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3、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昨天雨稀疏疏地下了一夜,风跟着也急吼吼地刮了一夜。只是我饮多了几杯,一直埋头酣睡。一觉醒来风停雨歇,赶忙找来卷帘人问一问门外是什么光景了。可他却说海棠花还好好的呢。哎,他哪里知道,又哪里会懂得,其实不用看也是知道的,那些绿叶定是经了春雨之后更加浓厚肥润,而花儿却在雨打风吹之后破败颓唐。
5、所以,绿肥红瘦应该是一个伤感且悲切的词语,它的背后,讲的是一个关于时间易老的故事。
6、李清照感觉到了卷帘人的心不在焉,她愤怒且伤感于这种敷衍,直接揭穿了真相。经历风雨、过了花期,海棠自然会有变化,你为什么不肯再用心看一眼呢?这就像貌合神离的夫妻二人,一人问”你爱我吗?“,另一人答”爱。“,这已经是一个固定的问答,嘴上已经习惯了这个句式,难以改变,其实内心早就不在意,剩下的就是自欺欺人罢了。
7、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8、词的大意为: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10、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11、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这句话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13、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解释的。“知否知否”是李清照“浓睡”懒起的自问自答,如果和普通的侍女来悠悠谈发,何来趣味?如果是新婚夫君来为懒起的妻子卷帘,妻子念及暮春,难免生发愁肠,呢喃道“知否,知否?”两个才情相当的人,共论春去夏来,岂不是神仙日子。很多人不明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一句词作宅斗文的书名,我想可能作者觉得这并不是“宅斗文”呢,她笔下想塑造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应是像李清照和赵明诚那种相知相惜的融洽夫妻,于是把他们之间的对话来作书名也未可知。
14、你可别小看了这绿色的喜服,绿色在当时代表的是尊贵,只有嫁过去当主母才能穿绿色的喜服,要是细心观看的话就会发现墨兰出嫁的时候也是穿着绿喜服,这就说明了她们嫁过去的地位,那就是正室才有的待遇,所以说盛明兰在出嫁时穿的是绿色的嫁衣,而顾二叔则是穿的红色的喜服,这正是应了那句“绿肥红瘦”。也许现在很多人表示欣赏不来,红配绿不是丑得奇吗?这只是我们现在人的观点罢了,在那个时代的潮流就是这样,要是非要与现代比较的话,那其实也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婚纱和西装了。
1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关心则乱的古代言情题材小说,2010年10月17日网站晋江文学城,2012~2013年出版台湾繁体中文版。一个消极怠工的古代庶女——生活如此艰难,何必卖力奋斗,古代贵族女子的人生基调是由家族决定的,还流行株连,一个飞来横祸就会彻底遭殃,要活好活顺活出尊严,明兰表示,鸭梨很大。古代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睡死算了。
16、译文:任凭官场浮沉、战场争斗、地位高贵,无泪可流。
17、下一句中,李清照就直接揭露,并反驳了对方的回答。
18、意思是她吃酒回来后,下了一场大雨,大风刮了起来。她一觉醒后,还觉得酒意仍在。想起屋外的海棠花,就问守门的人海棠花怎么样了。守门人说还是老样子,开的很盛。但她却觉得应该是红花凋谢,绿叶仍在。
19、目前学界普遍将“卷帘人”视为“侍女”,但也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卷帘人”应该指的是作者的夫君赵明诚。
20、长大后的明兰如出水芙蓉,被齐国公家的嫡长子齐衡看上,她自知高攀所要付出的沉痛代价,婉拒了小公爷的心意。反倒是宁远侯府的二公子顾廷烨,与明兰处境相似,两人渐生情愫。
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只的是立春吗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他们源于李清照的唐诗宋词《如梦令·昨晚雨疏风骤》。
2、作者希望明兰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而不是一句话在肚子里过三遍才敢说出来,每天小心翼翼地揣摩人心的生活,故而这个书名算是一种美好的希冀吧。
3、《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回忆青年之作。
4、她会将她看到的一切都写进她的诗中,赏花惜柳,感时伤怀,观雪踏春,醉酒作诗,这是诗情画意般的生活。
5、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婚后的日子,远比想象中幸福。一日夜间风雨大作,妻子睡了个懒觉起床,酒意还没消,我轻轻卷起帘子,生怕惊扰了她。
6、李清照:“谁这么早就来串门啊,也不知会一声,哎,人家都没化妆呢!”
7、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8、这是一首小令,描写了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9、闺房外种植的是她爱的海棠花,经过了一夜的风吹雨打恐怕只剩一地落英了吧?
