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都有哪些常见病?锦鲤常见病的调节方法【锦鲤鱼常见病】

一、十种诊断锦鲤鱼病的办法

1、一、依据鱼的活动情况   健壮的鱼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动灵活,反应敏捷,很少一直在水面,即使上浮受惊即潜入水中。病鱼则通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受惊后略向水底下潜,后缓慢游出水面。当鱼有孢子虫、中华蚤、指环虫等寄生虫病时,会在水面发狂打转或持续跳跃。 二、依据鱼的摄食情况  正常的鱼摄食时,抢食力强,且食量比较稳定,形成规律的鱼到点就在饵料台附近转。如果发现鱼的食量逐渐减少,甚至绝食,应迅速检查病因。首先要检查水质,其次要看看鱼鳃。 三、依据鱼的体色变化  各种鱼类都有自己特有的体色,虽然会由于水色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但一般变化不大。如发生疾病,则有体色变化,如烂鳃病发病时,鱼体体色则变黑,尤其以头部为甚。肝脏受损一般会体色发淡,背鳍、尾鳍有白边。 四、依据鱼的体形变化  健康的鱼,头小、背厚、肥满度好。病鱼则头大、眼凹陷、尾小、背窄、干瘪、肌肉薄。若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就会使鱼体弯曲变形。   五、依据病鱼组织  鱼的病体是诊断鱼病的主要依据。每种病鱼都有其特殊的症状,需要仔细观察、区别,以正确诊断鱼病。特别是有些症状相似的鱼病,尤其需要仔细辩认,找出其不同之处,如细菌性肠炎病与出血性肠炎病的区别、细菌性烂鳃与寄生虫引起的等等。 六、依据鱼的栖息环境  不同类型的鱼发病条件不同,因而可据此协助诊断:例如肠炎、赤皮、烂鳃、打粉病等多发生在呈酸性的水环境中;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病多发生在弱碱性的水环境中;泛池现象多发生在缺氧的环境中。 七、依据季节变化  不同的鱼病有不同的发病水温,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区分某些鱼病。例如出血病发生在7~9月的高温季节;竖鳞病发生于开春;水霉病多发生在春初秋末季节水温在10~15℃,水温达到20℃基本就不再发生了。 八、依据鱼的生长阶段  如剑水蚤仅危害刚孵化一周的鱼苗。打粉病、白头白嘴病多发生在鱼苗阶段。赤皮病、打印病多发生在成鱼阶段。 九、依据寄主  不同的病原体所寄生的寄主也不同,肠炎、出血多发生在鲤鱼、草鱼上,而鲢鱼、鳙鱼等很少发病;中华鳋等只发生于鲢鱼、鳙鱼上等。鲤疱疹病毒病只发生在鲤鱼、鲫鱼。粘孢子虫多寄生在鲤鱼、鲫鱼,而草鱼很少发生。 十、依据鱼病疗效  如果发生某类药物如抗菌素对某种鱼病完全没有作用,则要考虑病毒病或寄生虫病等。还依据鱼的生长状况,鱼体表、鳃等部位的分泌物,依据人为因素(如管理不善、施药不当、水质污染、农药流入、机械损伤等都有可能引发鱼病)进行诊断。。

二、【图片】锦鲤十种常见病的应对【锦色吧】

1、出血症  又称出血病,是锦鲤常见的一种疾病。

2、主要发生于夏、秋季,流行广泛,危害性大,可造成各种规格锦鲤的大批死亡。

3、症状识别、病鱼的鳍条、鳞片通常比较完整,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鳍条的基部充血,如果将皮肤剥开,可见肌肉呈点状充血,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

4、肠道、肾脏、肝脏、脾脏也有充血现象,腹腔内有大量腹水。

5、打开鳃盖可见鳃部呈淡红色或苍白色。

6、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很差。

7、发病原因、由呼肠弧病毒引起。

8、当饲养水水质恶化、水中溶氧量降低、总氮和有机物耗氧量增高时锦鲤抵抗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导致锦鲤发病。

9、流行及危害、出血病流行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适宜水温是25℃至30℃。

10、当饲养水体中放养锦鲤的密度过大、水环境恶化时锦鲤就容易发病。

11、该病主要危害当岁鱼,小的体长仅9cm。

12、出血病是急性鱼病,可引起锦鲤大量死亡。

13、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夏、秋季节尽量稀养,创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对预防该病有一定的效果。

