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警句是什么意思
1、格言警句有
(1)、(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R含蓄》。著:同“着”,接触到。风流:指诗中所描绘的事物的精神实质。意思是:不使用一个直接的词语,却将事物的精神实质表达得透彻淋漓、美妙超逸。
(2)、(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安逸享乐有招致丧生的道理,忧患则是调养身心的根本。
(3)、(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R小人犹膏》。意思是:小人没得志的时候,总是像个尾巴似的跟在别人后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一旦有朝一日得志了,便立刻变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4)、(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出自《礼记R学记》。师:老师。庸:功劳。意思是:对善于学习的人,老师不用费太大的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他们还将一切归功于老师;而对于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要费很大的劲,但却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些学生还反而抱怨老师。
(5)、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萨精神,此住持可谓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出自唐代贾岛诗《题诗后》。二句:是指《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意思是:写两句诗用了三年的时间,一声长吟不禁流下两行热泪。表现了作者对创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刻苦精神。
(7)、(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晋代陆机《文赋》。韫:同“蕴”,蕴藏。意思是:石头里面蕴藏着美玉,整座山都有光辉;水里面含有珍宝,连河流都更加妩媚。用来比喻文章中精彩的词句可以让整篇文章生辉。
(8)、(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出自《朱子语类R训门人八》。意思是:身体劳累而心里感到安定的事情,应当去做;利益虽少,但极为符合道义的事情,应当去做。
(9)、(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出自《荀子R大略》。勿面:不表现在脸上。意思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君子虽然喜爱,但却不表现在脸上,如果使唤他,也不用好的脸色,教导他要用道理来诱导他,而不是强制他。
(10)、(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出自唐代孟郊诗《审交》。槿花:木槿花,秋夏时节开放,朝开暮落。意思是:小人之心,就像木槿花一样,早晨开放,到了晚上就不存在了。比喻和小人交朋友,友情不会长久。
(11)、(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出自清代袁枚诗《谒岳王墓十五绝句》。横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意思是:为文作诗不必非要依照古法,只要独具匠心,就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想法来写,自然会有雷电云雨绕膝而生。说明写文章不要拘泥于古法,要敢于打破常规和传统。
(1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出自清代赵翼诗《论诗》。江山:国家。风骚:《风》和《骚》,即《国风》和《离骚》,这里泛指诗文创作。意思是:历史上每一朝代都会有有才华的人出现,各自开创一代新风,领导诗坛几百年。
(1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宋代苏轼词《卜算子》。意思是:孤独的鸿雁飞来飞去,将寒枝都选遍了,可不愿停下来在上面休息,后还是落在了荒凉凄冷的沙洲。形容作者宁处困境也不与浊世苟合的孤傲品格。
(14)、(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久长之理,是可以养寿也)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俭约》。受用:需要。淡泊:清淡寡味。意思是:人对生活的需求,自是有一定的限量的,节制饮食、清淡寡味,才能常葆健康,才可以长寿。
(15)、解释: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16)、(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出自宋代陆九渊诗《读书》。荒忙:即慌忙。涵泳:慢慢体会消化。权:暂时。意思是:读书忌讳马虎匆忙、急于求成,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会发现里面有无穷的兴味。不能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放一放,但对自身急需的东西一定要立即动脑,抓紧时间思索。
(17)、(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出自汉代徐干《中论R修本》。意思是:人如果乐于为善,福虽然还没有到来,但与祸的距离却已经很远了;人如果不乐于为善,灾祸虽然还没有到来,但与福的距离却远了。
(18)、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1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静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0)、(师非道也,道非师不帱;师非学也,学非师不约)出自明代何心隐《师说》。帱:覆盖,这里指广为传播。约:简明。意思是:老师不等于真理,但是没有老师,就无法让真理广为人知;老师不等于学问,但是没有老师,就不能让学问简约明朗。
