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适得其反造句
1、适得其反用法
(1)、造句:他越是掩饰,越是辩解,就越给人此地无银的感觉。
(2)、个人只追求幸福,实际上只能适得其反,他后会失去幸福。
(3)、解释: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4)、造句:孩子只是受了一点凉,你就要他穿起棉袄来,也未免太矫枉过正了。
(5)、反义词:天衣无缝、顺理成章、言行一致、滴水不漏
(6)、都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有抵触情绪的话,再如果逼迫都会达到反效果,有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会很磨蹭,一道题目要做很久,家长会认为孩子笨或是懒惰不愿意做,但也有可能是孩子不想做,这时候孩子就会做出一种努力的假象来,看似在做作业,其实脑子里在想别的事情。
(7)、造句:教育后进学生要采用启发式,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8)、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
(9)、道理: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质,不能够盲目的去追捧一些事物。
(10)、(4)朴实。公文重在实用,指导工作。因而在语言运用上还应力求朴实无华,要直陈其事,不要拐弯抹角,含蓄隐讳,故弄玄虚;也不要刻意藻饰、渲染、铺陈。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11)、造句:他的剑术十分高明,达到了百步穿杨的境界。
(12)、近义词: 东施效颦 、 鹦鹉学舌 、步人后尘
(13)、小朋友中们,这个成语故事中胆小懦弱的魏安厘王面对着强秦的步步紧逼,看不清其虎狼的本质,一味地只知道妥协退让,割地求和,换取短暂的安宁,这无疑是抱着柴草去救火,结果只会让强秦的贪婪欲火越烧越旺,终只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惨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之前我们一定要讲求方法,如果方法不当,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14)、(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5)、因为果果平时成绩不错,爸爸相信了他就没检查他的作业,谁料到第二天上学老师批改作业之后,果果的爸爸气得想打人。
(16)、布天盖地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17)、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获。
(18)、当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而不是抱薪救火。
(19)、又是花红柳绿的三月,处处春意盎然。前方一片桃林,粉红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令人怦然心动。这景色真爽呀!
(20)、释义: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适得其反造句子
(1)、孩子的语法没有问题,而且观察能力也不错,父亲挑不出错来,也只好忍着,谁让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呢!
(2)、造句:不要总是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我说话!
(3)、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行动注定是我见过的误入歧途、适得其反的环保活动之一。
(4)、劝阻:小明知道我这样做不对,就一个劲地劝阻我。
(5)、虽然隐恶扬善是种美德,但因此而让许多人抱着侥幸的心态,以为可以得过且过,就适得其反了。
(6)、公文的语言,是公文写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可以说,一篇公文,无论其主旨如何正确、鲜明、深刻,材料如何充分、详细、具体,结构如何巧妙、合理、得体,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的语言作为载体,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而,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文的质量。读者对文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直至付诸实施,都是通过语言这个中间媒介来实现的。所以,在写作中,我们必须审慎仔细,下一番“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的功夫,认真学习和掌握公文的语言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写出合乎规范、质量较高的文书来,以适应工作需要。
(7)、在生活中,这种“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事情,经常出现。
(8)、妥协、迁就和纵容是引狼入室,放饭流罺,其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9)、造句:我们应当记取刻舟求剑的教训,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
(10)、虽然身处逆境,但佛罗伦斯从心所欲,因而创建了现代护理制度,并毫不懈怠地致力于改良医院的卫生状况。
(11)、大义灭亲:为国家利益,对犯罪的亲人加以处罚。
(12)、道理: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13)、(释义):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14)、对牛弹琴: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也用与讥笑说话不看对象。
(15)、美国已施加压力希望早日提出解决方案,但一些专家说这种企图反而适得其反。
(16)、因为经历过,所以我明白,自信也要有限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17)、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于是便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
(18)、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19)、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习,玩的时候就认真玩,做到劳逸结合,让孩子学得开心,也玩得开心,孩子的注意力不如大人集中,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分心就怒骂、斥责,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叛心,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20)、公文语言鲜明生动,是指其所表现的公务活动内容必须富有新意,而不是人云易云、平淡庸俗、无制发特质的内容。这首先要求制发公文的作者要有新鲜的思想,写进公文中的事例要典型。其次在表达手法上不能穿靴戴帽、套话连篇。公文不一定都是“板着面孔讲官话”,只要有创新的思维及丰富的公务活动内容,有好的文风,并切实掌握了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就可以把公文写得鲜明生动。
3、适得其反的成语
(1)、其结果必然不会像他们所一厢情愿的那样,而只能适得其反。
(2)、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不可胜计胜:尽;计:计算。不能全部计算完。
(3)、造句:我们不能为虎作伥,要正正当当地做人!