14、(2)流行季节在饲养水体中泼洒漂白粉,使水体中药物的浓度达到1㎎∕升,进行该病的预防。

15、(3)用4~10㎎∕升的红霉素浸泡鱼体15分钟,对发病鱼有一定的疗效。

16、(4)3~5%的盐水药浴10~15秒或使用强氯精1ppm药浴,全池杀菌。

18、痘疮病  又称鲤痘疮病,主要危害锦鲤等鲤科鱼类,能严重影响观赏鱼的生长及降低其观赏价值,严重时可引起鱼体死亡。

19、症状识别、发病早期病鱼的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着很薄的一层白色黏液。

20、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的表皮增厚形成大块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后会自动脱落,之后原处会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

21、患病锦鲤消瘦,游动迟缓,常沉于水底,随病情发展可能会陆续死亡。

22、发病原因、由鲤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23、疱疹病毒可在锦鲤皮肤的上皮细胞上生长,病毒复制的适温是15~20℃,当饲养水质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时容易发病。

24、流行及危害、秋末和初春水温较低时(15℃)是痘疮病的流行季节,通常危害饲养的当岁鱼。

25、锦鲤对此病敏感,感染此病的锦鲤在越冬后期可引起鱼病且大量死亡。

26、防治方法、(1)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锦鲤在越冬前有一定的肥满度,增强鱼体在低温季节的抵抗力。

27、(2)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经常对锦鲤投喂水蚤、水蚯蚓等动物性饵料,加强营养。

28、(3)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可人为采取措施,有条件的可将饲养水温提高,水温升高后痘疮病会逐渐自愈。

29、(4)增强体质,用50㎎红霉素兑池水25kg浸浴,大鱼可注射2‰的左旋氯霉素。

31、 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病程较长,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是能严重影响鱼体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价值。

32、症状识别、发病初期鱼体的两侧背鳍下方或臀鳍上方出现红斑,之后红斑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

33、接着病灶中间的鳞片脱落,坏死的表皮腐烂,露出白色真皮。

34、患部周边整齐、分界明显,似烙印。

35、肌肉糜烂可深至骨刺。

36、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终衰竭而死。

37、发病原因、由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引起。

38、这种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平时大量存在于水中,鱼体受伤后通过接触而感染发病。

39、流行及危害、该病能危害较大个体的锦鲤,大多由体表受伤后感染所致,病情严重时可陆续引起死亡。

40、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常见,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41、防治方法、(1)饲养过程中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并注意勿使鱼体受伤。

42、(2)发现病情时,及时用高锰酸钾或紫药水涂抹患处。

43、(3)用10㎎/升浓度的呋喃唑酮浸泡鱼体。

44、(4)用漂白粉遍洒,使饲养水体中药物的浓度达到1㎎/升。

46、 肠炎病  又名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也是对锦鲤危害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47、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48、症状识别、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

49、鱼体发黑或体色减退,头部、尾鳍更为显著。

50、腹部膨大,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

51、拨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黏液较多。

52、发病后期,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充满淡黄色黏液。

53、将病鱼进行解剖,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很快就会死亡。

54、发病原因、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

55、该菌在普通水体及池底淤泥中常大量存在,也存在于健康鱼体的肠道中,但数量不多。

56、当锦鲤的生活环境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时,该菌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发病。

57、病原菌随病鱼及带菌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饲料,经口感染。

58、流行及危害、此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5~30℃,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59、防治方法、(1)发病初期,水中出现浮便,可以先采取停食加大打氧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三到四天就可以恢复。

60、(2)在饵料中拌入药物投喂病鱼,每1千克鱼体重使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喂3~4天。

61、(3)对于发病严重已不摄食的鱼,可每天腹腔注射卡那霉素500~1000国际单位,连续3~5天或直至症状消失。

63、赤皮病  无论是幼鲤还是成鲤,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在捕捞、运输后,北方在越冬后,细菌性赤皮病易暴发。

64、症状识别、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明显。

65、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或感染水霉。

66、有时病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会充血发炎。

67、病鱼常伴有肠道发炎和烂鳃症状。

68、发病原因、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或带菌鱼。

69、当鱼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一旦鱼体因器械损伤、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就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发病。

