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表达的意境【56句文案】

一、拙政园意境的诗词

1、环绕阖闾城西地,其问风土何佳哉。

2、意远台在沧浪西北,高可丈寻。《义训》云:“登高使人意远”。

3、梦回玄蚁争穿穴,春尽青虫对吐丝。

4、墙外清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5、归来抱雪霜,岁寒心事存贞白。

6、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7、风来酒亦醒,坐听潇湘雨。

8、仿佛蓬莱万玉妃,夜深下踏瑶台月。

9、竹涧在瑶圃东,夹涧美竹千挺。

10、Marking&StrategyOrg.

11、苏州园林中的一些厅堂亭台的题名有的不是直白的,要转个弯来思考,这是所谓的曲笔。如拙政园西部有一亭上挂的匾额是“与谁同坐轩”。如你光从字面上去理解,以为是在说游园者是否结伴而来同赏美景,那就显得浅薄了。其实这里是引用了苏东坡的一句诗:“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隐喻了自己不愿与凡夫俗子同伍,清高孤傲的气质。再细细观赏这个亭轩是扇形亭,明喻了扇是招风的,亭前是一汪水池,明月可倒映入池,亭后有松树,暗喻了是松涛之风。把亭名和亭景地结合在一起,可真令人联想翩翩。

12、➤解读苏博新馆主庭院“片石山”景观与米芾山水画关系

13、深净亭面水华池,修竹环匝,境极幽深,取杜诗云云。

14、秋来无事茗泉水,笑我多情共紫薇。

15、前世,我必是江南古韵庭院的主人,缘何总是着了魔似的款款流连往返。我魂牵梦萦的在某个月满西楼的午夜,梦见和你在江南的拙政园漫步,碧叶连天的荷池边,看你吹皱满池碧水……

16、这里基本上是介绍了以苏州园林为主的一个博物馆了,其中的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也涵盖了拙政园,狮子林,藕园,虎丘等等苏州室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介绍了。这里自己逛一逛的话,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吧,如果恰巧碰到有志愿者的话,驻足下来听一下也是不错的。

17、归卧平冈松似我,风来懒去说秋声。

18、高人夙尚志,列冠谢名场。

19、苏州拙政园净深亭在得真亭西,取古诗“深入青静里,妙断往来趣”之句意为名。

20、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其园主是退隐的御史,因与苏州地方文化名流交往甚深,故园建成后,著名文人、“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就多次为之绘画作记,惜均未能流传。今所见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也因上世纪二十年代曾出版过珂罗版画册才得以存世,故尤显难得。

二、拙政园表达的意境

1、怜明月夜,凉影共悠悠。

2、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3、成片的绿竹啊一直连接到平岗,从那回来又到了竹坞。才是盛夏这里已有了秋意,竹林深处不知道天日时光。林中那位仿佛是世外人,弹琴喝酒只是自娱自乐。风吹来了酒醒了,还是坐听那竹林中沙沙的雨声……

4、苏州民居,作为传统民居的重要一派,在营建时同样严格遵循着传统的家族形制与民居建筑空间布局,讲求宗法制度,遵循儒家讲究秩序的观念,尊卑有序、内外有别,这些思想贯穿在民居的总体布局之中。

5、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6、燕子来的时候,漫天飘洒着细雨风满园子。倚着栏杆往外看,青梅像豆子一样大小,柳树随风飞舞像一阵烟。

7、美人不可即,暮景聊自怡。

8、拙政园东南面听雨轩庭院内遍植芭蕉、桂花、竹,形成幽静之意;苏州拙政园“听雨轩”景观,芭蕉叶上潇潇雨,声色兼备,境界绝妙。

9、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10、仙姿静如拭,野色淡于秋。

11、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轩北望,与衮衮群公,开尊合坐,名园且作故乡看

12、联语运用了“寂处有声”,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成功的创造除了一幅幽静、深邃、富有情趣的山水画中之景。此联字里行间流露静谧之感,颇富禅意,为后人传颂不已。

