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恋与攻击性关系的元分析
1、当超越底线的行为、对待再次发生,你需要终止交流和沟通,并且告诉自恋者由于底线已经约定好,除非你能获得尊重否则你们之间将无法继续沟通。在明确底线时,你需要表现出果断、坚决的态度,而非暧昧或看似有机可乘的。但你需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底线就在那里,是无法改变的。
2、荣格曼陀罗绘画分析师(中级)
3、尝试做一个自我分析,简单的办法就是列出自己的性格优势以及劣势,同时列出与自己的性格相关的真实事件。假如你的自我分析中只有优势只有成功,那肯定是自己在骗自己。通过自我分析,一个人甚至可以找到命运的曲线。性格决定命运,人站在命运之上,根据自己的经历产生的态度处理接下来的问题,命运也不过是这样的不同事件的连接。自恋的人会因此找回自己的真实。
4、◆应对:由于自恋的人只是为了坚持自己而反对他人,所以要抢占先机,先提出你的计划,再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比推翻他们的计划效果要好。
5、那句话使高智商人士的言论发生了扭曲。这里是:我已经对其他地方的人类智能多样性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曾说过,由于传统的衡量标准是臭名昭著的智商,所以智力的某些方面并没有得到认可。
6、即便如此,要理解自恋和自尊之间的区别并不需要高度的微妙理解。如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7、他们认为,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对临床上自恋障碍患者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后现代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所以研究自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而不单单是内驱力或假设力比多的问题。
8、当然这都是在无意识下运作的,或者换句话说母亲的行为是被无意识推动的,大部分情况下她也毫无觉察。
9、认同(identification):
10、自尊问题、情绪困扰个人成长、关系问题
11、在人际互动中,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去分享生活本身,而是努力的保持自体感的稳定,所以他们往往不能够享受真实的生活,注意力很多会放在自己是否,是否优秀上面。
12、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明自己是个大胖子,五官也不行,还逢人张口乱贬低别人,还洋洋得意讲自己多么地漂亮,怎样怎样的……
13、那么对于这个人而言,"不产生欲望"就是一种应对机制或者叫心理防御机制。
14、健康的自恋与不健康的自恋是两个相反的极端,更多的人是处在中间的某个位置,或者稍微更偏近健康的一端或不健康的一端。究其原因,我们需要真心实意爱自己。只有真诚地爱自己,才能真诚地爱他人和爱世界。
15、(一定要标注“需要润色”否则通不过!)
16、我们刚才说弗洛伊德有一个原发自恋到继发自恋过渡的理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变呢?
17、所有的这些角度是分散的,没有被整合为一个理论。所以从弗洛伊德开始就产生了困惑。困惑还在持续,因为今天我们并不同意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假设。
18、自恋性防御的人至少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反复指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人。
19、对待过度自恋的人,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
20、这是科胡特的一个重大发现。科胡特发现他为什么要让自己跟那个客体如此的不分离,把对方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自体客体,而不允许对方独立存在自己面前呢?
