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简介145句(顾宪成传)

顾宪成传

1、顾宪成传原文及翻译

(1)、朱子认为焦竑这种的解释,会推导出无论人们做什么、怎么做,都符合“道”的观点。朱子的担心,具见其《中庸或问》中对杨时观点的评论。杨时认为,人们寒而衣、饥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无非是道,即《中庸》所谓“道不可须臾离”。但朱熹宣称,衣食作息只是“物”,其之所以如此的原理才是“道”。他批评杨时的观点指“物”为“道”,不仅昧于形而上下之别,有套用佛家“作用是性”的嫌疑,而且容易使儒者误以为道无不在,即便猖狂妄行,也无适而不为道。

(2)、东林书院占地,基田6亩,园田10亩。规模虽不宏巨,但前有绿水近绕,岸柳垂青,东依高耸城墙,西、北两面有小巷相隔,院内古木森森,虽处城内,却无车马喧杂之扰,庄严清寂,是读书讲学、砥砺节操的理想之地。

(3)、卷272 列传第160 金国凤 曹变蛟 刘肇基

(4)、卷258 列传第146 许誉卿 华允诚 魏呈润 毛羽健 吴执御 章正宸 黄绍杰 傅朝佑

(5)、卷175 列传第63 卫青 董兴 何洪 刘玉 仇钺 神英 曹雄 冯祯 张俊 杨锐

(6)、我国古代书院教育传统是“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凡学,春官释菜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礼记》中这些话就是古代学校崇祀孔孟,讲求尊师重教、修身养性的礼仪出典。东林书院忠实继承了这一传统,每年都要举行春秋两季的释菜礼和释奠礼。祭祀的主要对象除先圣先师孔子外,同时还有杨时等7位前辈大儒。所谓释菜,就是用芹、藻之类菜蔬和枣、栗等几色果品礼待先师孔子。释奠稍丰盛些,需用全羊全猪在神位前置爵进行祭祀。

(7)、▲惠山泉,天下第二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8)、卷135 列传第23 陈遇 叶兑 范常 宋思颜 郭景祥 杨元杲 阮弘道 孔克仁

(9)、卷143 列传第31 王艮 廖升 周是修 程本立 黄观 王叔英 黄钺 王良 陈思贤 程通

(10)、其实孙丕扬是陕西人,与东林过从并不甚密,何况东林本身连政治都不谈,全无结党之实,浙党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诬陷。顾宪成对徐兆魁之流的造谣诬陷冷眼旁观,把写给叶向高、孙丕扬的书信刊刻出来给天下人看自己的坦荡襟怀,称为《以俟录》,又写了《自反录》,分说“被诬结党”一事的来龙去脉。

(11)、卷188 列传第76 刘荡鄄□ 赵佑 戴铣 陆昆 蒋钦 周玺 汤礼敬 许天锡 徐文溥 张

(12)、所以“东林党”原本是不存在的,“东林党”这个词是阉党为了将正直之士诬蔑为朋党而发明出来的。当然,到了复社时代,东林的后继者们是有点朋党的意思了,但那也是被阉党拉了下限,在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并不存在一个叫做“东林党”的朋党。

(13)、卷276 列传第164 朱大典 张国维 张肯堂 曾樱 朱继祚 余煌 王瑞□ 路振飞 何楷

(14)、先前,吏部缺尚书,王锡爵想用罗万化,顾宪成认为不可以,于是就用了陈有年。后来廷臣推举阁臣,推荐罗万化没有被同意。王锡爵等很愤怒,罗万化才获得推举,正好皇帝又否决了这件事。到这时,王锡爵将辞去政务,朝廷大臣推举替代他的人。

(15)、两年之后,顾宪成去世,其道德与学术地位接近一代儒宗,深为天下正直之士所怀。但浙党、宣党、昆党一来为了防止李三才报复以及要推自己的人,一定要扳倒李三才,二来为了避免自己因为贪渎被孙丕扬京察掉,连孙丕扬也要一起干掉,但李三才好歹还不算清廉,孙丕扬却无隙可乘,只有将孙丕扬、李三才说成朋党才好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一起撸掉,于是他们变本加厉的造谣,要借皇帝之手干掉自己的政敌。

(16)、《叢編》收清人日記稿抄本十餘種、清人撰年譜近十種。日記别有紀年價值,年譜對學術史研究大有補益。年譜之作興於宋,盛於明清。浙學傳人喜作學者年譜,如吕祖儉爲吕祖謙撰《年譜》,喬行簡爲宗澤作《忠簡公年譜》,袁燮爲陸九淵作《象山陸先生年譜》,錢德洪爲王陽明作《陽明先生年譜》,盧演爲方孝孺作《方正學先生年譜》。《叢編》所收略可見浙學這一風氣。