70、流行及危害、锦鲤的赤皮病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盛期。

71、通常鱼体受伤后易患此病,春季和秋季水温低于15℃时也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并发感染水霉菌影响锦鲤的观赏价值。

72、防治方法、(1)在饲养管理中,一定要谨慎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73、(2)防治该病时,室外大池可用漂白粉1㎎/升全池遍洒。

74、(3)使用10㎎/升呋喃类药物浸洗鱼体。

76、 竖鳞病  又称松鳞病、立鳞病,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静水鱼池的疾病。

77、主要危害锦鲤及其它鲤科鱼类,发病后能导致病鱼大批死亡。

78、症状识别、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似松果状。

79、鳞基水肿,其内部积存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在鳞片上稍加压力会有液体从鳞基喷射出来。

80、有的病鱼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度充血,眼球外突等症状。

81、病鱼离群缓游,严重时呼吸困难,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重则死亡。

82、发病原因、由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感染引起。

83、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染。

84、有人认为此病是细菌感染所致,但另一重要原因是饲育不当,引起鱼的循环系统和消化吸收功能异常而产生的。

85、流行及危害、每年秋末及春季水温较低时是该病的流行季节,水温17~22℃是流行盛期,有时也会在越冬后期发生。

86、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越冬后锦鲤抵抗力减弱,容易患此病。

87、防治方法、(1)加强锦鲤越冬前的育肥工作,合理投喂。

88、水温低于20℃时要投喂低水温饲料或胚芽饲料,停止高蛋白的育成饲料投喂,将锦鲤消化系统的负担减到低,让它们能平安过冬。

89、早春水温回升后,投喂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增强鱼体抵抗力,能有效预防此病发生。

90、(2)对于局部竖鳞的锦鲤,可以先人工把竖鳞部位的脓水挤干净并擦干患处,用高浓度高锰酸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阿米卡星针剂进行注射,剂量控制在每10cm鱼长注射0.1毫升。

91、(3)用2%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洗鱼体5~1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鱼的抵抗力而定。

92、浸泡时人不能离开,鱼一旦侧翻必须马上捞起放到清水里。

93、每天1次,连续浸洗3~5次。

95、细菌性烂鳃病  是流行于高温季节的一种疾病,可引起锦鲤大批死亡。

96、症状识别、这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不论饲养条件或鱼的大小如何都有发生的可能。

97、发病时鳃丝呈粉红色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液增多,带有污泥。

98、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腐蚀成一个略呈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软骨外露。

99、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病情严重的鱼在换清水后仍有浮头现象。

100、发病原因、由柱状嗜纤维菌引起,带菌鱼以及带菌的水是该病的传染源。

101、在该病的流行季节,病鱼在水中不断散布病原菌,鱼体与病原菌接触而发病,鳃部受损的特别容易受到感染。

102、饲养密度过大,水质较差的环境容易发生该病。

103、流行及危害、细菌性烂鳃病一般是在水温20℃左右开始,春末到秋季是流行盛期。

104、在发病期间,饲养水温越高致死的时间越短,当水温下降到15℃时病鱼逐渐减少。

105、该病能使当岁鱼大量死亡。

106、防治方法、(1)用5~10㎎/升的呋喃唑酮浸洗鱼体15分钟。

107、(2)在饲养水体中泼洒利凡诺,使水体中药物的浓度达到0~5㎎∕升。

108、(3)用0㎎/升的红霉素浸泡鱼体15分钟。

109、(4)用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泼洒,使饲养水体中药物的浓度达到0.4~0.5㎎/升。

110、(5)将大黄捣碎,用大黄20倍量的0.3%氨水浸泡过夜,提高药效后连水带渣泼洒,使水体中药物的浓度达到5~7㎎/升。

111、(6)将五倍子磨碎后用沸水浸泡,泼洒在饲养水体中,使水体中药物的浓度达到2~4㎎/升。

113、肤霉病  又叫水霉病、白毛病,是一种危害鱼卵、幼鱼及成鱼且具有广泛流行性的疾病,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可导致鱼体死亡。

114、症状识别、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故俗称“白毛病”。

115、严重时菌丝厚而密,鱼体因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后瘦弱而死。

116、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卵膜外丛生大量菌丝叫“卵丝病”。

117、发病原因、由水霉和绵霉两个属性的真菌寄生引起。

118、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且水霉对鱼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部位均可被感染。