二、性 攻击性 自恋 关系
1、VamikVolkanMD,因将精神分析应用于化解种族冲突和修复社会创伤,五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精神分析领域重要的两个奖项——弗洛伊德奖和西格尼奖双料获得者,连续15年荣膺美国佳医生(同行评议),出版了58本专著和超过400篇的专业论文。
2、自尊:对意义的重新思考,令人烦恼,作为一个学习实现和超越的学生,我对所谓的自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澄清这个术语,因为除非你理解了真正的意思,否则整篇文章是无法理解的。
3、我们有的男人喜欢把自恋的价值定位在外在的、透过感官可以触摸到的东西。因为我们过多地活在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中,而与外界保持着冷淡的关系,同样,我们也会对旁人的感受或痛苦视若无睹,这就是过分自恋者的特征了。
4、自恋癖也称自恋症、影恋或纳喀索斯症,是指个体热恋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有强烈性欲要求的状态,是一种以自己为性爱对象的性偏离。自恋癖者的性欲对象是自我,通常变现为影恋,即对当时当地的本人有强烈的性欲求,把自己或自己的镜像当做性行为的对象,也有以过去的我、未来的我或理想的自我作为性对象的。自我赞美是自恋癖的突出特征。
5、首先,是作为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原始自恋这一概念。弗洛伊德说对自体的投注先于对客体的投注。现代对婴儿进行观察的研究结果显示,开始与客体联系的时间要远远早于精神分析理论所设想的。
6、但真诚的道歉,又是被损害的关系能够得以修复的必要条件。但自恋性个体往往回避真诚的道歉,他们会发展出一系列,其他人际互动方式来代替道歉。
7、我将给大家概要地讲述一下关于自恋的重要的几个模式。我将从弗洛伊德的概念开始,然后讲科胡特和康伯格的贡献。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温尼科特的真实自体这一概念。然后我会谈谈鉴别诊断的问题,特别是自恋和边缘障碍的区别。后要讲的是调节。
8、生命力的动力有三:自恋、攻击性、性,这里的自恋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名词,类似于我们一直会维护我们是“好”的这种状态,所以当我们无法处理深层次的关系时我们就会阻断这种关系的发生,以避免在深层关系中破坏到我是“好”的的状态。杨丽萍事件中的父亲很明显是不懂得处理父女之前的亲密关系,所以他采用了无底线的支持女儿疯狂的追星行为,这种爱很明显是没有原则的爱,忽略个人情绪的爱,而这种无底线的爱往往会让自己的亲人受到巨大的伤害。
9、健康的自恋,能够区分自己的想象与现实的差别,在面对理想的同时,立足于现实。对世界、对他人的评价都比较符合实际,能够较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而不健康的自恋者难以区分幻想与现实,凡事凭主观想象。他们要求现实一定要达到“美好”的程度,沉醉于自己的幻想。对他人强求,要求别人一定要对自己好,却又不停地抱怨、感叹人心叵测、生不逢时,在讨好他人的同时,却不信任他人,甚至对他人充满深深的敌意。
10、正常婴儿的夸大幻想是更加现实的。
11、一些人赚了足够多的金钱后便辞职了,赋闲在家或周游世界。但空下来之后却发现,生活反而没有了之前那样的快乐。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有成就感、创造性的工作,能充分释放力比多。没有了创造性的工作,力比多释放的其他途径又不能建立起来,是这些人痛苦的原因所在。
12、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前提之一是母亲和婴儿间的和谐相处。这意味着,在童年早期,没有巨大的挫折,没有素质性的巨大的口欲期攻击性或对攻击冲动的恐惧的承受力不足。那么口欲期的攻击性冲突就不会太大,以致要通过融合自体和客体表象来应对,或者用科胡特的话说,这个人就不需要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父母意象。当自我理想不必与其他的自体-客体表象融合的时候,它就可以以正常的方式朝向现实的理想发展。那么现实和理想间的差距就会变小。带着很多美好体验的与母亲的和谐关系被内化了。这些美好的客体表象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佑护,伴随着这个人前行。
13、◆应对:面对那些喜欢炫耀自己的车、房、收入、学历甚至经历的人,礼貌性地夸赞几句就好,他们并非想给你难堪,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弱小的自尊,没有必要因此和他们抬杠,一句小小的质疑都能够点燃战火。
14、②第二个阶段就是理想化,要给予他足够多的赞赏,来保护这个时候孩子心里刚刚生出来的雄心、报复、理想。这个时候你给他足够多的赞赏、认可及允许,那么他的这些野心特质就会得到发展。
15、但是如果孩子在与母亲的自恋性和谐上严重受伤的话,夸大自体就不能在面对现实中被驯服。它以原始的形式保存,并要求夸大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孩子体验到来自被尊崇的父母的创伤性的失望的话,理想化的父母意象也会以未加修饰的形式保存下来。然后它就不能被转化成为减轻紧张的结构。它可能会继续作为原始的过渡性客体存在下去,以维持自恋性的平衡。