(17)、卷241 列传第129 周嘉谟 张问达 汪应蛟 王纪 孙玮 钟羽正 陈道亨

(18)、卷192 列传第80 杨慎 王思 张□ 刘济 安磐 张汉卿 张原 毛玉 王时柯 郑本公

(19)、卷244 列传第132 杨涟 左光斗(弟光先) 魏大中(子学洢 学濂) 周朝瑞 袁化中顾大章(弟大韶 )王之寀

(20)、卷191 列传第79 毛澄 汪俊 吴一鹏 朱希周 何孟春 丰熙 徐文华 薛蕙

2、顾宪成简介

(1)、紫砂陶不同于其他的陶,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炻器。紫砂陶的起源略有争议,有宋说和明说,以明说占主流。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记载:“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2)、卷129 列传第17 冯胜 傅友德 廖永忠 杨景 胡美

(3)、卷256 列传第144 崔景荣 黄克缵 毕自严 李长庚 刘之凤

(4)、今天的东林书院在繁华的无锡城内古朴厚重,院内粉墙黛瓦,曲池长廊,院前石坊高耸,古树参天,依旧是传播文化、传承历史、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无锡和江南的文化地标和文脉象征。其大门悬挂的门联格外醒目,令人感慨:“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

(5)、卷236 列传第124 李植 江东之 汤兆京 金士衡 王元翰 孙振基 丁元荐 李朴 夏嘉

(6)、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7)、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8)、 (2)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确实是有些超出他的职权,我曾经责怪过顾宪成,顾宪成自己也后悔。(关键点有:贻书、诚、出位、咎。)

(9)、卷244 列传第132 杨涟 左光斗(弟光先) 魏大中(子学洢 学濂) 周朝瑞 袁化中顾大章(弟大韶 )王之寀

(10)、《顾宪成传》说:“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这里宽松自由的学风,后为权阉魏忠贤所忌惮,终被构陷罗织罪名。

(11)、一方面,由于官场人情忌惮约束,因循玩忽,一旦绳之以法,就以为是苛察,就以为是操切,而张居正毫不退让,便与朝廷上下结怨甚深。另一方面,皇帝虽一时优容,也不可能毫不动摇,一旦逝世,反对声名浪高涨,皇帝的眷宠消失,身家之祸于是不可避免。

(12)、卷177 列传第65 王翱 年富 王□ 李秉 姚夔 王复 林聪 叶盛

(13)、东林书院的重建资金,由顾宪成募集,共耗银1200两。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文化沙龙,东林书院制动《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定期会讲。东林书院不分尊卑、不限地区、不论长少、不收学费,甚至连食宿都是免费的。

(14)、题目内容显示,焦竑讲义出自刊行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年的《澹园集》,而顾宪成的刚好写于丁未年即次年,万历三十五年。以焦竑状元出身,以及当世第博学学者的身份,顾宪成读到《澹园集》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15)、关于杨时为书院命名“东林”的由来,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东林是无锡城东一处地名,书院因地得名。此说至今无证可据。另一说是认为东林名称由来与杨时对江西庐山东林寺情有独钟直接相关。清代钱肃润指出:“东林书院者,宋杨文靖公龟山先生讲道地也。地以东林名者何?先生素爱庐山之胜,尝于东林道上感而有赋,诗曰:

(16)、著名明史大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0万字《重写晚明史》系列作者樊树志先生,倾情讲述了晚明七位历史人物的形色人生。

(17)、卷124 列传第12 扩廓帖木儿 陈友定 把匝剌瓦尔密

(18)、卷245 列传第133 周起元 缪昌期 周顺昌 周宗建 黄尊素 李应升 万_

(19)、这是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的门联,可见其初衷是为大明朝教书育人,同时对朝堂不公提出自己的意见。

(20)、卷278 列传第166 杨廷麟 万元吉 郭维经 詹兆恒 陈泰来 王养正 曾亨应 揭重熙

3、顾宪成传注释

(1)、东林书院成为宋代理学南传第一要地。杨时受业门人几乎遍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我国东南各地,弟子高足众多,受业门人多时达千人之众,史上亦有“龟山弟子遍天下”的佳话。

