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的交友性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直是纵横之祖,全不似圣贤门风。
3、前段时间,忙着打乒乓球比赛,结交了一位乒乓球教练。乒乓球可谓是我强项,自小便有这样一项兴趣爱好,水平也自认为还可以,以至于在比赛前便是自信满满的。可后来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来参赛的队伍里面,几乎都是有几个水平不错的队员在。
4、“那将是一个融合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方法,中国文化的精神的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世纪这才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真义。”
5、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6、将自我想象成独立于他人的完整无分的个体,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自我中心主义的主张,是这个“太自我”的时代的种种病征的根源所在。思想的错乱导致的行为的扭曲,触目皆是。这种扭曲甚至造成了某种“反向的知行不一”:思想卑鄙到了行动上无法实施的地步。比如,很多人骨子里认定人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就应该自私自利,但在具体的生活里,却又无法将自己笃信的自私原则贯彻到底。那些侈言“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其实是根本做不到全无牵挂地死去的。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将自我理解为原子一样不可分的个体、从而将自我和他人从根源上割裂开来的思想,在道理上压根儿是说不通的。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不同,不相为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9、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孜孜不倦的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反复纠结——
10、论语|八佾文化的流变和传承
11、(赏析)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往往想让别人来承担,但是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不管谁来承受结果,其后的性质是不会变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战在对方的立场想想,这应该是我们终身奉行的做人的原则。
12、追求幸福是人的普遍的本质倾向。而幸福的基本内容就在于人的自我保存和自我实现。而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总是以他人的自我实现为前提的,或者说,每个人的自我实现当中都包涵了他人的自我实现,这样一来,通过立人、达人来实现立己、达己的目标,也就成了人的普遍倾向。而这种倾向就体现为孔子哲学中核心的概念——仁。换言之,仁就是人性的内涵。
13、作为一个社会长期以来的习惯和常识的积淀,礼总是某个时代人们普遍接受的行为范式。通常情况下,合乎时代的礼的规范的行为方式,才能给关联着的彼此双方以正当的合宜感。习惯和常识中当然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清明扫祭时很多地方有烧纸钱的风俗,如果从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来考察,就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行为。但即使“极端理性”的人,完全背弃礼俗也会引起内心中持久的不安。人的举动从事能自主地依据礼俗的规范,甚至遵从那些不尽合理的习惯,是需要更强的主动性的。并且,在这种自主的遵循中,人的主动性得到了具体的实现。所以,《论语》此章不讲“克己为仁”,而要讲“克己复礼为仁”。
14、古往今来的智者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识人鉴人的名言和方法,比如:
15、孔子所说朋友分为好朋友三种,坏朋友三种好朋友(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坏朋友(损者三友)即:有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所谓益者三友指的是,正直刚正不阿的人,宽容的人,有广博学识的人。所谓损者三友指的是,性情特别暴躁的人,特别优柔寡断的人,以及心怀不轨不择手段的人。
16、但几百年之后,随着老百姓生活知识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趋向于多元化,《周礼》的地位开始衰落。
17、当《周礼》的时代意义已经饱和时,在民间的影响力是自然而然会降低的。再加上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一定会趋向于多元化,这也为春秋时期周礼的崩塌,埋下了伏笔。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译文:(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20、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中的王道与柔和
二、关于交友论语告诉我们
1、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这和老子所说的“大器免成”是一个意思。试看后世真正的儒家人物如诸葛亮、范仲淹、张载、王阳明、曾国藩等人,都是可以上马杀贼可以打天下,下马读书可以治理天下的,不拘于某一各方面的作用。如范仲淹年轻时候就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理想,所以后来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的儒者胸怀。这和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行呢,就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样的道理。这才是儒家所称许的“君子”之风,是真正的救世精神,也是真正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2、还您一个清晰而富有生机的中国哲学!
3、大概是20岁左右,才买了第一本《论语别裁》,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简装版的,2本上下册,后来又买了第二本精装版的,一册,2012年的时候在网上又购买了一套《南怀瑾选集》10卷,那是在南怀瑾圆寂之前的几个月。至此,我有3本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随身带着一本,床头柜子放了一本,家里还收藏了一本。
4、孔子文化丨孔子传奇一生的背后,你了解多少?
