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全名115句(隆美尔)

隆美尔

1、隆美尔是纳粹党员吗

(1)、电影《将军之夜》(NightoftheGenerals):1966年上映,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

(2)、今日精选问答(点击参与讨论)怎样才能看出来一个人是不是当过兵?

(3)、另一个证据是,被盖世太保秘密逮捕的,隆美尔的B集团军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指认了隆美尔与密谋分子们共谋愿与盟军单独媾和的想法。

(4)、1934年1月30日,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1935年,隆美尔被调往波茨坦担任陆军学院的教官,他对这项任职兴奋不已。在繁忙的授课期间,隆美尔中校以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实战经验为依据,出版了著作《步兵攻击》;这本书改变了隆美尔的命运。

(5)、北非战场两个二战名将相遇了,他就是英军名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的军队比隆美尔的军队力量高出一大截。当时隆美尔只有8万军队,而且有一万不能战斗;而蒙哥马利的军队有2万人。

(6)、隆美尔与其他德军高级将领不同的是,早年与希特勒有着很深的私交。作为军人隆美尔为人忠诚、正直、敬业,并不善于交际。自从成为希特勒的卫队长与希特勒的接触较多,他被希特勒的“光环”所迷惑。对希特勒崇拜有加。希特勒也很看好隆美尔的能力与品格。升任大本营警卫部队司令官后他们时常在树林中散步谈心……在希特勒一手栽培下隆美尔扶摇直上,直至成为了整个德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7)、整个盟国军队高层一片哀嚎,参谋长们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地图,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沙漠之狐”征服埃及和席卷中东油田,进而与苏联战场上的德军在高加索完成会师,这也是同盟国在二战期间黑暗的时刻。

(8)、后来司机回忆说:“我看到隆美尔坐在汽车后座上,显然生命垂危。他毫无知觉地瘫倒,抽噎着……”他的嘴里还残留着氰化钾。

(9)、那么后说说民间飞行表演队的飞机…严格意义上讲,经过简易改装可以携带炸弹,这就是简易轰炸机…所以硬要上战场是可以的,但考虑到战场环境,自然是不太合适的,没有破坏力先不说,也会很低。

(10)、二战纳粹德国差一点占领中东,希特勒的短视让隆美尔和李斯特功败垂成

(11)、正当隆美尔在战场上得意春风之时,却传来德军战败的消息。按照凡尔赛条约,德军只能保留一支10万人的军队。之后隆美尔在上尉的位置上整整干了12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隆美尔度过了20年平淡安稳的生活

(12)、《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I)》

(13)、隆美尔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谋杀希特勒的计划当中这点是确凿无疑的。而且他也并不主张刺杀希特勒,而是采取逮捕的形式结束希特勒的统治。他的打算中确有开放西线,单独与盟军媾和的想法。如果他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那么战争很可能于1944年8月就结束了。德国将有270万军人幸免于难。

(14)、坠入爱河的两人,彼此深爱着对方,不在一起时,他们鸿雁传书,传递自己爱意,从此之后,只要不再一起,她们就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联系,翻阅隆美尔的信件,他曾这样写道:“我收到了你从家乡寄来的明信片,可我仍旧在等着更多的照片,如果你让我等得太久的话,我很快会对你感到恼火的,我希望你得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15)、自从爱上露西之后,隆美尔一直保持这种热烈的爱,从未改变。无论他身处何方,隆美尔的怀里始终都揣着妻子的照片。在外征战的时候,无论多么忙碌,无论战斗进行得多么紧张激烈,他都给自己的妻子写信。

(16)、反对的人根据他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得力的将领之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17)、本文中的问题和答案均来自军武粉丝,仅供参考,如果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中指出

(18)、塞托卜鲁克,对德军来说,它是良好的补给基地。对英军来说,它是通往埃及的要塞。英德双方,志在必得。为此英军发动了"战斧作战″和"十字军远征″两次大规模行动,丘吉尔意图将德军赶出北非。

(19)、1941年6月间,英军对改取守势的隆美尔发动了两次大规模进攻;隆美尔展现了他在攻击专长之外的防御才华,在机动作战中顿挫了英军的锋芒。从此,两军在沙漠地区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20)、即便隆美尔是希特勒的得力战将,即便他行动迅猛,常常能够以少胜多,素有沙漠之狐的美称,他也逃不脱命运的安排。这个1937年就出版了自己的军事著作,二战初期就能到法西斯高统战部任职的军事天才终死于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历史的牺牲品。

2、隆美尔全名

(1)、1915年初,隆美尔在另一次战斗中获得一枚“铁十字勋章”,这对一名年轻中尉是莫大的荣誉。同年9月,隆美尔晋升为上尉,出任符腾堡山地炮兵营第2连连长,先后转战罗马尼亚、法国、意大利。

