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征名言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
2、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贞观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李世民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李世民对侍臣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尽心对我,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过他们。”于是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们两人。
6、魏征,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而闻名。
7、15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8、地洼下,经典语句,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9、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10、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1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
12、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重要的。
13、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14、唐太宗说这句话的典故:
15、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16、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17、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1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9、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20、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二、魏征名言以铜为镜
1、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2、全句的意思是:用铜镜做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着装;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的更替,从中吸取教训;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
3、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4、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5、 魏征留给后人的名言还有:
6、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7、魏征认为嫁妆比长公主多一倍不合礼法,极力谏止,唐太宗下朝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感叹道:“我知道陛下器重魏征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才知晓原来魏征果然是于社稷有益的肱骨之臣,而魏征作为臣下却能够秉直上谏,这份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
8、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揭秘上官婉儿中国古代打理后宫出名的女官!1222013年9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陕西咸阳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朝墓葬
9、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10、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11、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2、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1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
14、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廉洁·廉政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生活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谦虚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励志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15、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16、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
17、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18、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
19、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20、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
三、魏征名言警句
1、“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高评价。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2、贞观十六年(642年),后来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李世民下诏回答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知道您患病,你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3、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4、完全手打。很高兴为您回答。1﹑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不用我说您也明白吧。)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这个对于魏征有名,傲是指骄傲自满。欲是指欲望。古人云,欲是深渊。乐和志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这样四东东都不可以有或者必须有个度。)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教育意义。戒奢以俭的意思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都积极倡导节俭,力戒奢移浪费,并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每个人都背负着一种责任,而且成功或失败在于自己,和别人无关)如果您对我回答还满意,请采纳我的答案。谢谢。完全手打。
5、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7、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8、魏征当年给唐太宗提了许多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言听计从,并留下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的千古名言
9、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1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1、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1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13、 魏征人生前期是跟随窦建德的(隋未大夏国建立者),相对李唐王朝建立者,政治立场上都是隋未各路反隋地方势力。后期双方为争霸天下,又成为势不两立的两种政治集团!窦建德集团失败后,魏征是被俘重要人员之一。魏征不为政治形式所迫,主动融入李唐集团,并深得唐太宗倚重。当然,这也反应出唐太宗李世民重示人才,包容、不计前嫌优秀帝王一面。
14、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5、贞观十三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诏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不克终十渐,批评了李世民的骄满情绪,再次提醒他慎终如始。李世民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纳,并对他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方以所上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遂赐黄金十斤、马二匹。
16、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7、1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魏征名言以铜为镜【57句文案】