16、作为死人的心理表征的储存库,而他们从未与之有过亲身经历的儿童,被称为替代儿童(Cain&Cain1964;Green&Solnit1964,Volkan&Ast1997)。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心理基因”。它影响、或改变了儿童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并体现在儿童不知不觉中被迫执行的任务中。如果孩子不能整合存放在里面的意象,分裂就成为永久性的和防御性的。如果存放的意象,没有与孩子的其他自体表征整合在一起,并且被母亲、或其他人视为理想化的;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基于被存放的东西,而发展出一个夸大的自体。
17、阅读科胡特的理论,我们发现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是他对自恋性人格的定义的核心,他说(1971):
18、澄清一些误解(关于自恋,自恋障碍,自恋神经症概念的澄清):弗洛伊德和科胡特对自恋的理解不一样(很容易把他俩对自恋的理解混为一谈):弗洛伊德:力比多灌注于自我VS科胡特:自恋力比多的灌注一个是,投注的内容不同(一个是性,一个是自恋);另外一个是,不是根据它(力比多)的投注方向(投注于“自体”或者“客体”)而定义自恋。换句话讲:力比多的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19、我们还注意到了另一个干扰修补对立的自体,和客体形象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指:母亲、或其他照顾者将属于成人的自体、或客体的形象,存入儿童发展中的自体表征中。像这样的沉积,会对儿童同化凝聚力自体的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沉积的外部意象,不容易与儿童发展的自体表征相结合。例如:母亲对死去的孩子、或已故的父母,有相当良好的心理表征,可以将这种心理表征放入活着的孩子中,从而使孩子的自体表征成为一个特殊的容器。沉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投射性认同。它是稳定的,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可以持续一生。
20、第二个批评是对他理论中暗含的经济原则:每个人所具有的力比多的量都是有限的,要么朝向自体,要么朝向客体。如果自体已被投注太多,就没有精神能量-没有力比多-留给客体了。
三、自恋 性 攻击性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1、在狭义的自体心理学阶段,科胡特他甚至提出了自恋力比多这样的概念。(不过后来基本上放弃了这个概念。)
2、克恩贝格的夸大自体,是由三个要素融合而成的:真实自体、理想自体、和理想客体。真实自体是孩子的特殊性。在孩子的环境中,早期与母亲、和其他具有母亲职能的重要人物的体验,强化了这种特殊。理想自体是被赋予权力、美丽、或财富的自体形象。补偿孩子在他、或她的环境中的规范挫折感。理想自体形象还有助于孩子管理令人不安的、和困难的早期情绪,如愤怒、和嫉妒。理想客体是对无限给与的母亲的幻想形象。
3、自恋是自己对于自己过分自信过分自满的一种陶醉入恋的心理表现。这种表现在生活中会表现在过分的爱慕虚荣,夸大自己,爱打扮爱臭美等。同样,自恋也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当这种感觉遭到否定(或者是追星行为遭到打击,或是偶像遭遇丑闻失去可攀附的理由)就会转为对偶像的极度仇恨乃至人身攻击。
4、与自恋者相处,或者与有自恋性格特征的人相处时,在确定要努力维系、改良这段关系之前,不妨思考一下,“我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我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5、我们自爱的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是理智的,我们尊重配偶的意愿和选择,不盲从也不抗拒对方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习惯,就算双方有矛盾,也能找到调和的办法。而不像自恋狂那样一遇到问题,就回避,或者离开甚至人间蒸发。
6、疑病(hypochondriacs):
7、有了爱的对象,避免了力比多在自我中的淤积,减少了自我关注,这为开启心理健康提供了可能。当然,伴侣关系中也有痛苦,但这些痛苦会弱于自我淤积之苦。毕竟,关系中虽有痛苦,也会有温暖和释放,而沉溺于自我关注所带来的痛苦,似乎是绵绵不绝的。
8、那么怎么去判断人际中的对方,是否在使用自恋性防御呢?研究发现,使用自恋性防御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往往会有以下清晰的表现:
9、我们过度自恋的男人往往自认为英俊潇洒,随处照镜子,借着车窗照,对着电梯里的镜子照,甚至是路边的臭水沟。自恋使我们男人盯着自己脚尖上的灰尘,完全忽略了周围的世界。
10、分裂作用(splitting):
11、婴儿对占有和能力的需求不是排他的,而是要变得可爱,能够被他爱的人和他希望爱他的人所接受。
12、我们正在谈论的自体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某种东西,但并不是自我。它遍布所有的场合。它是个人与客体相对的整体。这是主体把自己当作客体的这样一个心理瞬间。所以当某人说,我是一个年轻人,我想要出去跳舞,但有时候我害怕年轻的女子-这是关于自体的一个陈述。
13、现在我试着简短地总结一下科胡特和康伯格的概念的主要区别:
