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训的训是什么意思
1、不足为训 什么意思
(1)、(成语出处)出自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解释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2)、唳:鹤鸣。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出自于《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3)、杏林、杏坛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却差别很大。杏林、杏坛虽然都与杏子有关,但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4)、“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恳切教导。出自《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5)、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6)、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7)、评头品足: 在细节上过分挑剔长袖善舞: 会走门路,耍手腕休戚与共: 同欢喜,共悲伤,区别于患难与共不足为训: 训是准则的意思不名一文: 穷犯而不校: 校是计较的意思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快断了,形容形势危机目无全牛: 技艺精湛,不是指没有全局观念目光如炬: 见识远大(以前一直以为是那种blingbling眼)
(8)、误用:市场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使广大消费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9)、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10)、我国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对“朕”作出了如此的解释:“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才由寻常百姓家飞入了皇宫之中,一去不回头。
(11)、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
(12)、原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但缺乏原则,一般略带贬义。使用需要注意具体语境。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13)、他对巴特勒先生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14)、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15)、误用:作为有担当的官员,一定要把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泾渭分明。
(16)、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17)、前年春节,为了烘托气氛,某省一家地市级电视台就拿城市夜景来做节目,并且把文字报道贴到网上。网页上,展示了该市灯光璀璨、雍容华美的除夕夜景,的确很美。报道的标题为《灯火阑珊不夜城》。作者怀着美好的意愿,原本想更深地感染读者,却把“灯火阑珊”这个经典词语用错在了标题中。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报纸上见过诸如“五一长假期间,游客们意兴阑珊”之类的句子,在电视上听那些主持人说“现在整个城市夜色阑珊,市民们在广场上尽兴地游玩”等话语。
(18)、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音。形容周围环境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9)、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贬义词)
(20)、因此,在正常使用“朕”的场合,虽然有时也可以是第一人称的代指,但更多时候这个词倾向于“我的”,譬如,“勿废朕令”说得通,“勿废朕之令”就说不通。
2、不足为训什么意思?
(1)、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意识的谨慎,不形容客观局势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调转不灵,指部下势力大,难以指挥涉笔成趣: 拿起笔就能创造出有深度的作品平铺直叙: 写文章不讲究修辞沧海桑田: 世事变化很大,不是景色拍案而起: 形容愤怒,跟拍案叫绝是不一样的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或风景美丽,不是说吃的无动于衷:一点都不感动,指心理歪楼,说说敬仰和景仰的区别: 前者是心理上的,后者是行为上的(*ゝ_○*)ノ=f=i=n=i=s=h=============分界线这是大概初中水平的词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没了!
(2)、(20)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于已有成绩不足为训,因眼前困难气短更不可取。
(3)、误用:接力赛后一棒,天翔奋力拼搏,终于在终点前超越对手,比后起之秀第二名还快了3秒。
(4)、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5)、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6)、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7)、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8)、(11)他对孩子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9)、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10)、“训”在这里不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11)、(9)这次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成分,故不足为训。
(12)、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这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
(13)、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多因缺乏了解典故沿革而误用。
(14)、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
(15)、“杏林”是中医界常用的一个词汇,该词产生于汉末,和该词直接有关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福建籍医生董奉。
(16)、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
(17)、“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正确的解释是,“刊”当“删削”或“修改”讲。
(18)、(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当作贬义词。
(19)、误用:这个学期,她连续几次考试都成绩不好,屡试不爽,很不开心。
(20)、误用:作家就应该为社会主义文学多创作歌功颂德的作品。
3、不足为训意思是什么意思
(1)、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2)、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3)、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4)、误用:近年,南极冰山不断融化,面对这江河日下情况,引起人们对环保问题的严重关注。
(5)、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7)、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8)、孑然:单独的样子。孤零零一个人。出自《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9)、鸩是毒酒的通称。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10)、误用:会议组织大家学习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方针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11)、误用:公司终于上市了,冯总总算安之若素,舒了一口气。
(12)、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13)、隙:裂缝、空子。没有空子可钻。出自《宋书·律历志下》:“臣其历七曜,咸始上元,无隙可乘。”
(14)、厚: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优厚,如厚待;(为人)厚道,不刻薄
(15)、期:期望,要求,如良剑期乎断;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
(16)、(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17)、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18)、将:带领;扶,持,如出郭相扶将;将要,行将,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用,如将功赎罪;且,又,发将信将疑
(19)、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20)、医术高明的董奉却视钱财如粪土,为人治病,从不取人钱物,他的要求就是,在被之后,如果愿意,重症患者在董奉的诊所附近栽种五棵杏树,轻者就栽种一棵杏树。十年过去之后,董奉的诊所附近就有了十万余株杏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成为当地一景。杏果成熟后,董奉又将杏果卖出,换来粮食周济庐山附近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达两万余人。在董奉去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董奉。后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一类的话语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
4、不足为训的训是什么意思
(1)、第三种,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具列异同,兼述训解。”
(2)、患:担忧,忧虑,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忧患,灾难,如有备无患;得-----病
(3)、征:召,征召,指君王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员充任官员,如公车特征;出征,远;征伐;征税;应验。
(4)、意思是颂扬功绩和德行,多数是贬义。出自《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5)、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出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现代往往带贬义。
(6)、质:质问,问,如质责汤于上前;评判,对质,如而欲质天之有无;人质;作人质,如燕太子丹质于秦;质地,如黑质而白章;质朴,朴实,如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刑具,杀人时用的砧板
(7)、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8)、(6)然而,他采取的方式是多么卑微可笑,不足为训啊。
(9)、阴:暗中,暗地里,如孙膑以刑徒阴见;山之北水之南;阴险
(10)、生灵:平民百姓;涂炭:泥沼与炭火,比喻困苦。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11)、古人说话和现代人很不一样,文言文中许多字词的意思与在现代文中相差甚远。如果能熟悉文言文常用字词的含义,就能避免“听不懂古人在说什么”的尴尬。以下都是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用得到的字词,你知道它们在古人口中是什么意思吗?
(12)、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13)、(释义)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1)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15)、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16)、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17)、公元753年,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杜甫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诗中说:“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意思是,杨家权重位高,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
(18)、喻:告诉,如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如家喻户晓;比喻
(19)、误用:队长与副队长因为资金问题终于琴瑟失调,分道扬镳了。
(20)、误用:在这声势浩大的雷霆行动中,犯罪分子披肝沥胆,闻风而逃。
5、不足为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2)、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3)、(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4)、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5)、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6)、误用:前年,他们就成功取得了三连冠,没等他的团队弹冠相庆,他已开始思考夺取四连冠的计划了。
(7)、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8)、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9)、意思是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出自《汉书·刘歆传》:“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容易误用为对旧有事物抱有感情。
(10)、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不足为训什么意思?90句(不足为训的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