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意识的三个层次142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1、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1)、即使失去了重要客体也不感到悲痛的人,往往属于那种经常压抑悲痛情绪的人,这种情绪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甚或成为神经症障碍的病因。

(2)、置换是指原来赋予无意识客体的感情移到危险性较小的客体的过程。

(3)、压抑(repression)是常用的防御机制,将在意识里很难被容纳的想法、欲望、冲动等推进无意识里。

(4)、性欲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态活动的内在动力,他称这种代表性本能的力量为“力必多”。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一般一个人能否犯神经症取决于他的力比多的力量,以及满足力比多找到的出路,得到满足的可能性。而性欲力比多与生俱来,贯穿于人的肉体生命和人格成长的全过程。特别是儿童时期四个阶段--口腔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和生殖阶段--性欲力比多的发展情况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5)、安娜·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克服性冲动和情绪焦虑的方法是使用知识化、理想化、禁欲主义、信仰宗教等手段。

(6)、弗洛伊德在1923年罹患口腔癌,在此后的16年中做过33次手术。1938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大肆迫害犹太人。弗洛伊德在众人的帮助下流亡到英国,他说是为了“死于自由”。他和私人医生苏尔(MaxSchur)曾有过协助自杀的约定。

(7)、单靠头脑认识来改变人格是十分困难的。只有靠切身的体会及心灵认识才能改变一个人。

(8)、有些人自己胡作非为,还非难和诽谤别人,这类人的心中就藏有两个分隔空间。这是一种心理的分裂状态,它会阻止人格的成长,会陷入自我混乱,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障碍。

(9)、精神疾病是人格的成长过程中失去了使人类的本性得以成长的环境,而使成长受到阻碍或歪曲。

(10)、然后他就发现一个地方他当时称“第二意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潜意识。他说第二意识里是一个欲望的黑洞,那里到底是什么,我没有办法进去。这是他苦恼的一个阶段了。但是他也有预感,自己即将要掌握一个巨大的科学洞见,他很兴奋,这个兴奋让他颤栗。

(11)、弗洛伊德当了医生之后,有几个关键词,大家可以想象。

(12)、指通过和某一理想人物共生来分享这一人物的力量。这些人逐一模仿看似有力量的人,因为这样似乎能得到安全感。边缘人格障碍者多采用这种认同。

(13)、历史是英雄创造的,所以我认为精神分析的出现,一定有一个人物。

(14)、曾做过精神科医生的弗洛伊德,将其对病患进行调节时所主要采用的心理疗法,称为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是指让患者躺在沙发上,在放松的状态下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将被压抑的潜意识愿望或冲动都坦诚说出来的一种方法。这项由弗洛伊德所独创的潜意识研究,后来发展成了精神分析疗法。

(15)、在此之前,我们大多对自己的内心一无所知,总是不知不觉地跌入泥淖而深受其苦,这是神经症患者的不幸,也是许多正常人的实际状态。

(16)、真正的问题是,埃及学直到19世纪才在欧洲发展起来。在此前300多年,还在摇篮里的幼儿达·芬奇不可能拥有古埃及神话知识。弗洛伊德指出了这一点,但他还是做出过度诠释。

(1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早期的理论中,他将人的心理生活分为两个层次,即潜意识和意识。潜意识又可再分为两个不同的水平,即潜意识本身和前意识。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现象和意识内容。弗洛伊德则认为,精神分析主要应该研究潜意识内容。潜意识包括所有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驱力、冲动或本能。它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或生理驱力,它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基础,又是个体精神生活的实质所在;它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潜意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其基本特征是原始性、冲动性、活跃性、非理性、非时间性和非道德性和非语言性。前意识包括所有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18)、1906年弗洛伊德就和荣格相识了,荣格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感兴趣并且愿意跟弗洛伊德学习,弗洛伊德也看到荣格的天赋,对他的赏识,曾经还亲切的称荣格为“亲爱的儿子”,可见起初他们的关系也多么亲密。在1907年,荣格带妻子去弗洛伊德家里拜访,他们彻夜长谈了13个小时,弗洛伊德对荣格天才的表现特别满意,准备把精神分析运动的任务交给他,让他成为弗洛伊德的继承人。但荣格是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病学家,尽管谈得很好,但荣格觉得弗洛伊德的理论里面有一些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荣格终于忍不住找弗洛伊德谈,他认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好,但对性的过度强调使得传播受到非议,希望弗洛伊德能够在理论方面做些修正。还特别的向弗洛伊德阐述了他自己的新观点: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不完全来自于性,还有一部分来自普遍的生命力,如果把力比多看作是单纯的性,是过份的强调了性的作用,性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弗洛伊德强调,尽管性不是全部,但性是根本,所以要谈性说性。对此荣格很生气,觉得弗洛伊德年龄大了,思想跟现实接不了轨了。于是决定1919年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职务,退出精神分析协会,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对此弗洛伊德的失望和生气。