(2)、卷243 列传第131 赵南星 邹元标 孙慎行 高攀龙 冯从吾

(3)、《叢編》收明别集甚少,不足概觀明代浙學學者之文學成就。清代大家之集又避出版重複,故所收亦不足觀清代浙學學者之文學成就。雖然如此,猶可據以見其文學好尚與創作風氣,且以多收珍稀之本,别具認識價值。如第一輯收陳選《恭愍公遺稿》清抄本、豐坊《南禺外史詩》稿本、屠勳《太保東湖屠公遺稿》清抄本、王石如《兀壺集》稿本二種、吳農祥《梧園詩文集》稿本、孫在豐《孫閣部詩集》稿本、祝定國《南山堂近草》稿本、趙昱《小山乙稿》稿本、杭世駿《全韻梅花詩》稿本、陳兆崙《陳太僕詩草》稿本、羅繼章《惜陰書屋詩草》稿本、沈冰壺《古調自彈集》清抄本、金德輿《金鄂巖詩稿》稿本、曹大經《襟上酒痕集》稿本、《么絃獨語》稿本、《啣薑集》稿本、《後咏懷》稿本、查揆《菽原堂初集》稿本、《菽原堂詩》稿本、《江行小集》稿本、王樹英《古槐書屋詩文稿》稿本、王衍梅《笠舫詩文集》稿本、杜煦《蘇甘廊手翰》稿本、《蘇甘廊先生詩稿》稿本、《蘇甘廊詞集》稿本、錢儀吉《衎石齋遺牘》稿本、《旅逸續稾》清抄本、《定廬集》清抄本、章鋆《章鋆詩文稿》稿本、吳仰賢《小匏庵詩草》稿本、鮑存曉《痴蟲吟稿》稿本、嚴辰《達叟文稿》稿本、楊象濟《白鶴峰詩屋初稿》稿本、《欲寡過齋存稿》稿本、陶在銘《寄槃詩稿》稿本、戴穗孫《春到廬詩鈔》稿本,都屬公布印行。第二輯至第五輯重在網羅諸家著述,合而編之。如第二輯收來集之《來集之先生詩話稿》《倘湖手稿》《倘湖遺稿》,朱駿聲《臨嘯閣文集補遺》《臨嘯閣詞》《庚午女史百詠》,皆稿本。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之集,網羅幾於殆盡。這些珍稀之集,也是撰著《兩浙詩史》《兩浙文史》《兩浙詞史》的基本材料,可藉以發覆作者文心、詩境、詞藝,補文學史載述所未備,并與浙學經史之學相發明。以下試舉數例以觀:

(4)、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三十一)

(5)、卷135 列传第23 陈遇 叶兑 范常 宋思颜 郭景祥 杨元杲 阮弘道 孔克仁

(6)、卷150 列传第38 郁新 赵□ 金忠 李庆 师逵 古朴 陈寿 刘季□ 刘辰 杨砥 虞谦

(7)、我们依然能循着东林书院的线索,寻觅无锡文脉走向。那是钱钟书《围城》的诙谐,是杨绛《洗澡》的隽永,是徐悲鸿《奔马》的动感,是钱穆国学的厚重,是周培源物理学的艰深……

(8)、卷240 列传第128 叶向高 刘一_ 韩□ 朱国祚 何宗彦 孙如游

(9)、皇帝召见袁崇焕和其他的将领,突然翻脸,直接了当地责问袁崇焕三大罪状:一是枉杀毛文龙,二是导致敌军进犯北京,三是射伤我方将领满桂。言外之意影射袁崇焕和皇太极有密约。

(10)、卷274 列传第162 史可法 高弘图 姜曰广

(11)、东林的讲学,虽然没有议论政治,只是想要通过“重整道德”来改良包括政治在内的世道,但是明朝皇帝要的是原子化的社会,这种知识分子构筑学术共同体的行为并不为皇帝所喜,当年张居正也因此毁禁天下书院。于是浙党的计划诬陷李三才和东林是朋党,从而引起皇帝的猜忌,打倒李三才,即所谓“料攻淮(淮抚李三才)则东林必救,可布一网打尽之局”。

(12)、明朝的东林党可不是松散的文人团体,而是一个有着高度统一的政治理想的“政党”,他们在明末的政治风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林党的形成明万历年间,一个有志青年高中进士投入宦海,但是因为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在官场不断碰壁,后违逆了万历的圣意,被革职回家。于是他回到家乡无锡,修缮了当地的东林书院,并在书院讲学,同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是顾宪成。

(13)、卷131 列传第19 顾时 吴桢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

(14)、在辛亥京察(1611)中孙丕扬与孙鑨、赵南星一样公正,东林人士王元翰、彭遵古、李腾芳等一样落马,尤其是王元翰,被浙党诬陷“奸赃数十万”,把家里的家当全部搬到城门给人们检验,证明浙党实是诬陷,但孙丕扬仍评之以“浮躁浅露”,将其黜落,连攻击辛亥京察的浙党郑继芳也不得不承认此次京察在罢免官员上“不可谓不公”。

(15)、重新修复后的东林书院,形制结构与县学基本接近,规模气势则要比无锡县学略小,但布局严整紧凑,一色硬山式建筑法式,显得超然、古朴。

(16)、卷225 列传第113 张瀚 王国光 梁梦龙 杨巍 李戴 赵焕 郑继之

(17)、《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了神创造世界的过程。第一日,神分出昼夜;第二日,造空气;第三日,造太阳、月亮和群星;第四日,分海陆,造植蔬;第五日,造鱼和鸟;第六日,造牲畜、昆虫、野兽和人。