(2)、本文摘自《帝国骑士:第三帝国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2018修订版

(3)、这时隆美尔又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下到山谷里切断波拉瓦(Polava)至卢齐欧(Lucio)的公路。12点30分,隆美尔和几名军官带着约一半兵力幽灵般地现身于公路一侧,惊慌的意大利人四处逃窜,除了有些不知情的补给卡车继续驶来外,远远的还有一长队意大利士兵也正朝这个方向开来。隆美尔此时有约150人尚未赶到,但他决定以现有兵力和有利地形伏击对手,如果劝降不成则立即以机枪火力网剿灭之。这支意军属于第20“狙击兵”团(ReggimentoBersaglieri),经过10分钟交火,这支号称精锐的意军放弃了抵抗,50名军官和2000名士兵向不及自己实力十分之一的对手投降了。稍后,隆美尔驱车赶到卢齐欧,见到了山地营余部和“巴伐利亚皇家近卫步兵团”所部,他们是在夺取库克山后从另一方向进入卢齐欧的。隆美尔敦促施普勒塞尔允许自己立即向第1096高地进军,他的理由是这一行动将在意军深远后方切断其主要的补给线。施普勒塞尔痛快地把6个连的兵力和所有重机枪都交给了隆美尔,而后者也毫不耽搁地立即出发。不过,这一路的行军艰难,沟壑遍布,荆棘丛生,许多士兵扭伤了脚或受轻伤后掉队。接近高地时,侦察兵发现对手的防御工事相当完善,隆美尔见突袭无望,只得命令就地宿营和等待掉队的士兵,同时派人寻找可能通向高地的其他小径。

(4)、青少年时代的隆美尔并没想做一名军人。他的第一志向是当一位工程师,因为他喜欢机械学。

(5)、偷鸡不成还蚀了一大把米,墨索里尼眼见大势不妙,紧急向希特勒求援。实际上,德军高统帅部对援助意大利从一开始就不热心,因为北非不是德国的战略目标,并且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实施在即,德国陆军抽不出有力部队投入其他战场。

(6)、隆美尔战后声誉的扶摇直上,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参谋长施派德尔与英国人“合作”的一项杰作。冷战铁幕笼罩欧洲之时,英美等国为应对苏俄这个“共同的敌人”,需要扶持所谓的民主化的西德,为了在一体化的欧洲军队中纳入德国的力量,英美等不得不“调整”纳粹时代国防军的形象—虽然国防军作为帮凶也帮助纳粹政权犯下了血腥罪恶,但其主流是普通官兵为国尽忠职守,因而是西方世界值得尊重的对手。国内外政治环境和舆论风向的变化,令阿登纳的非正式军事顾问施派德尔等前将领深受鼓舞,施派德尔一方面为恢复国防军名誉、拯救曼施坦因等身陷囹圄的将领不遗余力,另一方面也决心把隆美尔变成德国军事传统的积极象征和正面角色榜样—他曾向施韦彭堡透露,自己“打算把隆美尔塑造成德国的民族英雄”。作为“民族英雄”,隆美尔就不得不在施派德尔的笔端下,“与各方军事人物频繁会面,磋商如何与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进行停火谈判,如何动用装甲部队逮捕希特勒……”施派德尔在1949年的个人专著《入侵1944:隆美尔与诺曼底战役》中把隆美尔变成了“抵抗运动的领袖之一”。

(7)、游戏《沙漠之狐》(砂漠の狐):1988年发售,日本Kemco公司发行

(8)、而此时的隆美尔已经是强弩之末,当他进抵距离开罗35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时,德国人能够动弹的坦克只剩下100多辆,并且严重缺乏汽油和补给。

(9)、密谋组织成员冯.霍法克上校,熬不住盖世太保的酷刑,招出了隆美尔和克鲁格的名字。而密谋组织主要成员他一个都未曾指认。

(10)、美尔是一名优异的战事名将,他心里只充斥着士兵对战事的职责和重任,而且拥有令人震惊的军事天资,可是他政治理念是压根没什么头脑和欲望的.他的死和希特勒的猜疑离不开的。

(11)、1944年9月末,希特勒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

(12)、技能采集加速,终于说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这一战略技能可以增加部队的采集速度,高18%,在后期动辄要一天两天的采集过程里,加速18%采集速度,无疑是为己方的主力采集部队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其他事务呢。因采集加速而节省出来的时间,同样也节省了舰队出航位置,可以让一支舰队做到更多任务,为玩家采集更多资源!假以时日,必定能够采集到犹如隆美尔宝藏那么丰厚的资源喔!

