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论语》150句(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

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

1、论语孔子名言警句60句

(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1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1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3)、(译文):睡觉时不要直挺着象死人,在家闲住时不要象正式场合那样严肃。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6)、(译文):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那些不正直的人,人民就信服你。选用不正直的人,罢免那些正直的人,人民就不会信服你。”

(17)、(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1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小学二年级《论语》

(1)、(译文):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9)、(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0)、(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1)、(译文):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12)、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13)、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5)、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6)、(译文):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7)、(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18)、(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做好了应有的准备工作,自然顺风顺水,事半功倍。

(2)、(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3)、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4)、(译文):做一个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6)、只有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才能够公正的爱护好人,憎恶坏人。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8)、(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9)、(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10)、(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11)、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1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篇》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5)、(译文):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yì)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佾,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1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7)、(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1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子摘抄

(1)、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把是否对社会有用作为人生的大追求,而不是钱多钱少,虽然这样有时候难免陷入困顿,但只要不断提升自己,自我价值总有一天会得以实现。所以具有君子品性的人,只忧心自己的修为问题,而不在意是否贫穷。论语经典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2)、(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6)、(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9)、(译文):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10)、(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11)、(译文):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他,面临重大考验有气节而不动摇屈服。这是君子一类的人吗?是君子一类的人啊!

(12)、译: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3)、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5)、(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6)、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7)、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8)、(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0)、(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5、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子

(1)、(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允许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8)、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9)、(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11)、君子以义为高尚的。君子如果勇武而无道义,这样就会犯上作。小人勇武而无道义,沦为盗贼。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0)、(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4)、(译文):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6)、(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7)、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8)、(译文):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9)、(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论语》

(1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16)、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17)、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会有可以做我们老师的人。。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8)、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0)、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4)、(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5)、(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

(8)、(译文):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9)、(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13)、(译文):三军可以改变主帅,普通人不可以改变志向

(14)、(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15)、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16)、(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译文):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9)、(译文):吃粗饭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干不义的事、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没意义。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学会这100句经典,孩子上小学、初中,学文言文就不愁了!家有小学、初中生,赶紧给孩子收藏起来吧!

(3)、(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6)、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小学二年级《论语》150句(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