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主要作品
1、苏格拉底作者简介
(1)、(32)W.K.C.Guthrie:《希腊哲学史》第三卷,417页。
(2)、《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他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3)、③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4)、摘自:《希腊哲学的悲剧》第二章《拯救现象》
(5)、②灵魂说:将人的灵魂分成3个部分: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6)、(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
(7)、苏格拉底说:“所有无灵魂的物体由于外力而动,有灵魂的物质则会自己动,这是因为这是灵魂的本质。”由此,苏格拉底就把始基的永恒与不变的原则与活动的原则依据哲学理论结合。这当然就充满了对立与矛盾,而且是本质性的、本源性的对立统一。
(8)、巴曼尼得斯篇为柏拉图对话录之也被视为难理解的一篇。对话内容为当时两大哲学家Parmenides与ZenoofElea的会面,以及年轻的苏格拉底。会面的内容是ZenoofElea主张他的一元论而与当时主张多元论的学者相互冲突,这些学者认为一元论当中充斥著荒谬与矛盾。
(9)、苏格拉底曾说,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精灵,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它都在观望着,每当我们想做坏事的时候,良知的精灵就会跳出来阻止我们,对我们说“不可以”。但若这是一件该做的事情,精灵则不会做出任何举动。良心的谴责,会让我们对错的行为不安和不忍。
(10)、人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是精神的实体,但同时又是与客体对立的主体,在其学说中,以“理念论”和“伦理学”作为学说的核心。
(11)、从前,在希腊有一个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12)、在古人的原始观察中,有个显著的经验事实:世界上有的东西是“死的”,有的东西是“活的”。而“灵魂”,源于动词“呼吸”,与古代各民族的观念一样,古希腊人也认为“活的”之所以“活”,是因为呼吸。在古希腊人心目中,生命在于呼吸,这样一种朴素的信念,在古人中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即使在有了新的观念的一个时期内,这个初的观念也还时常出现。“灵魂”和“躯体”的区别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这两者的对立,是“生”与“死”的对立。
(13)、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谕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来追求德行。
(14)、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5)、苏格拉底决定去找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带他一起去神的面前质疑。
(16)、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7)、阿尔基比亚德的颂词,是哲学从一个政治家那里所能接受的高颂词。这份颂词也是一种警告。它是对哲学崇拜者的一种警告,美轮美奂的灵魂需要强健无比的身体相匹配,否则就是一个“面孔苍白”的知识分子而已。它也是对俊美的悲剧诗人阿伽通的一种警告。苏格拉底的才能,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阿伽通和苏格拉底坐在一起,不是被苏格拉底俘获,就是被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伤害。所以,阿尔基比亚德在结束他的颂词之前,特别提醒阿伽通别和苏格拉底坐在一起,免得上了苏格拉底的当。和苏格拉底在一起,要么具备苏格拉底那超人般的强健体魄,要么堕落为四体不勤、面孔苍白的一介书生。
(18)、世间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19)、②教育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20)、(30)关于psychē概念的含义,CharlesKahn在其《赫拉克利特的艺术与思想》(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126~127页)、MarthaNussbaum在其《赫拉克利特的Psychē概念》(载《智慧》〔Phrohesis〕杂志Vol.17〔1972〕,1~15页)中都有详尽的考察。
2、苏格拉底的著作和主要思想
(1)、④教师观: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代表作:《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3)、30岁时,苏格拉底把注意力从自然转移到社会,成为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4)、我现在希望跟你们列位法官说清楚,为什么一个在哲学中度过一生的人会在临终时自自然然地具有充分的勇气,并且强烈地希望自己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大的福祉。
(5)、“本来,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丢失了……
(6)、苏格拉底天天喜欢在大街上跟人讨论哲学,是公认的智者。
(7)、与人聊天时,他首先告诉对方他自己的想法,然后提出问题,向对方请教。例如他总是提醒别人,以前的知识都是别人说教的观念,不能只是被动接受,而是要主动去思考去反省这些观念。这种反问的方法使苏格拉底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得到了真正的智慧。与苏格拉底聊天,会使人变得迷惘、困惑,随之产生的就是不安和愤怒。不安和愤怒是由于自身从有知变成了无知。苏格拉底回应则是:“我也一样的无知和困惑啊!”如果不是看到了自身的无知,又怎会去认真思索生命的意义呢?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就是开始了自我的检讨与反省,那么也就离幸福和真理更近了。