(18)、卷271 列传第159 贺世贤 童仲揆 罗一贯 满桂 赵率教 官惟贤 何可纲 黄龙 金日

(19)、卷233 列传第121 姜应麟 陈登云 罗大□ 李献可 孟养浩 朱维京 王如坚 王学曾

(20)、顾宪臣、顾允成、高攀龙等八人发动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逐渐形成“东林党”。早期的东林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顾宪成的儿子

(1)、卷229 列传第117 刘台 傅应祯 王用汲 吴中行 赵用贤 艾穆 沈思孝

(2)、一地的人文荟萃,则必同此地的教育有关。明末有四个著名的书院,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其中,著名的东林书院,便在无锡。

(3)、而真正的朋党把自己看不顺眼的正人君子诬陷为“朋党”,鼓动皇帝进行打击,在历史上也并不新鲜。

(4)、再说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这两大集团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洪武初年公侯伯的数量便可以看得出。洪武初年拥有封爵者绝大多数都出自淮西集团,级别高的公爵则全部被淮西集团垄断!作为浙东集团领军人物之一的刘基仅仅获得了一个诚意伯爵位。有仅此一点、高下立判,浙东集团还没有资格和能力与淮西集团发生所谓党争。洪武初年的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一文一武都出自淮西集团,武将则近乎全部出自淮西集团。甚至李善长的接班人胡惟庸,也同样是出自淮西集团!换言之,无论是行政系统还是军队系统,全部为淮西集团所把控。往大了说,就连朱元璋本人也同样属于广义的淮西集团!再看刘基的位置在哪?御史台,也就是后来的都察院,监察机构而已。当然,刘基还兼着太史令,同样是个实权不大的职务,其他人可想而知。就这样一个所谓浙东集团,无论如何也是无力与淮西集团争雄的。

(5)、卷126 列传第14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6)、到宋代,惠山泉更是声名日隆。欧阳修撰《集古录》,请蔡襄做序,精选四件礼品:鼠须栗毛笔、铜渌笔格、大小龙团茶,另一件就是一瓶惠山泉。苏东坡作诗云:“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黄庭坚也作诗云:“锡谷寒泉撱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杨更为凑趣:“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佳。一瓣佛香炷遗像,几个衲子拜茶忙。”宋徽宗时,惠山泉成为宫廷贡品,已与民间无关。高宗赵构在金兵追击下逃经无锡,仍有雅兴一品惠山泉,颇有几分生死度外的洒脱。

(7)、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8)、《叢編》彙輯浙派文獻,初具規模,且於數家著述搜羅較賅備,如朱駿聲、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著述,接近竭澤而漁。儘管梁啓超例舉諸名作罕録,但此編絶非“邊角料”。除杭世駿著述外,他如王紹蘭、陶方琦、黄式龔橙之作,皆不當輕覷。陶方琦從學李慈銘,通經學,邃於訓詁,所著《鄭易小學》《韓詩遺説補》《爾雅漢學證義》《淮南許高二注異同考》《淮南許注異同詁》及《續補》俱可稱道。龔橙爲龔自珍長子,湛深經術、精小學,纂著《古金石文字叢著》,收《器銘文録》《六典理董許書》《古俗一覽象義》《秦漢金石録文》《秦漢金石篆隸記誤》《漢隸記誤》《漢石録文補遺》《魏晉南北隋唐石刻録文》《漢碑用經傳異字》《石刻字録》《金石文字録》《石刻文録》《金石文録識餘》《詩三百五篇》《六經傳記逸詩周書韻表》《鄭典》《論語諸子韻》諸書,由金石而入小學,考證多有發明。略可遺憾的是,本編以徵訪不易,浙派著述尚多可補輯,如齊召南、戚學標、張廷琛、喻長霖、王棻、王舟瑶諸家稿抄本,可進而采録。

(9)、卷254 列传第142 乔允升 曹于汴 孙居相 曹□ 陈于庭 郑三俊 李日宣 张玮

(10)、卷155 列传第43 宋晟 薛禄 刘荣 朱荣 费□ 谭广 陈怀 蒋贵 任礼 赵安 赵辅 刘

(11)、下面的文章,大司马会继续就财税问题、辽东战局来给古代阉党和现代阉党剥皮。

(12)、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当时无锡的读书人邵宝等人,有感于宋代先贤龟山先生的传道精神,曾聚徒于东林旧址讲学,企图重振遗风,但未成气候。倒是到了正德年间(1506-1521年),湮没已久的东林书院真正出现了一次易地复名重建的情况。

