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比喻句的区别举几个例子105句(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

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

1、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三年级

(1)、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打比方”是同学们在做题时喜欢使用的一个答案,比较口语化,标准答案中不常见到这种表述方式。

(3)、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亡.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高尔基《海燕》)

(4)、③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5)、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有尖些。

(6)、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高尔基《海燕》)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星星”、“海燕”,喻体分别是“宝石”、“闪电”。比喻词分别是“好像”、“像”。

(7)、为了说明A具备某种特征,找到一个和A很像的B,基于B有某种特征,推出A也具备相似特征。

(8)、这两个人写的诗真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想象丰富,比喻奇妙,一个是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9)、(3)借喻 。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

(10)、比喻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11)、为了把抽象的道理、复杂的机理A解说得通俗易懂、要点突出,找到一个具体的B,用B的具体、简单,方便读者理解A的抽象、复杂。

(12)、举例子:指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13)、结论2:比喻必须有喻体,找不到喻体,不是比喻。

(14)、太阳像一个灯笼。月亮像一个玉盘。这都是比喻。

(15)、举例子:指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16)、④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17)、比喻也叫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18)、 因此,可以把打比方简单定义为: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事物去说明另一个生僻抽象的事物。

(19)、写作文微课第24课:写作五步曲思维训练《确定中心》

(20)、(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两者之间用“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比喻词连接的一种比喻。

2、打比方比喻句的区别举几个例子

(1)、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2)、三要素:人 +为 + 刀俎/ 我+为+鱼肉

(3)、可见,比喻论证能让所论述的道理浅显透彻,形象易懂,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4)、把某件物品比作一个东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6)、打比方: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制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

(7)、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8)、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9)、她的脸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刚刚还是朗朗晴空,顷刻间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了。

(10)、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11)、在某种程度上,打比方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本体是抽象、复杂的东西,喻体是具体、简单的东西。

(12)、在说明文中,“打比方”其实就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比喻”,为了更好的说明某物或某事,作者通常就会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对事物进行描写,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点。如:尼罗河弯曲绵延,如同一条翠绿大蟒穿行于无边的森林之中。这句话就利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尼罗河的弯曲和长的特点。

(13)、小学阶段,对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考题就是写出相关句子的说明方法。

(14)、中国人说话爱打比方,用于文章叫比喻。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通晓及明白帮助人们理解问题,所以,优秀的演讲者都会使用打比方。但是,如果比方打得不好,或者说打得太过,那就令人厌恶了。

(15)、2020秋1~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上册电子课本

(16)、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引资料等。

(17)、类比论证的关键就是找准类比点。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之间的共性。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则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既形象生动又合理得当。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所以,它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18)、作者把“人的天性”比作“野生的花草”,要想更加美观,就要去除芜杂,所以作者又把“求知学习”比作“修剪移栽”。对野生花草修剪移栽使其更加美好可爱的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

(19)、写作文微课第23课:想象作文专题——走近童话

(20)、比喻是把人物或者其他物品比喻成另一种物品。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十二种。

3、打比方与比喻区别

(1)、打比方: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把某件物品比作一个东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2通俗的说,比喻就是打比方。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4)、对比论证:这种方法能增强论证的鲜明性,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5)、 同学们可以发现,打比方,其实既不是标准的比喻,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类比,但是我们觉得有道理,比较通俗易懂。

(6)、打比方:打比方的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问题。打比方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7)、打比方是指举个例子,即为了使人更好的理解,从简单的例子引申到复杂的问题。举一反三中的举就是打比方举例子的意思。

(8)、 比喻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等多种类型。

(9)、写作文微课第19课:写景作文写作技巧(1)善用修辞手法

(10)、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11)、比如说,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比方。啤酒有泡沫才好喝,但经济发展有泡沫永远都是不好的。

(12)、中国人说话爱打比方,用于文章叫比喻。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通晓及明白帮助人们理解问题,所以,优秀的演讲者都会使用打比方。但是,如果比方打得不好,或者说打得太过,那就令人厌恶了。