(8)、①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控制,“人是需要教育的动物”;
(9)、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述,“苏格拉底自己忙于伦理问题的研究,并且摒弃了整个自然世界,他仅仅在伦理问题中寻求共相(katholou),第一个开始关心定义〔的问题〕。”(7)“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出定义问题……由于他在寻求推理〔的方法〕,而‘某物是什么’(tiesti)恰恰是推理的前提,所以他也就是在寻求本质(ousia)……不过,苏格拉底并没有使共相成为分离地存在的。”(8)这两段关键的引文表明:(1)苏格拉底并不关心自然哲学的研究,而仅仅执着于伦理问题的探论(9);(2)苏格拉底寻求伦理概念的定义(共相);(3)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共相并不如后来理念论所主张的那样是分离于感性事物而存在的。除了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所用的术语可能有所保留外(比如,我们可以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真正如他所说是要创立推理方法),这三点都吻合于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的实践在此,共相问题与德性问题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明苏格拉底哲学首先即是对智者学派的活动所造成的道德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全面改造,其知识论兴趣与伦理学兴趣共同构成一种统一的哲学实践。一方面,他对道德概念的普遍定义的寻求表明他的伦理学的努力方向是知识论的,亦即是试图以巴门尼德开创的本质主义的传统来克服道德信念的约定论解释,这一点使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宗教人物而始终保持是一名“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的伦理学兴趣使他的知识论(本质论)被赋予了特定的使命感,即是说,他是试图以其知识论来全面解决雅典城邦的道德危机,并进而为城邦政制的重建提供一个新的道德基础。在此问题上,耶格尔对柏拉图的一些评论也同样适用于(甚至更加适用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学园“不可能采纳任何将哲学问题限制于知识问题的研究课题”,因而所谓知识问题就是德性问题由于这样一种特定取向的努力,苏格拉底使得德性这一功能性概念更多地具有了道德的含义,使之成为人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而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所要求的“资质”(competence)或“素质”(quality,character)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定义的探究,德性概念从而成为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而不再是人的自然本性,更不是因人而异、约定俗成的东西,智者们提供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德性的要求,智者的教育资格从而在理论上被剥夺。然而,他对智者的批判并不等同于阿里斯托芬那样的维护传统的人士的批判,而是作为一个道德的改造者来进行批判的,其结果是同时造成了与传统及政治的冲突,亦即普遍知识与通过选举产生的社会的冲突。“城邦的守护者们感到这位雅典怪人自己选择的角色乃是一位理智卓越者对大多数人视为正当和善的东西的反抗,因而也是对城邦安全的威胁。”(13)
(10)、苏格拉底与古希腊人一样同意肉体的存在,因而他无法否认情欲支配行为,但从理论上讲,单纯由情欲出发是恶的,因为其缺乏理性,因而“无知”。只有理性知识的人才能为善,才能分辨善、恶。这样,“趋善避恶”就上升到了理性的内容了。
(11)、公元前369年,柏拉图的好朋友、著名的数学家泰阿泰德参与了雅典军队在科林斯地区的战役并为此殒命。柏拉图很可能是在泰阿泰德去世后不久写作了本篇对话录,并让他充当对话的主要角色以纪念他。这个时候的柏拉图已是花甲之年了。
(12)、总之,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在知识上是个概念体系,但苏格拉底把此种逻辑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成为其世界观的核心。
(13)、知识是可教的,但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什么是可教性?就其哲学思想来看,应是可普遍传达的。
(14)、⑤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仁”和“礼”,“仁”是高道德准则,“礼”是道德规范。
(15)、阿尔基比亚德既落座,就得按照当晚的规矩颂扬爱神。阿尔基比亚德表示,有苏格拉底在场,他无法赞颂别人。他得到埃里克库斯和苏格拉底的同意,可以赞颂苏格拉底。阿尔基比亚的对苏格拉底的赞颂,同时也是一种揭露,揭露苏格拉底的真实面目。这一种揭露也是提醒在场者尤其是阿伽通,要提防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爱实际上是一个陷阱,是一种魔术,常常诱使自以为深得苏格拉底喜爱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地爱上苏格拉底,完全不能自拔。阿尔基比亚德的苏格拉底颂辞可以分两方面看,一是关于苏格拉底的性格和行动能力,一是关于苏格拉底的言语能力。