2、格言警句及意思
(1)、(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出自(三国R魏)曹操诗《精列》。意思是: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时候,就连圣贤之人也不免一死。
(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出自《诗经R郑风R将仲子》。多言:指爱说闲话。意思是:别人的闲谈议论也能让人感到畏惧。
(3)、(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出自唐代吕岩诗《绝句》。大道:大道理。意思是:不要说大道理难以掌握,那只是因为自己所下的工夫还不到家。
(4)、(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出自三国曹植诗《赠白马王彪》。桑榆:落日的余晖照着的地方。意思是:人正渐渐地走向衰老,过去的影子和声音都无法再追回了。
(5)、(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出自明代于谦诗《静夜思》。身外:意即身外之物,这里指功名利禄。区区:不重要的东西。意思是:只要名誉节气不失落于地,那些不足挂齿的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6)、回复(公告快搜):近几年的遴选公告汇总都有哦~
(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代李世民诗《赐萧瑀》。板荡:指动乱之世。意思是:只有经过狂风的考验,才能知道哪棵是强劲的;只有到了动乱的年月,才能看出谁是忠臣。说明只有危难能真正考验出人的意志和操守。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唐代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怎能。摧眉:低眉。折腰:弯腰。事:侍奉,伺候。意思是:我怎么能够低眉弯腰、卑躬屈膝地侍奉那些权贵,让我心里不痛快呢?诗句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傲视权贵的高尚品格。
(9)、(解读)出处 孙中山 建国方略之三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孙中山为了要实现民权主义,特别重视议事法则。是《建国方略》三书之一。
(1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出自《左传R僖公五年》。辅:颊骨。车:牙床骨。意思是: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来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1)、(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出自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倚马:指身靠战马写文章,《世说新语》中记载:晋代袁宏随桓温出征,曾倚马起草文书,当即完成,后常用“倚马可待”形容才思敏捷、一挥而就。意思是:一天之内就能写出一万字的文章,靠在战马前动笔,当即就可以完成。
(12)、(才乘一线凭云去,便有愚儿仰面看)出自宋代王令诗《纸鸢》。愚儿:这里指势力小人。意思是:风筝才凭借着一根线飞上了天,下面就有人仰着头看。诗句深刻地讽刺了有些人刚看到有人得以高升,就攀附巴结的丑行。
(13)、(解读)落地生根,出自《人民日报》19解释: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落叶归根,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解释: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14)、(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出自汉代扬雄《法言R君子》。诸:之。意思是:人一定要先自爱,然后别人才会爱他;一定要先自敬,然后别人才会尊敬他。
(15)、(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出自金代元好问诗《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意思是:海棠花爱惜自己的花蕊,不肯轻易露出来,暂且让那些妖媚的桃李在春风里嬉笑喧闹吧。
(16)、(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R俭约》。从:服从。意思是:让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就会昌盛;而让别人服从一己之乐的,就会灭亡。
(17)、(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出自唐代孟简诗《惜分阴》。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战国策》中记载苏秦苦读的故事:“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偷光:即凿壁借光,《西京杂记》中记载匡衡勤学的故事:“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意思是:觉得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才能更加激发自己勤奋学习的精神;像匡衡那样穿壁引光来苦读,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扎实。
(18)、(参考答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这句话要传达的思想是,子女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多陪伴父母,在父母身边尽孝,不要因身在异地而使父母牵挂、担忧。(批1)破题:阐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含义。
(19)、(我手写我口,古意岂能牵)出自清代黄遵宪诗《杂感》。意思是:我写文章,是用我自己的手写我口中想说的话,前人的语意观点怎么能拘束我呢?