(13)、韦维尔认为卓越的将领必须重视后勤保障,而这一条似乎是隆美尔得分低、常为人诟病的所在。蒙哥马利总是在战役发起前把将所有行政后勤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而隆美尔似乎总是准备接受低限度的补给,似乎总是在冒险,而其他指挥官在类似的补给状况下无疑会拒绝发起攻势。隆美尔并非不重视后勤保障,但控制船只、港口、运输和补给分配的是意大利人。另外,沙漠战的特点之一就是双方轮流猛攻和推进,一旦攻方的战线拉得过长就会出现补给困难,战线也会显得十分脆弱。后人不应忘记,北非和中东曾是大英帝国的主战场,丘吉尔可以说是举帝国之力北非,而对希特勒来说,东线才是兵力和资源优先的战场,北非只是细枝末节。希特勒曾多次明确告诉隆美尔,

(14)、1910年7月19日,18岁的隆美尔开始他的军旅生涯,加入了第124符腾堡步兵团;此时,他的学历只是中学六年级。次年3月,隆美尔进入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就此点来说,隆美尔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德国军校很少招收非贵族血统的平民子弟。同年11月毕业时,校长给隆美尔的评语是:“性格坚强、有极大的意志力和高昂的热情。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和高度的责任感。”

(15)、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该师歼灭敌人之多、自身损失之少、运行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都让人无法相信。

(16)、但德军的补给线太长始终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盟军加强了地中海上的海空力量后,隆美尔又要为后勤头痛了。屡次战败的英军痛定思痛,换上了隆美尔一生的克星——蒙哥马利。此二人真是棋逢对手,他们都是在己方不利时来到战场,并且迅速改变了战争局面。蒙哥马利吸取了前任的教训,避免以隆美尔熟悉的方式作战,发挥己方经得起消耗、有海空优势的长处,并使出了比隆美尔更狡猾的伪装欺骗手段,在诱使德军出战并大量消耗德军后,集中两倍于德军的优势兵力发动了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隆美尔在战场情况糟糕的情况下,又收到了元首“不成功便成仁”的命令,犹豫不决之间,德意军大部陷入包围被歼,终只撤出不到一半的部队,一路退到突尼斯,后来虽然有在凯瑟林山口重创美军的局部胜利,但总体形势已经不妙。隆美尔请求撤出北非的建议遭到了希特勒的训斥,隆美尔在交出了指挥权后回到柏林,余下的轴心国军队于1943年5月13日全部投降。

(17)、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了希特勒危险的反对者。

(18)、连希特勒也不敢像对待“20密谋者”那样,到人民法院控告、绞死这位高勇敢荣誉勋章的获得者。

(19)、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B集团群军司令并奉命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他一再强调“必须在海岸击败敌人”的论点。在隆美尔的推动下,“大西洋壁垒”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全貌改观。在他认为可能登陆的任一滩头,架起了粗糙的登陆障碍物,另外在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埋设了500万枚地雷。在空旷地立尖杵使滑翔机无法着陆。尽管“大西洋壁垒”工事做得很完善,敌军仍可能夹带强势兵力与物资抢滩登陆,因此隆美尔主张把装甲部队部署于海岸不远处。以免盟军的空中力量切断预备队与战场的联系。但以西线统帅伦斯德为首的多数高级军官,认为把装甲部队分散来防御海岸,不但无法做强大反击,也失去了机动性,所以计划将装甲师做纵深部署,待判定敌军主攻位置后再展开攻击。由于双方争论不休,希特勒做了一个致命性的折衷决定,将装甲师分散于海岸,但仍距海岸有一段距离,却造成了战略战术装甲预备队不足。

(20)、韦维尔对伟大的将军应出现在战场的什么地方也有精论,虽然毫不怀疑将军们在后方的指挥部里也能运筹帷幄和取得重大胜利,但他也指出:“在现代机械化战争中,我们会再次看到将军们几乎总在前沿带领部队,他们也可能从空中进行侦察和指挥。”这些正是隆美尔的风格,他的原则就是“从没有一位海军上将待在岸上就能赢得作战”。隆美尔是一个信赖侦察、愿意在前沿领导部队的将军,当然这个做法带给参谋们的并不总是愉快的体验。相比之下,英军将领更愿待在远离前沿的后方,但他们通常出现决策延误或不能有效地掌握部队。隆美尔对战场有着天生的直觉,似乎总能感觉和嗅出关键的地段,特别是对手防线的薄弱地段。

3、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

(1)、“我是来传达元首的指示:‘元首允诺,如果你自尽,将对叛国罪严加保密,不让德国人知道。为了纪念你,将会建立一座纪念碑,并举行国葬。而且不对家属采取手段。此外,露西将会领到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布格道夫神色严峻地对这位昔日的朋友说。

(2)、隆美尔的全名是“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ErwinJohannesEugenRommel),于1891年11月15日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邦的海登海姆小城。隆美尔与他在二战中的老对手蒙哥马利一样,都不是出身于军人世家。蒙哥马利的父亲是教士,而隆美尔上数两代人都是教师,他的母亲海伦娜(Helene)则为当地官员卡尔·冯·卢兹(KarlvonLuz)的女儿,总的来讲家境还是不错的,比起同时代的苏联将军们,童年的隆美尔可以算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了。