(16)、发觉苏格拉底也在场之后,阿尔基比亚德的一个重要反应是:苏格拉底应该跟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或者其他能够逗乐的人坐一起,而不是跟英俊的悲剧作家阿伽通坐一起。阿尔基比亚德到达之后,直接插到阿伽通和苏格拉底中间,把他们分隔开来(213a-b)。虽然一开始这只是无意识的行为,但是当他认识到苏格拉底也在场之后,阿尔基比亚德非但没有纠正反而要强化这种分隔。
(17)、辩证法的故乡是希腊,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与哲学的思维方式相生的。但此方法,自亚里士多德后,被冷落多年,到了近代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才逐渐恢复其活力,显示出了其与哲学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18)、(26)GerasimosX.Santas从另一个角度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见其《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133页。在此还值得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不过我们却有理由作这样的引申。
(19)、对于真理的追求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哲学的根本任务。古希腊哲学时期正处于哲学的萌芽阶段,要在变化的感观世界中找寻确定的、永恒的本质,而对于世间万物本源的认识,也就是对真理的掌握。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中,目的与价值占有核心地位,同时也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宣告了古代唯心主义派别以成熟的形式脱离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派别,并与之尖锐对立。
(20)、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也称为伦理学。苏格拉底将哲学的核心由“自然”转向“自我”,那么对“自我”的思考,也就应是他哲学的重点,于是哲学内容也由思辨性转变为实践性的批判,道德、伦理成为核心部分。苏格拉底的哲学重点在对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自然”相对立,所以其哲学主要是研究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关系。
3、苏格拉底作品集
(1)、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人们直觉到它的确实存在,但又对此没有把握;因为他们不能充分了解善究竟是什么,不能确立起对善的稳固的信念,象对别的事物那样;因此其他东西里有什么善的成分,他们也认不出来。
(2)、苏格拉底要把“理念”这种逻辑概念与感观的世界对立起来,成为独立的实体,既非感性世界的反映,也不是理解感性世界的方法,相反,“理念”成为感性世界存在的依据。
(3)、苏格拉底找过政治家、诗人、工匠,结果发现,世上没有真正聪明的人,有人只是假装聪明;有人只在熟悉的领域显得聪明。
(4)、编辑:慈怀读书(ID:cihuairead)
(5)、但是,哲学毕竟是理论性的,没有概念、判断、推理这些逻辑成分也就没有哲学本身,康德的哲学体系,乃是个理论的体系,后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不断延续,终建立成了辩证逻辑,即“哲学”体系。
(6)、哲学知识的日趋成熟,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式特点。哲学终于有了自己的方法——辩证法。
(7)、但是,因为苏格拉底主要把人作为道德的实体,进而否定一切自然哲学的可靠性,因而其辩证法也是有消极作用的。
(8)、当时雅典哲学思想分成两派,一派研究自然现象,另一派探讨人间规则。虽然苏格拉底研究过自然科学,但是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这充分体现他对人类的重视远超过了自然。当时有人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我”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没有了普遍真理,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恣意妄为,知识也就靠不住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苏格拉底坚决反对,他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真理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不断寻求真理,按真理约束自己,才是正确的道路。
(9)、(2)代表作:《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
(10)、苏格拉底身体强壮有力,一年四季从不穿鞋,总是光着脚。他相貌丑陋,但他的智慧却可以感染、吸引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所以他也经常把自己比作是替人接生智慧婴儿的助产士。但他却说:“智慧是产生于自己的体会,我不能给你智慧,只能给你知识。”
(11)、(2)参阅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图宾根,1913年;A.H.Chroust:《苏格拉底其人及其神话》,印第安纳:圣母大学出版社,1957年。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可参阅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年)的第一部分:“史料问题”。
(12)、苏格拉底的一生正好经历了雅典的衰败阶段,他也曾加入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但他所关注所思考的却是,雅典有如此伟大的文明,为何也会衰弱。是战争失败吗?还是人民太穷?