(13)、第三是效果不同。类比论证是通过已知推出未知,逻辑力量强。因为相类比的对象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愈大;相同属性与类推属性的关系愈密切,则结论可靠程度愈大;相同属性类推属性的关系愈密切,则结论可靠程度愈大。而比喻论证以“喻体”去证明“本体”,主要是起着说明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其理,它在论证过程中往往只是辅助性的,究竟不是事实上的证明,不能代替对论点本身的辩证的分析研究。

(14)、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用了“譬如说”,接下来就陈述人们对待旧宅子的种种态度,但它不是举例论证。首先它不是事实,而且重心也不在陈述事实,而在形象地陈述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上:用旧宅子来比喻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用“孱头”“混蛋”“废物”形象地比喻对待它们的三种错误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分别比喻有用的、有益也有害、无用的、完全有害等四种文化。所以它是比喻论证。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用“筋骨和脊梁”来比喻了社会的中尖力量,用“脂粉”比喻那些中看不中用让人大失信心的社会因素。

(15)、有的同学会说:“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吗?把‘太阳’比作了‘大火球’!”

(16)、打比方是用来进行说明或讲道理的。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17)、那么,根据三要素可以把比喻区分为哪些类型呢?

(18)、  打比方:和比喻差不多,但很多时候范畴又超出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通俗易懂。

(19)、对比论证即将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20)、解释:打比方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问题。很多比方,看似巧妙,实际上是错误的。

4、比喻和打比方有什么区别 举例

(1)、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2)、2020秋统编版语文1一6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可见,博喻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描摹本体的多个特征,因而更细腻动人。

(4)、比如说,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比方。啤酒有泡沫才好喝,但经济发展有泡沫永远都是不好的。

(5)、“一个英雄的成败,往往犹如一道流星般划过天幕。”这是辩论赛中的比喻。用流星划过天幕(B),比喻英雄成败的转瞬即逝(A)。

(6)、打比方: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

(7)、再是同一位经济学家,在别人问到他对经济发展的看法时说,经济发展就像骑自行车,太快了会摔跤,太慢了会倒,所以要不快不慢,这是个比较好的比方。因为经济增长太慢,社会问题就容易累积爆发出来。经济增长太快,就容易产生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8)、(1)关于类比。就推理、论证的严格程度而言,没有正确的类比,只有效力强弱之别。类比中的二者相似性越强、相关的不同点越少,效力越强。如二者虽然在某方面相似,但在相关的其他方面截然不同(比如小狗与孩子在心智与权利方面截然不同),则类比就不够恰当。

(9)、在比喻中,本体可出现可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在比拟中,本体必须出现,用来比拟的事物(拟体)一般不出现。

(10)、①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1)、打比方: 叶紫《杨七公公过年》:“上海有着各式各样的谋生方法,打比方说,就是讨铜板吧,凭他这几根雪白的头发,一天三两千(文)是可以稳拿的!”

(12)、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培根《论求知》)

(13)、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14)、骑自行车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经济发展亦如此。这是类比。

(15)、第⑦句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三个喻体合起来,写出了春雨的多、柔、细、密的特点。第⑧句中,用“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突出了荷花的色泽上的晶莹、数量上的多、和给人清新的感受。

(16)、2020统编版语数英1-6年级上册全册同步一课一练

(17)、人们常爱用昙花一现来比喻那些稍纵即逝的稀有的东西。

(18)、打比方是有举例子的意思,它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19)、②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茅盾《白杨礼赞》)

(20)、2)他是以这款原始家用电脑打比方,来描述正在开展的让冷战时期舰艇实现现代化的工作。

5、打比方和比喻的例句

(1)、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草破土而出。

(2)、写作文微课第33课:状物作文-写事物说明道理

(3)、1比喻是把人物或者其他物品比喻成另一种物品;打比方是有举例子的意思。打比方在说明文中是一种可以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的说明方法。