(19)、他也喜欢研究笑话。他相信笑话之所以总是帮我们取笑死亡、婚姻等象征性的事物,是为了排解我们对这些话题的焦虑情绪。

(20)、他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即“伊底(记)”、“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的。

2、弗洛伊德意识的三个层次

(1)、对于那些希望在调节期间得到分析家青睐的患者来说,分析的终结意味着希望的破灭。

(2)、5)外倾感觉型(the extroverted sensation type)

(3)、以及必须以某种方式与其他两个部分协调的“自我”。

(4)、弗洛伊德通过特有的方法,如临床观察、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以及日常生活事件等分析潜意识内容。他把性本能看作为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欲求、原始冲动、行为内在倾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把本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通常称为性爱或性;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本能。“性本能”的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肌体带来愉快,但是这种愉快不限于生殖器的快感,整个肌体都充满了力比多。“破坏或攻击本能”的目的是使有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状态,无机状态就是死亡。

(5)、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方法,主要采取的是观察记录法。通过大量的样本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关于梦的一系列观点。至于这些观点是否科学,能否经得起时间检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我想说的是,弗洛伊德对于访谈者(包括病患以及健全人)的观察及记录方式。弗洛伊德对他的访谈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将所有观察到的信息都记录在册。这些十分详尽的记录有益于弗洛伊德对访谈者的认识。如果想要深入认识自己,或是其他人,细致的观察和不厌其烦的记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以尽量客观的视角审视自己和他人,进而得出较为客观的观察结果。

(6)、这个理论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也可理解为精神分析法,包括三个意识层: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7)、因为首先用Thanatos表示死亡本能是威廉·斯泰克尔(Wilhelm Stekel,1868-1940)。他出生在今天的乌克兰西南部,当时属于奥匈帝国。斯泰克尔来到帝国首都维也纳之后,在1902年成为弗洛伊德早的追随者之一(另外还有阿德勒等人)。但两人也闹翻。弗洛伊德在1912年声称:“斯泰克尔走自己的路去了。”此后他就不再用Thanatos。不过,在1923年发表的《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仍赞赏地提到了斯泰克尔的研究成果。斯泰克尔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象征主义”,即梦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曾得到弗洛伊德的肯定。斯泰克尔因病服药自杀,屈服于他的死亡本能。

(8)、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首先经历弗洛伊德所说的“口欲期”(0-1岁)。这时,我们的感受都是围绕“摄食和吃”处理的。如果我们的父母不注意,我们这时可能患上各种精神症。我们可能会对拒绝食物产生快感,或大量进食以求安心,或是憎恶需要依靠他人获取食物的状况。

(9)、是因为它是一个到达潜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催眠背其道而行之,离潜意识越来越远了。所以当弗洛伊德用自由联想取代催眠的时候,离他创建精神分析学就不远了。

(10)、躯体化指心理冲突表现在除感官器官、随意肌系统以外的躯体的症状。

(11)、许多患者对精神分析的概念、调节方法、调节时间、面谈频度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自己在调节中的角色。因此,分析家有必要向患者说明精神分的一些情况。

(12)、潜伏期是指从7岁到12岁的小学期间。这时期的孩子对性几乎不关心。

(13)、大部分人会将节拍器的速度调整至每分钟50-90次,这和母亲的每分钟心脏搏动数相同。

(14)、理论依据 弗洛伊德对于儿童游戏的看法,是以他的人格构成理论为依据的。

(15)、弗洛伊德称,在幼儿时期,我们几乎是只享受快乐原则驱使的。但是如果毫无限制的遵守快乐原则的话,我们就会去做危险而鲁莽的事情。比如从来不做一点工作、暴食,或是会让自己声名狼藉地去睡自己的血亲。