(13)、苏格拉底“德性与知识同一”这个前提规定回答了“德性是否可教”的前提,但苏格拉底并非简单的作出回答,而是把它与其哲学基本思想进一步联系到一起。
(14)、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15)、(5)参阅F.M.Cornford:《智慧的起源:希腊哲学思想的起源》,W.K.C.Guthrie编,G1aoucester,Mass:PeterSmith,1971年(重印本),45页。
(16)、点击 →福利|吕祥新著《希腊哲学的悲剧》←参加送书福利
(17)、(18)T.Gomperz:《希腊思想家》(英译本)第二卷,49页。
(18)、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9)、(1)据郭沫若考证,《学记》由思孟学派乐正克所著。
(20)、世人震惊,苏格拉底自己也不相信,他一直觉得自己很无知。
4、苏格拉底的主要作品是什么
(1)、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种合起来才成为全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
(2)、这段歌唱意味着:欧里庇得斯和苏格拉底在同一战线,这是导致他在竞赛中落败的根本原因。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指责欧里庇得斯沉溺于苏格拉底的修辞术和无休止的对话之中,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城邦皆无益处。这个指责与《云》剧对苏格拉底的挖苦异曲同工。要想对其本人和城邦皆有益处,应该返回诗歌和高雅的悲剧,远离苏格拉底的新知和言语。这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警告。在柏拉图的对话名篇《会饮》中,政治家阿尔基比亚德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警告新派悲剧诗人阿迦通不要跟苏格拉底坐在一起,警告他不要被苏格拉底的言词冲昏了头脑。
(3)、20岁时,苏格拉底师从阿那克萨哥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年轻的苏格拉底喜欢思考和探索,对许多自然问题都想弄个明白,如一个事物怎样创造出来,又怎样毁灭?人们所借以思想的元素是血,还是空气或水?地是平的,还是圆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老师都有解答,但苏格拉底对答案并不满意,他试图自己来解释,又觉得无能为力。因此,苏格拉底决定放弃对自然的研究。
(4)、肉香越来越浓,我关掉排气扇,搬一把椅子坐在砂锅前读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但又觉得在这风轻云淡的秋日下午读金斯堡有些颓废,就换了一本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看书名像哲学科普读物,但实际写的很好。中国哲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尚书.洪范》为发轫的儒家哲学,这是永恒的哲学;另一条是以《周易》为开端的道家哲学,这是变化的哲学。永恒和变化构成中国哲学的特质,二者都不可或缺。按照自己的性格,我应该喜欢道家哲学才对,但自己又不懂变化,看来只好游离于永恒和变化之外了。
(5)、下午的时光有微风吹过,海空云崖陡立,不时有鸟群在窗前的树上停留。书房里光线柔和,早上下载的那幅校园雪景图还在桌面上,看着晨光中的红砖房、雪后斑驳的踊路、钢筋一样的树枝、小树林里安静的的积雪,简直恍若隔世。
(6)、③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有人说,柏拉图的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8)、④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9)、苏格拉底特立独行,创立颠覆性的理念推动世界发展。
(10)、主播简介:雨儿,原名王旭霞,郏县中学教师,平顶山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诵读。诗歌、散文散见于纸刊杂志和一些网络平台。。
(11)、苏格拉底本人长相丑陋,却喜欢亲近年轻的美男子。尼采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大色鬼。要理解尼采的这个说法,需要理解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认识:苏格拉底实际上对美貌毫不在乎,犹如他视财富如粪土、视荣誉为无物。苏格拉底表面上喜欢亲近美少年,常使得美少年们心中荡漾,自命不凡。俊美的阿尔基比亚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苏格拉底对美貌的轻蔑和傲慢。这种轻蔑和傲慢虽是一种伤害,却也捕获了青年的敬佩之心。苏格拉底真正关心的是培养灵魂的美丽,对相貌的美丽完全无所动心。(11)
(12)、苏格拉底单身时跟几个朋友住在一间七八平米的房间里,每天很乐呵。
(13)、《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苏格拉底受审前后的故事
