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不与人计较的说说
1、一般是分享美景,分享体会~写有趣的有意思有意义的就是了。人与人之间重在交流。这个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呀~能够深有体会的也只有你自己。有些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经历。
2、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3、吃素是保众生的命,关键是保自己的命!吃素是健康的安全带
4、“二谛论”,起源于小乘。小乘经论中将世俗的见解称为俗谛或世俗谛,将佛教中的见解称为真谛或胜义谛、第一义谛。“谛”有真理的意思。
5、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6、人生也是空,所以所有的执迷都没有意义。
7、(佛说人生)①若是无法成就大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小事;②心灵深处发出的善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是一种无声而重要的力量;③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命运,比了解命运是什么来得重要;④凡事以善意解释,心无旁骛的工作,自能不受末节枝叶的事所困扰;⑤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精美《楞严神咒》手抄本字帖领取
10、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生起烦恼,但不必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墙上的几个墨点不放,黑暗就会占据你的视野;如果总是执着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会让你失去完整的人生。放过自己,不折磨自己,也是一种放生。——圆平法师
11、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
12、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概念和佛教的三大革命(教理、教制和教产革命),并且倡导佛教为活人服务。
13、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4、杀生也有开缘,如从大慈悲心出发,杀一恶人以救众人,也是大担当。
15、以空灵的心态应缘受食,能够净化我们内心深处的习气,能够净化我们内心深处的无明与贪爱。这便是“先为施主家,咒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
16、关于佛家的关于淡泊名利的句子大概如下:
17、无明表父,贪爱表母。那么,让“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岂不是让我们的无明与贪爱福乐百年?当然,这个“百年”,也不是百个三百六十五天,而是指一个时段的福乐境界。
18、佛教里说的受戒一般就是守五戒,戒杀、盗、淫、妄、酒。若修行人受十戒、菩萨戒等,就要守十戒、菩萨戒等戒律了
19、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没有。
二、佛说不要抱怨别人
1、对于根机渐渐纯熟的钝根众生,佛陀讲《法华经》、《涅槃经》教化。开设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法的权巧方便的教化,是为了令这类众生明白佛陀讲法是为众生了脱烦恼,获得自在,终成佛。
2、居士与僧人交往的注意事项
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4、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让别人一步,别人才会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窄。越宽容,越宽。不与君子计较,他会加倍奉还。不与小人计较,他会拿你无招。生活,因梦而美好。人生,因梦而苦闷。然而,再难的道,也有尽头。再长的路,也有出口,坚持就会有光明。
5、任何时候,都不要瞧不起别人。鸟活着时,吃蚂蚁;鸟死后,蚂蚁吃鸟。一棵树可以制成一百万根火柴,烧光一百万棵树只需一根火柴。所以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你瞧不起别人时,只不过别人不和你计较
6、在佛教中,我们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娑婆有“堪忍”之义,即堪能忍受,堪能忍受十种恶法(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
7、以释加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教化作为一个参照,静下心来对照自我,会发现佛陀所教化的众生的各种毛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显现出来。其实,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重视。
8、答曰:佛教所说的福,不是有钱,不是有势。佛教所说的福,就是心宽,就是有容,所谓心宽为福。譬如,我们原来很纠结的事,现在不太纠结了。我们原来很烦恼的事,现在不太烦恼了。我们放开了,我们心宽了,这就是我们有福了。
9、谈到杀生,人们自然会想到吃荤与吃素的问题。其实吃不吃肉还是第二步,主要的是在于杀不杀生。有的居士说,我可以不吃肉,但是我的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吃肉,说的也很在情理,所以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我们不能去纠结。
10、鱼朝恩当即有省,从此对慧忠国师更为钦敬。
11、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12、男欢女爱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视频)
13、佛教中的一事一物,都是表法的,都是教学道具。莲花也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转烦恼成菩提”;莲花“花果同时”,即开花时莲蓬中已有子形,非从小长大,代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皆具佛性”。
14、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就是方便般若。
15、①文字般若:“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这句话是文字般若;
16、什么是如来坐?诸法空相,我看过宣化法师讲的《法华经》,宣化法师慈悲、柔软、忍辱,诸法空相这三条完全具足。而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诸法空相,按字面理解不了。从禅定入手,达到诸法空相的境界,你才能讲《法华经》,这样你才人法二空,无我、法二执,才能把《妙法莲华经》的佛妙、法妙讲出来。否则你照本宣科、以文解义,讲不透佛法的真实意思,你只是在做人天福报。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法规定了这三条。我学佛净、禅、密行二十年,只字不敢提“讲法”二字,快到第三十年我才敢说一说。
17、人生需要四种修为:一是忍得过。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不逃避,直面惨淡的人生。四是放得下。放下偏执,放下记忆,放下不甘,放下欲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18、渔夫回他,那我现在在干嘛。
19、我们借助于这个法相,淡化我们的美食相,解脱我们的美食相。广义地来说,那就是淡化我们的习气,淡化我们的执着。
20、比如:“世界”出自《楞严经》,“单位”出自《百丈清规》,“导师”出自《譬喻经》。还有像:“平等”、“方便”、“想入非非”、“隔靴搔痒”、“半斤八两”、“回头是岸”、“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等等,汉语中的词语、成语、常用语、俗语都是来自于佛教。在改革开放之初,赵朴老曾说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三、形容不与人计较的佛语经典语录
1、这虽然是禅宗里面的话,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里也很常见,有许多时候不要太计较,就像坐禅本身就是要活泼,你如果斤斤计较,你禅也参不好。
2、一切众生,皆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不要说三界众生,即使超出三界的菩萨,他也有少分无明,及少分贪爱,他不能完全地融入“本然如是的自心境界”,他仰慕佛的神通,他仰慕佛的智慧。他的这个仰慕,依然是个无明,依然是个贪爱。
3、别等到物是人非后,才懂得珍惜;莫抱着记忆的残片,在伤感中怀念。该做的事,不要拖延,错过今日,简单亦是奢望;该见的人,切勿随意,失之交臂,相遇或为永诀。曾经很遥远,能忘的,尽量尘封,少负重涉远;未来还没来,可想的,适可而止,多脚踏实地;唯当下急,岁月匆忙,稍不留神,两头皆已成空。
4、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5、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6、平常人说“我也有慈悲心,”殊不知,不静坐,你的慈悲心就不是真慈悲。我们天天吃的蔬菜有化肥、农药、污染物,何况没吃素前吃的五辛之荤,这些毒素在我们的体内积累。不通过打坐将它们排出来,它们就会在体内作怪,和外面的魔力相通,通不通由不得你决定,它本身就相通。这些东西一作怪,你慈悲心能发起来么?遇到点困难、麻烦,立刻就毁掉。没遇到麻烦时,还觉得发菩提心真好,遇到点困难马上就退缩。慈悲心是靠我们修持、修证到那自然而然发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不是佛赐给的。
7、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8、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六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9、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0、从佛教的究竟意义上来说,一切的言说都是文字游戏,犹如画饼充饥一般,但了解佛教与人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佛教对人生的意义,毕竟在人生之路上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步。在生活中运用佛教的理念细细品味人生和实践人生,一方面,未来的人生之路定会越发宽广和长远;同时,美好人生也会对佛教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这样,佛教与人生相互促进,产生积极的互动,共同提高和进步。
11、实际上,我们时时处处都生活在自性之中,就是时时处处都具足六般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说不要抱怨别人【51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