119、流行及危害、在饲养水体中,水霉常年存在,秋末到早春是主要流存季节,全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120、当鱼体因操作不慎受伤、寄生虫破坏鳃及体表、水温过低冻伤皮肤时,水霉就趁机侵入机体,当水温适宜(15℃左右)时,3~5天就能长成菌丝体,若伤口继发感染细菌则会加速病鱼死亡。

121、防治方法、(1)饲养中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这是预防肤霉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122、在越冬前用药物浸泡鱼体杀灭寄生虫,可以有效预防此病。

123、(2)用400~500㎎/升食盐溶液和400~500㎎/升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的合剂全池遍洒。

124、(3)用0.1~1%浓度的孔雀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着生处。

125、(4)用1/15000浓度的孔雀绿浸洗病鱼3~5分钟。

126、(5)繁殖时用1/15000浓度的孔雀绿浸洗鱼卵(连同鱼巢)10~15分钟,起到预防作用。

127、(6)口服维生素E,每1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0.4~0.6克(制成颗粒药饵投喂),以增强锦鲤对水生真菌的抗菌力。

129、睡眠症  是一种危害当岁鱼的疾病,传染性很强。

130、一般病发在池扬后,能使幼鲤失去抵抗力大批死亡,是目前危害幼鲤传染性强的一种疾病。

131、症状识别、锦鲤停于水底不动,严重时侧翻甚至肚皮朝上。

132、皮肤和鳍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体表出现一层灰白色的翳状物。

133、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

134、病鱼没精神,食欲下降,逐渐瘦弱以致死亡。

135、流行及危害、在春、秋季温度多变时易发病,夏季雨后也易发此病。

136、预防方法、(1)换水及冬季需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温差过大,可有效预防此病。

137、(2)盐浴对睡眠症有,但一定要调节及时,否则就算也会失去观赏价值。

138、盐浴时将水温恒定,用0.7%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增加光照,以促其渐渐恢复健康。

140、穿孔病  随着集约化养鲤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大,近年来在锦鲤养殖方面又出现了一种以锦鲤体表病灶性溃烂和穿孔为特征的疾病,常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称之为穿孔病。

141、日本也曾有报道,称为洞穴病。

142、症状识别、游动的鱼体上可见发红或溃烂而呈灰白色的病灶。

143、发生的部位可在胸部、腹部的两侧也可在头后背侧、鳍条基部等处,但以躯体两侧为多见,病鱼身上少则有1~2处病灶,多的可达7~8处。

144、发病初期体表出现黄豆大小的红斑,随着红斑逐渐扩大,红斑处皮肤红肿、鳞片松动、基部充血。

145、严重的表皮糜烂,鳞片脱落,露出充血或出血的真皮,真皮坏死溃烂后露出肌肉,肌肉溃烂后留下坑状溃疡,溃疡的大小、深浅不同,小的0.2~0.3cm×0.2~0.5cm,大的可达2~5cm×2~6cm,浅的溃疡深度仅0.1cm左右,深的可达0.6cm。

146、因溃疡灶内组织坏死程度不同,溃疡呈高低不平状,溃疡的形状有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其边缘不整齐,灶内有不规则的出血区,一些陈旧性溃疡灶内有水霉菌寄生。

147、溃疡周围的组织充血发红、肿胀、鳞片竖起,已经形成溃疡的后多向穿孔发展,肌肉彻底坏死烂掉,穿通体壁形成穿孔,暴露出体腔和内脏,水涌入体腔引起病鱼死亡。

148、穿孔的形状多为类圆形,小穿孔直径1~2cm,大的2~4cm,穿孔处可见残留的骨刺,发生在尾部的溃疡则溃烂至露出骨骼。

149、有的病鱼可见眼球突出,体表变化比较严重,可见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充血、肿胀、质地脆弱,鳃丝及肠黏膜上附有较多的黏液。

150、发病原因、日本曾从病鱼体表溃疡处分离到柱形曲桡菌和气单胞菌。

151、流行及危害、本病流行时间较长,春、夏和秋季都可发生,水温在25℃以下时多发。

152、发病的锦鲤在没有形成穿孔前,程度较轻的有些可自愈或经调节,一旦穿孔不是死亡就是丧失价值。

153、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鱼种投放网箱或放养池塘之前,用10㎎∕升的漂白粉或20㎎∕升的高锰酸钾浸洗10~15分钟消毒鱼体,保持水质“新、清、活、肥”,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