(14)、(1)法国18世界伟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15)、但是,柏拉图不仅仅有《理想国》,还有更多著名的著作。例如《泰阿泰德》,典型的哲学家不再被看作政治统治方面的行家,而主要被描述为道德和科学之永恒主题的思考者。《理想国》中透露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入世心态在《泰阿泰德》中被一种更为避世和超脱的情怀所取代了,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而又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却一点也没有过时。
(16)、(2)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本教学法论著。
(17)、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18)、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19)、早期的自然哲学没有理论意义的“目的”的概念,人们承认事实,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理论性的问题,但这种感觉性、生理性的情感是一种主观意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的提出,不仅使人的感觉理性化,也使人的情感理性化,使生理的欲望成为理性目的。
(20)、《泰阿泰德》:《理想国》中透露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入世心态在《泰阿泰德》中被一种更为避世和超脱的情怀所取代了。
5、《苏格拉底》
(1)、接下来詹老师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提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也就是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苏格拉底的普遍定义是柏拉图“理念”的雏形,但是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詹老师对普遍定义和理念做了初步的解释,并且根据《斐多》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自白说明了苏格拉底如何超越自然哲学家的局限而为哲学引入“善”的原则或因。苏格拉底为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或观念论(Idealism)开辟了道路。
(2)、神之所以说他聪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智慧,而是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无知,并敢于公开承认。
(3)、(2)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4)、内容提要:在西方哲学的谱系中,苏格拉底可谓哲学精神的典范和化身,备受后人景仰。本文以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的喜剧刻画作为切入点,指出了远离苏格拉底的警告实际上从苏格拉底生前就一直伴随着对苏格拉底及其哲学精神的崇拜。通过对柏拉图《会饮》文本细节的分析,文章表明了《会饮》这篇对话生动体现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紧张和互动,同时强调了哲学的危险始终与其崇高相伴随。
(5)、沉浸在这样的阅读里,从故事、风格、语言、流派……发现一种文学的奥秘,是多么幸福啊。忘记是在哪本书上曾读到这样的一段话,大意是文学之路已经有很多人在走了,我们需要阅读很多作品,但浮华的今天鲜有人愿意做一个沉默的阅读者,而都急于想做呼风唤雨的作者。其实在读与写的关系上,也许做一个沉默的读者更加幸福。每次阅读都是一种轻言的或无言的交流,而一部伟大的作品只有经过精细的阅读才显示其价值。
(6)、中秋了,夏天满眼颤抖的绿,在秋风中渐渐泛出细微的黄红,风渐渐凉了,时光渐渐慢了,天光云影也渐渐澄明了。一切都像我们想要的那样美好。
(7)、事实上,早期希腊哲学是以唯物主义精神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第一性原则,虽然它的形式相当原始。我们在研究这一阶段的哲学时曾说过,在脱离原始神话后,古希腊哲学的第一形态是唯物主义,此种万物主义精神基本贯穿了整个前苏格拉底时期。
(8)、①重视早教,是“寓学习于游戏”早的提倡者;
(9)、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10)、(1)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1)、“理念”这一概念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体系的主干,但对于这个概念,人们却不是清楚。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理论与思想上的对立,是有本质上的缘由的。
