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的故事
1、对牛弹琴告诉小朋友什么道理
(1)、公明仪不服气,于是他有弹奏起一首欢快的曲子来。但是,这头牛还是不理睬公明仪和那优美欢快的琴声,依然埋头吃草。
(2)、(典故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3)、东汉末年,有个叫牟融的学者,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述道理,而不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异议。
(4)、小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大龙哥哥的睡前故事》。对牛弹琴的成语大家都知道,可是大家知道对牛弹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对牛弹琴的故事。从对牛弹琴的故事中了解对牛弹琴的含义。
(5)、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对牛弹琴的故事对牛弹琴的典故:
(6)、他懊丧地站起来,打算回去了。谁知,他收拾琴的时候,无意间碰到了一根琴弦,发出了有点像小牛“哞哞”叫的声音。
(7)、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8)、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9)、一次,公孙仪弹琴的时候,看到有几头牛在不远处吃草,不由得突发奇想:“我的琴声,听了的人都说好,牛会不会也觉得好呢?且让我来试一试。”
(10)、一次,公孙仪弹琴的时候,看到有几头牛在不远处吃草,不由得突发奇想:“我的琴声,听了的人都说好,牛会不会也觉得好呢?且让我来试一试。”
(11)、主要儿童剧作品:《东海人鱼》(1980年版)饰演人鱼姑娘;《宝船》(1982年版)饰演王小二;《皇帝的新装》饰演公主;《十二个月》饰演大妞;《天蓝色的纸飞机》饰演幸子老师;《特殊作业》饰演陈母;《成语魔方》饰演孟母、小国王;《东海人鱼》(2015年版)饰演外婆等。
(12)、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13)、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14)、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15)、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16)、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17)、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18)、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
(19)、接着,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牟融向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20)、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十分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2、对牛弹琴的故事
(1)、他被通知到维琴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2)、①为:给;②如故:像先前一样;③鸣:叫声;④奋:竖起。
(3)、对牛弹琴指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我们且不要做那个弹琴的人,做对牛弹琴的事哟。
(4)、那牛立即停止了吃草,抬起头四面看看,见并没有什么,摇了摇尾巴,又低头吃草去了。公明仪见了,自嘲道:“不是牛蠢,是自己蠢,弹琴不看对象。对于牛来说,同类的叫声就是好的音乐,高雅的乐曲它又怎么能听得懂呢?”
(5)、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6)、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7)、(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xiè):小步走。
(8)、于是,他就坐下来,对着牛弹了一首琴曲中动人心弦的《清角》。他弹得如此专注、用情,弹得自己心意彷徨、感动不已。弹完抬头一看,牛却无动于衷,甚至都不看他一眼。
(9)、电影作品:《黄土地》饰演翠巧;《哦,香雪》饰演香雪;《三家巷》饰演区桃等。
(1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1)、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情绪十分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12)、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1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都是徒劳的。
(14)、而你是否记得“对牛弹琴”的下文如何?我们重温一下这个典故。《弘明集理惑论》(见注1):“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15)、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
(16)、主播:小黎姐姐,儿童成长故事签约主播,关注儿童教育,爱讲故事,听故事,小朋友们,关注我们一起打开童话世界的大门吧。
(17)、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
(18)、“好姐妹”也有经受考验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到家,我们边洗手边聊天,女儿说饿了,在学校没好好吃饭。我听了心里着急,第一反应就是说教,冲口而出的是:“你不好好吃饭,身体会出问题的,长身体的时候,你需要营养,以后你要多吃,不准浪费粮食。”本来轻松的氛围被打破了,女儿低声说:“知道了。”让人感觉那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也让我马上意识到这个“曲调”不合适,这样“弹琴”不可取。我就此打住,自己先到一边调整情绪,放松下来,做其他事情。过了一会儿,我们一起吃水果的时候,看着女儿享用美味的样子,我对她说:“刚才谢谢你跟我讲实话,我心里真高兴啊,其实偶尔没食欲,吃得少也不要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但不会每天都这样的,对吗?”这回女儿是真心地点头。然后,我们拥抱,并再次约定,以后还继续做“好姐妹”,彼此讲心里话。
(19)、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20)、(成语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3、对牛弹琴的寓言道理
(1)、《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扩展资料:思想内容
(2)、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3)、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情绪十分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4)、有一次,公明仪携琴出外游玩。他来到郊外,看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心情愉快。
(5)、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对牛弹琴的故事3(成语):对牛弹琴
(6)、每天三分钟,听一个故事,学一个成语。点滴积累,成长每一天。学完记得要运用,在文章后的留言区写你的感悟或用成语造句哟。
(7)、之后,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此刻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8)、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9)、“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10)、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11)、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12)、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十分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13)、明确这点后,公明仪又弹了一首新曲子,听起来就像蚊子、牛蝇和小牛在叫唤一样。牛听到这首曲子之后,马上停下来,摇头摆尾地竖着耳朵仔细听起来。