14、疾病别名:自恋癖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精神病科症状体征:个体热恋自己的身体自恋癖也称自恋症、影恋或纳喀索斯症,是指个体热恋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有强烈性欲要求的状态,是一种以自己为性爱对象的性偏离。在文学作品中很早就有了关于自恋癖的记载,其中著名的是古希腊神话中有关纳喀索斯的故事。纳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美貌出众。女神厄科向他求爱,遭到拒绝,后幻化为回声女神。诸神因此对纳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纳喀索斯症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称。
15、我喜欢的音乐有很多种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等。但是我喜欢的音乐是古典音乐。因为这种音乐的节奏美妙和柔和,听完音乐后,你会感到很放松,而且会忘记现在所有的不愉快的事情;与流行音乐不同,古典音乐有其真正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所以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16、现在我们来简洁地陈述一下,在康伯格的眼中,自恋的病人描述自己的方式:
17、康伯格对病理性自恋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他视其为一种防御结构:
18、自恋性人格和神经症病人有整合的自体,即便自恋者的自体是高度病理性的。
19、似乎承认了我们对他人的需要,就仿佛承认了自己是脆弱的,无能的。
20、防御机制这个词早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后来被心理动力学派继承了这个专有名词,但考虑到这个表述并不太严格,现在多半称之为“应对机制”。
四、性 攻击力 自恋
1、当发现在自我关注时,比如努力想着怎样让自己开心起来,试图想通某个自我问题,以及对于自己利益、前途、容貌等的过多关注等,不妨停下这些关注,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学习、娱乐、工作、聊天、做事等)。这是在主动调节力比多释放的途径,从自我关注中走出来。
2、在本报告中,我将只关注APA诊断手册中描述的、具有自恋人格组织的“典型”的人。这些患者拥有一个相当稳定的、夸大的自体,远离渴望的自体。
3、静心年度献礼——只需9元,让郭会伦老师带你通览精神分析
4、(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给予一些人低尊重,给予另一些人高尊重的初计划,可能是一种将他人纳入尊重计划并希望得到好结果的方法。坏主意。
5、我将以调节结束本次的讲座。这个问题是重要和复杂的,所以我只是给你们讲一些关键点。学习调节的过程必须在督导下进行。
6、自恋狂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我亲戚中就有一个自恋狂,自己以为不得了,不出去去找工作干,一天就在家里打游戏,点型的肯老,亲人怎么劝都不会听,游戏是自己大的空间,总感觉某一会掉馅饼,小钱看不上,大钱又没有,生活在一种虚拟的空间里,始终认为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未来的百万富翁,说话自欺欺人,这种人就是家人的悲哀
7、我们是相信一个人天生与他人连结在一起,还是相信他主要是对自己感兴趣,他去寻求与他人的联系仅仅是因为他为了生存做出的选择?你能想像得到这也会给调节带来很大的区别。
8、自恋型人格障碍被收录到了美国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也就是说,自恋到了一定程度,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在手册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了:自我意识过高、无上限地幻想成功、权力、爱情等,认为自己对其他人或者情况是的、极度追求他人的崇拜、常利用他人、缺乏同情心、常嫉妒他人或者认为他人嫉妒自己、行为傲慢粗鲁。看看这些症状,就知道与自恋到病态的人相处是矛盾不断,困难重重。
9、因为自恋者往往渴求关注,Ta们想说的、想得到的东西总是Ta们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而自恋者也希望在你的主观世界里,能把Ta们的需求放在头等位置。因此在与自恋者相处时,潜在的受伤者可以尝试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机,多次察觉自己的感受和内心状态。如果你的确被自恋者的需求淹没,良好的自我觉察可以帮你摆脱这些干扰。
10、调节师必须接受病人的所有的移情,无论是理想化移情还是镜映移情。当调节师就像一个很能理解的母亲,能够看到/镜映孩子/病人所呈现的一切,自然调节师就很好地意识到这种移情会是一种防御结构。这里我们又接近康伯格了。他的防御源于假自体的存在,而假自体的形成是为了抵御无能、不被爱、不安全和反应性愤怒的感觉。要让病人看到这种防御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接近他的真实自体。
11、不成熟(原始)的自恋:是病理性的和初级(原始)的自恋。
12、所以我们看到,病理性的自恋不可能与童年期自恋一样。
13、原生家庭的真相——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程炜团队揭示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的脑结构基础