(20)、(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出自《孟子R公孙丑上》。意思是:饥饿的人不会苛择食物,口渴的人不会苛择饮料。
3、格言警语什么意思
(1)、(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出自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意思是:描绘难以描绘的情景,要写得生动得如同在眼前一样;蕴涵的旨趣要深远,要表现为弦外之音。
(2)、(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出自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襟袍:胸怀抱负。斯:那么,就。意思是:有了远大的抱负,渊博的知识,才能写出第的诗文。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R告子下》。意思是:忧愁患祸能够锻炼人的意志,让人更坚强地生存下去,而安逸享受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沉沦颓废甚至灭亡。
(4)、(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出自《庄子R骈母》。意思是:物品,当长则长,长,不为多余;当短则短,短,不为不足。
(5)、(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R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下的世事沧桑,只有读通古人的书才行。
(6)、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出自《庄子R逍遥游》。晦朔:指黑夜和黎明。蟪蛄: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意思是:朝生暮死的朝菌不会知道什么是黑夜,什么是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会知道什么是春,什么是秋。
(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南朝R梁)刘勰《文心雕龙R知音》。操:掌握,演奏。器:这里指剑。意思是:演奏了上千个曲子以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以后才能识别宝剑。比喻要评论别人的作品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学修养,只有自己读得多了,才有能力评论。
(9)、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10)、(学博而后可约,事历而后知要)出自明代王廷相《慎言R见闻篇》。约:简约,要领。要:重要。意思是:学识渊博了,然后才能得到其要领;事情经历得多了,然后才能知道其重要。说明人应当多学习、多经历。
(11)、(解读)形容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满园芬芳美景。引申为团结一致创造更好地状况。
(12)、(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出自汉代何休《公羊传R宣公十五年》。劳者:指劳动者。事:从事,这里指艰苦的劳动。意思是:饥饿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劳动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劳累的心情。
(13)、(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出自北齐魏收《魏书R祖莹传》。机杼:织布用的机器,比喻文章的构思命意。风骨:风格。意思是:写文章必须别出心裁,有自己独创的新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语“自出机杼”即由此而来。
(14)、(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出自《素问R宣明五气》。意思是:看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血液,躺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元气,坐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肌肉,站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骨骼,走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筋节。
(15)、(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疏:疏远。戚:亲近。意思是:真诚待人,即使表面上看来疏远,但实际上还是亲密的;待人虚伪,即使表面上看来亲近,而实际上也是疏远的。
(16)、(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出自《管子R权修》。意思是:看人只要看他交往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他是贤德还是不肖了。
(17)、(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出自《新唐书R太宗纪赞》。春秋:即《春秋》,相传为孔子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意思是:《春秋》之中常常责备有才德的人。说明史书对人的评价严格。
(18)、(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出自汉代徐干《中论R治学》。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没:死去。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就好比是上天的运动、日月的运行一样,始终不停歇,直到死去的那一刻。
(19)、(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出自宋代苏轼诗《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妃子:指杨贵妃,唐代杜牧曾有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姝:美好。意思是:荔枝本来就不用特意等着杨贵妃用笑容认可,它的资质早就可以倾动全城了。用来比喻凡是美好的事物不必非要有人夸奖,其自有超凡脱俗的秉性。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名言警句什么意思
(1)、(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教看鬓方鸦)出自宋代辛弃疾词《水调歌头》。带得:带来。鬓方鸦:鬓发如乌鸦一样的黑,比喻青春常在。意思是:将无边的春色带到人间,等到江山垂老,看看我们依然是鬓发乌黑。这首词为作者给朋友祝寿所作,词以收复失地,报国雪耻与朋友互勉,其中也寄托着作者本人的豪情壮志。
(2)、(文章忌随人后)出自宋代黄庭坚诗《赠谢敬王博谕》。意思是:写文章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一味模仿,而写不出自己的风格。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4)、(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出自唐代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意思是:文学对于人,就像是药。服用的对了,就有益处;服用的不对了,反到有害处。比喻读书应当有正确的方法。
(5)、(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出自《列子;力命》。意思是: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渐累积而成的。
(6)、(解读)出自《论语·子路》。释义:指说出的事一定足以信任,恩仇必报,快意江湖。
(7)、警句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八回:“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
(8)、(文起八代之衰)出自宋代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八代:指东汉、两晋、宋、齐、梁、陈、隋,八代之衰是指自东汉等八个朝代以来,盛行骈体文,文体形式呆板,很难具体细致地表现内容,只追求辞藻华丽,是一种程式化的浮夸文风。意思是:韩愈的文章振兴了八代以来日渐衰落的传统古文。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宋代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指代边塞。意思是:僵卧在荒凉孤寂的小村庄里也不感到悲伤,心里所想的依然是要到祖国的边塞守卫国家的安全。
(1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出自《三国志R蜀志R蒋琬传》。意思是: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古人所警惕的是那些当面听从,而背后又反对的人。
(11)、(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释义: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12)、(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出自清代顾炎武诗《五十初度时在昌平》。河:黄河。意思是:路途遥远,也不必为天色将晚而犯愁;老年人还在每天企盼着哪一天能看到黄河之水变得澄清。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振兴所抱的坚定的信念。
(13)、(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出自清代唐彪《文章多做始能精熟R引谚》。意思是:读十篇文章也不如自己写一篇文章的收获大。
(14)、(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出自宋代黄庭坚诗《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意思是:没有自己的见解,只知道跟着别人跑,那么永远都是落在别人后面,只有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境界。
(15)、名言警句的作用就是给后人传授经验,让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名言警句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够运用在作文里,让作文更出彩。当然,对于这些被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我们没有必要固执的去争辩他原本的意思,只要了解原意便可以了。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被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呢?
