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语录书法作品69句(佛经经典名句书法)

佛经经典名句书法

1、佛教名言书法作品欣赏

(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佛语经典禅理语录,欢迎阅读查看。

(3)、据记载,八大山人自幼聪明,八岁即能作诗,开始涉猎书法、绘画、篆刻。20岁清兵攻占南昌,被迫离家避难,23岁剃发为僧,31岁潜心研究佛学与艺事。53岁在临川发病癫狂,56岁病愈还俗,后以作品为生,艺术创作交流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 80虚岁)八月,因病逝世。

(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5)、山谷擘窠书,学《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

(6)、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8)、百千哑羊僧,无慧修静虑,设经百千劫,无一得涅槃。聪敏智慧人,能听法说法,敛念须臾顷,必速至涅槃。《佛藏经》

(9)、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10)、七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1)、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12)、读读《宽心谣》,不仅能净化你的心灵,多份宽心而少份浮躁,添些喜悦而消些烦恼,而且能使你的胸怀变得博大。关于鼓励朋友不要生气的句子关于鼓励朋友不要生气的句子

(13)、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14)、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5)、作者到底是谁姑且不论,但此帖确是书法史上的小楷名作,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唐代小楷的高峰。

(16)、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7)、唐碑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1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9)、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20)、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地藏菩萨本愿经》

2、佛语经典语录书法作品

(1)、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3)、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六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5)、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6)、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7)、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8)、六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0)、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蕅益大师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13)、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4)、人生需要爱更需要快乐,但是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人一生要遇到很多不顺的事,如果你遇事斤斤计较不能坦然面对,或抱怨或生气,终受伤害的只有你自己。莫生气,不要计较太多,知足常乐。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更加快乐、幸福。

(15)、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17)、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8)、《灵飞经》虽用写经体书写,但其中写经体常见的习气较少,如将之与《兰亭序》及智永《千字文》比较,你会发现,其用笔、结构相似之处颇多,体势也接近褚遂良一路。

(19)、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0)、像这样的旧的佛像,特别是画的这个佛像,印的这个佛像,现代这些经书用旧了,怎么办?就不必像从前那个说法,你可以把它烧掉。如果恭敬心,在焚化炉里面烧,寺院有焚化炉。不在焚化炉,单独烧,烧之后然后把这个灰包起来埋在干净的地方,就是没有人走路的地方,草地,埋在这里面,先在这塑料袋装埋下去;还有一种方法,放在水里面,随着水流出去,这都是恭敬的方法。世法、佛法能不能成就就在恭敬心,一分恭敬是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特别是佛法从恭敬中求。

3、佛家语录书法

(1)、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

(4)、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5)、《普门品》是专门讲观世音菩萨的,全名叫做《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 普门品》,是整部《妙法莲华经》其中的一品,也就算是一个章节的意思。这里主要形容了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叫观世音菩萨的,是如何会去救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与众生们是什么关系,以及念观世音菩萨的好处等等。众所周知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满一切愿的,您抄写《普门品》,就和观世音菩萨结了很深的缘。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8)、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9)、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10)、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

(11)、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2)、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中论》

(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坛经》

(15)、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6)、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17)、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8)、三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9)、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当然名人的又要贵些。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

(20)、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4、佛教名句书法作品

(1)、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八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4)、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6)、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7)、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

(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语经典语录书法作品69句(佛经经典名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