5、《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中的为人之道
7、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中的规矩
8、《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的《论语》共二十篇。
9、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
10、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一直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人物,《论语》中所记录下的他的话语,教会了我们很多的做人之道,有的人甚至将一些句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终生奉行,而《论语》中让人受益的,莫过于孔子的“交友之道”。
11、所以,提高自身的修养,绝不仅仅是在同事、下属、朋友等面前深具涵养、不急不躁。
1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13、人有多面,自知不易,识人亦难。
14、冯梦龙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人对儒家的批评,更加彻底,直接指出儒家都是假的,其实都是纵横家。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8、还有: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9、既然富贵有偶然性,那么,人的自我实现的目标,应该朝向那些有真正必然性的东西——“我欲仁,斯仁至矣”。
20、有人攻击中国文化,说中国文化没有关怀,没有对真理的探索,也就是没有哲学,没有宗教,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等等,并且把这一项作为东西方文化差距的重要标志。说是西方的文化的宗教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西方人有信仰,所以西方诞生了“自由”、“民主”、“平等”、“宪政”,也诞生了灿烂的科学技术以及发明创造,由于中国近百年来的落后,严重打压了中国人的自信,以至于中国人也自觉不自觉地步西方人的后尘,这种思潮到了“五四”时期达到了高潮,第一次从中国人口中高呼“打倒孔家店”和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三、论语,交友
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中的为人之道
3、儒家强调的“礼”今天当然还是有价值的。但一定不是睡觉不能躺着,也不是吃肉只吃方方正正的肉。而是跟所有人相处时,都能让他感到舒服的社交技能。至于这个度,就看个人的拿捏把握了。
4、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5、比如关于交友之道,应该掌握什么原则呢?我们就可以在《论语》中探寻启发。
6、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7、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8、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9、我们与上级交往当中,上下级之间本来是要有点儿距离的,和朋友交往也要有一点儿距离,即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把这句话扩展开来,其实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都可以用到。
10、将“好逸恶劳”理解为人的本质倾向,在今天的时代氛围中仍然是颇有市场的。在一个高扬启蒙的时代,未经理性检验的观念却总能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平正清醒的目光在一切时代里,恐怕都属难能吧。人真的是“好逸恶劳”的吗?我们只需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就够了:设想给一个人好的居住和饮食条件,但却禁止他从事任何意义上的活动,有谁能够承受这样的生活呢?看看我们身边那些痴迷于“博弈”的人,有谁不是乐不知倦的呢?稍作思考就能知道,人想要逃避的其实只是被强迫的劳动。因此,理想的社会不是让人免于工作,而是要创造条件让人们追求符合自己的性情或能够满足荣誉感的劳动。
11、南师的很多预言都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会实现不了吗?
12、注解: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2015年举办的“沟通与汇聚:第五届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主题发言稿。全文收录在黄盈盈、潘绥铭主编《中国性研究》2015年第一辑,总第35辑,即将出版。
13、对比几种关于孔子厄于陈蔡的经历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所谈道理的朴素和具体:
14、论语|里仁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中的人品
15、我们再从一个故事中品读交往与交友的区别,并且也来看看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交往上的技巧运用。
16、差不多在半个世纪后,叶德辉在1902年于日本欣然见到《医心方》,1903年便刻印出他辑佚的《素女经》等六篇文字于他编着的《双梅影谙丛书》第一卷中。所以,当代的出版物中,不论如何吹嘘是“珍本”,“古本”,其实印出来的《素女经》、《素女方》、《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都是翻印叶德辉的辑佚本。
17、人之为人,在自我保存之外,总要追求自我实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自我实现的具体表现就是富与贵。孔子并不简单地排斥富贵,但却指出,富贵的获得是有其偶然性的:
18、孔子文化丨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19、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0、论语|里仁见贤见不贤中的心性
四、论语中关于交友
1、经典电影,经典桥段——不解释。
2、先戏两乐,交欲为之,曰智(知)时。(男女双方应先互相嬉戏,等到彼此情动意感,均产生了强烈的性欲时,才能交合,这就叫“知时”。)
3、论语|里仁求为可知中的观心自在
4、读书联盟,关注读书会,服务读书会,有志于做国内所有读书会的服务者,打造一个读书会的资源整合平台,欢迎朋友们点击公共号关注。本平台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礼啊!有人说,我约炮就不用礼了呗!即便约炮你也不能一见面就直奔主题吧,还得喝个红酒,说几句好听的吧!即便你跟自己的老婆滚床单,也要甜言蜜语吧!
7、记得那年我考刚上岸,是在一个局里从事办公室岗位的工作。办公室是一个单位里面较为综合也是较为繁琐的部门,它不像其他业务部门有着各种职权,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相反它是一个辅助性的后勤部门。若拿红花与绿叶作为比喻,红花就像是业务部门,绿叶则可以称得上是办公室。
8、看透一个人,首先要学会使用“利”字诀。
9、首先《周礼》的内容一定没做过科学的论证,比如它说,牛如果晚上叫,他的肉就是臭的,羊如果毛长,而且打结,他的肉就是膻的,这明显很扯嘛。如果有人吃了晚上叫的牛,觉得不臭啊!那《周礼》就会被人质疑了吧!
10、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11、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真不知他能够做什么,就像车子没了轮子,靠什么来行进呢?