(3)、然而,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挽救即将覆亡的第三帝国,重新博取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希特勒就像是一个赌徒一样,在黔驴技穷,无路可走,无处可逃的境地下,逼不得已赌了一把。很显然,他赌输了,还把家底输了个精光。不仅没有成功挽救自己的帝国,还损失了一员大将。

(4)、虽然非洲军完蛋了,但失败并不能全怪隆美尔,因为补给线问题才是北非德军的软肋和大的败因。对于这一点,希特勒其实也很清楚,所以后来仍然向这位灰头土脸的“败军元帅”授予了钻石橡叶佩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回到德国的隆美尔过了一段时间的平静生活后,又被希特勒起用,出任在法国防守盟军进攻的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上任后到各地视察,发现被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实则漏洞百出。深知盟军实力的隆美尔意识到,在对手掌握制空权的条件下,唯有靠坚固防线才有抵挡进攻的可能。尽管隆美尔尽心尽力,紧赶慢赶,但直到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时,“壁垒”也没来得及建好。

(5)、理论上是可以的,按照我军八一表演队公开情况,成员的轮转都是从一线作战部队里面挑选的优秀飞行员,而且在任务完成后也要回到作战部队里面去,一般使用现役战斗机表演的表演队成员,基本上是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的。

(6)、确实,英军在非洲的力量并不强大,当时在东北非、北非地区的英军兵力分别为32500人和66000人,处于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劣势,然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并不能够支撑墨索里尼的野心,尽管兵力众多,却是一触即溃。

(7)、中午的时候,隆美尔被告知他被指挥有谋害元首的大罪,面对着这样的指挥,隆美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表示自己愿意承受一切的后果!而之后,隆美尔得到了终结他自己的生命的毒药,他没有多说什么,回家与自己的妻子露西拥抱,并平静地将自己要被处决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儿子和家人,并告诉自己的家人,自己死后不能把消息传出去,只要是自己的家人不把消息外传,元首就仍然会自己的家人的安全。

(8)、西德联邦国防军在1955年的建立,标志着德国军人声誉的恢复,施派德尔自己也成为新军中军衔高的两名将军之后来还在蒙哥马利及法国将领之后出任过北约中欧地面部队的总司令。隆美尔也在地下静静地享受着世人对其美名的传扬,难道这不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吗?1961年11月,在隆美尔早年担任过营长的哥斯拉,时任西德武装力量总监弗奇(FriedricFoertsch)将军与前上将霍特为纪念隆美尔的牌匾揭开了幕布,前者赞颂隆美尔“是杰出的战士和伟人,将永远都是我们年轻战士的角色榜样”。霍特只简单地提及体现在隆美尔身上的德国战士的荣誉感,并未涉及后者在抵抗运动中的任何角色。1969年,西德海军的D-187号导弹驱逐舰也被命名为“隆美尔”号。

(9)、为此隆美尔被迫经常走高层路线,跳过自己的直属上司,经常直接从元首那里争取支持。包括成为第七装甲师师长,都是元首直接任命的。想想也是,一个人有事情不找部门领导,每次都直接去找总经理说事,部门领导肯定会看你不爽,这样也让隆美尔更加受到排挤。

(10)、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隆美尔的恋爱观,铁骨不仅拥有柔情,还很长情,更专情。在军校期间,他在一次舞会上,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这是一位体态苗条,擅长舞蹈,并具有意大利和波兰混血美女,她的名字叫露西.莫琳。

(11)、希特勒畏惧两线作战,为何冒险进攻苏联?企图破灭英国后的希望

(12)、接着,隆美尔挥军乘胜追击,不到10天,前进500多公里,直抵埃及境内的阿拉曼。然而隆美尔部队过长的战线增加了供给困难,他的疲劳至极的部队也失去了攻势,不得不暂停进攻。而英国人则加强了其在北非的兵力,大量的美国新式重型坦克也源源而来,从而使中东英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隆美尔自昔兰尼加会战大胜以来几乎没得到什么补充。1942年10月23日,英第8集团军新司令官蒙哥马利向隆美尔发起代号为“轻步”的进攻。隆美尔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不利形势。他弹药缺乏,坦克和车辆所剩的燃油也不多了。如果他的部队坚守在原地,一旦英军突破防线,就会形成包围态势,德军必将彻底覆灭。因此,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死守命令,断然下令撤退。此时的隆美尔手中既无预备队,又缺乏燃料。然而,蒙哥马利没能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察觉后又用兵过于谨慎,没有抓住有利的追击时机,使隆美尔的溃退之军摆脱了被全歼的厄运。11月9日,隆美尔终于带着德非洲军的部分部队撤出埃及,退回到利比亚境内。

(13)、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14)、但是,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终没有倒在战场之上,或者是善终,而是死与内部矛盾之中,这令人的遗憾。隆美尔当年被卷入了一场想要谋害希特勒的阴谋之中,虽然隆美尔有着很大的功绩,但是在希特勒的眼里,眼前的这名大将已经不是一个安全人物了,他很有可能会转过身来对付自己,而这是多疑的希特勒所不能忍受的一件事情。