(13)、萧彦 孙维城 谢杰 郭惟贤 万象春 钟化民 吴达可

(14)、卷180 列传第68 张宁 王徽 毛弘 丘弘 李森 魏元 强珍 王瑞 李俊 汪奎 汤鼐 姜

(15)、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的癸巳京察,由吏部尚书孙鑨、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日后都被诬为东林党)主持。这次京察,首辅王锡爵的党羽工部主事徐泰时、都给事中杨文举,以及辅臣赵志皋的弟弟赵学仕等都因为贪赃枉法等有实锤的恶行落马,但孙鑨、赵南星并非借此搞党争,而是十分公正,孙鑨的外甥吏部员外郎吕胤昌、赵南星的亲家吏科都给事中王三余也因为自身问题遭罢免,这纯粹是吏部为了刷新政治,对不合格的官员进行的一次沙汰。

(16)、东林书院在无锡东门苏家弄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

(17)、卷145 列传第33 姚广孝 张玉 朱能 丘福 谭渊 王真 陈亨

(18)、卷140 列传第28 魏观 陶□仲 刘仕□ 王宗显 王观 道同 卢熙 青文胜

(19)、文史宴“名城巡礼”征文大奖赛,诚邀各位读者参加

(20)、无锡初建,可追溯到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偕弟仲雍,东奔无锡梅里,筑城立国,自号勾吴。泰伯说:“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

5、顾宪成传阅读答案

(1)、卷138 列传第26 陈修 杨思义 周祯 杨靖 单安仁 薛祥 唐铎 开济

(2)、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3)、卷253 列传第141 王应熊 张至发 薛国观 程国祥 陈演 魏藻德

(4)、明末党争指明末东林党与宦党、浙党之争。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万历三十三年(1605),被明朝政府革职的吏部郎中顾宪成,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他的故乡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

(5)、但是王锡爵、赵志皋等内阁辅臣觉得受到了冒犯,于是策动一些言官来报复。

(6)、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引《汉书·律历志上》:“今广延羣儒,博谋讲道,修明旧典。”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释慧基》:“於是从容讲道,训厉禅慧,四远从风,五众归伏。”

(7)、卷266 列传第154 马世奇 吴麟征 周凤翔 刘理顺 汪伟 吴甘来 王章 陈良谟 陈纯

(8)、卷239 列传第127 张臣 董一元 杜桐 萧如薰 达云 官秉忠 柴国柱 李怀信

(9)、公元1111年,北宋政和元年的秋日,长空寥廓。杨时来到江南无锡讲学。此时杨时已经58岁,距他“程门立雪”已经过去了近20年。此前他学成后南归在江南常州、无锡一带讲学。这天,他游览无锡南门寺,只见保安寺前临清流,背依青山,周围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与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理想的讲学场所。于是萌生意念,在官员李夔的帮助下,创立“东林书社”,后改名东林书院,一直延续至今。杨时在此讲学长达18年之久,约占他一生讲学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培养了喻樗、罗从彦、李桐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后来大名鼎鼎的理学大师、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就是李桐的门生,也是杨时的再传弟子。

(10)、卷275 列传第163 张慎言 徐石麒 解学龙 高倬 左懋第 祁彪佳

(11)、先生曰:“我看‘何莫’二字,与旧说不同:谁人出不由户?谁人不由此道?”

(12)、浙學源流的梳理,明清已有不少著述。專門之論,有明人陳雲渠撰《浙學譜》一卷、明末劉鱗長輯《浙學宗傳》不分卷、清人許汝稷輯《浙學傳是編》六卷、清末張廷琛撰《浙學淵源述要》不分卷。專論浙學一脉,有明人金賁亨撰《台學源流》七卷、董遵撰《金華淵源録》二卷,清人沈復粲輯《霞西過眼録》八卷。

(13)、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如杨涟、魏大中、文震孟、朱国祯、刘宗周等许多人都到东林书院讲过学。顾宪成在东林书院推广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践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论,从教育入手宣扬道德,把学术和教育作为关乎国本的要素,通过诚意、正心的个人修为对社会进行改造,达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14)、绾 姜洪 曹麟 彭程 庞泮 叶绅 胡献 张弘至 屈伸 王献臣

(15)、东林讲学,规定每次一人主讲《四书》一章。讲完后,听讲者提问、讨论,进行集体研究,并围绕东林学者所关心的学术理论作释疑辨难。一些主要的重大哲学理论问题的研讨内容,经记录整理后付梓刊行,作为书院讲会的辅助教材,如《东林商语》、《会语》等,这些在当时都是学术界的主要理论研讨成果。