(16)、(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出自宋代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行:指写文章。意思是:写文章该写的就尽情地写下去,不该写的就收笔不写。
(17)、(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意思是:不讲道义地活着,还不如恪守道义地死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还不如正直无私地失去。说明人应当重义。
(18)、(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出自明代海瑞诗《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衽席:寝处之所,这里指安居乐业。意思是:大丈夫的志向是要为国家的治理做贡献,希望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19)、(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出自宋代陆游诗《读近人诗》。气骨:指文章的精神和内容。意思是:在词句上过分雕琢本来就是文章的一大弊病,刻意追求奇险尤其会损害文章的精神和内容。
(20)、(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烟雨中)出自宋代陈与义诗《春寒》。意思是:海棠花一点也不顾惜自己娇人的红姿,独自傲立于细雨中。作者借海棠花抒发自己不畏强权势力的精神。
5、什么叫格言警句
(1)、(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出自《资治通鉴R晋纪》。意思是: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品评其长处,这样其短处即使不说也可以知道了。
(2)、(学者不长进,其病根只在护短,恐人笑己之不知也。一笑即耻,而终身之笑,顾不耻乎)出自《格言联璧R学问类》。顾:难道。意思是:为学之人之所以不能长进,根本原因就是护短,恐怕别人笑话自己无知。被别人笑话一次就觉得耻辱,被别人笑话一辈子就不是耻辱了吗?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欲破曹公,宜用火攻;~,~。”意思是:一切都准备就绪,只差后一项重要条件了。
(4)、(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出自唐代邵谒诗《金古园怀古》。意思是:即使竹子死了,它的骨节也不会改变;即使花儿凋落了,也还能继续飘香。比喻忠义之人能够至死都坚守节操。
(5)、(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出自《荀子R非相》。相:观察,相形,即观察人的外表。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观察他的外表不如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思想不如看看他的实际行为。
(6)、(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出自宋代陆游诗《金错刀行》。意思是:过去楚国只剩了后三户人家,尚且将秦国灭掉了,堂堂的中国怎么会没有人来抵御侮辱呢?
