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
1、文过饰非的过什么意思
(1)、•“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制定策略,克服文过饰非的倾向”,目标就是将这些裹了糖衣的消息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他们流传开来。
(2)、(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3)、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就过错而言,子夏认为小人一定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错误,而相反呢,君子则正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有意遮掩。所谓的“文”,也就是文饰、修饰,这里我们解释为掩饰,再直白一些来理解就是找借口。
(4)、改过,就是改正过失或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是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古人认为,即使是圣贤,也难免有过失。《左传》上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只有勇于改过,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改过是对自己行为的积极修正,所以是值得赞扬的事。
(5)、孟子曾夸奖孔子的学生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后来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在《与傅全美书》中用这一典故,扩充了关于知过必改的含义,归纳为“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意思是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应当表示欢迎和高兴,虚心接受意见;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不避讳,不自欺欺人;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不怕别人的议论,不怕丢面子,不怕改过的困难。
(6)、•凯利还称这份提出刑事控诉的报道文过饰非。
(7)、(示例)我们相信他真能放弃过往种种,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
(8)、•对于那些早已铁定不移的往事,他也不想去文过饰非。
(9)、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
(10)、想起两年前在那个咖啡厅里赶稿的夜,邻座那个女孩子在等国外归来的前任,她想找他复合,因为紧张抓着我聊了很多。陌生人让她没有任何芥蒂,我也微笑着听完了整段故事,然后末了祝她一定要成功。
(11)、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2)、相传古代的周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激起了人民的愤懑。厉王对别人的指责置之不理,而且让人去“监谤”,发现有人议论,咒骂厉王,就立即抓去杀头。在周厉王的镇压下,人们敢怒不敢言,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目光相互交换眼色。厉王十分得意,说:“我能制人们的诽谤了!”对此,召公曾多次提醒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出召公所料,国人不堪忍受,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民众暴动,周厉王因此逃走他乡。
(13)、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即在文过饰非,巧言令色,因而损德积怨,身败名裂。小人的“小”,在于小追求、小算计、小容量与小动作:所求为功名、利禄等外物,即使出将、入相、为君,都区区不值一提;所算为趋利、避害、报仇、足欲的斤斤计较,全与真理大道、良知正义无关;所容为鼠肚鸡肠、声色犬马与魑魅魍魉,全经不得朗朗阳光的照耀;所动为掩耳盗铃、口蜜腹剑与背后插刀等等事端,无所谓光明与正大。
(14)、管理的五大核心、九大细节、四大法则(精华版)
(15)、(解释)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6)、根据文段,第一空,“飞扬跋扈”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贬义词,与文意不符。“大鸣大放”指群众在对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象是形容“群众”,这里是形容自己。故排除B、D。
(17)、(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猫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18)、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9)、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和错误。扩展资料来者可追出处:
(20)、《论语•子张》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说的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犯错误不可避免,尤其是君子之过,更像日食月食一样被人看的清清楚楚。对于自己的过失,如果他认真的改正了,人们仍会像以前一样敬仰他。
2、文过饰非的拼音和意思
(1)、(近义词)饰非掩过、懒猫忌医、怙恶不悛、死不悔改、掩罪藏恶、文过遂非、涂脂抹粉、讳疾忌医
(2)、“好着呢,你爸他现在烟也戒了,血压也降下来了。”
(3)、(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
(4)、乍一看挺让人厌恶的,总有些不诚实、狡猾的意味,继而联想到一些不负责、没担当的不良品质。如果一个人有这么一个标签,让人不自觉地就想逃离、远离。
(5)、简单理解,是用漂亮的说辞,将原本自己犯下的错误轻轻带过,巧舌如簧,颠倒黑白。
(6)、 ——《子张第十九》
(7)、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8)、“顺利顺利,老板对我挺好的,高标准严要求嘛,没准儿明年就提我了。”
(9)、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0)、贞观二年,太宗得知隋朝旧官郑仁其有个女儿生得天姿国色,博学多才,想纳为妃,册封的诏书已经写好。魏征听说郑女早已许嫁陆氏,于是面谏太宗:“陛下为天下万民的父母,应爱抚百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君心里总是想着百姓。住在皇宫里,想着百姓是否有家室的欢乐。郑氏之女已许嫁别人,陛下却想娶至后宫,这哪里是为民父母者应做的事情呢!”说得太宗无言以对,马上停止册封,让郑氏之女仍归陆氏,并自责道:“听说郑氏之女已受人礼聘,朕下诏册封的时候没有详审,这是朕的过错。”
(11)、孔子在《论语•卫灵公》里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是错了。而小人就是如此,犯了错却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其实质地就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错误,也不存在改过之意,这其实也就是过错。
(12)、(解释)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13)、专横跋扈,文过饰非的人到头来总是要吃亏的。
(14)、(示例)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苦痛的勾当。
(15)、小人之所以不敢正视错误,即在心理与行为完全变异,异化到与天理、人情俱不相容的程度,也就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这却是一条不归路。他的一些获得,是用仅存的一点点德分去交换。一旦德尽,其人也就没有存活的任何可能,其名也就彻底败坏,其身也就一层层完全解体。