(15)、丘吉尔一心想在北非取得一场决定全局的胜利,消灭隆美尔的部队。于是,英军在6月15日凌晨发动了代号为“战斧”的大规模进攻;次日,隆美尔发起反击,两军撕杀于沙漠灼热的高温尘雾之中。一天后,英军以惨重的损失收场。

(16)、墨索里尼判断,英法联军刚刚被德国人在西欧打得落花流水,英国远征军丢盔弃甲逃回本土,暂时没有什么力量来阻挡他在非洲的大进军,所以在战争初期自信满满,跟希特勒也没少吹牛。

(17)、另外因为他是从基层上来的,指挥思维与一般军校毕业的军官差异很大。这一点不管在北非战场被上级派人“阻止这名军人发疯”,还是在构筑大西洋壁垒方案上和老将隆德施泰特闹分歧都看得出来。有分歧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脾气还特犟,常常固执己见,不管对面多大官都敢顶撞。这样的人人缘能好么?

(18)、例如柏林命令隆美尔固守班加西,但他却大举进攻别处。隆美尔胆大妄为的行动不仅愚弄了敌人,而且无意间愚弄了现代军事科技,更为他自己创造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胜利条件。

(19)、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进修,为期8个月。在这里,他与未来的妻子露西相识。

(20)、游戏《巴顿对隆美尔》(PattonVersusRommel):1987年发售,美国艺电公司发行

4、隆美尔简介

(1)、1898年,隆美尔开始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以便能进入他父亲任校长的中学读书。

(2)、二战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他们无谓生死,足智多谋,甚至很大一部分人长相也十分英俊。他们是闪光灯下优秀的演员,为二战这个大舞台贡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隆美尔就是这场戏的主角之一。可即便是主角,也有谢幕的那一天。隆美尔谢幕了,他所维护的第三帝国也进入了倒计时。

(3)、迪特里希的论调当然贻笑大方了,不过,隆美尔也的确称不上是战略家(除曼施坦因和因资格极深而勉强算是一个的伦德施泰特外,还有谁能得到普遍自命不凡的将领们的认同?)。希特勒1944年8月时曾说自己把隆美尔看作“一个大胆聪明而又不同凡响的指挥官,但并不认为他是一个能持之以恒的军人”。从某种角度来说,隆美尔取得接二连三的胜利时意气风发、魅力无限,而一经失败,他的勇气和耐心似乎消失得飞快。作为一个缺乏眼光和全盘考虑的军人,隆美尔也像绝大多数同僚一样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的作战、战役和所部的利益,“对出于政治或战略考虑所需要但在战术上可能行不通的那些战役却盲目地拒不接受”。比如,1941年初夏,隆美尔对纳粹德国的侵苏战略所知甚少,误以为北非战场是带有全局性的决胜之地,某种程度上导致自己在利比亚将战线拉伸得太长。再如,1942年夏攻克托布鲁克后,隆美尔极力坚持继续扑向埃及,造成了夺取马耳他岛计划的完全取消,客观上为自己几个月后的阿拉曼失利埋下了种子。

(4)、穿上军装,学有所成。隆美尔进入军营,别人都苦闷异常,而他却如鱼得水,他自律,一不吸烟,二不喝酒,把所有精力用在军事战术理论和军事器械学习上,他的兴趣爱好也有了用武之地,隆美尔就读军校为他以后军事指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终顺利毕业于东普鲁士的但泽皇家军官学院。

(5)、提起隆美尔,总是让人想到二战时期北非战场上,他指挥装甲部队叱咤风云,当蒙哥马利连长在法国战场身负重伤时,当戴高乐中尉身陷德军战俘营时,当希特勒下士往复于战壕与指挥部时,他已经在一战中崭露头角,初露锋芒。 

(6)、正基于此,隆美尔经常向人夸耀他的这项发明。他的遗物中还保留着一张很小的这架滑翔机的照片。可见,隆美尔初的志向与他后来的辉煌业绩几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7)、他终生为祖国效力,我们全体家属对他致以深切的哀悼。

(8)、他希望和平!但是他也说:“我热爱元首……”

(9)、他为了让英国相信自己拥有大量装甲车和坦克,组织第5轻装甲师坦克团在上战场前,先绕议会大厦转几圈,让人感觉德军坦克似乎没完没了,同时佯装自己按兵不动,一边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一路被德军追着痛打。

(10)、不要指望获得更多的增援补给,而且希特勒还总是试图束缚他的攻击性,不像丘吉尔那样不断地敦促他的将军们进攻。隆美尔也许会因补给问题大骂不止或痛恨意大利人,但他从未将其当作不作为的借口,他宁愿赌博般地积极行动,也不愿坐等或死守。另外,隆美尔也在战争中学习,他在北非的后期也越来越重视尽可能多地储备弹药油料。1942年夏的阿拉姆哈尔法之战之所以一推再推,还是因为他需要等待弹药油料,但控制补给的除了意大利人外,还有不肯配合的英国皇家空军与海军。