154、(2)药物调节、内服药物,用恶喹酸拌饵料投喂,按鱼体重10㎎∕千克至30㎎∕千克用药标准,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

155、体外消毒,用漂白粉1㎎∕升遍洒全池,连用3天。

156、体外消毒,用三氯异氰尿酸0.2㎎∕升至0.5㎎∕升遍洒全池,连用2天。

157、(3)浸洗药物、用3%浓度的食盐浸洗5~10分钟,再用高锰酸钾20㎎∕升浸洗10~15分钟。

158、(4)升温法、因为穿孔病的病菌一直在变异,常规用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159、曾有锦鲤业者用升温的方法过病鱼,水温上升至32℃,水中不要放盐(在32℃的水温放盐会使锦鲤的绯盘崩掉),保持水质的干净,加大打气。

160、如有鱼还有食欲,可一天一至两餐进行投喂以保持鱼的休力。

161、三至五天后穿孔就可得到控制,患处发白干燥,直至全愈。

163、我家的锦鲤病毒炎症严重严重严重的。

164、有什么好方法调节的请帮忙指导一下吧。

166、我家的锦鲤安全过冬,到了春天一条一条接连死了几条,鱼身上有大片的充血,还长的有白毛,不吃东西,离群浮在水面,过两天就死了,也用了鱼药药还是不行,我的鱼都很漂亮,买的凤尾锦鲤,死了几条心疼坏了,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解决吗?担心剩下的鱼会传染得病。

168、还有肿嘴。

169、突眼。

三、锦鲤鱼有病了怎么办?

1、锦鲤鱼生病,不同的病症有着不同的调节方法。

2、病毒性疾病、痘疮病症状、锦鲤患此病的时间一般在秋冬季水温较低的时候。

3、患病初期,锦鲤体表会出现零星的乳白色小斑点,然后在慢慢扩大后在体表形成一曾白色的薄膜。

4、锦鲤鱼的精神状态变差,食欲下降,游动缓慢且不自如,身体强壮的锦鲤开始慢慢消瘦,严重的会导致锦鲤直接死亡。

5、调节方法、可以在锦鲤生活的水质环境中撒上3MG/KG氯霉素药液,来杀死病毒。

6、可以给锦鲤鱼注射氯霉素。

7、很快锦鲤鱼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8、真菌性疾病、肤霉病症状、这话疾病在秋末早春的时候比较盛行,染病的锦鲤体表会长满密集的菌丝体,严重的会导致鱼儿直接在水中死亡。

9、调节、可以用食盐水将锦鲤的整个体表进行清洗,将密集的菌丝体祛除掉,再给锦鲤涂上红药水,放入含有土霉素的水质环境中生活。

10、也可以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11、或者将锦鲤放入孔雀石绿水溶液中浸泡3~5分钟。

12、都可以消灭病菌,让锦鲤慢慢的康复。

13、细菌性疾病、皮肤发炎充血病症状、患病的锦鲤体表皮肤会发炎充血,患病严重时鱼鳍条基部也会出现充血,鳍条破裂的症状。

14、病锦鲤经常漂浮在水面或着沉寂在水底,行动迟钝,游动缓慢,食欲也会变差。

15、调节、可以给锦鲤进行盐水裕,同时采用药物调节。

16、例如、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2MG/KG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千克鱼重注射12万~15万国际单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17、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都会看到明显的效果。

18、黏细菌性烂鳃病症状、患病的锦鲤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头部会呈现黑色。

19、鳃丝会慢慢腐烂,造成鳃丝边缘残缺不全。

20、鳃盖骨的内表会出现充血的症状,严重的会使鳃丝部位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严重破坏锦鲤鳃丝的组织,造成锦鲤呼吸困难从而导致锦鲤死亡。

21、调节、可以食用漂白粉1ppm、呋喃西林5ppm~2ppm、红霉素0.3ppm进行浸泡,使用硫酸铜0.5ppm~0.7ppm擦拭锦鲤的全身体表。

四、锦鲤生病怎么调节,调节锦鲤有哪些步骤

1、隔离停喂、隔离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避免疾病传染,导致其它健康的鱼也得病,另一方面则是避免病鱼受到欺负。

