、不过,大家一穷二白,都付不起这笔巨大的欠款。这时,突如其来的松花江洪水,反倒成为了萧红的“幸运”。

(2)、那时,萧军也已成为一名实力派作家。按理,当生活的境况改良后,他们更应该举案齐眉,惺惺相惜。

(3)、在萧红前往日本之前,她曾频繁地到鲁迅家做客。在交谈中,许广平发现了她的不对劲:

(4)、萧红是个很多情的女人,一生有过好几个男人,而且情史都比较夸张。

(5)、这时,睡在床上的端木忽然睁眼了,一骨碌爬起来,带着一点轻蔑的语气说道:“你又写这样的文章,我看看,我看看……”拿过来看了以后,随即鄙夷地笑了起来:“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

(6)、因为这样相似的事,在她短短31年人生里总是不断上演着。

(7)、萧红受不了家暴、不忠、讥笑,但想起往日萧军对她的种种情义,一时半会又丢不开这份深厚的感情。

(8)、后来祖父也病故,那个给了她爱与温暖的人也离她而去了。

(9)、后来她和萧军情感上出现了裂痕,一时间心情抑郁,无处可去,常常独自跑去找鲁迅先生聊天,甚至让鲁迅夫人许广平很不开心,向友人抱怨萧红来得太频繁,打扰了一家人的生活作息,还连累鲁迅病情加重。

(10)、“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时自古也是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

(11)、端木蕻良是萧红的小迷弟,对萧红崇拜,因在1938年,27岁的萧红与萧军彻底决裂后,便怀着4个多月的身孕,与端木蕻良喜结连理。

(12)、萧红曾在书中说:除了我家的后花园,还有街道,除了街道,还有大河村。除了大河村,还有柳条林。除了柳条林,还有更远的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什么声音也听不见的地方。

(13)、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半个月后,哈尔滨外交后援会等团体声明要支持上海的工人和学生。在呼兰,一些青年学生、工人也参与到支持五卅运动的上街游行之中。当时正上初高两级小学的萧红也是其中一员。

(14)、其后萧红历经磨难到达重庆。1938年年底,萧红在白朗家生下一子,产后第四天,孩子即夭亡。

(15)、那个夏天,一场足足下了二十七天的雨,让松花江九道街江堤决口,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瞬间成了人间地狱。

(16)、全书共七章,每个部分都可单独成篇,但合在一起,又相契无间,和谐。因为这部作品的主角不是某个人、某个事件,而是整个呼兰河城。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呼兰河城的性格,意欲表达的是她对这个小城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态度。

(17)、萧红不能坐以待毙呀,她还挺聪明的,她给哈尔滨《国际协报》的一个副刊写信去求助,诉说了自己的遭遇,整个报社内部就都知道了萧红的事,大家都很同情她。但是,600块钱啊,在当时来说,那真的是一笔巨款,谁拿出那么多钱呢?

(18)、汪恩甲动了恻隐心,带她去了旅馆,给了她一份热水、一顿饱饭。然后,他们同居了。兜兜转转,经过这么多波折,萧红又转回了原点。

(19)、李忆莲是谁?村里一个寡妇。为啥要给她建祠堂?想不通。想不通就琢磨。

(20)、古来圣贤皆寂寞,能懂圣贤之心的人,虽非圣贤,但也绝非凡人。鲁迅的眼光没有错。萧红此生用才学,和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情怀,证明了她就是鲁迅精神的真正传人。

5、冰心葬在哪里

(1)、给予她一点温暖的便是祖父,祖父总安慰她长大后就好了,可是生活的苦难却从没有尽头……

(2)、萧红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3)、其实,只要萧红稍微懂得低眉顺眼点,或许就会少挨些打,但她骨子里是倔强的,完全不会向任何人示弱。

(4)、后来,萧红与时常陪着自己的端木蕻良成婚了。不过,这一次的选择也并没有朝她理想的方向走去。

(5)、1986年夏天,萧军重来青岛,被问及当年与萧红相处时,他提及“那时确实脾气不好,常对萧红发火”,并亲口承认“打过萧红”。

(6)、萧红想尽了一切办法,弄到了一张去往重庆的船票,但是终到达重庆的,却是端木一个人。不知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极有可能是端木拿了这张船票,就把萧红抛弃了,就自己一个人到了重庆。

(7)、萧红和萧军从东北一步步来到上海,萧红被鲁迅所赏识,大大捧了一把,由此大红大紫。

(8)、虽然生活是一道深渊,但萧红却活出了自己的辉煌,她不但和张爱玲、吕碧城、石评梅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更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9)、前几天刚发水时,《国际协报》的作者舒群曾经带着两只馒头和烟,捆在头顶,游过去救济这位落魄的求助孕妇。只可惜,因为没有船,也没有安置的地方,舒群无法带她离开。

(10)、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11)、东兴顺旅馆,作为她上一场出逃的歇脚处,后,成为了她另一场出逃要告别的地方。

(12)、有趣的事情就来了。本来萧红这番折腾,就是为了躲避汪恩甲。然而在哈尔滨同汪恩甲见面后,两人竟然在哈尔滨东兴顺旅馆同居起来,很快怀孕。

(13)、在当时,向文学杂志投稿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因为,随着形势紧张,当局对文学的审查越来越严格,投稿的文章经常会被删改得不成样子,作家们为了避免文章带来的麻烦,便经常更换笔名,以混淆过关。对此,审查部门也作出了应对,要求稿件要有介绍人,介绍人要对被介绍人的的政治态度负责,并稿件质量。