(16)、(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柑》:“其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17)、(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8)、你当然不会提那些无数个加班的夜晚,那些失眠头痛改方案的凌晨。也不会说那些永远复杂理不清的上下级关系。你当然也明白母亲深知你粗心大意,但你也绝口不提自己搞砸的事情、挨过的骂。成年后你会和父母形成一种可怕的默契,一个绝不会多说,一个也绝不会细问。生活就算在屋子里翻来覆去地爆炸,外层也要关好门窗,爆炸总会结束,收拾一番,依然光洁如新。
(19)、(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20)、第二空,横线处的词语应该与“扭扭捏捏”形成并列关系,且语意相近。“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文过饰非”指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显然“文过饰非”与前文“做错了从来不扭扭捏捏”语意相承,排除A。
3、文过饰非哪一个字错了
(1)、 犯了错误不改,反而文过饰非,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2)、饰,汉语常用字。早见于篆文,读作shì,即《说文解字》:“饰,刷也。从巾、从人,食声。”本义为遮掩,引申为“装点得好看”、“装饰用的东西”、“装扮,扮演角色”。
(3)、(出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4)、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5)、 《清史稿·陈庆镛传》:“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岂肯回护?”复革琦善等职,令闭门思过。于是直声震海内。”
(6)、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7)、那么我们再来说说“文过饰非”这个词。前面提到的《论语•子张》中还记载了子夏所说的话:“小人之过也,必文。”这是“文过饰非”一词的早出处。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惑经》一书中正式用了“文过饰非”这个词。意思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8)、(出自):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9)、 解释: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出去的命令,我不是用好听言词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君主,我怎能袒护包庇他们呢?”又革去琦善等人已经新任命的官职,命令这些有罪官员在家里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失。于是陈庆镛直言规劝皇帝的声誉震动了国内。
(10)、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专制的统治。
(12)、白话译文: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得及。
(13)、现在猫有过错,不喜欢别人的规则,如担心疾病而不敢看医生,宁可灭亡自身也没有醒悟啊
(14)、(出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15)、唐·沉亚之《旌故平卢军节士》:“当渴饥之望也,一饭千金,未足者不能十金。”
(16)、子夏是孔子著名的学生。一天,有人向子夏请教,那个人对子夏说,我无意中犯了错误,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就是没有勇气承认,我想悄悄的改正,先生,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17)、太史伯回家召集三位弟弟诀别:“我照实书写,必遭崔杼毒手。我死之后,你们必为史官,万不可忘记史官的职责。”崔杼杀掉太史伯,太史仲依旧秉笔直录。崔杼杀掉太史仲,太史叔依旧不肯屈服。崔杼杀掉太史叔,又换了伪善面孔来威胁太史季。太史季说:“我的三位兄长虽然死了,却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如果你嫌杀得少,你就动手吧!”太史季又说:“你可以杀掉史官,但你能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杀光吗?你不许我写,可你改变不了事实。你杀太史,说明你心虚胆怯;你越是杀人,越说明你罪行深重。到那个时候,天下的人不仅要说你杀死国君,还要说你杀人灭口。”
(18)、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朝廷决定重新启用那些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及外交上丧权辱国的官员,此举遭到一些许多官员的反对,其中就有陈庆镛。陈庆镛写了一篇《申明弄赏疏》给道光皇帝。陈庆镛上奏认为不应起用有罪官员,希望皇帝收回成命。这本奏章呈上,宣宗道光帝嘉奖了他,并指示说:“我没有了解人的英明,以致于琦善、奕经、文蔚等人战败,出师失利,只有反回来检查责备我自己,不想推罪过给群臣。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出去的命令,我不是用好听言词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君主,我怎能袒护包庇他们呢?”又革去琦善等人已经新任命的官职,命令这些有罪官员在家里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失。
(19)、•有错误就该承认并改正,你怎么能文过饰非呢?
(20)、《论语·子张》:“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想办法说出一套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 ”
4、文过饰非是什么意思解释
(1)、D项: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者不属于反义词。
(2)、文、饰:掩饰,掩盖。过、非:过失,错误。意思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和错误。亦作“饰非文过”,“文过遂非”。
(3)、一旦发现错误,但是为了不被扣发奖金或影响晋升,而文过饰非,不依法司法,甚至十错案长期得不到纠正。
(4)、不少人以为,谎言与暴力搭配,即可掩盖恶行,隐瞒真相。孰不知,恶行一经产生,就再也涂抹不了痕迹。坚持原则、追求真实的君子,既然可以舍弃性命,自然无所畏惧。天地不伪,天地之间的生命,就必有直面事实的铮铮义士。天地大威,天地就必为文过饰非的小人,安排他身败名裂的下场。
(5)、子夏说:“小人对所犯错误一定要加以掩饰。”
(6)、唐·刘知几《史通》:“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受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7)、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来者可追: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9)、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10)、文过饰非的意思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1)、A项:汗马功劳是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作出的贡献;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多。二者不属于反义词。
(12)、(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3)、一次,太宗出行至洛阳,嫌地方供应的东西不好而动怒。魏征当即劝谏道:“隋炀帝为追求享乐,到处巡游,供求无厌,弄得民不聊生,以至灭亡。今圣上得天下,正应当接受教训,躬行节约,怎能因为天下供应不好就发脾气呢?如果上行下效,那将成什么样子!”太宗接受了他的批评。
(14)、你看你给他找理由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爱情?
