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义诗
1、受夏明翰的影响他的4位亲人四妹夏明衡、五弟夏明震、七弟夏明霹、外甥邬依庄也投入到革命浪潮之中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龄大的28岁小的仅19岁。
2、吉鸿昌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伟大的爱国者。
3、在给姐姐的信中,他写道:“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4、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时年仅28岁。
5、这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两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后两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6、“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山河在,我何惜此头”是吉鸿昌所作的就义诗。吉鸿昌,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名将。1934年11月9日被捕,11月24日,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作此诗。
7、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陷入低谷,中共许多工作转入地下。1928年初,夏明翰被调往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临行前,他向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告别,赠予妻子郑家钧一颗红珠,并附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善抚幼女继吾志,严峻考验不变心。”1928年3月18日,由于交通员宋若林的叛变,夏明翰在汉口东方旅社被捕。
8、1949年,躲过风雨的夏芸考上了武汉大学。毛主席得知夏芸的情况后,将其转到北京农业大学学习。目的是减少夏芸的生活支出,当时夏芸家里很艰难,北京农大对革命烈士的后代有照顾,夏芸符合这个条件,为了顺利成长就来了。
9、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0、1928年1月夏明翰奉命到湖北省委担任领导工作此时,整个武汉都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临行前,夏明翰特意买来一颗红珠赠予妻子并留下一首明志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
11、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12、就义诗表达的精神如下:夏明翰的《就义诗》表达的精神是:为了信仰与真理不畏牺牲、威武不屈的精神,表现出其为了坚持正义的理想而视死如归的壮勇。《就义诗》整体突出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气度。就义诗赏析:原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译文: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有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把我夏明翰杀了,还有大批的革命后代。作者抱着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枪,继续战斗,去迎接灿烂的黎明,被压迫的人民一定能够获得解放。
13、正是在这场罢工运动中夏明翰结识了湘绣女工郑家钧当工人和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夏明翰和郑家钧高举彩旗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列强!”“还我主权!”这时,停泊在湘江中的日本军舰派兵登陆野蛮地开枪镇压游行示威的人群当一颗子弹飞来郑家钧眼明手快推开夏明翰,自己右臂中弹。
14、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15、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生是应该树立理想和信念,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这个尤为重要,青春是刚刚起航的征帆,理想信念就像是海洋上明亮的灯塔,指引着航行前进的方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信念,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16、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17、吉鸿昌用铁骨丹心、英勇无畏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可以追怀的历史篇章,也成为照耀后人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火种。
18、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开展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夫工人罢工斗争斗争中,他们高喊“我们反对加租,我们要活命”的口号冲破军警的警戒拥到县衙前向县知事提出条件县知事多次敷衍委蛇被夏明翰识破他意识到此次请愿示威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行动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人力车工人的条件颁发告示减租百分之五十。
19、在生命的尽头,三封家书字字真切,饱含着夏明翰对家人的思念和期望,也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1928年3月20日,刽子手将夏明翰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一路高唱《国际歌》。临刑前,夏明翰问敌人要来纸和笔,用戴着铁铐的手,挥毫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20、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赓续“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追求。夏明翰英勇就义,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留下的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二、就义诗阅读短文答案
1、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2、在狱中敌人先是企图收买他,但他毅然回答说:“办不到。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敌人又对他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终于杀害了夏明翰同志。临刑前,凶手问他有无遗言,他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
3、夏明翰的童年基本上是跟着父母在秭归度过的。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屈原等历史人物事迹,忧国忧民意识和爱国主义种子也开始萌芽。母亲喜欢古诗词,每天给他讲一点,慢慢地给他讲完了屈原的《橘颂》《离骚》,后来,母亲又给他讲了《木兰辞》、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就这样,幼小的夏明翰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4、在以后几年中,他积极宣传抗日,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冯玉祥一起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把日本赶出察哈尔;
5、在给母亲的信中夏明翰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6、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就义诗》明·杨继盛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浩然正气冲盈在天地之间,耿耿丹心照耀千古.我的一生未曾为国效力,只愿化作一缕忠魂作为补偿.