(14)、生活在东北的萧红,从记事起,少不了关于日本侵略者的记忆。

(15)、1927年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

(16)、但一个小女人,一个大男人的结合,弄得好,是我的光热温暖你的冰寒,以我的皎月一轮照彻你的无边黑暗;啮合得不好,就是南辕北辙,就是大相径庭。

(17)、输掉官司的萧红狼狈地回到家中,再次被迫与世隔绝,生活困住了她的人,却无法困住她的心,不久之后,她再次逃出家门来到哈尔滨。

(18)、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后来祖父也病故,那个给了她爱与温暖的人也离她而去了。

(20)、这是一场宿命般的相遇。萧军敲开了门,闯进了萧红那充满霉味的房间,本来想送完东西立刻动身返回,却被萧红的才学所俘虏。

(1)、但是萧红不愿意早早地就进入婚姻,她还想要继续念书、进修。但是父亲一直不同意她继续念书。于是,她只好勉强答应父亲说,她同意这门亲事,等她念完初中毕业就回来成亲。

(2)、1931年10月,萧红从福昌号屯经阿城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与汪恩甲一起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由于汪恩甲没有足够的钱(欠下的钱相当于5万)交给旅馆,弃萧红而去。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两人日久生情,互相爱慕。

(3)、然而,这场私奔,带给张家的是奇耻大辱,她的父亲因为教女无方而被免职,表哥被家里训斥,丢下她落荒而逃……

(4)、 “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萧红逃走了。

(5)、即使自己愿意安贫乐道,其他人也未必愿意;即使其他人也愿意,未必受得了别人的眼光;即使受得了别人的眼光,又未必真的熬得住自己的虚荣心……

(6)、怀孕的萧红独自一人,被旅店关了起来。百无聊赖的她,想出了自救的法子:她给《国际协报》写诗、寄信,讲述自己由于没钱付房费要被卖到妓院的窘境。《国际协报》编辑部的作家们知道后,裴馨园、舒群和萧军等左翼作家,开始向萧红展开营救。

(7)、她想象不到自己娜拉式的出走的后果,求学之路举步维艰。1931年,困窘中的萧红回到老家,怒不可遏的父亲随即将其软禁。与之年龄相仿的姑姑和七婶同情萧红的遭遇,于深夜时帮她出逃。

(8)、“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

(9)、“自从他们的小说《跋涉》出版了以后,不但北满,而且轰动了整个满洲文坛,读者好评如潮。”

(10)、该书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关注,许多人买了册子,谈论着册子。但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谣言”:没收啦!日本宪兵队逮捕啦!

(11)、1911年,和辛亥革命的炮声一起,萧红出生了。呼兰河,一个东北的小县城,是她的故乡。

(12)、萧红坐在车上,回头望向这片老宅,不知她是否会留恋,但是她心里知道,这次恐怕是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了。

(13)、两人赶赴香港,后日军将香港攻占,端木蕻良由此消失,直到香港局势稳定才出现。期间大半个月,已经患重病的萧红,主要靠朋友骆宾基照顾。

(14)、唯有祖父,“眼睛永远是笑盈盈的”,给予了萧红仅有的爱和温暖。

(15)、在武汉,好与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七月》。她为《七月》写作了《小生命和战士》、《火线外(二章)》、《一条铁路底完成》、《一九二九年底愚昧》等散文,并写作了他一生中的一篇评论性质的文章《〈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

(16)、果然!在她离世几十年后,人们对她“绯闻”的咀嚼多于对她才华的关注;对她轶事的评判多于对她成就的崇仰。

(17)、短短几天之后,她在医院病逝,31岁短暂又悲惨的一生走到尽头。

(18)、然而动荡的时局,没有容许萧红花太多的时间考虑情感问题。1937年,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很快,战火烧到了上海。

(19)、不过,萧红终于永远地逃离了那个让她精神备受压迫的家庭,抹去了背叛的痕迹。

(20)、一次朋友聚会,朋友发现萧红眼青,萧红随即解释:“没什么自己碰到了硬东西。”

(1)、他们,还在一起,萧红的脸上,却更加苍白、忧郁,只是,不停的写作,写作,是疗伤的一剂良药!

(2)、萧红以不让她去哈尔滨上中学,便去呼兰天主堂当洋姑子做要挟,终如愿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继续学业。

(3)、“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美丽的人!”“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4)、她曾说过:“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5)、能战胜的,兵不血刃;战胜不了的,则受困于自己的“死穴”。自小就没有被爱眷顾过的孩子,一直让她汲汲于去寻求一份温暖,一束光亮,她不知疲倦地趋奔,朝着所有希望的方向,努力地去修补与疗愈生命中的那些缺失与暗疾,意图在乱世里和苦难中暂得栖身,容她不肯沉沦的倔强,赐她与常人一样的幸福。

(6)、萧军曾在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日后以作家身份成名。

(7)、这些都能不断地开阔孩子的视野,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令孩子们以单纯和清澈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学会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珍惜现在的家人朋友等。

(8)、更何况她不会若即若离,不懂适可而止。她生来就是一只飞蛾,遇到他,她倾其所有,全力以赴。

(9)、萧红不服,到法庭状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声,表示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萧红败诉。不过,萧红后来还是原谅了汪恩甲。

(10)、萧红和萧军一起将这回信读了又读,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地将《生死场》原稿和《跋涉》寄给鲁迅,顺带把两人的合照也寄给了他,希望鲁迅先生对他们了解更多。

(11)、两人婚后不久,日军轰炸武汉,端木蕻良为当战地记者,留下怀孕的萧红,一人前往重庆。

(12)、可以说,萧红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与诗之间的独特文体。

(13)、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14)、尤其让萧红感到欣慰的是端木“不只是尊敬她,而且大胆地赞美她的作品超过了萧军的成就”。这是其他朋友没有做过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冰心长得漂亮吗精辟1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