(7)、解释: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8)、(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出自汉代刘向《说苑R敬慎》。隐约:穷困。意思是:福总是在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到来,而灾祸则常是在人志得意满的时候到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解释:不置身其中方能观察事物全貌;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11)、交了定金就送价值1980的线上面试课程,线上面试课程链接http://www.chinaexam.org/course/1002;
(12)、(大厦既焚,不可洒之以泪;长河一决,不可障之以手)出自北周庾信《庾子山集R拟连珠》。洒:浇。长河:黄河。障:堵塞。意思是:大厦已经烧起来了,不是用眼泪就可以浇灭的;黄河决堤了,也不是用手就能堵住的。比喻小补无益,无法挽回大势。
(13)、(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出自(南朝R梁)刘勰《文心雕龙R练字》。意思是:善于作文的人,即使写上万篇,其才思还有富余,但却为用上一个恰当的字,常常感到难。
(14)、(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R论仙》。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也作:“所见者愈少,所怪者愈多。”意思是:见识得少,觉得怪异的东西就越多。这是世间的常理。
(15)、(钩曲之形无绳直之影)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R广譬》。绳直:笔直。意思是:像钩子一样弯曲的东西,不会有笔直的影子。
(1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之与比。——春秋战国孔子《论语》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毁)出自(战国R楚)屈原《离骚》。亦:与“虽”相对应,构成关联词。善:肯定,赞美。九死:指死的次数极多。意思是:只要是我心中所赞赏的事物,就是为它死上多次,也不会后悔。
(18)、(引而不发,跃如也)出自《孟子R尽心上》。意思是:教育别人就像教别人射箭一样,只将弓拉满,但不发箭,只做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比喻教育要善于启发。
(19)、(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出自《庄子R大宗师》。寝:睡觉。觉:醒。意思是:修为高的人睡觉的时候不做梦,醒着的时候也没有忧愁。形容人豁达开朗。
(2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R阳货》。意思是:人类的本性是相近的,只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所以会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对一个人的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1)、(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出自宋代汪洙诗《神童》。意思是:王侯将相本来就没有固定的种族,好男儿只要能发奋图强,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2)、(不好问询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出自汉代刘向《说苑R建本》。意思是:不愿意向别人请教,就是切断了智慧的根本、堵塞了智慧的源头,怎么能够处身立世呢?
(3)、(常思奋不顾身,而徇国家之急)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徇:同“殉”,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意思是:常常想到要奋不顾身,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解救国家的危难。
(4)、介绍: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5)、(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出自唐代罗隐诗《雪》。瑞:这里指降雪,因有“瑞雪兆丰年”之说,故称。意思是: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因此,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6)、(不学操缦,不能按弦)出自《礼记R学记》。操缦:调弦。按弦:熟练地弹琴。意思是:不先学会调弦,就不能熟练地弹琴奏曲。比喻学习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70阅读感悟)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出自《荀子R劝学》。深溪:深谷。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远;不看到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么深厚。
(10)、(有欲则不刚,刚者不屈于欲)出自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R论学篇》。欲:私欲。意思是:人有了私欲就会变得不刚正,而刚正的人是不会向私欲屈服的。
(11)、(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知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出自《韩非子R观行》。知:同“智”,智慧。意思是:人的眼睛无法看到自己,所以要用镜子来观看自己的面容;人的智慧常常无法认识到自己,所以要用法则来纠正自己。
(12)、(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从中也立身)出自后唐冯道诗《偶作》。诸恶:各种邪恶的念头。狼虎从:比喻危险的境地。意思是:只要心中没有邪念,就算是在豺狼虎豹之中,也能立身。
(13)、(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出自宋代宇文虚中诗《在金日作》。裂眦:撕裂眼角。不汝忘:不忘汝。汝,指国家。意思是:死是平常的事,就算是被挖去了双眼,剖开了胸膛,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国家。
(14)、(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R鄘风R相鼠》。相:看。仪:礼仪,指尊严。意思是:看看那老鼠尚且还有一层皮呢,而人却这样的没有廉耻;这样的没有廉耻,还活着干什么呢?
(15)、(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出自《论语R里仁》。躬:指身体,引申为亲身。逮:赶上,不逮,即赶不上,做不到。意思是:古人不轻易说话,怕说了以后又做不到,这是很羞耻的事情。
(16)、(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出自明代于谦《静夜思》。意思是:时光不待人,转眼间,青春的容颜就变成了满头的白发。
(1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1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1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0)、(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出自唐代皮日休《目箴》。色:色彩。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一位美女。百卉:各种花卉。意思是:只有书是有姿色的,甚至比西施还要艳美;只有文章是华美的,甚至比百花还要秀丽。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R魏)曹植《白马篇》。忽:轻视。意思是:为了国难而牺牲自己,把死看得和回家一样从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格言警句及意思121句(格言警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