13、珍重筠笼分赠处,小窗亲拓右军书。

14、得真亭在园之艮隅,植四桧结亭,取左太冲《招隐》诗“竹柏得其真”之语为名。

15、本文刊于《苏州园林》杂志2018年第4期

16、拙政园,是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范。一九六一年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同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前两座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拙政园和留园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

17、珍李出上都,辛勤远移植。

18、春风压树森琳璆,海月冷挂珊瑚钩。

19、松柏有本性,金石见盟心。

20、来禽囿沧浪池,南北杂植林檎数百本。

三、描述拙政园的诗

1、绝怜人境无车马 写的江苏省苏州市的拙政园

2、新蕉十尺强,得雨净如沐。

3、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4、宋欧阳修《谢判官幽谷种花》诗云:“我欲四时携酒去,莫叫一日不开花。”写出了封建士大夫们爱美的闲逸情怀,他们希望能时时寄情徜徉于花草田园间,喝酒赏花,怡情畅怀,一派悠闲。“随分”,随便、随意。“香车风马”,犹香车宝马,指装饰华美的车马。

5、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6、尔耳轩在槐树亭后。吴俗喜叠石为山,君特于盆盎置上水石,植菖蒲(周道振《文徵明集》中拙政园诗三十一首写为“君特于盆盎置水石,上植菖蒲”)、水冬青以适兴。语(注:《书画》作《古语》)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7、旅游季节,听雨轩总是挤满了人。导游引经论典描声绘色,讲解听雨轩听雨的美妙。游客后呼前拥,那管你“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好像留影作念,到此一游倒成了正事。

8、这样的美景,没有你的参与,心里甚是遗憾,思念如花一样盛开。

9、“得真”之名,《荀子》曰:“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晋左思亦有诗云“竹柏得其真”,当年园主借松柏以自喻清高。现在亭前绿地上植桂多株,伴以紫竹,更有一座小假山相点缀,“得真”之意衍化为“得自然之真”。

10、雪香云蔚亭位于拙政园全园中部至高点,“雪香”来自比喻“梅花”的“香雪”,宋代诗人苏轼《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雪香云蔚中的“云蔚”则指山间林木茂密。

11、苏州传统民居在水乡建筑中颇具代表性。一般来说,苏州民居横向宽度较窄,但进深较长,各家的经济条件也决定了民居的形制和规模。这种水乡建筑层高也各有不同,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景致。因建筑用地较为紧张,因此房屋的布局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形制,这就导致了各家的屋顶也是朝向各异。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沿水路密集排列、形态又无定式的民居建筑形态。

12、桃花沜在小沧浪东,折南,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

13、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文人写意山水园”,具人文气息的当属匾额楹联。文辞隽永的联对,配以精妙的书法,往往直击人心,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新年里播出的《楹联里的中国》第四集里就有对拙政园楹联的解说,今天大家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拙政园,以匾额楹联为文化向导,领略苏州园林的人文之美。

14、夏有四周池中盛开的荷花;春有三边婀娜多姿的垂柳;两座曲桥划分水面,只见秋水半潭;树木凋零的冬山倒映入水,则可赏似真如幻的虚涵之美。

15、观赏园林就是在读诗文,园林美景是作诗的母体,而诗文又是景色的注解,正所谓景情交融。走在园中举目望去,步移景异,无处不是一首首、一篇篇耐读而又隽永的诗文。如梧竹幽居(拙政园)、月到风来(网师园)、看松读画(网师园)、雪香云蔚(拙政园)、涵碧山房(留园)、林泉耆硕(留园)、菰雨生凉(退思园)、水殿风来(狮子林),如果头脑里有点古诗旧存,便可添加许多咀嚼回味。还有园林中的廊道、门额,一些砖刻、石枋,如“网师小筑”、“枕波双隐”、“长留天地间”以至“曲溪”、“印月”、“听香”、“读画”无不内涵丰富,意境高雅,这些匾额起了点景作用。

16、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拙政园表达的意境【56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