(16)、精神分析无疑是弗洛伊德馈赠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17)、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调节实践中产生的。

(18)、人格适应论焦虑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分神经症焦虑、道德焦虑、现实焦虑。自我通过两种方式应付本我的威胁:阻挡冲动和干扰冲动,这叫自我防御机制。有压抑、替代、认同、投射、反向形成、合理化、退行。

(19)、弗洛伊德曾多次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据称,反对者中有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不认为精神分析学是严谨的科学。他(以及其他反对者)是对的。直到今天,科学也没有能够找到人的精神和灵魂之存在的物理证据,遑论作出解释。但人正是因为精神和灵魂才成为人,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20)、伊西斯影响到古希腊神话——Isis是希腊人的拼写,古埃及语用词尾的t表示阴性、女性——也是基督教的复活、圣母的原始形象。所以,欧洲人更熟悉伊西斯,而不是穆特(Mut)。达·芬奇记忆中的鸢或许是伊西斯在基督教中的变种。但这样解读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而回忆的组成越复杂,可靠程度就越低。过度诠释是精神分析学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批评。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

(1)、无论你是否了解心理学领域,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2)、弗洛伊德是一个谜,也是一座艺术和心理学的宝库,尽管他的思想引起过很多人的争议,但我们毫不怀疑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巨人。如果尝试去梳理当代各种心理疗法的历史发展叙事,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精神分析。

(3)、纽约的儿童精神分析医师玛格丽特·马勒将孩子与母亲分离的心理过程分为几个时期(各阶段会有重叠):

(4)、比如说精神动力性心理咨询就是这么一个产物,它也能够比较快速的去帮助一个人。像这种短程的疗法都层出不穷,所以到今天,在中国高节奏的历史背景下,精神分析也发生了变化。

(5)、其实,这个错译并不重要。虽然说魔鬼在细节中,但某一个细节的偏差并不足以改变整个理论框架,只要其他众多细节是真实的。无论鸢还是鹫都是“鸟”。“鸟”在意大利语中具有象征意义,其意义和在德语、汉语中一样。

(6)、肛期产生了自身控制、独立性、自主性及自尊等也就萌芽起来。

(7)、2)执迷于男子气,向往成为男子汉,否定阉割本身,过着如同长有阴茎的男子似得生活。

(8)、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越爱某人就越难与此人做爱,这会在结婚生子数年后到达危机的顶峰。弗洛伊德将这个我们常遇到的问题与刺猬在冬天的亲密接触作对比。他们需要抱团取暖,但是因为有刺不能太接近,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

(9)、自我并非与生俱来的一种存在,而是对包含了人类本能欲望的本我进行压抑之后的后天产物。自我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时常被本我突破的一种不稳定状态。

(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创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并促进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并且在心理调节领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调节方法体系。

(11)、压制(suppression)指意识或半意识里为忘记某一件事而进行的努力,如失恋的一方为忘记相恋时的情景。

(12)、精神分析学首先得到美国专业人士的承认。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到美国访问。他说:“我访问美国的时候才五十三岁。”这个岁数已经不算年轻了。那时精神分析学在欧洲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反而被视为“异端学说”。美国人的平等观使弗洛伊德感动,并深受鼓舞。他说:“我在欧洲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受人轻视,可是到了美国,那里的名流显要却始终与我平等相待。”这种平等显示出对他的理论的赞同。

(13)、移情是弗洛伊德重要的发现之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

(14)、在一些繁重的研究中,他留言道,我全神贯注研究的患者正是我自己。他相信自己会在61或62岁死去,并且十分害怕这两个数字,虽然他实际上活得更久更多,享年83岁。可能因为他的沮丧情绪,弗洛伊德有了很多对于人类悲伤情绪的深刻见解。

(15)、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6)、弗洛伊德三岁以前在捷克的一个小镇,三岁之后呢,他们家搬到了维也纳,在这儿要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从那个小镇,一直到后来的维也纳,反犹太的运动就没停过。