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取自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诗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翌日,父亲便向李家求亲,两人同朝为官,又都是山东老乡,加之我在当时也颇有才名,李家对这桩婚事并不反对,于是顺理成章,我们便正式拜堂成亲,成为了夫妻。
12、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层层转折,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13、对于这样的解释,你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瘦”替换了“少”,女主人听了,嗔叹道;“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14、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15、我:“父亲,我做了个怪梦,梦中我读了一本书,醒来却只记得其中三句,思来想去不知啥意思?”
16、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17、所以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以海棠寄语相思苦恋。所以以当时李清照的年龄和背景来看,以“海棠”来暗喻自己也是极有可能的。
18、绿肥红瘦,是用来形容植物和花朵的,,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表达了作者李清照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19、绿肥红瘦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锦书:出自唐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意为锦字书,指妻子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
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
1、在一般的古装剧中我们就会发现只要是结婚,那一定就是红红火火的,红色的礼堂,红色的被褥,新郎新娘更是都穿一身红色的嫁衣,因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红色一直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除了婚事,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也能看到很多红色的东西,这代表的就是喜庆。所以说这部剧明兰穿着绿色的嫁衣实在是有违人们的常理。其实这并不是违背了常理,反而是还原了当时的文化。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整个故事并没有置于的历史大背景下,可供探寻的历史信息很少。但主角提到了燕云十六州,其实也叫幽云十六州,故事的发生时间基本上锁定在了宋朝,也可能是明朝初期。公元1367年,徐达、常遇春领兵灭元,收复了中原政权失去455年的幽云十六州全境。从1368年开始,到1644年结束,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367年就已收复幽云十六州,1368年才正式建立明朝。所以又可将明朝排除了。同时,两少年对话中提到了东京,东京是开封,五代十国后定都于此的朝代有后梁、后晋、辽朝、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等,综合考虑,故事发生在北宋王朝的可能性是大的。
3、这时的李清照没有经历过与自己丈夫琴瑟相和,共醉金石,携手同游的美好爱情;没有经历过亡国丧夫,孤苦伶仃,名节被毁的凄惶命运;这时的她明媚,端庄又单纯,爱美。
4、反观当时的李清照已经是十六岁的少女了,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她还在一个可以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在宋朝时期女子十三岁还未婚配便要交罚款。
5、歌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6、在李清照的眼里,明知道门外的应是一片残红落英的景象,但她依然满怀希望的询问,就像她希望岁月带给她的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结局一般。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答案当然是——No——所以这个“绿肥红瘦”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知否知否”又是在向谁发问呢?
9、傍柳:出自北宋·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指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
10、李清照在词句上的才华和天赋自来是不容置疑的,这位大宋朝独立特性的女子留下来的诗词并不很多,但却首首经典,越是推敲,越是意味深渊,辞藻精妙。“绿肥红瘦”这个造词更是备受高评和追捧,惊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11、四两句,写词人惜花的心理。尽管饮酒之后酣睡一夜,但清晨醒后她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想来经过一夜的骤风疏雨,娇弱的海棠花肯定已经不堪一击,凋零损落了。
1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3、衬托红花的绿叶只是点缀,凋零的红花明年还将再次绽放。
14、《知否知否》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曲,由胡夏、郁可唯演唱,刘炫豆作曲,张靖怡作词,词中用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并由世纪中腾公司于2018年12月22日发行。
15、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16、前一晚还开得争奇斗艳的海棠花,在一夜的暴风雨的洗刷之下却只剩下绿叶在枝头之上,那点点残存的花朵零星的散落在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叶之中,组成了一幅“绿肥红瘦”之景。
17、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18、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吹个不停。我酣睡了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
1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知屋外"风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
1、感时伤春,便是李清照想要表达的第二层意思。
2、中国古代的颜色词中有很多跟丝织品染色有关,所以字形中包含“糸”。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绿,帛青黄色也。”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后呈现出绿色,这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种常识,古人其实早就有这样的认识,这种混合色在古时称为青黄色。可见,“绿”初所表示的颜色跟我们今天的理解无异,通常以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作为代表,这样的颜色在《诗经》中就有用例:“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3、凄美中隐藏甜蜜和坚强,恩爱里流露些许无奈与感伤。
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首先,这首词是宋朝才女李清照《如梦令》的其中一首,可不是不通文墨胡乱堆砌的一个古风歌曲哦。
6、这句话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7、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8、她只对我说:知道吗?知道吗?那海棠花丛如今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9、在这首词的后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愁从口出,终于把自己担心许久的事说了出来。
10、知否知否应是,知否知否应是?该是绿肥红瘦。译文翻译昨天夜里雨滴尽管稀少,可是风却劲吹不断,我熟睡一夜,殊不知醒来时以后仍然感觉也有一点醉意没有消尽。因此就问已经卷帘窗帘的婢女,外边的状况怎样,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然如故”。
11、这首词其实真的没有太多的辞藻堆砌或者矫情做作,也没有一句晦涩难懂的用典,直白铺叙,大意就是讲:
12、那我们都知道,在看过电视剧的时候,无论是电视剧里面谁结婚,都是男的是穿红衣,女的穿绿衣,这也真正恰巧印证了绿肥红瘦这一句话,就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在那个时候就暗示女性的地位是比男性的地位要强的。所以的话,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寓意吧。这个朝代他是重视男女之别的区别呢。红男绿红色代表男人,绿色代表女人。那么无论是做什么大的事情,或者在出嫁的时候。女人就会穿上绿色的衣服来彰显自己尊贵的地位,由此而可以解释。绿肥红瘦这句话在电视剧里面也是有所体现。
13、李兄:“堂妹,是我,今天带我同学来拜访你父亲。这是礼部赵大人家的三公子明诚。”
14、下面我们从这几点看一下吧
15、命运无常,一觉醒来,世事已变。
16、我随口答道:“海棠花很好,不要担心。”
17、妻子问道:“院子里的海棠花咋样了?”