8、1928年初,夏明翰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汉口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夏明翰抱定为革命牺牲的信念,便用敌人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分别给母亲、妻子和姐姐写下诀别信。
9、《就义诗》整体突出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气度。
10、杨继盛,明代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11、就义诗表示了诗人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以及怀着对同志的期盼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昂首阔步走向刑场
12、夏明翰少时酷爱读书怀有“工业救国”的理想1917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在校期间,他接触到进步思想与蒋先云等同学秘密组织参加了声援五四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游行示威组织成立了革命团体“砂子会”夏明翰对此的解释是“就要像砂子一样凝结成同官僚、军阀斗争同欺负我们的洋人做斗争创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五四”运动风潮波及衡州后夏明翰与同学一起发动罢课、推动罢市声援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他带领一个演讲团经常到各地演讲宣传。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就义诗(夏明翰诗)
14、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阳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5、所选诗歌的作者或是挥斥方遒的领袖、或是慷慨赴死的英雄,亦或是情感浓烈的作家。虽然他们“身份”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16、这首诗的特点一是语言朴素,没有华丽的词句,明白如话,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读来琅琅上口,使人易读易记,成为一首广为传诵的短诗,二是字里行间道出了作者的肺腑之言,古人说诗言志,诗是真实感情的流露,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听到作者伟大的心声,它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血肉凝成的诗篇。
17、夏明翰故居的陈列室里保存着夏芸2005年从江西寄来的书信复印件,这位烈士后人在信中情真意切地写道“在和平年代,要当好‘后来人’只有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工作……永远保持光荣传统爱国爱民,廉洁奉公……”
18、财经商贸系党员教师代表
19、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20、敌人又对他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终于杀害了夏明翰同志。临刑前,凶手问他有无遗言,他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
三、就义诗中写道表达了什么精神
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明翰
2、当然,坚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号,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作为一名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更早的树立自己的理想,要树起理想信念的旗帜,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状态,生活和学习状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规则意识,从基本的行为规范做起,把细节做好,把理想信念渗透到细节中!
3、在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血口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离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4、夏明翰出生于长江边上的小城秭归,就义于汉口,他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就义诗》,在江汉大地久久回响
5、1900年农历八月,夏明翰出生在父亲的任职地——湖北省秭归县。他的父亲夏绍范是清代一个阅历深广而不墨守成规的地方官员。1899年,夏绍范以知县职分发湖北秭归候补,1902年加封三品衔,进封资政大夫,代理秭归知州。夏明翰3岁时,父亲夏绍范以正品资政大夫的身份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考察。此次考察让夏绍范眼界大开,深受震动,他的思想也转向现代。
6、在民众的愤怒声讨和各方合力驱逐下,1920年6月,张敬尧不得不仓皇逃出湖南。为庆祝驱张运动大捷,夏明翰欣喜地作诗一首:“张督心藏刀,治湘一团糟。杀人又放火,民众怨声高。吾辈齐奋起,驱张胆气豪。张毒如老鼠,夹起尾巴逃。”
7、因受哥哥姐姐的影响在第三师范读书时的夏明霹很快成为湘南学联的骨干。成员大革命失败后,经夏明翰提议组织上派他到衡北、南岳等地从事地下游击斗争1928年春,夏明霹准备在衡阳搞年关暴动他在市郊秘密制造武器时被敌人发现遭到逮捕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割掉他的脚后跟、用铁丝穿他的手心逼他说出党的有关情况但夏明霹异常坚定,毫不动摇1928年2月28日夏明霹英勇就义,时年不足20岁。
8、就义诗表达的精神如下:
9、夏明震生于1907年是夏明翰的五弟在抵制日货运动中他成为夏明翰、夏明衡重要的助手同时也点燃了自己心中的革命火种1922年,夏明震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积极参加学生进步运动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明震任衡阳县农民协会委员长以及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长1928年,夏明震担任郴州特委书记1928年3月22日夏明翰壮烈牺牲的第二天早有预谋的一小撮反革命分子在群众大会上当场杀害了夏明震等9名党政军领导干部英勇牺牲的夏明震年仅21岁。
10、审讯人气急,又问到“你多大岁数了?”青年大声回答“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审讯人的耐心终于被耗尽大吼道:“你们的人都在哪里?”青年说:“当然知道了他们都在我心里。”闻罢,审讯人再也按耐不住对他进行了严刑逼供青年受尽折磨也没泄露半点信息不久,就被押赴刑场,残忍杀害这名青年正是夏明翰。
11、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他死了以后,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诗。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平反,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12、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血脉。翻开光辉壮丽的历史篇章,革命先辈的事迹熠熠生辉。今日飞鸽党建的《忆·峥嵘》栏目和您一起重温历史,从红色基因里汲取信仰力量,在革命故事中坚定初心使命。让我们一起走进革命烈士夏明翰和他那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13、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14、夏明霹生于1908年,是夏明翰的七弟,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5、1927年春,夏明翰与妻子郑家钧在武昌。