(16)、卷273 列传第161 左良玉 高杰 祖宽

(17)、明朝官员很注重风骨,所以顾宪成不畏强权的形象获得了大家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东林书院听起讲学,不少和他一样被革职的官员也凝聚在他周围,经过10年的发展,东林书院已经具备了重大影响力。

(18)、卷130 列传第18 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

(19)、卷157 列传第45 金纯 张本 郭敦 郭□ 郑辰 柴车 刘中敷 张凤 周萱 杨鼎 黄镐

(20)、卷131 列传第19 顾时 吴桢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

(1)、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

(2)、卷257 列传第145 张鹤鸣 董汉儒 赵彦 王洽 梁廷栋 熊明遇 张凤翼 陈新甲 冯元

(3)、东林人士秉公执法,致力振兴吏治,革除朝野积弊,与魏忠贤阉党集团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被阉党集团无情打击和残酷迫害。明天启五年(1625年)阉党矫旨毁天下书院,东林书院首罹其难。第二年在朝廷限期拆毁书院的严旨下,东林书院除道南祠外被夷为平地。但东林精神不灭,仅仅3年后,阉党被惩处,东林书院开始修复,从明末历经清代各朝,续有修葺,书院不仅复还旧观,而且还增加了学舍书斋,会众讲学之风历代继承,延续不断。东林书院爱国、经世致用、关心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代代相传。

(4)、具体到万历时代,自从万历清算张居正以后,申时行、王锡爵、赵志皋、沈一贯等内阁辅臣的独立性基本消失,成为皇权的一部分,变成皇帝用来调和与群臣矛盾的棋子和摆设,皇帝的恶行也就成了他们这些无原则顺从的阁臣的恶行,所以六部和言官对他们的批判就正当了。

(5)、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直接描写”这一手法,所选信息都能表现周起元的正直,但有两项是间接描写。重点考查间接描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的印象。

(6)、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东林就以文书招请,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用学馆中粮食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郡邑改正;

(7)、卷270 列传第158 马世龙 贺虎臣 沈有容 张可大 鲁钦 秦良玉 龙在田

(8)、六部和言官与内阁交战的焦点,是六年一次的“京察”。京察是由六部中的吏部和言官系统的都察院主导,对五品以下的官员进行进行考察,根据其能力与操守进行提拔和罢黜,四品以上的官员则由皇帝自己考察和奖惩。

(9)、卷159 列传第47 熊概 陈镒 李仪 陈泰 李棠 贾铨 王宇 崔恭 刘孜 李侃 原杰 彭

(10)、卷184 列传第72 周洪谟 杨守陈 张元祯 傅瀚 张升 吴宽 傅硅 刘春 吴俨 顾清

(11)、關於浙學的源流,近人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略及之。朱、陸、吕三家共爲浙學源頭,長期以來如何交叉融合?從金華一派到姚江一派,再到樸學浙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史學、經學如何互相影響,結果如何?浙學與樸學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諸如此類問題,皆有待探討。《叢編》爲深入發覆浙學源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12)、卷174 列传第62 史昭 巫凯 许贵 周贤 欧信 王玺 鲁鉴 刘宁 彭清 姜汉 安国 杭

(13)、他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中官员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党人名声大噪,而忌恨他们的人也多。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写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

(14)、或问:“甲谓乙曰:‘《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易》云,百姓日用而不知;《孟子》云,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则吾人浑身是道。《论语》何又云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乙曰:‘公自错看了。’曰:‘应如何看?’乙曰:‘谁人出不由户,谁人不由斯道?’子以为然否?”予曰:“果如乙所云,圣人说他何用?”

(15)、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祖籍无锡上舍里,出生于江南望族的顾宪成被罢官回到家乡无锡泾里,设“同人堂”讲学。此时顾宪成已是一派宗师,声名远播,又有正直贤臣之名,受到学子推崇。许多人慕名前来求学,很多已考取功名的有才之士也前来求教。求教之人众多,顾宪成不得不专门开辟了几十间学舍供学子居住。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知会无锡县令,在其一再恳求下,地方官府同意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工程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四月正式动工,至九月全部修复完工。十月,顾宪成等人召开集会,依据《白鹿洞书院学规》订立《东林会约》,将东林书院的讲学制度规范化。要求学子心怀天下、一心向学、为国尽力。东林书院或春或秋开大讲大会一次,除天寒酷暑外每月十一开小会一次,从不间断,每次讲会设会主一名,通常主讲“四书”,以其中一篇为开头,还涉及先秦诸子百家,包括历代儒释道及有关哲学、文学、史学等各家学派思想。讲完后听讲人提问、辩论、研究,对于重大理论问题和研究成果还要编辑刊印,如《会语》《东林商语》等等。