(11)、他虽效力于纳粹,且是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丘吉尔却评价他:“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但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12)、终,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于1944年的10月14号在卡车上服毒自尽了,在10月14号那一天的早上,隆美尔穿上它心爱的褐色上装,和曼弗雷德一起散步,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很不妙了,在这种前提之下,还有心情散步,也确实是没有谁了。

(13)、至12月中旬,得到增援的英军发动反攻,一家伙就把意军打趴下了,两个月时间里向西“反推进”多达800公里,意军残兵败将拼命逃往的黎波利港,从元帅到士兵通通惊慌失措,准备乘船逃回亚平宁半岛了。

(14)、1915年,伤愈归队的隆美尔在西线战壕里留影

(15)、之后,隆美尔和副官告别。隆美尔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钱包,说“这里还有150马克,我把这些钱带走好么?”“元帅,现在这一切都没什么关系了。”副官含泪说道!

(16)、另一方面,隆美尔无疑是战争史上出色的战场指挥官之一。他的早期对手韦维尔1939年时曾在剑桥大学发表过“将军与领军艺术”的演讲,隆美尔战时一直携带着这份演讲稿的德文版,并作了大量眉批和旁注。韦维尔演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样的将军才算是一名“伟大的船长”—如果借用韦维尔演讲的要点来对照隆美尔的表现,可以轻易地发现他就是一名“伟大的船长”。韦维尔认为“伟大的船长”的首要品质就是强韧性,必须能经受战争的震撼与冲击,具备足够的胆量和强悍的身体来抵挡战争对身心造成的重压。韦维尔还认为一个卓越的将军必须具备能承受更大职责的精神与情感能力,必须能长时间地经受起起落落,能承受预期胜利却遭受失败时的巨大压力,并能从容地吞下失败的苦涩。韦维尔自己在北非接受检验时他的缺陷暴露无遗,而隆美尔则表现上乘:不仅身体上强悍无比,神经也足够强韧,能承受政治领袖常常没有道理的压力,而且,韦维尔缺乏的正是隆美尔所擅长的—有足够的勇气和口才向主子清晰地抗议。隆美尔从来不畏惧面见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也总是在高层面前直陈战场态势和应对方略。第三帝国风雨飘摇之际,他直面元首的方式既会让多少同僚胆怯,又会令多少在丘吉尔面前只会唯唯诺诺的英军将领汗颜。隆美尔到非洲前,奥康纳(RichardO’Connor)将军曾将意大利人打得望风而逃,这位将领在达到生涯顶峰时曾对下属说:“经过一场大败和漫长的撤退,而后通过反戈一击又恢复了战场局面,我认为这才算是一个将军的真正成功。”奥康诺无论如何也难以预计到,他的一番自谦之词用来形容1941至1942年初的隆美尔确是恰当不过的了。

(17)、德军高级军官主要是容克贵族出身,隆美尔出身比较低,一战干到连长,后来因为担任希特勒警卫受到元首赏识破格提拔,所以“正统军官”都看不上他。觉得他是靠“抱大腿”升上来的。

(18)、1936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希特勒的警卫营营长,晋升为陆军上校。希特勒出身低微,他对德国陆军的贵族化倾向十分不满,因此属于“非主流”的隆美尔大受重用。多次跟随希特勒亲随护驾,隆美尔同希特勒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给元首留下了精明强悍和恪尽职守的印象,为日后的晋升搭好了阶梯。

(19)、1900年隆美尔考进了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就读了五年。

(20)、隆美尔认为,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在两军作战中,谁先用火力压住对方,谁就往往可以获得胜利。在1940年夏的对法作战中,隆美尔彻底实现了这一信念。从6月5日起,隆美尔的第7师便已开始从索姆河北岸向南岸发起进攻。索姆河上的公路桥,在法军撤退时已经被炸毁,保存完整的只有两座铁路桥和两座旱桥。隆美尔在向索姆河南岸发动进攻前,首先以强大的炮火对这几座桥梁作封锁性射击,当占领这4座桥后,即令战车及其他车辆和步兵迅速通过。6月6日晨,隆美尔的第7师已在索姆河南岸像演习一样,以疏散的战斗序列越野前进。装甲车打头阵,一面走一面战斗,前进的速度恰好可以使步兵跟上。第7师以每天70—80英里的速度前进,连克第厄普、甚瓦勒雷和法国重要的深水港瑟堡,从而结束了隆美尔的闪电战。第7师仅死伤2000余人,损失坦克42辆,而俘虏的盟军官兵共计有7万余人。隆美尔因此而荣获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成为传奇人物。第7师也获得“魔鬼之师”的称号。