(12)、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13)、(2)代表作:《大教学论》(1632年),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4)、(21)Heinric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296页。苏格拉底的神学倾向在其知识论与伦理学中都有所显露,以致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拉斯谟写道:“圣苏格拉底,为我们祈祷吧!”(见FrederickArtz:《中世纪的心灵》,纽约:AlfredA.Knopf,1958年,11页)不过,与基督教神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苏格拉底并没有提出信仰问题,他对神的诉求实则是他理智的要求。
(15)、在哲学的基本理论方面,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并提出“实体论”。他认为,辩证法是用来掌握“理念”,而分析法是分析“实体”的。因而,他认为辩证法并不适合于掌握科学知识。
(16)、(1)德国著名教育家,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17)、苏格拉底的“自我”不同于智者的“人”,是理性的实体。苏格拉底提出了关于伦理与道德哲学的基本命题:道理与知识的同一性。
(18)、苏格拉底通过省视和思考,向世人指出,人生大的哲学,不是读懂世界,而是认识自己。
(19)、②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20)、在他死后不久,雅典人认识到他的所作所为的意义,把控告他的一部分人处以死刑,为他平反。应该说,是“误解和私仇把他推上了法庭”。黑格尔则认为,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
(1)、然后改变自己,拔高升级;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走向成功之旅。
(2)、(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柏拉图的《裴洞篇》通过苏格拉底的学生裴洞的回忆讲述苏格拉底临刑前一天的言行。苏格拉底与朋友和门徒进行灵魂不朽的谈话,从容度过了生命的后时光。谈话主题涉及到了自杀问题以及对灵魂存在的证明。
(4)、苏格拉底不仅宣传有德行的生活,而且身体力行。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曾先后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他在作战中表现英勇,数次冒死求助同伴,把受伤的同伴背下战场,尽到了保卫祖国的职责。
(5)、(27)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127页。
(6)、(2)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士中学》
(7)、《苏格拉底的申辩》作者是(古希腊)柏拉图。
(8)、在苏格拉底的实践中,“诘问”的开端总是以“我不知道”开始并进而也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一开端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Socrates’irony)。根据贡佩茨的研究,“讽刺”一词在希腊文中本来指喜好恶作剧,特别是狡猾地宣称自己的谦恭以让对手落入圈套,因而好被译作“自我贬抑”(self-depreciation)不过,恶作剧显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而只是进入实质问题的入口。他的讽刺与诘问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试图发现人们应当如何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考验谈话对方是否在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从而让对方意识到把握生活之真实意义的重要性。
(9)、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0)、苏格拉底看清了时代的危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便是“追求真理”,他认为“没有经过反省与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的”。
(11)、“明白,”助手说:“您的思想光辉得传承下去……”
(12)、《游叙弗伦》:苏格拉底在法庭外碰到来起诉父亲的游叙弗伦,与其探讨关于对神的虔敬的问题。
(13)、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贫寒,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14)、他们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15)、公元前399年6月,苏格拉底这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蛊惑青年。
(16)、苏格拉底借着每天与人聊天的机会来进行自我的反省与检讨。他从中体味到:一个人假如只知道一味地按照早已安排好的计划生活,而从不去怀疑,从不去进行反省,以求得自己为何一贯如此去做;也不理解何为对、何为错;弄不清善恶究竟有什么区别;抑或是自己为何要坚持某些既定价值,那么他就绝不会明白真正的智慧,甚至不会懂得自己存活的意义,就更不用说坚持价值了。因此,其生活也就不算是人的生活。
