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文案125句】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

1、

(1)、清明的: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4)、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6)、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9)、腊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泡腊八蒜,而年味也从腊八开始日渐浓郁。

(10)、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1)、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2)、《中秋月·中秋月》徐有贞:月到中秋偏皎洁。

(13)、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4)、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15)、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8)、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1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20)、(19四川)下列诗句对应的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2、

(1)、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重阳,农历九月初又称”老人节“。在古代九为大吉之数,二九相逢,是吉祥的象征,表达出了古代人民对健康长寿、平安喜乐的美好向往。

(3)、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

(4)、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离居,久不见丈夫,愁绪难抒,适逢七夕佳节,她写下这首凄婉动人的词作。

(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传统节日古诗句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8)、谓洋海底问无由。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除日,又称”除夕“、”除夜“、”岁除“、号称”百节之首“,是看见交替、除旧迎新的时刻。

(1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2)、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3)、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1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5)、《小重山·端午》舒頔: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6)、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1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边贡《午日观竞渡》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清明》唐代:杜牧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

(1)、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鞭炮声中一年已尽,春风传送温暖,人们共饮屠苏酒欢庆新年。千家万户在新年的第一天,总是把旧桃符换为新桃符。

(3)、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5)、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6)、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7)、二月份的江南花开满枝,流寓他乡的寒食节甚是悲催。贫穷人家常常断炊,不仅仅是因为明日要纪念介子推。

(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3)、(起源)清明节得名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

(14)、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15)、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7)、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18)、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9)、腊八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离中国传统的春节越来越近了,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在这个芳香弥漫的腊月时分,品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不仅养生,更寓意丰收美好。

(20)、(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4、

(1)、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4)、下列四组诗句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四种传统节日习俗,其起源与佛教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

(5)、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7)、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别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0)、元宵的:元宵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11)、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2)、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13)、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14)、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5)、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16)、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此天清地明之时遥祭先祖,又何尝不会生出一些慨然之意呢?

(17)、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18)、中秋节多是思念与惆怅不能与亲友相聚。八月十五日夜,白居易望月感慨物是人非,颇为神伤。

(19)、《壬申七夕》李商隐: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20)、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5、

(1)、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3)、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4)、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5)、(时间)夏历春分后十五日,现国家固定为阳历4月5日

(6)、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7)、《九日寄岑参》杜甫: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8)、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9)、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10)、端午的: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中秋的: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11)、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2)、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3)、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4)、端午,五月初是我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节日之一。初源于先秦古人的“五月初五是恶日恶月”的观念,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纪念屈原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日子。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6)、王安石《元日》 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节,这个节日意味着辞旧迎新,自古以来都是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王安石这首《元日》可以说是描写春节经典的一首古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到人类聚集地骚扰人类,之后人们就把间隔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年”。因为怪兽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就用爆竹、春联等来驱魔辟邪,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习俗。王安石这首诗中的爆竹声声、欢饮屠苏酒、更换桃符,都是春节的代表习俗。

(17)、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8)、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19)、事关休戚已成空,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重九正是入秋时候,草木摇落,北雁南飞,一片衰飒之气,容易唤起人的愁思。这首小令渲染了冷清的秋天氛围,寄托了悲凉的秋思,情调有些哀伤。

(2)、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3)、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7)、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在《全唐诗》中与寒食节相关的诗至少有400多首,韩翃的这首独占鳌头。

(8)、刘禹锡这首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

(10)、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天,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天)

(11)、东坡居士有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世间所有亲人都能共享这中秋之夜的美好月光。

(12)、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要祭天祭祖。

(13)、凭高眺远,见长空,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4)、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5)、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6)、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苏轼《浣溪沙·端午》

(17)、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张耒《和端午》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初人们会在这一天以龙舟竞渡的形式来祭祀龙祖,后来因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入汨罗江自尽身亡,以死明志,人们就将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即是在端午节表达对屈原的哀悼。

(20)、《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2)、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陆游 《乙卯重五诗》

(4)、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5)、关于诗句所描述的节日,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文案12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