2、老三样、在锦鲤患病初期,需要采用老三样的调节方法。

3、所谓老三样,指的是换水、升温和下盐。

4、药物浸洗、如果锦鲤的病情比较重,单靠老三样已经无法调节了,就需要用药物浸洗调节了。

5、隔离停喂锦鲤生病后,首先要将其隔离起来。

6、隔离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避免疾病传染,导致其他健康的鱼也得病,另一方面则是避免病鱼受到欺负。

7、除了隔离以外,还要停止给病鱼喂食。

8、通常患病后,锦鲤的食欲会下降,此时投喂也不怎么吃,反而会污染水体,导致水质恶化,对其恢复十分不利,所以停喂也很有必要。

9、老三样在锦鲤患病初期,需要采用老三样的调节方法。

10、所谓老三样,指的是换水、升温和下盐。

11、换水可以尽快改良水体环境,通常隔一天就要换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左右。

12、升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鱼儿将有害物质排出,加速自愈。

13、下盐可以改变水体的渗透压,减少水分的渗入,从而起到防止细菌侵害的作用。

14、药物浸洗如果锦鲤的病情比较重,单靠老三样已经无法调节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药物浸洗了。

15、药物的选择有很多,常用的是黄粉,不过好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可以用庆大霉素、土霉素等多种药物。

16、药浴一定要注意浓度,一旦药物过量,不但起不到调节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药害。

五、锦鲤常见疾病与调节方法【锦卍鲤吧】

1、口服法、药剂混合于饲料中,调节营养失调或细菌性疾病及内部疾病。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调节细菌性的外部疾病。

3、局部调节、调节外伤及身体表面疾病,局部外伤调节。

4、注射疗法、各种细菌性疾病可采取肌肉或腹腔注射。

5、手术调节、鱼鳍外伤或变形施以整形手术。

6、病毒性疾病痘疮病(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15度左右)(2)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

7、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

8、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迟缓,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

9、(3)调节、#0。

10、1~0。

11、3MG/KG氯霉素药液长期药浴。

12、#用氯霉素注射鱼体,用量为每尾25MG。

13、(4)预防、#池中加注新水,随时抽取池底脱落物,改良水质。

14、#强化秋季培育工作,加强营养,使锦鲤在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抵抗低温和抗病的能力。

15、#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洒,预防痘疮的发生。

16、真菌性疾病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鱼体上长了一层“白毛”,如果不及时调节,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

17、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18、(1)病因、肤霉病是一种丝状菌(水霉、绵霉、SAPROLEGNIA)所引起的,多半发生在鱼数从多的水池或混浊的死水中,如鱼体瘦弱或有外伤时更易感染,病变处长大量棉絮状菌丝,故又称白毛病。

19、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

20、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

21、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

22、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3、(2)调节、#用5%~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24、#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25、#用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26、#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27、(3)预防、#拉网、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28、#用15000浓度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29、#受伤亲鱼,在伤口涂抹龙胆紫或高锰酸钾,可防止水霉菌感染。

30、#每公顷水塘用75KG菖蒲、5~15KG食盐和225~300KG人尿混合后,全池遍洒,每月1次。

31、细菌性疾病皮肤发炎充血病(1)病因、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32、水温20~30度时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

33、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调节。

34、(2)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

35、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

36、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7、(3)调节、#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

38、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

39、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调节。

40、#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的调节。

41、#用红霉素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42、#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千克鱼重注射12万~15万国际单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43、#用氟哌酸(诺氟沙星)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药粉0.8~0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六天。

44、#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

45、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

46、用作早期调节效果显著。

47、#用利凡诺0.8~5MG/KG浓度遍洒有。

48、#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同时进行盐水浴,效果显著。

49、(4)预防、#合理密养,维持水中溶氧量在5MG/L左右。

50、#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51、#定期遍洒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预防疾病发生。

52、赤皮病(出血性腐败病)(1)病因、赤皮病由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引起,鱼体受伤,易患此病。

53、春季和秋季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54、此病与水质有密切关系,溶氧量低、有机质含量高时易发生此病。

55、(2)症状、病鱼皮肤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口腔和肌肉正常。

56、病鱼鳞片脱落(和皮肤发炎充血病的区别),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明显。

57、(3)防治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

58、肠炎病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引起。

59、肛门红肿,肠管充血发炎,严重时鳍基充血,腹部出现红斑,剖腹时有腹水流出,整条肠呈红色或紫色。

60、防治方法、#用漂白粉1MG/KG全池遍洒。

61、#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225~375KG全池遍洒。

62、#每10KG鱼用磺胺脒1G,做成药饵投喂。

63、#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64、#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65、黏细菌性烂鳃病(1)病因、由柱状纤维黏细菌(CYTOPHAGACOLUMNARIS),又称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PISCIOCOLA)引起。