12、如子夏在西河讲学,魏文侯尊其为师,风生水起,还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生,如吴起、李悝、李克等。而子张开创了“子张之儒”这一学派,在当时也是“显学”。学生们各自开宗立派,由于对老师的传授各自理解不同,所以学术上逐渐就会有分歧,但这对于学生的学生即再传弟子来说有些问题就感到疑惑了。
13、接下来我们看看“克己”与“复礼”的关系。对于克己而不能复礼的情况,朱子有过深刻的讨论:“然亦有但知克己而不能复于礼,故圣人对说在这里。却不只道‘克己为仁’,须著个‘复礼’,庶几不失其则。下文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缘本来只有此礼,所以克己是要得复此礼。若是佛家,尽有能克己者,虽谓之无己私可也,然却不曾复得礼也。圣人之教,所以以复礼为主。若但知克己,则下梢必墮于空寂,如释氏之为矣。”
14、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中的社会变迁
15、论语|八佾吾从周当中的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认识
16、(赏析)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嫉妒或厌恶,而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会讥笑或轻视,沾沾自喜,这都是不好的处世观念,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不断进步。
17、在交友的过程中,虹光发现性格直率的朋友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点,大家也可以这几个点作为参考,衡量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
18、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出自《论语·季氏》
19、《论语》,儒家经典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0、论语|里仁放于利而行中的持家之道
五、论语 关于交友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释义)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古人说君子与小人,如果不幸同朝共事,在关系君民天下的大事上,则必当据以力争,虽死不辞;而若非国计民生的大事,寻常交接往来,无害于义(对大义没有影响)。
4、在具体的礼俗中,人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人的主动性的具体实现,其实也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具体达成。而正如我们前面讨论人、己关系时谈到的那样:每个人都是通过立人来立己、通过达人来达己的。换言之,在人的主动性的具体实现中,自我和他人都得到了成就。对他人的成就,体现为爱。所以仁者能爱:
5、“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提点出敬畏之心来,而敬畏则是唤醒心灵的主动性的根本所在。
6、我们再从孔子的行为看看交友之道。孔子见南子,孔子见阳货,都没有拒,但不是孔子要跟他们做朋友!(《孔子圣迹图·子见南子图》,明·文征明书,仇英绘,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7、(释义)多想着责备自己,而少责备他人。
8、而在《论语》中对交友有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9、如果我们将说和乐统一起来,用一个今天的词来概括,那么,合适的概念应该就是幸福。《论语》首章提点出了幸福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使得我们前面论及的人的本质倾向有了确定的内涵:追求幸福。总体说来,中国文明的根本品格是此世性的。与其他以彼岸追求为核心的文明不同,在中国文明的深层意识里,此世是的目的,也是的过程。基于对此世幸福的敏觉,而生出对人的普遍的本质倾向的洞察。《论语》开篇即突出地强调说和乐根源于此,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的根源亦在于此。
10、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开设的通选课“四书精读”场场爆满,同学们亲切地称其为“杨子”。
11、论语|八佾君臣夫妻间的忠礼恩爱
12、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论语的君子交友讲的是成语:以文会友。出自《论语·颜渊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解释:高尚的人凭借才华结交朋友,凭借朋友辅助仁爱。
14、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
15、网上流传的“杨子语录”
16、建议自己购买一张集成sp2的winxp安装盘重新安装一遍系统无论是设置问题还是病毒问题都能彻底解决省心省时注意备份好个人重要资料祝你好运
17、王北面正领齐袪(整好衣领,理齐衣袖,表示恭敬),问曰:“先生何知之早也?”田忌曰:“申孺为人,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者俱不为用,是以亡也;田居为人,尊贤者而贱不肖者,贤者负任,不肖者退,是以分别而相去也;眄子之为人也,尊贤者而爱不肖者,贤不肖俱负任,是以王仅得存耳。”这里讲的是一个高明从政者都是大限度的容众,这样才能大限度地得人心。但这是对成熟的为政者而言,而不是针对门人和青年学生。而且是交往,是泛交,不是友交!
18、《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它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主要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是东方的《圣经》。
19、(3)Humana,C.&Wu,W.(1982).TheChineseWayofLove.HongKong:CFWPublications.(Thesamebookindifferenttitle)
20、一直播平仁学社直播间ID:189365897
六、论语的交友性
1、而如果某个人,寡言少语,不爱交往,却总是和某一两人如胶似漆,那此人你必须有所警惕和提防,如果不小心冒犯了他,很可能就会受到残酷的打击报复。
2、《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用今天的话说即:孔子在谈话中几乎不谈论功利,而是赞成仁义,相信天命。
3、舍得某种精神,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物质,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
4、首先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朋友,有三个特点:
5、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6、友多闻。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朋友。记住,有知识不算有学问,能说到还能做到,有真正的道德修养才算有学问。“多闻”可不是那些所谓喜欢八卦的“消息灵通人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交友论语告诉我们【106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