(14)、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5)、牟融 (?―79)字子优,东汉官员。北海安丘(今山东安丘西南)人。少时博学,以教授《大夏侯尚书》闻名州里。初任丰县令。永平五年(62年),经司徒范迁推荐,入京任司隶校尉。八年,代包成为大鸿胪。后历任大司农.司空等职。章帝即位,代赵患为太尉,与患共参录尚书事。
(16)、可是,这头牛似乎并不像人们那么看中公明仪,只是默默地继续埋头吃草。
(17)、他弹到欢快的地方,大家都面带笑容;弹到悲伤的地方,大家都跟着落泪。见大家都喜欢听自己弹琴,公明仪越弹越有信心。
(18)、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19)、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不仅能作曲还能演奏,而且七弦琴弹得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20)、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4、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飞呀飞。
(2)、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3)、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4)、“好姐妹”不只是一种称呼,也是孩子对平等交流的一种渴求,是彼此信任的一种肯定。
(5)、他又弹了一种“孤犊之鸣”的曲调,模仿失群的小牛犊寻找妈妈的叫声。声音一出,就发现牛“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6)、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7)、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不仅能作曲还能演奏,而且七弦琴弹得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8)、于是,公明仪重又弹了一曲通俗的乐曲,那牛听到好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停止了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9)、 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人们对他说:”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
(10)、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11)、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12)、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情绪十分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13)、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14)、 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子“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便立刻停止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
(15)、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16)、公明仪是古代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弹得出色。每当他坐在自家窗口弹奏时,行人常常驻足聆听,邻居们也都从窗口探出头来,听得如痴如醉。
(17)、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18)、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堂,里面并无灯光,门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地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19)、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0)、公明仪又想,对牛弹琴,牛无动于衷,究竟是牛的错还是人的错?我能不能换一曲弹给它听呢?
5、对牛弹琴的故事视频
(1)、◎我想,这不是对牛弹琴吗?再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岂不是吹牛吗?我算老几?"我又轻轻地在她的头上拍了一下,把她抱起来,在她颊上亲了一个吻,然后把她推向门外。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读后感对牛弹琴的意思是:从前,有个叫公孙仪的人,善于弹琴。从他的琴声中能听得出泉水涓涓,也能听得出大海的怒涛,能听得出秋虫唧唧的低鸣,也能听得出小鸟婉转的歌唱。曲调欢乐的时候,会让人禁不住眉开眼笑,曲调悲哀的时候,能使人心酸不已,跟着琴声呜咽。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不被他的琴声打动的。
(2)、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3)、谜底请文末留言发至我们,随机抽取幸运嘉宾一位,赠送《万物了不起》童书随机一册,免费邮寄到家。
(4)、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5)、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对牛弹琴的寓言典故出处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对牛弹琴成语解释(拼音)duìniútánqín
(6)、欢迎来到妞爸的成语课堂,今天是成语故事第十五期,我们一起来学习『对牛弹琴』。
(7)、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8)、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后来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了。他后说: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讲,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
(9)、 鸽子工作室始终重视知识产权及其他用户权益的保护,如在录制的故事作品中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出版社或个人知识产权,我们会根据权利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实并删除侵权内容。对于故事素材不做商业用途,如作者或第三方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公明仪,战国时代人物。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然而家境贪寒,买乐器不起,只好跳踢踏舞。后有宫庭乐师弥留之际,以为孺子可教,将毕生钟爱之琴馈赠于他。
(11)、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12)、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对牛弹琴的故事8(成语拼音)duìniútánqín
(13)、(释 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14)、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对牛弹琴的故事94句(对牛弹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