14、家庭环境。单亲家庭在自恋癖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单亲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亲昵可以是含有性的内容的,常可使孩子产生与尊亲同意识或潜意识。另外,父母是因感情不好而离异的,那么父亲或母亲对对方的怀恨和不满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使孩子觉得他人都不可爱,不宜接触,而促使自恋癖的产生。
15、反而会批评孩子自私,不成熟,过度索取等等。也就是说母亲为了避免自己自体的现实缺陷和不,儿童被当做了有缺陷的客体。
16、但如果我们克服了这部分,那将会收获更加亲密和自在的关系。但总的说来,在生活中做这样的尝试,是有二次伤害的风险,所以安全的方法是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17、一个人跟你互动的时候,他不是在跟你互动,他是在跟他心里的某一个客体互动,也就是说你不在了,你变成了他认为的那个你,当你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不在,他还是在跟他心里的自体客体在互动。
18、心理防御机制其实并不是"自欺欺人"或者"自我欺骗",而是当一个人在现实中遭遇到了一些事情之后,在当时的情境下所采取的能保护自己的应对方式。一旦这个应对方式在初遭遇创伤性事件时发挥了作用,那么在下一次这个人遭遇到同类型事情时,就可能直接采取同样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
19、科胡特在《精神分析之道》中,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力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从力比多是“性(攻击)”还是“自恋”,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上,提出了革命性的“突破”),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借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20、首先自恋这个概念在精神分析中,是弗洛伊德先提出的,不是科胡特,只不过科胡特扩展,修改了他对自恋的理解。
五、自恋,性,攻击性
1、个体为对抗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形成一种相反的情感或行为反应。典型的是强迫症的症状,患者所努力追求的清洁和次序感,是反抗他对肮脏和无序的本能要求。
2、精神病人表现出对外部现实的显著妄想,常带有被迫害的意义。患者从别人身上感知到了自己的感情,然后根据这种感知而产生行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见的被害妄想)。
3、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
4、从瓦解(边缘障碍)经过平衡的调节(自恋障碍)到冲突(神经症)。
5、也不知道自己哪来那么多自信,遇到这种人,只有听听他胡言乱语罢了,可别较真,这种人有时自恋得分不清东南西北,只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
6、科胡特的理论比较成体系,他有他自己的理论、临床解读、病理学的解释,还有调节模式包括调节态度的要求。
7、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见到很多自恋的人。近日发表在《心理学公报》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自恋的人不仅自满,他们还更可能带有攻击性,甚至有暴力倾向。这篇元分析综述考察了自恋与攻击性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刺激他们(或者说挑衅)的状况下,这种联系是否会更强烈。
8、而科胡特的自恋,就意思比较丰富了。首先它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9、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对使用者来说,这一机制能改变现实情况,使其不必面对现实。但在旁观者看来,他们的感觉和行为却是古怪的。
10、所以,力比多、攻击性、关系和自恋从何而来?从人类以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我”存在并需证明之而来。
11、自恋症也叫纳西斯症。纳西斯是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一个主人公,他爱上了自己的水池中反映出的影子。要条下去拥抱它。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伊德认为这是种力比多投注于自身造成的心理疾病。自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原发的。在正常情况下,原法的自恋力比多的一部分可以终生存在,在对维持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满足的很好状态是必要的。如果显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使人身体或心理受到创伤,迫使已经投注于外界的力比多由外界对象撤回成自恋力比多而不恩能够找到返回外界对象的途径。力比多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能力,这就够成了病态,形成自恋性精神病。力比多——神经系统的能量,他的过量积聚回使人紧张,如果受阻不能沿正常渠道宣泄时,就会向异常渠道宣泄,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12、症状自恋的病人有些什么痛苦呢?