66、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

67、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68、(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

69、有时鳃丝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

70、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

71、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

72、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73、(3)调节、#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

74、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

75、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调节。

76、#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为0.5~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调节。

77、#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

78、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

79、用作早期调节效果显著。

80、#用利凡诺0.8~5MG/KG浓度全池遍洒有。

81、#用漂白粉1MG/KG浓度全池遍洒,此法只用于室外大鱼池。

82、#用大黄5~75MG/KG,每0.5KG干品大黄放入10KG淡氨水(0.3%)浸泡12小时后,连同药渣全池遍洒。

83、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锦鲤养殖有显著疗效。

84、#用食盐2%浓度浸洗5~1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调节有效。

85、(4)预防、#对鱼池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菌发生的机会。

86、#使用新鲜饲料和活体生物饵料,对预防此病有明显作用。

87、白头白嘴病(1)病因、由纤维黏细菌(CYTOPHAGASP.),又称黏球菌(MYXOCOCCUSSP.)引起。

88、锦鲤苗对此病很敏感,是鱼种阶段主要病之而大鱼通常不发病。

89、刚开始时仅死亡二三尾,次日便增至数十尾,第三日便大批死亡,发病之快,来势之凶较为罕见。

90、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到秋季发病。

91、(2)症状、病鱼的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不能张开而呼吸困难呈浮头状。

92、有些病鱼颅顶和眼圈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症状。

93、病鱼通常不合群。

94、(3)防治方法、与黏细菌性烂鳃病相同。

95、竖鳞病(松鳞、立鳞)(1)病因、竖鳞病由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PUNCTATA)引起,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96、(2)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

97、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

98、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后衰竭而死。

99、(3)调节、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结合食盐水浸洗效果会更好。

100、(4)预防、#防止鱼体受伤。

101、#亲鱼产卵池冬季要进行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102、#在饲料中加入5%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投喂。

103、#用维生素E内服。

104、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0.3~0.6G长期服用,患病时加大到0.6~0.9G(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调节药物。

105、打印病(1)病因、打印病由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PUNCATATAPUNCTATA)引起,主要是**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

106、春末至秋季是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龄以上的大鱼。

107、(2)症状、病灶部位常在体侧的臀鳍上方,肛门附近的两侧,极少数在身体前部。

108、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并有出血发红现象,好像打上一个红色印章。

109、严重时病灶部位的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骼和内脏。

110、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111、(3)防治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另外使用高锰酸钾药液涂抹患处效果显著。

112、腐皮病(溃疡病)、和打印病相似,处理方法也类似。

113、区别是病鱼背部红肿腐烂,病灶不定型,严重时背鳍脱落。

114、白皮病、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115、防治方法、#**作时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116、#金霉素5MG/KG或土霉素25MG/KG浸洗鱼体30分钟。

117、#用漂白粉1MG/KG或五倍子2~4MG/KG全池遍洒。

118、穿孔病(洞穴病)(1)病因、穿孔病由鱼黏球菌(MYXOCOCCUSPISCIOCOLA)引起,每年从9月到次年6月为流行期,它在水温较低时流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

119、原因多是体表受伤,尤其是用网捞鱼时产生的擦伤。

120、(2)症状、初期发现米粒大小的白点,然后扩大,周围变红,病情恶化时鳞片脱落、露出皮肉而呈溃疡病症,从头部、鳃盖、背部、腹部、鳍部到尾柄均可出现病灶,其溃疡不仅限于真皮层,而且深及肌肉。

122、疾病防治的方法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六种常见疾病防治地方法。

123、锦鲤鱼常见疾病防治,锦鲤生命力较强而较少发病,但要做好养殖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

124、定期施用生石灰,敌百虫等,对发病鱼应及时诊断和调节。

125、鱼病防治锦鲤鱼常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等。

126、指环虫病。

127、指环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丝上,鳃瓣浮肿,灰白色。

128、防治可用0.2--0.4毫克/升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129、也可用0.2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时间10--30分钟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症状病鱼体表寄生有灰白棉絮无毛状菌丝。

