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语录经典语录
1、庄子 经典语录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读到了庄子这样的名言,我们不妨借着这段语录,更深入来分析一下,探讨一下,反省一下。
(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7)、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10)、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1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3)、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14)、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15)、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庄子·天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
(16)、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8)、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庖丁解牛》
(2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庄子经典语录100句
(1)、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6)、谋划事情没有主见,就会被事情困住;做事情没有准备,肯定会失败。
(7)、1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庄子
(8)、鲁迅就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你又不是我,你又怎能代表我表达我真实的感受呢?
(9)、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11)、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12)、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庄子》
(13)、16)抟扶摇而上者九。--庄子《逍遥游》
(14)、人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
(15)、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17)、宋人有曹商者,为宋杜使秦。其也事也,得车天却乘;杜说年这,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着不任是在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汤馘者,商年这所短也;一悟万乘年这月也事当有却别事国车百乘者,商年这所长也。”庄子曰:“秦杜有格人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事国得车年这多也?子看对矣!”----《事国心端崖年这辞》
(18)、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1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袠。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想说服别人,或者是感动别人,只能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来表达。
3、庄子语录经典语录及翻译
(1)、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2)、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4)、(释义)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阳光穿过缝隙,短短一瞬间罢了。蓬勃而生,顺时而死,无不是自然而然。 因变化而生长于世间,也因变化而离开人世,活着的人们为之悲哀。可是人的死亡,无非是摆脱自然地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
(5)、你看那些抽香烟的,有一天一包的,甚至半天一包,有的人一天能抽三包。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烟上面明明标注吸烟有害健康,可这些喜欢抽烟的人好像不识字一样,真的不识字吗?还是什么原因?
(6)、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7)、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8)、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0)、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11)、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1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4)、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16)、7)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庄子《庄子·天下篇》
(1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18)、25)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庄子·外物》
(19)、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20)、现代人还有一些缺点,那就是太爱钱,为了钱,可以不顾自己身体健康,这样的例子,大有人在,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都是被生活被逼无奈,不得不拼命劳作,因为只有拼命才能赚到更多钱,才能支撑着家庭的开支,不然靠信用卡和还能过好日子?
4、老子庄子经典语录
(1)、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6)、而当有不一样的声音出来的时候,就好像自己的自尊心被践踏一样。
(7)、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8)、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9)、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12)、3)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庄子·齐物论》
(13)、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14)、2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庄子《齐物论》庄子名言警句语录1)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庄子》
(15)、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16)、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19)、(感悟)偏见会妨碍对真相的追求,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花言巧语,也会蒙蔽真相。
(20)、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5、庄子的经典语录20句
(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就会使自己陷入无量的烦恼之中。所以古人重智慧,重悟性,而不重记问之学。
(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4)、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5)、11)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庄子》
(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7)、时光往往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匆匆,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人,珍重自己,不要等到失去时追悔莫及。
(8)、10)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庄子名言语录1)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10)、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1)、生活中常常遇到一种人,每次见面永远都摆出一副笑脸迎人的样子,在你面前可以把你夸上天。
(12)、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3)、主要是因为:大道容易被片面的理解所遮蔽,真言容易被华丽的辞藻所掩盖。
(14)、有些人死了,但还活着;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15)、因此,对于知识的追求也是如此,不要过犹不及,要恰到好处。
(1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17)、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庄子经典语录100句97句(庄子语录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