13、健康自恋的人,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他们爱自己,也爱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希望自己过得好,也愿意别人得到幸福;而不健康的自恋者,他们难以区分自己与他人,表面上看上去他们自尊心很强,而实际上,却是因为无法相信自己。他们往往以自我中心,并且到了不会为他人着想的地步,他们在夸奖别人的同时,总是要表明自己更优秀,甚至不惜贬低他人来标榜自己。
14、否认(denial):
15、边缘性人格的病人的自体和客体表象都是破碎的,通过分裂的机制这些被分开了。
16、我们在这儿就简单地说几个代表人物,他们关于自恋的几个观点。
17、因此依赖自恋防御的个体无法,全心全意的表达感恩以及赞赏,因为对他们来说表达赞赏就代表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对夸大自体的侮辱。
18、这两种机制在一开始就是并存的。但我们看它们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它们几乎是彼此独立的。在适宜的发展条件下,原始和夸大自体的夸大会逐渐地被驯服,这意味着适应了现实。这个结构被整合到成人的人格中,并为我们的自我适应的行动和我们的自尊提供驱力能量。
19、比如说关系中自恋的一方,伤害了另一方的感情,自恋的一方会看似满含懊悔的向对方表达:“都是我不好,我一定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20、自恋的病人试图通过创造统一体(自我理想,真实自体和理想客体)来避免不相协的体验。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什么不一致了。
六、自恋与攻击性关系的元分析
1、克莱因理论认为自恋者将自己的自身完全投射到他关注的客体,否认自己跟客体的区别,或者完全不将自己和客体分开,而是当成一个人。
2、我们利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来论述关于新冠肺炎这个情况。病情存在是客观的,但是我们主观应该说房子这种病情的传播。经常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这样就可以避免病情的传播。
3、科胡特的自恋理论核心:婴儿原发的自恋幸福状态被,被养育者不可避免的照顾的失败,导致原始的幸福状态(原发自恋)被打破,为了企图恢复失去的幸福状态(重新回到之前的幸福状态),在原发自恋被不可避免地破坏后,发生了补偿行为,才发展出夸大自体和理想化自体客体(“继发性自恋”)。
4、我并不是要与讨论产生分歧,但有必要指出,这些被伤害的人大部分是男性。此外,对女性存在动力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紧密地观察女性和这些黑暗男性之间的关系动力究竟获得了什么。
5、另一种情况,有的自恋性防御的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往往会希望伴侣可以预见式的共情自己的需要,通俗点讲,就是“如果你爱我,那么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我需要什么,你要是做不到,那就证明你不爱我,或者你的人品有问题。”
6、又称为合理化,个体试图从逻辑上合理地解释自己的态度、反应、想法和情感体验,并寻求道德上的可接受性,而真实的的动机是他自己未觉察道的。
7、防御是自我用来趋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主要是能引起个体焦虑和攻击性。
8、所以我们看到科胡特认为病理性自恋是一种被中断的成熟过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性 攻击性 自恋 关系【108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