(15)、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我也不知道事情的后续。但破碎过的,却是碎过,你依然可以捡起来捧在手心,毕竟失去了痛觉的人是不会皱眉的。
(16)、张明并不是那种文过饰非,拒不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17)、•这份报告称官方对这种爆炸事件“文过饰非。”
(18)、你看你们这一家子,是不是把文过饰非的本领,发挥到了?
(19)、(示例):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苦痛的勾当。”
(20)、由于唐太宗能听大臣们,特别是魏征这样的诤臣的劝谏,纠正了不少过失,因此他才能开创“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这与他能实践“闻过则喜”有很大关系。
5、文过饰非的典故
(1)、诚意,不仅要求心口如言行如而且要求闻过则喜,知错必改。
(2)、(示例):鲁迅《野草·一觉》:“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
(3)、(解释)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5)、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6)、《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7)、(解释):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8)、•有错误就该承认并改正,你怎么能文过饰非呢?
(9)、•帕里什建议制药商摈弃他们那种文过饰非的心理,正面回应批评。
(10)、口述者文过饰非,选择性地讲述他想要讲的东西,隐瞒他不想说的部分,这就使口述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11)、(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2)、白话译文: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想办法说出一套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
(1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4)、被风吹散了认真的人总说他爱的不深,被雨淋湿的人也说他不会冷。无边夜色里还蒙住了很多人,它写进眼里,但他不敢承认。
(15)、 陈庆镛的这篇《申明弄赏疏》敢于直言规劝皇帝的声誉震动了国内。与朱琦、苏廷魁并称为“天下三大鲠直御史”。
(16)、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文字上都是有着很深刻的内涵。今天咱们来谈谈两个成语“闻过则喜”和“文过饰非”。前一个“闻”是听闻的闻,后一个“文”则是文章的文。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是面对自身错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17)、有一年,陕西、河南发大水,不少地区遭了灾,太宗却要建飞龙宫。又是魏征上书反对,说隋炀帝大修行宫台榭,干戈不休,把人逼上绝境,后招致灭亡,皇上要引以为戒。后说服太宗停建了这项工程,并把备用的木料都送到灾区救济灾民。
(18)、B项:刚愎自用形容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刚正不阿指刚强正直,不逢迎。二者不属于反义词。
(19)、他还采用了许多令人困惑,甚至令人厌恶的诡计,文过饰非,瞒天过海,从而激怒了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家。
(20)、(出处)唐·刘知几《史通》:“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受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1)、(出自)《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2)、(语法)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不认错
(3)、《易经》里说“迁善改过”(改正过失而向善),如果我们没有迁善改过的决心,仍然沉溺于文过饰非的习惯之中,那么想让自己优秀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4)、圣人因此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退藏于隐密的地方
(5)、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6)、“其实他也没这么差的”“他以前对我可好了,愿意去跑两条街给我买爱吃的糖”“可能我真的没她好吧”“也许是我对他要求太苛刻了”“不然他为什么会喜欢别人呢?……”
(7)、以上台词,太过熟稔,熟稔到以至于不假思索,一气呵成,爱情是款太甜的甜味素吧,它一旦上头,会永久麻痹你的痛觉神经,让你一边浑然不自知地被插刀子,一面又给你爱的人找一万个理由。它可以是高效的咖啡因,让你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也可以是的止痛剂,对你的影响远大过于那些寻常感冒、发热和流鼻涕;甚至是药店里永远不会有的大剂量的阿托品,让你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婚纱、礼堂和神父,触手可及。
(8)、•柏拉图学派思想家亚历山大告诉我,言多语失,文过饰非,闲多惹事;
(9)、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
(10)、•但是,巴菲特现在为什么愿意不遗余力地为索科尔的离去文过饰非呢?
(11)、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原本袁绍强于曹操,在资历、名望、地形和兵力上,袁绍都占有明显的优势。谋士田丰认为“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田丰的策略是:“不如以久持之”就是打持久战,这个“坐逸待劳”之计很有见地。可惜袁绍不仅不采纳,还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田丰打入牢房。当袁绍强行征战大败而归后,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怕被田丰讥笑,把田丰处死于狱中。这种爱面子、耍、知过不改的态度,正是袁绍由强变弱,后落得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
(12)、子夏开导他说:犯了错误并不可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错误。子夏看了看他又说:“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就是那种偏私的小人犯错之后总是想办法掩饰自己的过失,不肯认错改正。那人听了羞愧的满脸通红。就当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以自己的行为改正了错误,从而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13)、年末了,奔波了一年的男人从外地回到了家,他手里满满提着的都是东西:有给正在戒烟的父亲带的茶,有给母亲买的燕窝、阿胶,还有送给弟弟妹妹的游戏机和洋娃娃。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文过饰非的拼音和意思113句(文过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