(17)、弗洛伊德认为:梦,代表了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梦不是毫无根由就产生的,同样也不是人们意识里混沌、荒诞的产物,它是人类思想里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愿望的实现。它是在人们高度错综复杂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思想活动还处在清醒状态下的一种延续。

(18)、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多处于熟睡状态,2-3个月后会对人表示社交性微笑,6-7个月时开始认生并对特定的人(特别是妈妈)产生依恋行为。

(19)、惟乐原则在儿童的游戏中主要表现为: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并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

(20)、意识,就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人的心态活动。

4、弗洛伊德心理学

(1)、其实特别的好玩,我不知道大家会怎么想象弗洛伊德,我初开始学精神分析,先看的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很多人都是先看这本书然后受到影响。但是我想弗洛伊德就跟神一样,吃的是不一样的食物,抽的雪茄也一定是一个牌子的,生来就那么威严还很厉害应该也不缺钱。

(2)、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自我理性所决定的。但是,弗洛伊德却提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受到理性无法控制的潜意识所支配的。

(3)、其实,弗洛伊德在这一点上是错的,并非真正的科学才是有价值的。他指出,所有学科在开始阶段的基本概念都是不清晰的。但是到现在,精神科学(包括已经走下坡路的精神分析学)仍然概念不清。可是,精神并不是由概念组成的。他说:“我始终觉得,人们拒绝将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一视同仁是极不公道的。”

(4)、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强迫重复”重现事件,重新体验,才能实现“自我”结构的完善。

(5)、尽管对患者和分析家的角色做一般性的概括说明,避免做理论性的讲解。

(6)、阻抗指阻挡被压抑的内容进入到意识里,因为这些内容进入意识会使人痛苦。

(7)、退行指受到严重挫折时倒退到过去幼稚的水平。

(8)、1)外倾思维型(the extroverted thinking type)

(9)、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10)、然而,因为我们爱他们,我们仍会忠于他们,包括他们怪异的破坏性行为。比方说,如果一位母亲很冷淡,我们仍然会倾向于渴求她,结果就是我们之后都会倾向于把爱与距离感联系起来。当然,这会导致成年后的恋情十分艰难。

(11)、认同指被父母、长辈等重要人物的态度和行为同化,并加以仿效。

(12)、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向于思维的,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的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机器是怎样开动的?为什么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蒸气?等等。科学家是外向思维型,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从而创立理论体系。荣格认为,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在思维外向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

(13)、他将比较惹人厌烦的那种方式称为“精神症”。精神症的成因是对于快乐原则的处理不当,或是按照弗洛伊德所说,对快乐原则的抑制。

(14)、荣格指出,个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感官知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方和向何处去。一般地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性格的八种机能类型。

(15)、3)认可女性性器,接受女性性别,成为正常的女性。

(16)、他所著的《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17)、人格未成熟的人,面临极大的痛苦又无力解决时,会发生这种情况。

(18)、而“自我”是处于“伊底”和“超我”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极端之间的一个平衡机制,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即在现实的反复训练下从“伊底”中逐渐分化出来。

(19)、AccessConsciousness学院

(20)、弗洛伊德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1)、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大的人文解放,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但是,“自我”是有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而并非一开始就出现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3)、成人期有三种生活方式:因循守旧式、创造式、平凡式。

(4)、今天,为您推荐一本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精神分析调节具体操作的好书。 

(5)、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为古典精神分析学,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6)、超我,是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非现实的,追求的,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遵循“道德原则”。

(7)、精神分析调节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症状,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体人格上的成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调节的基本假设是:精神症状是潜意识冲突的表现,要让来访者暴露内心的冲突,以便查找致病原因及进行相应的调节。调节过程只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过失分析等来引导病人领悟病因,理解其意识的冲突,从而达到调节的效果。

(8)、如果尝试去梳理当代各种心理疗法的历史发展叙事,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精神分析。