18、就像当时的海棠花,正值好的花期,可是因为这场大雨而无疾而终给。
19、“知否知否,2019不要再当单身狗。”
20、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中,特指绿色的多,红色的少。写出了作者对红颜易老的感慨。
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听书免费
1、“知否知否,应是冻得发抖。”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知否知否》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曲,由胡夏、郁可唯演唱,刘炫豆作曲,李清照、张靖怡作词。
4、而且海棠花的别名叫做“断肠花”,不是指海棠花有毒,关于它的传说有两个。
5、至于看剧的,把这句理解为穿着绿衣服出嫁的明兰,婚后被穿着红衣服的顾二郎不停投喂,于是越来越横向发展;而朝上朝下都穿红衣服的顾二郎则每天都在琢磨“我娘子为什么不吃醋”“我娘子为什么不恨我”等诸多哲学问题,而愈渐消瘦。
6、纵饮:出自《宴吴王宅诗词》的诗句:“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意为畅饮。
7、但作者词人身份,又为女子,所以词作比韩偓的《懒起》不免多出几分惆怅来:一是这一场又一场的春雨,把这些春花都催着跌落,怕是夏天就不远了,而这春也将要远去。即古代文人俱有的“伤春”“惜春”“暮春”之感;二是作者身为女子,见海棠花期如此之长,一朝遭风雨,也凋零不堪,联想自身,不免感慨。古代女子皆为丝萝,以夫君为乔木盘绕。乔木可以日日繁盛,也可以另寻佳丽,而女子却日渐容貌失色,有随时被弃的风险。
8、当然这只是这首词字面的意思,像一帧很普通的宋朝日常生活画面,脱自韩偓的《懒起》:“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9、而后,顾廷烨略施巧计娶了明兰为妻,婚后的明兰管家业、整侯府、铲奸佞,夫妻二人解除误会,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共同辅助明君,也收获了美满的人生。
10、但李清照还是怀有一丝期望的去询问卷帘人,那卷帘人也许是为了宽慰李清照,道了句“海棠依旧”,可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那些海棠花又怎能娇艳如初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11、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声音电台
12、绿肥红瘦的意思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13、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14、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15、所以说其实可以解释为:女性其实聪慧、明事,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做陪衬,被牺牲,是在为女子鸣不平;而红瘦则暗讽剧中男子智商捉急,朝三暮外强中干,表面上风光,实则连家务事也料理不好。绿肥红瘦也是对阴盛阳衰的一种暗示。
16、康与之《风入松》有:“一宵风雨送春去,绿暗红稀。”朱淑真《西江月(春半)》有:“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诗人用色彩对比强烈的两个字,来揭示春去夏来的突然,寥寥字句勾勒色彩饱满的画面。至于其中深意,就需要读者们按自己的心意去领悟了。
17、先请大家欣赏我喜欢的华语女歌手演唱的主题曲《知否知否》
18、听说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生了异心时的作品,表面看起来时惜春、惜花,伤感海棠花过,其实深层里难免闺怨,怜惜过去夫妻恩爱好时光,伤感于丈夫的不忠,就如“雨疏风骤”的夜晚过后,再美好的海棠也经不起如此磨难。
19、她实在不忍心亲眼看见残红狼藉、落花满眼的景象,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然而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啊。
20、近的热播的电视剧,当属赵丽颖主演的这部古装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只的是立春吗【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