(4)、弄巧成拙: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5)、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漫地漫天漫:满。
(6)、关于“累死程序员如何让经理们适得其反”还有许多其他的好书,但这是好的一本。
(7)、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8)、(典故)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
(9)、其结果必然不会像他们所一厢情愿的那样,而只能适得其反。
(10)、真实指的是确有其事。写进公文中的材料必须来自公务活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不允许虚构和编造;准确指的是在表述时不夸大,不缩小,既不添油加醋,褒贬失当,更不文过饰非。只有内容真实、准确,才能具有说服力。因此,无论撰写何种公文,我们都应该做到“三不写”,即内容不真实的不写,材料没有落实的不写,没有了解清楚的不写。为此,在写作中必须做到:
(11)、(押韵词)来之坎坎、抛头露脸、露钞雪纂、任重至远、鲜眉亮眼、玉箫金管、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有头有脸、骄傲自满、天高皇帝远、......适得其反造句甚至我们的周密安排的计划也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12)、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13)、大失所望(dà shī suǒ wàng):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14)、事情因此会失败,正是正因他画蛇添足多说了几句话,反成累赘
(15)、语文资料包括:阅读理解、同步写作、仿写、续写、仿写素材小练笔、专项练习、单元检测、字帖、预习卡、课课练、期中期末试卷等等。
(16)、公文用语要求平实易懂,指的是语言平直自然、明白晓畅、恰如其分,不矫揉造作,忌堆砌华丽词藻,忌滥用辞格,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多用叙述、说明、议论,少用或者不用描写、夸张、渲染等手法,这是公文的重要特征。不论哪种公文,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群众性,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公文语言不仅应当注意约定俗成,而且尤其需要做到雅俗共赏,平实易懂。主要有三点:
(17)、如果我们味抹杀学生已有的兴趣,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进而采取系列强制性措施来扼杀,那么只能是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架起连结已有兴趣和语文之间的.桥梁,使之成为协调者的纽带。
(18)、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干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
(19)、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20)、(押韵词)来之坎坎、抛头露脸、露钞雪纂、任重至远、鲜眉亮眼、玉箫金管、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有头有脸、骄傲自满、天高皇帝远、......
4、适得其反造句和意思
(1)、造句:捐血不但可以救人一命,还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益健康,真是“一箭双雕”啊!
(2)、在这里,老师强烈推荐各位家长进入资料群,原因如下:
(3)、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4)、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5)、释义:过:过分;犹:像;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6)、释义: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7)、释义: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8)、(寓意)东施效颦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9)、造句:我们目前自顾不暇,敌人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们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10)、造句:本想做了手术以后,他的身体会好起来的,但事与愿违,他的身体还是一天天地衰弱下去。
(11)、你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很了,如果再加资料进去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12)、信步桃林中,一朵朵桃花面含笑靥,却又羞羞答答。穿行其中,仿佛走进一首唐诗宋词。一时间,许多美丽的诗句涌进脑海:“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恍惚中,一群古代墨客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13)、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谋士苏代(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
(14)、孩子确实不对,但家长也应该反思下,不断的迁就,只会适得其反。
(15)、近义词:好逸恶劳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 坐享其成
(16)、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17)、信步走到桃林中,在一朵朵面含笑靥、目含深情,娇滴滴、羞答答的桃花中穿行,仿佛走进一首首唐诗宋词,春风扑面,香入肺腑。在这特别的氛围中,有一种怀恋涌上头。“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恍惚中,一群古代文人墨客,正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18)、形容数量多而集中。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
(19)、听到有不同意见也要保持风度,打骂禁言终适得其反。
(20)、(出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5、用适得其反造句上一句
(1)、反义词:画龙点睛、弄假成真、恰到好处、歪打正着
(2)、你瞧,很多时候,你直接说出了答案,反倒会激发TA的挑战欲望,根本没用。
(3)、与严谨直接有关的是公文的语言必须庄重。所谓庄重,就是端庄持重,格调郑重严肃。只有用语庄重,无虚词浮句,无文学气息,所写的公文才更显得严谨。
(4)、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5)、那么,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抒情“只求抒发、不求真切”的误区呢?
(6)、在大自然景色中加了一些人工造景,正如画蛇添足,反而不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适得其反造句子86句(用适得其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