130、防治方法、孔雀石绿0.2ppm~0.4ppm浸泡。

131、福尔马林0.5ppm浸泡。

132、食盐400ppm~500ppm和碳酸氢钠400ppm~500ppm配成合剂,将病鱼用小池集中施药。

133、口服维生素E,每1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0.4--0.6克投喂,可增强抵抗力肠炎病症状体色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有黄色粘液外溢。

134、防治方法、呋喃唑酮0.1ppm~0.7ppm浸泡,配合土霉素拌饵投喂。

135、呋喃唑酮1克~2克/100公斤,连续口服3天。

136、大蒜头少量捣烂拌饵投喂,连续投喂3天。

137、小瓜虫病。

138、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病鱼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和覆盖着白色的粘液。

139、可用10--1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加1--2毫克/升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2--3次。

140、竖鳞病(鳞立病、松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全身鳞片竖起如松球状,鳞片基部水肿,内积有渗出液。

141、防治方法、呋喃西林1ppm调节。

142、食盐0.5%的水中饲养,停食2天,每天每尾用磺胺嘧啶0.6克配饵投喂。

143、食盐2%水溶液浸洗10分钟。

144、红霉素0ppm~5ppm浸洗30分钟~50分钟。

145、烂鳃病症状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和头部发黑,严重时鳃丝腐烂,鳃盖有透明小窗。

146、防治方法、漂白粉1ppm浸泡。

147、呋喃西林5ppm~2ppm浸泡。

148、红霉素0.3ppm浸泡。

149、硫酸铜0.5ppm~0.7ppm泼洒。

六、锦鲤鱼生病了 该用什么药

1、锦鲤疾病的调节方法(一)口服法:药剂混合于饲料中,调节营养失调或细菌性疾病及内部疾病。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调节细菌性的外部疾病。

3、局部调节:调节外伤及身体表面疾病,局部外伤调节。

4、注射疗法:各种细菌性疾病可采取肌肉或腹腔注射。

5、手术调节:鱼鳍外伤或变形施以整形手术。

6、锦鲤常见疾病与调节方法。

七、锦鲤鱼的常见病怎么预防

1、锦鲤常见病的防治1竖鳞病。

2、该病多出现在产卵期,一般与水质、鱼本身抗病能力有关。

3、调节方法、可以使用红霉素浸洗一下鱼身(浓度为2mg/kg),温度控制在34℃以下,时间大概半小时,一般5天左右即可。

4、02白头白嘴病。

5、该病多发于每年的6月份,患有该病的锦鲤一般表现出食欲不振,呼吸加快,而且由于额部、嘴部溃烂而颜色发白。

6、治饥正疗方法、用生石灰投放到水里面,净化水质即可。

7、03出血烂橘悔病。

8、该病具有传染性,一般出现在鱼鳃、伍橘鱼眼眶周围、鱼口腔等部位,如果不及时防治,容易导致大批量锦鲤死亡。

9、调节方法、向水里面撒浓度为0.4ppm的禽用红霉素即可。

10、04打印病。

11、该病多发于夏季,特别是气温在28到32摄氏度时候为盛行。

12、调节方法、在锦鲤的患处涂抹四环素软膏,同时水质必须保持干净,避免患处再次受感染。

13、05白皮病。

14、该病主要流行于每年的夏季(6到8月份),而且从病发到死亡仅仅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并且死亡率高达一半以上。

15、调节方法、在鱼饵中拌上磨成粉末状的黄芩,一般服用四到六天即可。

16、06赤皮病。

17、该病一般多发于两到三龄的锦鲤,水温在25到30摄氏度时候为流行,经常与肠炎病同时发生。

18、调节方法、在鱼饲料中加入诺氟沙星,按照鱼重量1公斤,投放30mg诺氟沙星的比例进行服药,一天投放一次,一般三到五天即可。

八、锦鲤鱼常见病调节

1、(爱鳞说)观赏鱼中锦鲤鱼是比较好养的一种,但有时饲养不当,水质不好或者平时管理不到位,一些疾病还是会发生的。

九、锦鲤得了白毛病怎么办

1、选用5%——5%的食盐水洗净;。

2、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

3、再将病鱼体用土霉素药浴;。

4、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5、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6、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锦鲤都有哪些常见病?锦鲤常见病的调节方法【锦鲤鱼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