(17)、当然,这一程式只是一个“标准的诘问法”(standardelenchus),大多数对话尤其在第4步不能满足这一程式,而即使提出了“A乃是对B的知识”这样的结论,对手也难以真正明了这里所谓“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知识。因而,柏拉图早期对话的典型结局是一种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茫然(aporia),因而是否定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以致我们只能在苏格拉底那里发现一种对知识的要求而不能发现他十分肯定的立场。这样,苏格拉底往往是从其否定性的开端走向一个更有力的否定性(或挫伤性的〔frustrating〕)结果,其寻求道德的确实水准的努力至少在表面上给人一种怀疑主义的印象。在此,他所宣称的“无知”就不仅是他个人的虚怀若谷,而是对整个人类的“无知”的断言。“智慧(sophia)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philosophia,亦即哲学)这类词倒是很适合于人。”(20)因而,苏格拉底所给出的信息就不是要人们采取某种学说来作为行为的指引,而是要人们采取一种特定的态度,以自身理智的谦恭去发现如何生活的准则。在此,苏格拉底实践中的神学倾向是清楚的,而迈耶尔(HeinrichMaier)将柏拉图《申辩篇》29d~e中的一段话称作“苏格拉底的福音”(21)也就显得贴切了。
(18)、“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无奈地说:
(19)、(24)比如《拉克斯篇》192a~b:“我将人们能以很短的时间完成演讲或竞走的能力叫作快捷。”《美诺篇》76a:“形状就是物体周边的界限。”等等。
(20)、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1)、②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科学提出来。
(2)、柏拉图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第一部分是柏拉图对话12篇的译文;第二部分是作者的论著,其中既有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作者翻译经验的总结,对翻译理论问题的探讨。
(3)、在后,苏格拉底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神说没人比他更加聪明,因为苏格拉底至少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而其他人却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4)、在我们研究《巴门尼德》这篇对话时,可以看出,柏拉图写这篇对话,并不仅仅是想记载两位伟大的哲学家,这还与他理论的变化有关。在这个观点上,我们应该吸纳一些反对者的意见,即柏拉图也想记述一些自己的理论倾向发生变化的事。但无论如何,是不该怀疑这篇对话的真实性及实际意义的。
(5)、(23)见《高尔吉亚篇》454d:苏:如果有人问,“高尔吉亚,是否存在错误信念与正确信念这样的东西,”我猜想你会回答“是”。//高:当然。//苏:那么,是否也有假知识与真知识之分呢?//高:不会有的。
(6)、下午的阳光反射在榕树叶上,我从书房的窗口看到它们在巨大的树冠上闪烁。榕树长在一块高地上,树下有一座庙,庙门的廊檐下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坐在书桌前,偶尔会听到一两声磬响,停顿很久再听到一两声,那是香客走进了庙门。
(7)、(13)WernerJaeaer:《Paideia:希腊人的文化理想》第二卷,71页。这一冲突亦即本质论与约定论的冲突,可以部分地解释苏格拉底之死。
(8)、(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I,987a30以下。
(9)、(2)主要观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阿里斯托芬的《云》把苏格拉底刻画为四体不勤的白面书生形象,虽被债务缠身的斯瑞西阿德斯奉为“深沉的思想家”和“高贵的人”,却被爱好运动(喜欢赛马)的斐狄庇得斯形容为“面孔苍白、光着脚丫儿的无赖汉”和“下流东西”与此相反,《会饮》中的阿尔基比亚德则说明了,苏格拉底不光不是白面书生一个,而且智勇双全。在吃喝方面,他既能忍饥挨饿又能享受美味,这方面的能力远高于常人;虽不嗜酒,但是酒量奇高,没有人曾看到苏格拉底喝醉过酒。在耐力方面,他既能耐寒,又能抵挡得住睡眠之神的诱惑。在战场上,苏格拉底在打胜仗和吃败仗之时都能荣辱不惊、勇猛镇定,无人能及。阿尔基比亚德强调,在言行两方面,苏格拉底的才能都无人能及,无论古今(221c-d)。
(11)、这种本源性的对立统是由感性的朴素辩证向理性的本质辩证的过渡。理性的原则“精神”与“物质”的分化意味着“理性原则”与“感觉原则”的分化。精神是无法感觉的,是理性的产物,物质是可以感觉的,而其可被感觉,也正因为精神的作用。“精神”的确立,“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使人的本质集中在精神方面;精神与感性的原则区别,使人进一步集中于理性的精神实体方面。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就是认识人理性的精神实质。
