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爱国名句有哪些?短句就好148句(屈原爱国名句赏析)

屈原爱国名句赏析

1、列举屈原爱国名句(不少于5句)

(1)、投饭:投下饭食喂河里的生物让它们吃饱了就不在吃屈原的遗体。古时荆楚之人有在农历五月初五将煮好的.糯米饭和蒸好的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习俗。

(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3)、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7)、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8)、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9)、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10)、(3)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

(11)、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而亡。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14)、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5)、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16)、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2、屈原的爱国名句有哪些?短句就好

(1)、意思是:虽然春秋代序,年复一年,但祭祀之礼不废,礼乐终古而相传。

(2)、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那时西方的秦国强大,时常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3)、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4)、意思是说: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你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5)、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8)、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2)、大夫: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三闾大夫。

(13)、屈原墓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屈原墓园附近有3座规模颇大的寺庙,分别是保缘寺、普济寺和普德大庙。

(14)、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16)、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7)、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8)、"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19)、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2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屈原的爱国诗经典

(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3)、(4)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为秋天着色,杜甫则在《登高》中用“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慨秋的悲凉。

(4)、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5)、翻译:指着苍天为我作证(对天发誓),(我所有的行为忧虑等)都是因为大王你的缘故啊。(意即为楚王尽忠的缘故)(“灵修”指代楚王)

(6)、古往今来的人有谁是不死的?没有必要去比较是到底是长寿好还是死亡好。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8)、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0)、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离骚》

(1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2)、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1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5)、-------------------------------------------------------------

(16)、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

(17)、沧江:泛指江河,江流,因为水为苍色,所以称沧江。沧,水深绿色,通“苍”。

(1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1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0)、意思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4、列举屈原爱国名句

(1)、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相传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2)、楚:楚国,楚地,如今的湖南湖北一带,也泛指南方。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4)、仿佛听见美人在呼唤着我,我要立刻驾着飞腾的马车和她一起远走高飞。(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6)、这塔应该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担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9)、 路慢慢其修远兮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屈原祠位于秭归县东5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称清烈公祠,占地面积约30亩,为纪念屈原而建。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1978年建葛洲坝水利枢时,将它迁向家坪,且按原貌重建。屈原祠以屈原文化为统领,是三峡库区能够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充分结合起来的重点区域。

(11)、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12)、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13)、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1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5)、饥渴:饥饿的鱼龟虾蟹,属偏义复词,特指“饥”。

(16)、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17)、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8)、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9)、这件事虽然没有凭据,但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了。

(2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屈原的爱国名言名句

(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2)、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宁死不屈:任职期间,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殊死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5)、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6)、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7)、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

(8)、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

(9)、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1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13)、李清照(10-1)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14)、(5)雨,可以寄托人的不同情思。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一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无限的哀愁,苏轼则在《定风波》里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了超然的洒脱。

(15)、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渔夫》

(16)、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7)、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18)、追求真理:从政期间,屈原坚持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的无私无畏。流浪后,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同时,在流放期间他还写就了《天问》一书,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再次表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19)、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南宾:忠州南宾县,如今的四川丰都。当时诗人侍父入京做官,途经此地。

(3)、中国端午节习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明、清时期政府法令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但端午和中秋也变得重要,后来重要的节日是新年、端午和中秋。这三个主要的节庆称为三大节,各阶层都是一样的。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5)、意思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6)、(2)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7)、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8)、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0)、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11)、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

(12)、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

(13)、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⑨兮好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1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1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17)、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屈原《九歌》

(18)、由于他的正确主张得不到实现,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 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19)、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20)、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6)、屈原是一位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7)、屈原原来受到君主信任,政治才能得到发挥,但由于性格原因让小人的坏话得逞,渐渐失去君王的信任。

(8)、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1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2)、翻译:(我)常常大声地叹息并流着眼泪„(因为我)为人民生活处境的艰难而感到哀伤啊!

(13)、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4)、考:老,长寿。《说文》,考,老也。七十曰老。《说文序》中提到“考”属转注(古代造字方法之一)字,“考老是也”,正好呼应前句的“谁不死”,并与后面的“折”产生对比,两字才可以相较。

(1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16)、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17)、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生于前3死于前278)。

(20)、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翻译:前路漫漫、又长又远啊,(但是)我(就算是)上天入地,也将会对它进行求解探索!

(2)、意思是:没有比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新相识更高兴的事情了。

(3)、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5)、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橘颂》屈原的诗词名句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8)、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屈原的爱国名句有哪些?短句就好148句(屈原爱国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