16、他坚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枪,继续战斗,去迎接灿烂的黎明,被压迫的人民一定能够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17、吉鸿昌,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名将。1934年11月9日被捕,11月24日,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作此诗。
18、红色朗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0、夏明翰放声大笑。他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我们共产党人热爱国家民族,热爱劳苦工农,当然也热爱自己的亲人,爱妻子儿女,这一点,与你们这般衣冠禽兽完全不同。但是,为了劳苦工农的解放,为了后代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共产党人的这种高贵品德是你们无法理解的。”哑口无言的审判官恼羞成怒,对夏明翰施以酷刑。夏明翰被折磨得血肉模糊,昏死过去。在牢房里苏醒后,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夏明翰在狱中忍着剧痛用半截铅笔分别给母亲、妻子和姐姐写了诀别信。
四、就义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1、红色家书抵万金,革命豪情映初心。字字情切、句句动人的三封家书,饱含着夏明翰对亲人的深情,更体现了一名伟大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汉口余记里刑场。就义前,写下那首不朽的诗篇:
2、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在母亲夏明玮的鼓励支持下,邬依庄毅然投奔红军。
3、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4、我们敬爱的总理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成为了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博学多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5、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6、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他在狱中三年,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年仅40岁。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7、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许多场合都谈到坚定理想信念,其中,在今年的4月25日,总书记谈湘江战役时指出“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就是靠理想信念”。
8、‘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夏明翰的女儿夏芸)孤儿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夏明翰牺牲时,他的女儿夏芸只有半岁,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改名郑忆芸,跟着母亲东躲西藏,吃尽了苦头。
9、夏明翰、文天祥、秋谨就义都留下诗词。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秋谨《就义诗》篱前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10、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阳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人必须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你的人生会更加辉煌。
12、1928年3月18日他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写下了上述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13、夏明翰的《就义诗》表达的精神是:为了信仰与真理不畏牺牲、威武不屈的精神,表现出其为了坚持正义的理想而视死如归的壮勇。
14、生在官宦世家的夏明翰曾是祖父宠爱的孙儿被寄予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厚望然而,在目睹了乱世下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后夏明翰心中种下了革命报国的种子幼年便作下了“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耍威风,国耻恨难消”这样的诗。
15、1919年秋至1920年夏,湖南民众在等人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夏明翰在何叔衡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驱张斗争。他们通过湘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爱国学生把军阀张敬尧祸湘的罪恶事实和各地驱张运动的消息进行广泛宣传。
16、写完这封遗书夏明翰再也抑制不住对家人的思念和眷恋他用嘴唇和着鲜血在遗书上印下了深深的吻印向妻女告别。
17、夏芸大学毕业后,根据组织分配,到了九江等地工作。她时刻牢记自己的理想,也记着父亲“后来人”的鞭策,成为代有色金属人。一生奉献在环境恶劣的勘探岁月中。
18、1934年,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受伤,后被法国租界巡捕房以杀人嫌疑为由,将吉鸿昌逮捕,不久被秘密引渡到北平军分会,关押在北平陆军监狱。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下令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在刑场的土地上,吉鸿昌写下了这首就义诗。写罢,他对特务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了也不能倒下!”椅子搬来了,吉鸿昌面对枪口坐下,又对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行刑的特务只好走到前面去,和他脸对脸地举起了枪。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时年39岁。
19、表达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感人肺腑,原文如下:
20、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他写道:“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夏芸当时只有4个多月。
五、就义诗夏明䎐表达情感
1、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
2、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要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把我夏明翰杀了,还有大批的革命后代。
3、英勇就义时年仅28岁行刑前他的一首《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道尽了胸中凛然一个又一个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接过他未完成的遗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4、《就义诗》是吉鸿昌1934年在刑场上写下的。吉鸿昌是我国抗日英雄、爱国将领,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北路前敌总指挥,与日军作战。
5、作者抱着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枪,继续战斗,去迎接灿烂的黎明,被压迫的人民一定能够获得解放。
6、我们不会忘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新中国的革命先烈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今天,让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始终踔厉奋发!