(9)、关于游戏以人格构成理论为依据,弗洛伊德提出了自己关于儿童游戏的看法。

(10)、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11)、弗洛伊德对古老知识的重视可能部分地受到荣格的影响。弗洛伊德早期著作《梦的解析》已经涉及到文明的问题。《图腾与禁忌》(1913年)以人类学为基础,目的是用精神分析学来“调查宗教和道德的起源”。图腾被认为是父亲的替代物,是一个禁忌,不容反抗。弗洛伊德写《图腾与禁忌》的时候,他和荣格的关系还没有后破裂。

(12)、我们需要向弗洛伊德说的“现实原则”妥协,对于我们向现实原则屈服的具体方式,弗洛伊德相信有好坏之分。

(13)、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4)、几年后他找到能让他留名青史的学科,一个新兴的精神医学分支,他将其称为:精神分析学。他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引来众多跟随者发表相关研究。虽然很成功,但他常常不开心。

(15)、一种是孩子选择服从,惧怕父母,发展成为清洁、有序、服从、等的“肛期人格”,即“强迫人格”。

(16)、分析家希望自己称为患者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希望患者依赖自己;

(17)、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生于当时属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弗赖堡城。4岁时随全家迁往维也纳,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青少年时期,弗洛伊德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在中学里,学习成绩在班上连续几年名列前茅。毕业前夕,他听了卡尔·布鲁尔教授讲授歌德的论文《关于自然的演讲》,而决心专攻医学。1873年考入了维也纳大学医学系,毕业前曾在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的生理研究室工作。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秋,弗洛伊德留学巴黎,从师于法国著名的精神神经科学家沙可,这期间,弗洛伊德专门研究歇斯底里。1889年,弗洛伊德到法国南锡向伯思海姆学习催眠术。

(18)、潜意识:无法被觉察的层面,但容易进入意识中。

(19)、荣格是弗洛伊德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他们在1906年开始通信联系。那时的弗洛伊德迫切需要支持者。

(20)、精神分析的目标,是使患者具有成熟和满意的心理适应能力。

(1)、他还开创了西方的人格心理学,并使之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学派。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载有漫长的历史,但是系统的探讨和科学的解释却是自精神分析新心理学而起。他把变态心理学从简单的描述转变为精神动力的研究。

(2)、前意识界于意识与潜意识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回忆等常被压存在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控制力松懈时比如醉酒、被催眠或睡眠时,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3)、弗洛伊德是一个谜,也是一座艺术和心理学的宝库,尽管他的思想引起过很多人的争议,但我们毫不怀疑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巨人。

(4)、-合一指婴儿期产生的不能区分“自我”和“非我”的认同,即将外界的客体原封不动地纳入到自我结构里的原始认同。

(5)、2)内倾思维型(the introverted thinking type)

(6)、指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理解对方的思想、情感等心理现象。虽然它是暂时性的和局限性的,却是健康形态的认同。

(7)、自由联想为什么是精神分析重要的技术之一?

(8)、c)会适时地利用心里的妈妈表征。“妈妈就在身边,发生任何事情我也不怕”。如同真实的母亲始终如一地呵护自己一样,孩子的内心里存在内化的母亲。因此,有的孩子可以自己玩上10分钟,甚至一天。

(9)、“身体刺激”和“神经刺激”一直被认为梦的身体来源。关于这个观点,弗洛伊德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我们发现梦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它把同一时间里感受到的所有的梦的刺激复合成一个整体。当天的两个或更多的事件如果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些印象所表达的愿望就会在梦中合并为一个整体。”

(10)、①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个部分: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潜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11)、精神分析将幼儿期称为口欲期(从出生到5岁)。

(12)、接下来是“性器期”,会一直持续到6岁。弗洛伊德坚持“孩童有关于性的感受”的观念震惊了当时的人。在性器期,孩童会将其性冲动指向他们的父母。因为父母是身边常接触的能让自己满足(高兴)的人。

(13)、《精神分析引论》(1916年)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讲稿,对精神分析学做了一般的介绍。这是他畅销的书之一。

(14)、以上的话都是我的患者在接受精神分析后说出来的。

(15)、回到维也纳之后,弗洛伊德把他的精神分析学运用于历史资料。根据达·芬奇留下的个人记录,弗洛伊德为达·芬奇做了精神分析,于1910年写出《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几年之后又补充了一些内容。

