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107句(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的古诗

1、重阳节的古诗有哪些?三年级

(1)、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2)、《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点绛唇重阳》元·李俊明

(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5)、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6)、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7)、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宋·石孝友

(9)、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10)、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1)、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12)、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小,唯有孟参军。《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严维

(1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5)、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搜集的重阳节诗句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6)、译文: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远在他乡和大伙喝着菊花酒,身隔伤心望着雁飞南天。

(17)、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18)、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19)、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20)、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宋·郭应祥

2、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2)、飘零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重阳》南宋·文天祥

(3)、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4)、重阳节,当尊老、敬老、爱老,于此我们当做些什么呢?

(5)、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6)、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9)、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10)、《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1)、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12)、支持:《海峡读写研究》杂志社、《读写》杂志社,文心出版社《作文》、《小学生作文选刊》杂志社,《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万象国学》杂志社、河南网、魏书生网、郑州桂珍书院、河南吴伟书院

(13)、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14)、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心。《两绝句》宋·陈与义

(15)、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九日》北宋·王安石

(1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17)、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漂泊》唐·郑谷

(18)、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为宦漫游,因此怀乡送别诗是王勃诗中常见的一类题材,如这首《蜀中九日》及其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19)、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至正戊戌九日感怀》元·叶顒

(20)、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3、重阳节的古诗四年级

(1)、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重阳日酬李观》唐·皇甫冉

(2)、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3)、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4)、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5)、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6)、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7)、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8)、《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9)、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10)、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九日放舟山塘》清·施何牧

(11)、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落日楼台频徙倚,西风鼓笛倍凄悲。彭城戏马平生意,强为巴歌一解颐。《重九会饮万景楼》南宋·陆游

(12)、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南宋·文天祥

(13)、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

(14)、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15)、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1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17)、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18)、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19)、《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20)、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4、重阳节的古诗图片

(1)、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小,唯有孟参军。《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严维

(2)、九月九日重阳节《诗词大全》,可能是收集到全的重阳节诗句了。

(3)、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夔州重阳》南宋·陆游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7)、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秋夜》南宋·陆游

(8)、《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9)、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10)、重阳节的诗句古诗:《满庭芳·客中九日》

(11)、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12)、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

(13)、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14)、池馆隳催古榭荒.此廷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热,蟹螯充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九日小阁》宋·韩琦

(15)、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16)、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17)、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18)、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九日杂咏》清·赵与楩

(19)、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九日》唐·李群玉

(2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重阳节的古诗小学

(1)、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2)、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唐·王勃

(3)、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九日贾明府见访》唐·戎昱

(4)、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5)、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满江红》宋·陈纪

(6)、满庭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重阳阻雨》唐·鱼玄机

(7)、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重阳节经典古诗采桑子重阳

(8)、学术指导: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

(9)、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10)、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11)、《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2)、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

(13)、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1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6)、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17)、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18)、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19)、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唐·杨衡

(20)、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宋·倪翼周

(2)、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3)、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元·王冕

(4)、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5)、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唐·高适

(6)、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唐·杨衡

(7)、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107句(重阳节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