5、隆美尔年轻照片

(1)、再说说民间飞行表演队,他们的飞行员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部队退役,二是有飞行私照的飞行爱好者。这类表演队人员方面说,上战场肯定是没问题,毕竟相对于普通人,有飞行经验的人永远是优先考虑的。

(2)、特别是1917年在意大利战线的隆格恩诺战役上,隆美尔果断率部队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连续行军50个小时,以损失13人的微小代价,俘虏意大利军队8000多人。此次行动轰动一时,德皇威廉二世于1917年12月亲自授予隆美尔渴望已久的“功勋奖章”(这是一枚兰色的十字形勋章,是当时德军的高荣誉,极少颁发给低级军官),隆美尔此后总是将这枚勋章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3)、技能单体加伤。单体加伤则是隆美尔技能一的单体属性强化版,高等级状态下,可以为自己指挥的部队增加12%攻击伤害,如果将技能一和技能二加成的攻击相加,那拥有一名满级隆美尔,大概就等于你在额外指挥了第七支部队,进行作战!

(4)、军武菌:隆美尔作为德国著名的将领之为什么却不受其他德国军官待见?

(5)、在雷德尔的劝说下,希特勒勉强同意派遣一支军级规模的部队和少量空军,投放到北非战场支援意大利军队,于是选中了爱将隆美尔出任非洲军司令官。

(6)、1891年11月15日,埃尔温·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符腾堡州斯瓦比亚地区布伦茨河畔的海登海姆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7)、韦维尔强调说伟大的将军必须懂得士兵,而这是隆美尔引以为荣的地方,他也始终视自己为士兵们的将军。他虽然对参谋和士兵的要求很高,有时甚至苛刻,但他律己更严,对奢侈享乐毫无兴趣,他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生活方式就是斯巴达式的。士兵们每天看着隆美尔与自己同甘共苦,总是出现在战斗激烈的前沿,自然而然就会把他视为自己中的一员。牛气冲天的巴顿、自负得连美国人都受不了的蒙哥马利能做到隆美尔所做的吗?梅林津战后曾说:“隆美尔和他的部队之间存在一种难以剖析的相互理解,这是上帝赐予的礼物。非洲军跟随隆美尔去任何他带他们去的地方,不管他们被驱使得多么严苛,非洲军永远是那三个师组成的同样的非洲军……官兵们知道隆美尔后一个放过的人就是他自己;他们看到隆美尔就在他们中间,他们觉得‘这是我们的领袖’。”有从军经验的人绝不会把这番话当作阿谀奉承,它无疑是普通官兵对指挥官的高礼赞。

(8)、隆美尔:“今天有两种可能:要么平安无事,要么今晚我就不在这儿了。”曼弗雷德沉默不语。

(9)、电视剧《战争与回忆》:1988年上映,由哈德迪·克吕格(HardyKrüger)饰演

(10)、德国法西斯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事实证明,这么干的早晚都得失败。虽说战争爆发是必然,然而是否要走上法西斯之路却是偶然的,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咋就那三国家走上了法西斯之路了呢?

(11)、隆美尔的遗物还包括了地图,文档等。本来自希特勒自杀后德军军部是把所有资料销毁的。美军如何获取资料无从得知,大概是时间仓促,隆美尔的资料没有来得及销毁。

(12)、也许,只有活在非洲军老兵们日渐淡薄的记忆深处里的隆美尔才是真实的。在隆美尔战斗过的托布鲁克郊外,有一块纪念他的石碑,它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倒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的非洲军官兵的坟墓。非洲军的幸存者们战后每年都来到这里,在石碑周围填上新的石头并清理渐增的黄沙。对他们来说,隆美尔活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当狂风呼啸,天空弥漫着炙热的飞沙走石,沙漠风暴又开始怒号时,或许人们会再次听到一个斯瓦比亚人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吼叫—‘Angreifen!’(进攻)”

(13)、电影《突袭隆美尔》(RaidonRommel):1971年上映,由沃夫冈·普雷斯(WolfgangPreiss)饰演

(14)、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德国,出现了一位非同寻常的著名将领。他既非贵族职业军官家庭出身,又未在高等军事院校里接受过正规参谋教育;但他却以在战场上风驰电掣般的行动而在德国军事史上留下盛名。

(15)、隆美尔的大弱点在于不善于与盟友意大利人共事。他从“一战”中获得的印象左右了他的一生,他至死都认为意军军官贪图享受、懈怠无能,但士兵们如果得到适当的领导和激励,会像德国人一样勇敢善战。与意大利人的紧张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使他失去了及时获得充足补给的机会,当然也使他的一些作战功败垂成。

(16)、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荣誉团骑士,嵌有橡树叶、剑与钻石骑士十字勋章的获得者,曾被授予光荣负伤奖章以及其它各种崇高的荣誉。

(17)、电影《长的一天》:1962年上映,由威尔纳·亨兹(WernerHinz)饰演

(18)、点击参与讨论:飞行表演队是否可以上场作战?

