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故事苏格拉底62句(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

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

1、苏格拉底的哲理名言

(1)、大多数同学的心态:“这么简单的运动,谁能做不到啊?”而现实中恰恰是大多数同学没有做到。

(2)、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

(3)、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4)、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苏格拉底的话寓言故事7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5)、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6)、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7)、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8)、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9)、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10)、一天柏拉图向老师请教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柏拉图去麦田里捡一棵大好的麦穗回来,只能捡一棵,而且要不回头地走。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就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柏拉图解释说:自己在麦田看到很多又大又好麦穗,而他以为后面还会遇到更大更好的麦穗,所以直到走出麦田也没捡一棵。

(11)、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2)、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13)、启示: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14)、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15)、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16)、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17)、“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18)、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19)、“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20)、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2、哲学的故事苏格拉底

(1)、一个月后剩下一半的人举了手,半年后只剩下10个人举了手,

(2)、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3)、一个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年轻人揶揄地问他:“尊敬的大哲学家,是否头发越少,就意味着学问越多呢?”

(4)、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5)、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6)、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

(7)、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8)、故事蕴含哲理,哲理通过故事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

(9)、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10)、公元前521年,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前去拜见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二人相谈甚欢,老子见孔子态度诚恳,也把古代的礼制一一传授。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老子,其犹龙也!”

(11)、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

(12)、苏格拉底年轻时有一头漂亮的头发。后来,由于他潜心研究哲学,用脑过度,年纪大后,脑门和后脑勺上的头发都掉光了。

(13)、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涛涛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后,涛涛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14)、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

(15)、有个旅客问管理员说:“这只鲨鱼会长多大?”

(16)、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17)、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楼,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安静。”

(18)、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道:“同学们,每天按照要求进行甩手运动的同学有哪些?请举手!”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骄傲而又自豪地举起了手;

(19)、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

(20)、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3、苏格拉底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2)、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3)、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4)、启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5)、失恋者:“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6)、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7)、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8)、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9)、“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10)、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11)、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苏格拉底的话寓言故事6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12)、苏格拉底:“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你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13)、在斯科特上校死后22年,英国人为他建了一个永久的纪念馆———极地博物馆,这也是全球第一家极地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开幕的时候,全世界的极地探险家们都赶来了。在这个建筑的顶端,有一幅献给罗伯特·斯科特的题词,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他去探寻南极的秘密,找到的却是上帝的秘密。”

(14)、启示: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15)、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16)、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17)、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18)、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

(19)、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鲨鱼只能局限在几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

(20)、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4、苏格拉底有趣的小故事

(1)、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2)、一天,苏格拉底给了涛涛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涛涛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哲学的故事苏格拉底62句(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