(12)、(6)参阅ErikOstenfeld:《理念、质料与灵魂》,海牙:MartinusNijhoff,1982年,第一章。
(13)、“分析的”的逻辑方法是求思维的一贯性与必然性,不承认矛盾命题合乎逻辑,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只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变为多种逻辑范畴,进而掌握“存在”的真理,在变化的“存在”中求出不变的本质规律,此是分析的方法,不是辩证的方法。
(14)、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5)、《克力同》:在监牢中,苏格拉底向克力同说明自己为什么不愿逃走。
(16)、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如此便可以确定他的哲学家身份。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之一。曾被这样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极力推崇,苏格拉底的历史重要性可想而知。
(17)、苏格拉底说,抑止人性恶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的发作依赖于制约。在道德上抑恶主要依靠理性的自律,在政治上的抑恶必须依赖法治的约束。
(18)、既然不再比拼酒量而改拼文才,酒神狄俄尼索斯也就因此退场,主宰文艺的阿波罗神登场。整个《会饮》可以看作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和太阳神阿波罗互相角力的过程。希腊的年度戏剧大赛本身就是祭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庆典之所以整篇对话的起因都跟狄俄尼索斯有关。这也决定了这篇对话跟沉醉、神秘、狂欢、放纵有关。但是,经过前一个晚上的豪饮狂欢之后,平常的理性、清醒、平静和节制在这一个晚上复苏。阿波罗神的清醒暂时取代了酒神的沉醉。但是,阿波罗神并不能一劳永逸地放逐酒神。文才比拼结束之后,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正准备要跟苏格拉底再理论一番,烂醉而放肆的阿尔基比亚德突然到来。狄俄尼索斯由此重新登场,并终将这个晚上重新变成狂饮之夜。当然,阿波罗神也没有完全消失。因为苏格拉底对酒精的抵抗力无比惊人,酒神也就始终未能将阿波罗的清醒精神完全驱逐出场。所有其他人要么趁早躲避要么抵挡不住酒神的魅力,苏格拉底却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清醒。他清醒地抵达,后也清醒地离开。当他抵达之时,其他人还没有从头天晚上的沉醉之中恢复过来;当他于清晨离开之时,其他人又重新陷入沉醉,连海量的阿里斯托芬和阿迦通也终昏昏睡去。看起来,无论在文辞方面还是在酒量方面,苏格拉底都取得了终的胜利。
(19)、(3)喜剧中对苏格拉底的典型描述是:不务正业、生活潦倒、衣衫褴褛、研究自然哲学和修辞术、受到一帮青年推崇、口才极好、善于辩论(诡辩),等等。一位喜剧家阿梅普西亚(Ameipsias)还如此讽刺苏格拉底:“在那极少的几个人中他出色,而在我们许多人中则愚不可及。”(见T.Gomperz:《希腊思想家》(英译本)第2卷,93页)这里“极少的几个人”显然指苏格拉底的拥戴者和追随者。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想象苏格拉底这么一位复杂人物注定要受到所有人的拥戴。即使到了希腊化时代的后期,对他存有恶感的也不乏其人。西塞罗就曾提到他的老师、伊壁鸠鲁派的芝诺说苏格拉底乃是“阿提卡小丑”(Atticbuffoon)(参见Zeller:《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学派》(英文本),63页注释1)。
(20)、还没说完,助手就打断他:我一定加倍努力,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找出来。”
(1)、几乎所有文学大师都有对阅读的痴迷。有记载称,博尔赫斯在失明后仍不停地购书。一次,他购得一套1966年版的百科全书,书中潇洒的字体、地图、插图等他全看不到,但他说他感觉得到这本书,它在他屋子里,让他感到幸福。卡夫卡说,他曾从头到尾朗诵福楼拜的《情感教育》,他曾用命令的口气对爱人说,你要立即开始阅读福楼拜。而普鲁斯特则偏爱英国作家,他说他阅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头一两页就泪流满面。
(2)、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表明了实践的主体与知识之间有着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无法克服的矛盾,人的德如要成为真正的知识,仍需面临与万物始基一样的问题。知识只是经验与科学的。历史的辩证讽刺在于:苏格拉底认为只要把哲学带回人间,就可得知真理,但事实却是人的伦理、首先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要探寻其“本源”,结果也与自然哲学一样了。
(3)、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哲学学习者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格拉底的著作和主要思想精辟1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