(19)、在马丁·鲍曼的报告发出几天后,两位将军来到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并强迫这位被英国军机炸成重伤的元帅吞服了毒药丸。

(20)、约摄于1917年,“符腾堡”山地营的军官们在一起,右边后一排右数第3人似为隆美尔

(1)、 摄于1942年11月初,隆美尔收到“不许后撤一步”的命令时显然郁闷。他的身后是一些意大利军人

(2)、众所周知,战争初期隆美尔是希特勒的狂热粉丝,为希特勒建立法西斯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闪电战的成功让他的威名响彻整个欧洲大地。一方面,希特勒重用隆美尔,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希特勒也要防止他功高盖主。狡兔死走狗烹,是统治者惯用的伎俩。成了,杀了他是怕他危及自己的地位;败了,杀了隆美尔或许能利用他的名声巩固自己那岌岌可危的法西斯帝国。所以,无论希特勒成功与否,隆美尔都必死无疑。说白了,即使是军事天才隆美尔也不过是政治家手里的一枚棋子罢了。如果这枚棋子的使命已经完成,那便成了一枚弃子,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真是残酷且现实!

(3)、在一战、二战的铁血历史中,群星闪耀,但有一颗明星总是熠熠发光,使其他繁星瞬间暗淡,无论是他的盟友,还是他的敌人,均被他的指挥才能深深折服,他进攻时如猛虎下山,防守时如狐狸一样狡黠,他是世界公认的战术大师,他就是德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

(4)、1918年的隆美尔中尉,他佩戴的是一级铁十字勋章和“蓝色马克斯”高战功勋章

(5)、摄于1959年10月的隆美尔祭日,时任北约中欧地面武装力量总司令的施派德尔将军正向隆美尔的坟茔行礼,图左为隆美尔的遗孀

(6)、隆美尔向妻子告别,这将是他们今生的后一个拥抱。露西背对着隆美尔不禁黯然泪下,低声啜泣,然而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一代名将就这样仿佛一颗流星般悄然陨落了。

(7)、现在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跑到北非参战了吧?希特勒差不多只有三个想法,其一是防止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溃败,进而危及到墨索里尼的统治和意大利本土的安全;

(8)、隆美尔本人也是这样做的。防守法军被搞的晕头转向,居然没开火,让德军通过,真是匪夷所思,就这样绕到著名的马其诺防线背后,打一记漂亮的勾拳,让该防线瞬间崩溃,法军从此一蹶不振!

(9)、而是想通过这么一篇将领小评测,可以带领大家在《我的使命》游戏世界中,和隆美尔一起,迅速采集累积你的资源财富,为霸业奠定扎实的资源基础! 

(10)、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

(11)、一年以后,1935年隆美尔被派往波茨坦任军校教员,此时正逢希特勒宣布扩军,军校学员增多,隆美尔正好可以发挥他的才能,而此间他写成的《步兵攻击》一书更是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并获得了希特勒的赏识。1939年,希特勒决定提拔隆美尔担任大本营卫队长。当德军入侵波兰之战开始时,隆美尔以狂热的心情迎接战争的到来,他在对妻子的信中写道:“你对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宣战)的演讲有何感想?我们有这样的不是很好吗?”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满足了隆美尔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意愿。1940年2月15日,他出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

(12)、但隆美尔却不是如纳粹德国官方宣称的那样死于心脏病,而是被希特勒逼迫自尽的。这位为纳粹德国南征北战的将军,终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他为之效忠的元首之手,他不算长的一生终以悲剧结尾,但这也可能是他的另一种幸运——没有目睹德国的溃败和他所忠于的元首的灭亡。

(13)、但是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颇有些战略头脑,他认为一旦意大利军队彻底丢掉北非,则英军将在环地中海地区获取战略优势,不仅墨索里尼政权容易垮台,也会从南方对德国构成威胁。

(14)、隆美尔也亲临一线使得他每次都能在战局的关键时刻掌握主动,使局势转危为安,也避免了坐在指挥部里发出不切合实际的指令的情况,隆美尔几次险些丧命:一次,与官兵谈话中,一枚炮弹正好落在他们中间,一名中尉当场死亡;另一次从战场返回途中,英空军“飓风″式战斗机突然从夕阳中杀中,向他的指挥车超低空射击,2名驾驶员当场毙命。

(15)、1941年3月底,隆美尔指挥部队攻占利比亚北部重要港口卜雷加;两天后,隆美尔又乘胜攻占了利比亚北部重镇阿杰达比亚。英军连续的后撤,使隆美尔的进攻念头有增无减,他不顾来自柏林和意大利方面停止大规模进攻的指令,继续大举挥兵东进。4月8日,德军攻占利比亚北部城市迈基利。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隆美尔以其猛烈的攻势,扭转了北非不利的战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隆美尔全名115句(隆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