(16)、很多现代阉党欺负大家不会细读明朝史料,不说被罢免的徐泰时、杨文举是罪有应得,也不说孙鑨、赵南星同时罢免自己的亲戚吕胤昌、王三余,更不说内阁报复的虞淳熙、杨于庭、袁黄等并无过错,只说双方各罢免了谁谁谁,想给大家制造东林前身与阉党前身一样党争,一样黑的印象,从而洗白阉党。不过有大司马在,他们这些伎俩是无所遁形的了。

(17)、3-提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出自《论语·雍也篇》,可得2分。

(18)、杨时在常州、无锡等地的嫡传高徒也不乏其人。据明欧阳东风《晋陵先贤传》云:“先生一传而得邹得久,喻子才(樗)。再传而得尤延之(袤)。三传而得李元德(祥)、蒋元贵(重珍)。至今绍延学脉,代不乏人,先生之功大矣。”喻樗长期居于东林书院追随杨时,东林书院自杨时离去后,喻樗继任山长,是江南延续杨时学脉思想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对程门理学在江南的继承、传播及进一步深化发展均有重要贡献。

(19)、卷231 列传第119 顾宪成 顾允成 钱一本 于孔兼 史孟麟 薛敷教 安希范 刘元珍

(20)、卷163 列传第51 李时勉 陈敬宗 刘铉 邢让 林瀚 谢铎 鲁铎

(1)、卷193 列传第81 费宏 翟銮 李时 顾鼎臣 严讷 李春芳 陈以勤 赵贞吉 高仪

(2)、卷249 列传第137 朱燮元 李_ 王三善 蔡复一

(3)、卷168 列传第56 陈循 王文 江渊 许彬 陈文 万安 刘□ 刘吉 尹直

(4)、卷185 列传第73 李敏 贾俊 黄绂 张悦 _钟 曾鉴 梁景 徐恪 李介 黄珂 王鸿儒

(5)、解释:“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外篇·天地》。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6)、绾 姜洪 曹麟 彭程 庞泮 叶绅 胡献 张弘至 屈伸 王献臣

(7)、卷265 列传第153 范景文 倪元璐 李邦华 王家彦 孟兆祥 施邦曜 凌义渠

(8)、金石學之書,兹編收録稍富。梁氏所舉洪頤煊《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未收。如梁氏所説“自金文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叢編》所收龔橙《古金石文字叢著》,可爲代表。

(9)、卷257 列传第145 张鹤鸣 董汉儒 赵彦 王洽 梁廷栋 熊明遇 张凤翼 陈新甲 冯元

(10)、东林结党给明朝造成的损失是一个深重的历史教训,不少人对东林结党的危害认识不足,而被东林党华丽的词藻和“清流”的外衣所迷惑,对其多有追捧和誉美之词。

(11)、还有许地山《缀网劳蛛》:“在这两三年间,我牧师常来找我谈话,有时也请我到他的面包房里去听他讲道。”

(12)、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爱惠山泉,令地方官用坛封装,驰马千里,供他煎茶。此事为皮日休讥诮:“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国去国三千里,莫比杨妃爱荔枝。”李绅在无锡做仆射,也称惠山泉“人间灵液,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

(13)、实际上,明初没有所谓党争,或者说党争的规模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明初更主要的还是皇权与相权之争!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牵连甚广的所谓“胡惟庸案”,才有了废除宰相制。说白了,明初的政治斗争主要还是集中在淮西集团内部,外人是没有资格、更没有机会插手的,包括浙东集团!至于洪武二十五年之后朱元璋大开杀戒,并不是因为那帮淮西悍将有反心,仅仅是因为朱元璋担心孙子朱允炆镇不住局面,打预防针、提前除害而已。只不过,这剂预防针造成的免疫反应过猛了一些……而刘基与李善长之间的矛盾,完全是个人问题,与两大集团关系并不大。又或者说,是二人为了自保给朱元璋上演的一出双簧,也未可知。

(14)、2015年,樊树志先生的《晚明大变局》率先出版,2018年出版了《新政与盛世》和《朝廷与党争》,2019年出版了《内忧与外患》,今年下半年《王朝的末路》也将出版。伯鸿读书会特选取新出版的《重写晚明史:内忧与外患》中的部分精彩篇章,为各位读者制作成免费的新书试读样章~

(15)、皇帝召见时他侃侃而谈,与历任兵部尚书那种木讷卑微的样子截然不同。皇帝大为欣赏,拍案叫绝,叹道:“恨用卿晚!”颇有相见恨晚的感叹。

(16)、一些官员为了清算张居正,竟然怂恿早已罢废的辽王后人翻案,枉图重新恢复辽王,皇帝也有此意。申时行期期以为不可,向皇帝进谏说:“张居正之破家和辽王的亡国,都是咎由自取,两不相关,因此不能同意恢复辽王的封爵。”讲的有理,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下达圣旨驳回恢复辽府的请求。