(4)、这一段中,出现的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大多数同学会写出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但惟独漏掉了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就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5)、微风吹过,几片枫叶飘落,如千万只蝴蝶纷飞。接过一片细细品味,宽大的叶面。

(6)、(例2)下列句子没有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7)、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8)、D.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马祖常《赵中丞折枝石榴》)

(9)、比喻是打比方,把两个有相似点的事物,用“像”“是”等比喻词(有的也可以不用比喻词)连接起来;拟人是作仿照,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用适合于写人的词语来写事物,不需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10)、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11)、在某些情况下,打比方又像是一种特殊的类比。用具体的B具备某种特征,证明抽象的A与具备某种特征。到底是打比方还是类比,端看究竟是服务于“解说”还是用于“推理”“论证”。

(12)、写作文微课第34课:写景作文-古诗在写景文中的运用

(13)、我们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吧,我们熟悉的马来西亚籍华人歌手梁静茹,她在中国宣传时使用的是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中文名梁静茹,而她的马来西亚身份证上写的是Fish Leong。所以,就是同一个人么,呵呵,你明白了吗?

(14)、类比论证法在表现形式上,有各种不同的情况。被比较的是主体事物,拿来比较的则是客体事物,从数量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主体事物只能是一个,而客体事物则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主体事物是“生与义”的取舍,客体事物只有“鱼与熊掌”取舍,《陋室铭》主体事物是“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客体事物则有“山因有仙而名”,“水因有龙而灵”两个,而《察今》却有“荆人涉雍”“刻舟求剑”“投婴于江”三个客体事物。客体事物的来源,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也可以是假设的事物;可以是一个包含科学原理的事物,如《晏子使楚》中的因水土不同而橘变为枳;也可以是寓言故事,如《察今》中的三个事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主体事物与客体事物之间的相同特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许多个。如《察今》,主体事物“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与它的三个客体事物之间,就只有“主观的做法不适应客观的变化”这一个相同的特点;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主体事物齐王与客体事物邹忌之间,在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王的态度及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上,均表现为“私”“畏”“有求”这三个方面的相同特点。相同的特点越多,主体事物就越具有客体事物的性质,越能暴露主体事物的本质。《邹忌讽齐王纳谏》则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15)、如果大家觉得不好理解,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两句话:

(16)、写作文微课第40课:阅读专项-说明文答题技巧

(17)、D、一般的理解是将虫声比方为渗出的水,因为二者不同类,可以构成比喻。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虫声可闻,渗水可视,二者的相似性在于“渐渐变大、变多”的发展趋势是相似的。试想,白天虫子也发声,但是因为白昼的喧哗,虫儿细弱的声音就被遮盖掉了,可是到了傍晚,随着鸟归巢、人入定,甚至晚风也会渐渐息止,随着世界一点点变得静谧,虫声也一点点变得清晰,给我们带来的听觉感受就是声音渐渐加大;而从泥土中渗出的水,也是一点点地变多,这种视觉上所感受到的渐变,和虫声在听觉上的渐变是一致的。这样说来,这里用了“通感”,而通感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啊!

(18)、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问题。

(19)、(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20)、写作文微课第37课:状物作文指导-写出植物的姿态美

(1)、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鲁彦《听潮》)

(2)、D.大自然布下这看似恐怖的尖锥阵,实在是慈母爱护稚子的妙计,要不,这一碰就折的芦苇幼芽,何以在人、兽的足下发棵展叶长成浩浩苇荡呢?

(3)、比喻是一种修辞格式,一般由本体(所说的事物)、喻体(用来做比的事物)、喻词(用来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部分构成。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必须有相似点。“打比方”在使用中不象比喻那样正规,在口语里我们使用的比较多。

(4)、写作文微课第41课:阅读专项-理解句子含义

(5)、写作文微课第47课:语言运用专项-口语交际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打比方比喻句的区别举几个例子105句(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