(16)、梦的内容多是近发生的,并且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的事。

(17)、病人从容地坐在椅子上,讲任何他们想要讲的事情。逐渐地病人会讲他们的希望和过去那些使他们烦恼的事情。弗洛伊德说是那些埋藏在头脑潜意识里的希望或记忆使他们的发病。弗洛伊德把这种调节称为“精神分析法”。

(18)、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19)、“自我”是一个意识结构,是认识过程,按“现实原则”活动,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超我”是一个由社会灌输的伦理观所形成的结构,按“至善原则”活动,用来制约自我。

(20)、其中,“伊底”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冲动构成的,不讲究逻辑和道德,只服从“惟乐原则”,盲目地追求愿望的满足。

(1)、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组成的动态能量系统。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本我、自我、超我三者达到相对平衡时,则个体表现比较和谐。当三者失调时就容易导致个体出现焦虑。

(2)、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类的自负遭受过科学的三次重大打击:

(3)、早在20多年前,苏尔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听弗洛伊德讲座,成为他的崇拜者。1939年9月21日,弗洛伊德提醒苏尔他们的君子之约,苏尔表示他将遵守协定,于是弗洛伊德要求做后了断。经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的同意,苏尔在两天内三次为他注射过量的吗啡。弗洛伊德死于9月23日凌晨。

(4)、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

(5)、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向于情感功能的。他们的情感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内顿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深藏在内心,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气质常常是忧郁的。

(6)、若在神经髓鞘形成之前强行训练,或在幼儿尚无独立穿脱衣服的能力时,过分地将不随处大小便的训练强加给孩子,就可能发生问题。

(7)、在人格结构中,“伊底”、“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总是处于对立与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冲突和斗争引起了个体自身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冲突概念贯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始终,无论是意识水平还是人格结构,其内部元素都存在着冲突。

(8)、这样,游戏就逐渐被更加现实的、且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活动所取代。

(9)、老师说,不懂精神分析,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心理调节师,但精神分析的课让我昏昏欲睡,而非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与足够的耐心才能读懂弗氏的书。所以,弗氏的《精神分析》与《梦的解析》我都没能好好读完。《寻找弗洛伊德》一书让我如获至宝,该书将弗氏晦涩难懂的经典成功案例的分析过程,与弗氏精神分析学说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结合起来,并用浅显的笔法加以叙述,既保持了弗氏的原意,也能从中领悟到精神分析的理念,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不经意间,我对弗氏及其理论重拾敬意。

(10)、今天小天推荐这篇文字,也许你看完这就对以上的问题有所答案了。

(11)、有意识性回避和非意识性回避两种可能。有时,无意识性回避是判断“正常的喜欢和讨厌”的结果。

(12)、当然,其理论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就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不过对于在当时能够从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并提出这样的理论,已经很了不起了。

(13)、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

(14)、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弗洛伊德西方文学思潮新视角

(15)、弗洛伊德将人的内心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后来,他又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将其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16)、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弟子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后人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将其分为几个阶段: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⑵新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⑶后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后弗洛伊德学派,主要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和海默德的自体心理学派等。还有学者将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发展分为四个支流:A: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B:后弗洛伊德学派(主要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和海默德的自体心理学派等);C: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派(主要指霍妮和弗洛姆的理论);D:客体心理学派(主要指玛勒等的客体关系理论)。

(17)、弗洛伊德意图找出各种精神症的调节法,他称为“精神分析学”。他认为通过一点适当的分析,人们就能知道自己的病因,更好地适应现实的艰辛。

(18)、回避指与危险的情况或客体保持一个安全距离的反应。

(19)、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20)、在口期快乐的源泉是嘴,1岁左右转移到肛门,3岁左右快乐的源泉转移到性器,一直持续到7岁。

(1)、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门口有“检查员”,因而不能直接得到满足;但在睡眠时,由于检查作用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抵抗),并以伪装润饰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

(2)、传统的精神分析属于本我心理学的范畴,有些心理学家虽然对自我有独到的见解但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唯独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哈特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体系,艾里克森则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大理论,把自我心理学发展成为毕生发展心理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弗洛伊德意识的三个层次142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