(17)、现在顾宪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情啊!” 奏疏上后,皇上不予回答。嗣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他死后,还有人攻击。

(18)、卷164 列传第52 邹缉 弋谦 黄泽 范济 聊让 左鼎 曹凯 刘炜 单宇 张昭 高瑶

(19)、卷279 列传第167 吕大器 文安之 樊一蘅 吴炳 王锡衮 堵胤锡 严起恒 朱天麟 杨

(20)、卷144 列传第32 盛庸 平安 何福 顾成

(1)、在夏商周三代,太湖流域落后于中原。泰伯所奔的东吴,正处在马桥文化时期。据史学家李学勤讲,这时的马桥文化,只有微弱的良渚文化的印记。唐陆龟蒙拜谒泰伯庙,不禁感慨:“故国城荒草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2)、下列对文中加括号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自“七个人的晚明史”音频课在伯鸿读书会开播以来,获得了书友们的喜爱和支持。通过樊树志先生的讲述,我们仿佛在中国历史风云莫测的时光里,与七段真实可感的际遇相逢。这是历史故事,更是人生经验。

(4)、顾宪成主张像海瑞那样反对“乡愿”,反对明哲保身。他说:“乡愿之同流合污,从而不倡者也。大家如此,一滚随去,凡是事都不做头,既以忠信廉洁媚君子,而其同流合污又不为倡而为从,则君子亦宽之而不责矣;既以同流合污媚小人,而忠信廉洁又不为真而为似,则小人亦安之而不忌矣。”这个君子小人之辩讲得清楚,所以他要反对乡愿,反对明哲保身,反对同流合污,提倡忠信廉洁。

(5)、浙學凡經數變,浙派之興爲清代浙學的一次重要變化。其在經學、史學、小學、金石學、校勘學、輯佚學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談樸學成就,舉隅屢及浙學傳人。“經史考證”方面,例舉孫詒讓《周禮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其研究之書,例舉金鶚《求古録禮説》、黄以周《禮書通故》。清儒以小學爲治經途徑,蔚爲大觀,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稱精鑿,章炳麟《小學答問》多新解。音韻學爲小學附庸,清代特盛,例舉姚文田《説文聲系》、嚴可均《説文聲類》、章炳麟《國故論衡》。典章制度一科,號爲絶學,例舉洪頤煊《禮經宫室答問》,又謂晚清黄以周《禮書通故》“博贍精審,蓋清代禮學之後勁矣”。史學方面,黄宗羲、萬斯同以一代文獻自任,乾隆以後,傳此派者,全祖望著。考證之學及於史,有洪頤煊《諸史考異》;專考證一史,有梁玉繩《史記志疑》《漢書人表考》、杭世駿《三國志補注》。自萬斯同力言表志重要,著《歷代史表》,此後表志專書可觀者多,例舉齊召南《歷代帝王年表》,考證古史又舉錢儀吉《補晉兵志》。其專研究史法,有章學誠《文史通義》,價值可比劉知幾《史通》。私撰之史,萬斯同《明史稿》“稱巨制”。學術史,則以《宋元學案》爲著。“水地與天算”方面,清代地理學偏於考古一途,著者有全祖望《水經注校正》、趙一清《水經注釋》,齊召南《水道提綱》《漢志水道疏證》,以水道治地理。外國地理,丁謙博爲考證,成書二十餘種。天文算學,例舉張作楠、李善蘭,作楠有《翠微山房算學叢書》,善蘭有《則古昔齋算學》。“金石學、校勘學和輯佚學”方面,金石學甚盛,例舉洪頤煊《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考證精徹”。梨洲一派以金石研究文史義例,宗羲著《金石要例》,其後梁玉繩、馮登府各有續作(梁玉繩有《誌銘廣例》二卷,馮登府有《金石綜例》四卷)。“自金文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例舉孫詒讓《古籀拾遺》,以爲與莊述祖《説文古籀疏證》并著。“近復有龜甲文之學”,例舉孫詒讓《名原》。清儒校勘學成專門之學,成績可紀者,例舉盧文弨校《逸周書》《春秋繁露》,全祖望校《水經注》,孫詒讓校《墨子》,梁玉繩校《吕氏春秋》,嚴可均校《慎子》《商君書》,洪頤煊校《竹書紀年》《穆天子傳》,丁謙校《穆天子傳》,浙派人物占據所列諸家三分之一。研究諸子學,例舉俞樾《諸子平議》、洪頤煊《管子義證》、孫詒讓《墨子閒詁》。梁氏分類以述,例舉著者,雖甚簡略,大體不誤,浙派成就由此可概見。惜梁氏側重吳、皖二派,述及浙派往往“側鋒”出之,可爲一憾。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顾宪成简介145句(顾宪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