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十大经典名句
1、国学十大经典名句大全
(1)、桐花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8)、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4)、(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6)、有紧有松,不过分紧逼,也不过分放纵,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
(17)、(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0)、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2、国学经典名句500句
(1)、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13)、1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7)、"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d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欢迎阅读。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言忠信,行笃敬。选自:《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9)、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人。
(2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国学十大经典名句有哪些
(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淡泊明志,此句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5)、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6)、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1)、(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1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5)、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7)、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8)、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臵,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晏子春秋》
(19)、 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4、国学经典名句有哪些
(1)、(译文)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这句话道出了一条重要的交友原则,朋友之间的交往,要不含任何功利之心,这样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如果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一旦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很容易断绝,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
(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6)、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8)、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9)、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5)、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16)、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9)、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国学经典名句500句80句(国学十大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