7、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妄图在这个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搜出重要的机密文件,或者捞点好处,结果却只搜到了一个手电筒、一块怀表和一副近视眼镜。在狱中,夏明翰连续遭受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审判官在使尽各种伎俩都达不到目的后说:“夏先生,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先生年纪轻轻,上有老母,中有爱妻,下有娇儿,就这么随随便便抛妻弃子,未免太可惜了吧!”
8、摄影/编辑:朱建伟陈翠婷刘钰铧张静
9、就义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10、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暗译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的意思。
11、夏明衡生于1902年是夏明翰的胞妹在抵制日货运动中她利用自己不太受戒备的女性天然优势查访到祖父的日货藏在房子夹墙内在日货即将点燃付之一炬的瞬间她喊出了自己革命的第一句口号“革命要从自己家里革起!”此后就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革命斗争洪流中1928年6月她为革命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
12、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义诗——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3、1928年一间阴暗潮湿的审讯室里审讯人面露凶相:“你姓什么?”对面青年镇定自若昂首答道:“我姓冬。”审讯人诧异:“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是姓冬?简直是胡说八道!”青年冷笑:“我是按照你们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就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你们把杀人说作是慈悲把卖国说成是爱国我也是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14、《就义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而且此诗是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
15、《就义诗》,体现了作者“可以牺牲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的革命精神。
16、1927年“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极其严峻。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做好党的工作,夏明翰夫妇不得不经常变动住宿地点,两个月间搬迁住房十余处。10月的一天,夏明翰送给妻子一颗红珠,并赋诗道:“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表达了夏明翰永怀红心、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以及与妻子永不变心、同心同德的深厚情谊。
17、这是用血肉凝成的诗篇,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同志的期盼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18、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9、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写道:“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望眼,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20、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六、就义诗
1、我憎恨自己没有为了抗日事业而死,以至于今天感到如此的羞耻。
2、七十多年前的中国,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侵略我国和蒋介石政府“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时代。那时,蒋介石只想消灭红军,而不去抗日,于是要他手下的军队“围剿”红军。吉鸿昌坚决反对主张“枪口不对内”,结果被解除军权。
3、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4、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翁和同学们走出校口,开展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8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写下了上述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5、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有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
6、作者抱着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枪,继续战斗,去迎接灿烂的黎明,被压迫的人民一定能够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7、1928年3月20日在狱卒的呵斥声中时年28岁的夏明翰被押出牢房走向刑场。临刑前敌人问他有无遗言他要来纸笔挥毫写下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8、在何叔衡引见下,夏明翰在1920年秋第一次见到了。此后,夏明翰经常去处,虚心向请教,聆听的教导,对革命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追求。在、何叔衡的培养和介绍下,1921年冬,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
9、?戳音频,聆听爱国诗朗诵
10、谭嗣同认为革命必须流血牺牲,且愿意自己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所以认为自己“死得其所”
11、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现如今,他立志图强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精神历久弥新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12、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3、1925年以后,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928年2月8日被捕,在狱中敌人先是企图收买他,但他毅然回答说:“办不到。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
14、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15、在查禁日货的斗争中夏明翰首先发动自己的弟妹夏明震、夏明霹、夏明衡等把祖父藏在夹墙中的日货集中到湘江河边,付之一炬夏明翰这些活动遭到了思想顽固、保守的爷爷夏时济的反对夏明翰因此被关进一间小屋里在母亲凤和弟弟夏明震的帮助下破窗跳出临行前还砍断了家中象征着家庭富贵吉祥的桂树冲出了家庭的藩篱彻底走向了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
16、这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两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后两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7、就义诗明朝杨继盛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就义诗》译文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照耀千古。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所以就义诗中的补是弥补的意思。
18、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国家都成了这样,我又何必珍惜我这颗头!
19、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有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把我夏明翰杀了,还有大批的革命后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就义诗阅读短文答案【119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