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诗文名句112句(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1、清明节的诗词名句大全

(1)、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2)、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溜。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3)、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4)、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鲜红的石榴花就像红色的薄绸。女主人公倚靠在窗外几竿修长的竹子下。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的盼望。女子在深闺里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坐立不安,也不想梳妆打扮,虽然思念使人憔悴,但即使打扮好了,遮盖了憔悴的颜色,又有谁来欣赏呢?

(6)、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7)、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8)、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篇一: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名句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名句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关于清明节的五言绝句并只有四句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10)、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11)、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12)、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13)、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诗》

(1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5)、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16)、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17)、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18)、宋·刘彤《临江仙》关于清明节的古诗郊行即事

(19)、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20)、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bai,鸡骇乍开笼。

2、清明节的诗文名句

(1)、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2)、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原发布者:亚

(3)、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4)、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5)、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6)、淑气如相待,天和意为谁。吁嗟名未立,空咏宴游诗。

(7)、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8)、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唐)窦巩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0)、怕清明几度伤怀,关节得荼老且慢开,春已听榆钱断买。——张可久《沉醉东风·琼花蝶粉霜》

(11)、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2)、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4)、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15)、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唐代:李建勋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1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苏堤清明》

(17)、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18)、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9)、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20)、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郑刚中《寒食》

3、清明节的诗词名句摘抄

(1)、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2)、《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寒食上冢》(宋)杨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3)、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5)、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寒食上冢》

(6)、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清明宋代:何应龙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

(7)、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8)、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刘辰翁《临江仙·闲居感旧》

(9)、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10)、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作者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作者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1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

(1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

(13)、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4)、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15)、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1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7)、倦寻芳慢·露晞向晚(宋)王雱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18)、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19)、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20)、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4、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1)、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2)、上巳欢初罢,清明赏又追。闰年侵旧历,令节并芳时。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4)、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5)、这才是作者与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6)、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7)、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8)、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0)、作者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与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11)、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2)、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郑刚中《寒食》

(13)、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14)、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15)、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16)、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7)、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18)、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19)、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20)、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清明节的诗词名句五言绝句

(1)、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2)、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3)、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2021清明节古诗词大全20xx清明节古诗词集锦大全

(6)、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7)、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8)、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9)、暖床寂寞听风雨,孤负清明又一年。——释文珦《清明》

(10)、是向谁问路的呢?作者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作者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11)、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2)、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3)、江南春好与谁看。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句原发布者:配种得傅

(14)、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5)、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6)、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17)、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18)、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19)、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译文:

(20)、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1)、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4)、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

(5)、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6)、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7)、这是作者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作者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作者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清明节的古诗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8)、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9)、《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我想要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风入松》

(10)、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长安清明言怀》顾非熊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12)、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清明节的诗文名句112句(清明节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